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有一天核彈可能變得毫無效果,但我們有高超音速武器

普京:有一天核彈可能變得毫無效果,但我們有高超音速武器

(在日本廣島爆炸的"小男孩"原子彈的模型)

眾所周知,核武器可以算作是人類目前為止所掌握的最具殺傷力的武器了。其使用方式也隨著軍事技術的進步而產生了多種變化,比如一開始是遠程轟炸機來進行投放,有了導彈之後又產生了核導彈的形式,同時隨著核武器小型化水平的進步,各種當量不大的戰術級核炸彈也登上了舞臺。但無一例外的是,核武器必須得通過某種載體來進行投放,這也就為攔截核武器提供了條件。一般來講攔截核武器最常用的就是導彈防禦系統,畢竟只要能在途中打掉核武器的載體,那麼核武器也就沒有多大用處了。

普京:有一天核彈可能變得毫無效果,但我們有高超音速武器

(美國B-61戰術核炸彈)

就像是矛與盾的競爭一樣,隨著各種高超音速武器的出現,核武器的攔截工作已經越來越難以進行。近日俄羅斯總統普京就曾表示,"核武器有一天可能變得毫無效果,因為有導彈防禦系統等一系列手段的存在,但是我們擁有的高超音速武器卻能反過來讓防禦系統變得毫無意義。"這番話正好點出了,目前"矛與盾"發展的現狀,"盾"已經稍顯頹勢了,傳統的攔截系統面對高超音速武器的無力已經得到了大多數人的認可。

普京:有一天核彈可能變得毫無效果,但我們有高超音速武器

(米格-31攜帶的"匕首"高超音速導彈)

而在高超音速武器領域,俄羅斯可以說是其中的佼佼者。作為全球首個部署高超音速導彈的國家,俄羅斯目前已經擁有了三款不同的類型的高超音速武器,即空射型的"匕首",陸基型的"先鋒"以及海基型的"鋯石",其中"匕首"跟"先鋒"更是已經裝備部隊開始執行戰備任務。相比之下,俄羅斯的死對頭美國的高超音速武器的研發進度可就太慢了(前幾天特朗普還說俄羅斯偷了美國的高超音速武器技術,貽笑大方),其直到今年才開始大幅度提升有關高超音速武器項目的研發測試速度。據保守估計,得等到2025年前後美軍方才能拿出成熟的高超音速武器樣品,而那時候的俄羅斯可能已經開始研發新一代的高超音速武器了。

普京:有一天核彈可能變得毫無效果,但我們有高超音速武器

(掛在B-52翼下的X-51A)

其實,美國對於高超音速武器的研究進行的並不晚,2010年由波音公司製造的X-51A高超音速實驗飛行器就已經成功進行了首飛。雖然其當時的速度只有5馬赫左右,遠比不上目前俄羅斯"三駕馬車"超過10馬赫的高速,但對於技術探索是完全足夠的。可惜的是,美國並沒有發現這種高超音速武器的亮點,對其發展的熱情一直是不溫不火,X-51A僅進行了4次飛行就被美國軍方放棄了,轉作技術儲備。顯然,美國現在已經為他們當時的短視付出了代價。有一組數據可以清晰的看出,美國在高超音速武器上已經開始著急了。在2018年時美國給高超音速武器的撥款僅6億多美元,而在2020年這一數字已經超過20億美元,甚至特朗普還要求在2021年將預算進一步提升至32億美元。

普京:有一天核彈可能變得毫無效果,但我們有高超音速武器

(由B-52攜帶AGM-183A進行測試)

可以預見,雖然美國目前在高超音速武器的發展速度上是落後於俄羅斯的,但隨著美國的大規模"氪金",這種差距在未來幾年內有可能會大幅度縮短。要知道,在去年中旬由洛馬公司負責的高超音速武器AGM-183A已經成功完成了首次實驗飛行,想必其定型時間也不會太過久遠,因此AGM-183A有很大概率會成為美國第一款服役的高超音速武器。不過,在高超音速領域,俄方還是顯得信心十足。日前,俄軍事專家維克多·穆拉霍夫斯基在接受採訪時表示:美國人在這些技術的研發上,落後俄羅斯數十年!

普京:有一天核彈可能變得毫無效果,但我們有高超音速武器

(超過20馬赫的先鋒導彈在測試時擊中數千公里外的目標)

不過,俄羅斯的領先地位也不是牢不可破的,儘管其仍然是目前高超音速武器的領頭羊,但是其受困於經濟水平的滯後,後期的發展速度大概率是不如財大氣粗且火力全開的美國的。而且美國在給高超音速武器"氪金"的同時,還有能力繼續開發新一代的導彈防禦系統來剋制高超音速武器。所以,在這種"矛與盾"的對決中,一方的領先不可能是永遠的,必定會達到新的平衡,只不過是時間長短的問題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