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省份是打工者主要流出的省份?

微服私訪1982


河南是全國勞動力輸出最大的省份。

人口流出大省往往具備兩個特徵:一個是本省人口規模大,二是經濟不發達。哪些省份具備這個特徵呢?河南、四川、河北、湖南、安徽都具備這些特徵。

根據相關學者的研究,河南、四川和安徽是我國人口流出最大的三個省份。另外江西和湖南人口流出規模也較大。

人口淨流出,統計的方法是戶籍人口—常住人口。根據北京大學人口研究所的數據,河南、四川、安徽、湖南、江西5個省份的人口淨流出,均在500~1000萬之間。其中河南和安徽兩省人口淨流出接近1000萬。

其實統計外出打工數量的話,還不能使用人口淨流出這個數據。因為以上這些省份除了人口流出,還有人口流入。比如安徽合肥這幾年發展的比較好,也有外省人口到那裡務工。如果刨除這個因素,以上5個省份的外出務工人口均超過1000萬。

其中,勞動力輸出最大的省份是河南省約為2600萬。原河南全省的戶籍人口約為1億人,外出務工達到了2600萬,意味著每4個人中就有1個人流動到外省務工。這個比重還是非常高的。

安徽省的勞動力輸出規模也較大,超過了2000萬人,佔全省人口比重約為30%。安徽的人口輸出主要是淮北六市。那裡的經濟發現水平在安徽省來說也是不發達的。好多地市人均GDP還不足3萬元,比全國平均水平低了一半多。

筆者的老家江西也是全國重要的勞動力輸出大省。江西是全國革命老區,人口多,經濟不發達。去年江西省常住人口約為4700萬,GDP只有2萬億出頭,人均還不到5萬元。在筆者的老家江西贛州,那裡的農村中青壯年勞動力,基本都去了廣東、浙江、福建等地工作。所以,平時在農村能夠看到的中壯年勞動力非常少,基本都是老人、婦女和小孩,就是俗稱的993861部隊。


財經知識局


我的家鄉是黑龍江,黑龍江別的地方我不知道,就我們克東那一片,屯子裡的人走的剩三兩戶,有的屯子里根本就沒有人了,成了空心屯。我們管這樣的屯子叫鬼村。更可怕的是,一七年我有事回家,順便給我爹媽上墳,走到屯西頭,突然從誰家的柴禾垛裡飛出個野雞,著實嚇了一跳。順著小路往回來的時候,在壩塄子上看到了狐狸,聽說狼都下過山。北大荒又快成了荒涼的地方了,想想故鄉真沒啥留戀的假如有個小病小難的,豈不是等死。人是群居動物,怎麼能三兩戶且都是老弱病殘的留守老人呢。就是這樣,屯霸還有,如不順心照樣整你,那就是個玩。世上有黑暗也有白亮點。才能繪成一幅圖畫。有看頭,更有嚼頭,老百姓五味參雜,可憐。


用戶夏荷盛開


安徽,四川,湖南是人口流出最多的三個省份。

在上世紀90年代,四川是外出務工人口最多的省份,到21世紀初,也就是2000年前後,河南成為了人口流出第一大省。而2010年之後,也就是長三角高速崛起的近幾年,安徽人口開始大規模湧入長三角核心區。


目前安徽常住人口淨增值為負的920萬、河南804萬、四川778萬、湖南651萬、江西519萬、湖北488萬、廣西344萬、貴州329萬、重慶256萬、河北210萬、黑龍江204、甘肅116萬。以上都是人口流出百萬以上的城市。

曾經的外出務工第一大省河南,近幾年由於省會鄭州的高速崛起,出現了較大規模的人口迴流,因此徹底告別了人口流出第一的位置。

從人口流失比例地圖來看,東部沿海地區是人口流入的主要目的地。遼寧、京津、江蘇、上海、浙江、福建、廣東、海南都是人口淨流入,其中廣東外來人口規模更是超過2000萬。

河北山東是東部沿海僅有的兩個人口淨流出省份,不過相比於河北淨流出200萬的規模,山東只有幾十萬的人口流出,其中主要去向是京津和江蘇。

中部和東北目前是人口流出密集區,幾乎全都是常住人口負增長狀態。


城市發展報告


近現代以來,我們國家出現了幾次大的人口流動潮流。首先,趟古道,明朝時為了解決軍隊的軍需問題,在陝西實行“食鹽開中政策”,陝西商人充分利用大好政策,在康定一帶與藏族同胞做生意,民間稱為蹚古道,這個時期陝西是流出人口最多的省。第二次就是走西口,所謂西口指的就是內蒙古,“西口”指通過長城沿線關隘。走西口商人來自山西、陝西、河北,去蒙古草原和河套一帶謀求生計。

第三次人口流動大潮就是闖關東。闖關東,作為一種社會習俗而被廣泛接受。山海關城東門,界定著關外和中原大地,關東指越過山海關以東到東三省。舊中國,山東人口稠密,災害頻發;關東則地廣人稀,沃野千里,從清朝到民國數百年間,清政府是禁關的,所以俗稱闖,山東、河北、山西背井離鄉的山東人等關內人開始興起了闖關東,尤以山東人居多。第四次是下南洋,包括東南亞各國。這時候就以廣東、福建等地群眾為主,漂洋過海到東南亞謀生。

隨著社會經濟發展的加快,科學技術的迭代更新,全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的經濟發展有了很多變化,加上不同城市群貿易區的形成,吸引了大量人才,引起不同省份的人員流動。人口流出最多的是四川省、河南省、安徽省、湖南省、湖北省。

我是藍海旭日,請關注我,有更多創業知識與您分享。


藍海旭日


一般來說,經濟越發達的省份,人口吸引力就越強,是人口流入省份;而經濟較為落後的省份,人口流失情況相對嚴重一些。因為經濟發達的省份,就業機會多,薪資水平高,大家都要養家餬口,外出務工的打工者,主要目的是為了獲得更高的收入,因為本地滿足不了這個的要求,所以外出打工。那麼從全國範圍內看,哪些省份是人口流出大省?我們來看看數據。


從上表數據來看,人口流出省份大多都是中西部省份,其中安徽人口流失最多,其人口淨流出高達920萬;其次是河南省,人口淨流出為804萬;四川省人口淨流出778萬位居第三。湖南、江西、湖北、廣西、貴州等省份緊隨其後,人口淨流出都在300萬之上。而人口流入省份大都是沿海省份,其中廣東人口流入最多,人口淨流入高達2062萬;其次是浙江,人口淨流入接近1000萬;一線城市的北京人口淨流入也超過600萬;雖然上海數據暫缺,但估計人口淨流入不比北京少。

因此總的來說,經濟比較發達的省份一般是人口流入省份;而經濟相對落後的省份一般是人口流失省份。


錦繡中源


根據中國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數據,流出人數排名前五的是安徽四川河南湖南湖北,都是中西部人口大省。

流入人數前五的是廣東浙江上海江蘇北京,都是沿海發達省市。

大規模的跨省打工,這是經濟發展不平衡造成了,近年來有所改善。


縱股論經


親愛的朋友,你好。

“打工仔”只是一種口頭稱呼,並沒有任何褒貶之稱。意思是為了更好的生計而不得不離開家鄉,長途跋涉在其他省份謀求職業的人。中國是世界人口第二大國,疆域廣大。經濟發展不平衡的中國使得人口流動成為常態。最主要表現為中西部分口向東南沿海城市的流動。

那麼,你知道那個城市的背井離鄉的人最多嗎?

TOP 3 湖南:

湖南是一個“遊牧民族”因為特殊的地理位置和長期積累下來的文化特點。使得很多湖南人養成了離家在外打拼謀生的特點。不管你走到那個城市,你總是能看到湖南人的老鄉是最多的。湖南省在2016年人口淨流出量為650.4萬人,佔總人口比例為10.01。

TOP 2 四川

四川也是一個經濟發展比較不平衡的省份。因為疆域廣大和地形民族複雜。每個城市的經濟發展也有很大的差距。四川省在2016年,人口淨流出量為777.7萬人,人口流出比例為10.1。實際上,四川本省的人口流動數字就已經很龐大。

TOP 1 安徽

安徽與江蘇、上海、浙江共同構成的長江三角洲城市群已成為國際6大世界級城市群之一。是中部最具發展潛力的城市之一。也是一個局域經濟發展差異較大的省份。2016淨流出人口為890.15萬人,流出比例為14.07。

背井離鄉“在外打工”並不是很多人願意的。在沉重的背囊上,還承載著一家人的未來、自己的夢想、濃濃的鄉愁、家中留守的老人小孩......

中國多少城市的繁華,是依靠這這些“外來務工人員”留下的心血鑄造而起,希望你的“第二故鄉”不會將你忘記。在外的朋友們,請好好照顧自己。





老會計鮑國軍


人口多經濟低的地方流出,經濟發展好人口多,現在國家發展重點在經濟低人口多地方發展,現在流行回巢發展經濟,老闆看重人口多經濟低價格低工資低的地方發展,地方給的待遇好,打工的也不高興出來工作了在家門口上班一個月也有幾千好拿又可以照顧小孩老人……



90音樂動畫影視


這就看是在國內和國外打工了,

在國內打工者多的省份:河南、四川、江西、安徽、山東等省份。

去國外打工者比較多的省份:山東、河南、黑龍江、吉林、四川、遼寧等。


楊旭創新贏銷


1.首先是湖南省,他們神似“遊牧民族”,由於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文化遺傳他們的身影出現在全國各地。

2.四川也是各省份經濟發展不平衡的,由於民族的多樣性和地域的寬廣使得流出比達到10.1,

3.安徽和江蘇,上海,浙江形成長江三角洲城市群已經成為世界六大城市群之一,城市之間的經濟也差異大人口流出也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