不可思議!這還是我知道的那些歷史名句嗎?(中)

我們現代人很多都藉助古代的名言名句表達自己的感情,那些被我們用的習以為常的句子又有多少人知道它的出處呢,同時還有些一直被我們曲解或者斷章取義的句子,也許看完下面的內容你會大吃一驚。

1、說你“鐵中錚錚”不是好事兒

如果有人說你“鐵中錚錚”,先別高興!好好看看是什麼意思吧!

原文釋義:比一般鐵器響一點,比一般廢柴強一些。

這個典故出自《後漢書.劉盆子傳》,系漢光武帝劉秀接受赤眉軍投降時,認為赤眉軍將領徐宣回答得體,所給的當面評價,全文是“鐵中錚錚,庸中佼佼”,意思是比一般鐵器響一點,比一般廢柴強一些,這位徐宣投降後被“待以不死”,賞賜了一些田宅,稀裡糊塗過完下半輩子,很顯然,劉秀對此人的才能評價,也就不過如此。用這句話稱讚他人的才能,對方如果明白典故出處,弄不好會給您個耳刮子。

不可思議!這還是我知道的那些歷史名句嗎?(中)

(漢光武帝劉秀)

2、“不戰而屈人之兵”究竟是啥意思?

總掛在嘴邊的這句話,你以為你真的明白它是什麼意思?

原文釋義:主張該戰時必須堅決抓住戰機、慎重開戰、做好充分準備。

《孫子兵法》中有“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這被許多後人解讀為“孫子主張儘可能避免直接戰鬥”,甚至認為孫子有“和平思想”,事實上讀完全部十三篇兵法就會明白,孫子不僅主張該戰時必須堅決抓住戰機,還是世界上最早系統提出“因糧於地”的“總體戰專家”。孫子兵法是一部哲學性很強的軍事理論書籍,十三篇各自成篇,分別闡述軍事哲學的不同側面,上面這段話見於

《謀攻篇》,談得就是戰爭準備的要領和注意事項,在這裡提出慎重開戰、做好充分準備是順理成章的——但硬把這幾句單獨拎出來,當作《孫子兵法》甚至孫武思想的內核,就有些扯了。

不可思議!這還是我知道的那些歷史名句嗎?(中)

(孫武)

3、“空穴來風”不是毫無依據

這句話一直被理解為“毫無根據”的意思,其實卻是恰恰相反!

原文釋義:消息和傳說不是完全沒有原因的,比喻事出有因,確有來頭。

此句出自《風賦》中楚襄王遊於蘭臺之宮。此語是宋玉引用他的老師屈原的話:“臣聞於師:枳句來巢,空穴來風。”這句話因的原意是枳樹彎曲,樹枝上常招引鳥兒築巢;由於有空的洞穴,才引來了風呢。由此“空穴”和“來風”是一因一果,若做比喻,應比做說法有根據、有來由。所以,以“空穴來風”比喻不存在和沒影兒的事,是不夠妥當的;若比喻事出有因,確有來頭,則比較恰當。若怕用錯,可將“空穴來風”同“未必無因”連用。例如,“說她對丈夫不忠,大概不是亂講。空穴來風,未必無因,丈夫不在時她濃妝豔抹迎客送客,不是跡象?”

不可思議!這還是我知道的那些歷史名句嗎?(中)

(屈原)

4、“愚不可及”不是罵人

如果有人說你“愚不可及”,先別生氣哦!因為這句話不是壞話!

原文釋義:裝傻充愣的意思,指人為了逃避眼前不利局面而假裝糊塗逃避責任。

詩句出自先秦·孔子《論語·公冶長》“甯武子邦有道則知,邦無道則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原文中孔子的意思是:甯武子是一個處世為官有方的大夫,當國家政治開明,形勢好轉,對他有利時,他就能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智慧,為衛國的政治竭力盡忠。當君主昏暗無度,形勢惡化,對他不利時,他就退居幕後裝起糊塗,以便等待時機。孔子很有見地的說,他那種聰明別人可以做的到,但他那種裝糊塗就不是一般的人能做的到了。可見難得糊塗早已成為政客們的一種權術了。

不可思議!這還是我知道的那些歷史名句嗎?(中)

(孔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