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農村鄉中心小學,學生25名,教師35名,請問有什麼前途?

嚮往129297571


著為公益一類全額財政撥款的義務教育單位的鄉村中心小學,二十五個學生配備三十五個教職員工是絕對不可能的。按照現在中小學校師資人員的配備,小學班比例是二點五,中學班比例是三點七的教職員工人員編制,學生人數的配備學前班是三十人,小學是三十五人,中學是四十五人。邊遠地區貧困山區教學點原則上開設複式班,學前教育,小學一到三年級。二十五個學生教學班最多配置不超過小學五個教職員工,中學不超過七個教職員工的比例。現在鄉村教學點基本上是開設學前教育,小學一到三年級教學班,四到六年級及中學整合到人員密集的鄉鎮學校,對於偏遠山區都沒有必要設置學校。義務教育基本上是由所在地政府託底的管理模式,設置教學點都是根據當地適齡兒童的人數來確定的,像你說的這種情況下是不可能出現的,如果是中心鄉鎮生源達不到學校招生實際人數標準,原則上中心小學要撤併到其他鄉鎮或者就近中心鄉鎮,原中心小學將設置複式教學點配置師資人員。


放飛夢想成就2019


1.4個教師教1個學生——前途能不好嗎?!

我們學校是農村教學點,曾經8個教師教43個學生,6個班級,我們有4個人帶雙科。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全體教師在當時的一個學期中心校會考中,有5位教師7門課獲獎,有一等獎,二等獎,和三等獎,我和校長分別有兩個獎。

這件事情當時被很多學校羨慕嫉妒恨。後來,有布點校長在中心校開會的時候提意見:教學點學生少,好教。我們學校學生多,難管理,不好教,成績很難比得過教學點!希望中心校在以後的抽考中,能把教學點和布點分開考、分開比、分開設獎。

這些校長的理由很簡單,一句話,比不過我們教學點,俺就不給你比。這也從側面反映出,不要小看教學點,不要小看學生少,照樣取得好成績。這一點還可以從下面的例子中看出來。

我們附近有一所私立小學,年年自己給學生彩印出大大的“喜報”,貼在學生家的大門上,上面寫著學生的什麼什麼成績,多麼多麼好。我們學校從來不搞那一套,只是實實在在地工作。最後我校學生和這個私立學校的學生同時考進某一出名的私立初中,在進校分班考試和以後的很多考試中,被他們整天吹上天的學生,一次也沒有考過我校畢業的學生(這兩個學生都是一個村的)。我們不是自己誇自己,事實就是事實。

回到題主所說的問題上來,35個教師教25個學生,比起我校1個教師教5個學生,沒有多大的差別。單從人數比來說,題主所說的中心小學更加具有優勢。一方面,中心小學的教師都應該是高水平教師,不然的話,也不好進到這樣的學校工作。另一方面,學校的硬件設施相當的完備,是我們教學點怎麼也比不上的。現在,學生那麼少,教師更加有時間和精力,精心細緻地教學和輔導了。這樣看,在這樣的學校裡學習,,孩子的成績是不是更加有保障呢?

所以說,只要教師伸開腰,卯足勁,踏踏實實、兢兢業業地教,沒有教不好的。

當然了,生源質量有問題的話,可能就要費很大的勁嘍。

結語:

沒有一成不變的結果,只有堅持不懈的努力。相信,學生們在教師一心一意地教育下,成績會越來越好的!


中小學教育者


看到題主說,農村鄉鎮中心小學學生25名,教師35名。 看到這樣的問題,對這所學校的師生人數是產生懷疑的。

因為對於一個鄉鎮的中心小學來講,往往是人滿為患,即便不是人滿為患也會,學生也不會傻到哪裡去,一些家長會想方設法託人找關係,將孩子送進中心小學。

在農村的鄉鎮中心小學的師資水平,教育教學設施設備,一些村小都好一些。這幾年由於國家二胎政策的放開, 農村鄉鎮中心小學的人數應該是逐年增加。

我所在地區鄉鎮中心小學的在校人數,由前五年的六七百人,截止到上學期期末在校學生達1300人,老師人數比前些年增加不是很大,因為畢竟地處農村交通以及其他設施不是很方便,願意來農村種校的老師不多,即便是來了也待不了幾年,想方設法會調走的。

我不知道題主提這樣的問題是出於什麼目的,出於對農村教育人數減少學校蕭條,沒有生源感到惋惜呢,還是有其他的目的?

而且對於農村學校來講,師資永遠是比較緊張的,按照題主這樣說,25名學生35名老師,完全可以一對一進對學生進行輔導。這比大學老師帶研究生還厲害。

所以在我看來這25名學生應該是一個班的人數,35名老師應該是全校的,所以題主將這兩者進行對比的話,我覺得好沒有可比性。

我們也不可否認一些村小,存在著三五名老師一二十名學生的可能性,從普及義務教育角度來講,這些學校目前不能撤銷,必須依法保障所有適齡兒童接受義務教育。

由於孩子年齡小,不可能全部轉到鎮上的學校,家長接送實在不方便,對一些偏遠地區的農村村小或者教學點,依然保留目的是方便當地的群眾送孩子上學。


匯智坊


一個學校25名學生,35名老師,這不是笑話嗎?很多人質疑是否有這樣的學校存在,看來下圖,你也許就會相信,確實有!一、為何會出現老師多學生少的學校?

這樣的學校,一般都是偏遠落後地區的學校,很多家長都外出打工,留守兒童多,老人不懂教育,導致教學質量越來越差,家長逐漸把孩子都帶走了,學生越來越少,老師卻調動不了,就會出現老師多學生少的情況。

這樣的學校被稱為“空心學校”或者“空巢學校”。

二、這些老師是否是“混日子”?

有人說這樣的學校,老師可輕鬆了,其實未必!麻雀雖小,五臟俱全,這些學校雖然學生人數少,但是很可能會分佈在不同的年級,比如五年級5人,四年級3人,一年級1人等待,即便有1個學生, 你也得給他認真上課,誰也無權剝奪他受教育的權利,這是受國家法律保護的。而且,這些學生多數都來自留守家庭,他們的教育難度可能更大。

三、在這樣的學校,有沒有前途?

作為教師,在這樣的學校真的沒有多大前途,即便讓你當了校長,又能如何?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除非有非常高的教育情懷,否則這樣的學校是招不到也留不住優秀教師的,而在這樣的學校,因為很難出成績,老師想變得“優秀”不容易,如果不是辭職的話,想調動是非常困難的,因為你沒有“硬件”。

所以,大學畢業後,你的第一份工作很重要,起點高,機會就多,起點低,又進入體制,想改變真的很難,這和能力關係不大,改變的唯一可能,就是辭職了,這個是掌握在你的手裡的。

我是“贏在高三”,專注教育,用心解答教育問題, 歡迎關注!


贏在高三


看到這個題目我要恭喜你。

農村中心小學,他也是屬於公辦學校呀,這樣的學校25個學生35名老師,這樣的情況不會長久下去的,某種程度上來說,這樣的學校,人越來越好。通常這樣的學校,像這種情況,教育局都會讓他們跟別的較好的學校合併,以後可能就會更好的學校,說不定就併到城裡去了。

鄉下的學校拆掉,說併到城裡,這樣的例子很多,其實我就見過我老家許多這樣現成的例子。

我老家鎮上的那所中學,以前就有好多老師想著辦法往城裡調,一來是覺得鄉下學校沒有出路,二來也是為了自己的子女打算。找人託關係花了好多錢,可是學校怕老師流失影響教學,死活拽著不放,老師們也出不去,一直在學校裡面困著。

突然有一天,教育部門統一規劃,學校提檔升級,那些規模不大的學校都被合併了,鄉下的學校拆掉了然後一起併到城裡去了,老師們都不要花錢,也不用去託路子,然後就直接到城裡當老師了,一下子從鄉村老師變成了城市裡的老師,而以前那些花了錢的老師,覺得好冤枉哦,為什麼自己那時候費了那麼大勁?最後還沒辦成,早知道如此的話,當初就不去費那麼大勁了,你看,現在很容易一件事情就辦成了

像題主說的這種情況,學校裡面只有25位學生,老師都有35個,其實已經存在著嚴重的資源浪費,那麼這種情況下學校合併是早晚的事,而且就我的個人經驗來看,這樣的學校合併時間不會太遲,教育部門不會讓他們一直這樣下去,既是一種浪費,也對教學不利。那麼,這就意味著你很快就有可能雲到一個比較好的學校進入更好的平臺,所以對你現在來說,學校的學生越少,可能越是一件好事,如果學生多的話,那學校還沒辦法處理這樣的事情,那學生少了就直接可以給並掉了,那這樣的學校也可以拆掉了

我們很多時候都在說前途,那前途有的時候是自己爭取的,也有的時候真的會從天上掉下來掉的頭上,鄉村學校很多時候將來的趨勢都是如此,我看到的好多鄉村學校,最後都被兼併了,然後到了更好的學校去,那麼原來的老師除了那些退休的,其他的自然而然也就跟著去了。

當然,如果你覺得不放心的話,可以去打聽一下,說不定眼下就政策馬上就會降到你的頭上,最後祝福你早日心想事成。


蘇小妮


一個農村中小學,學生25名,教師35名這種現象在中國應該極其罕見,幾乎趨於0。

請注意題主說的是“鄉中心小學”。

一般說來,在人口比較密集的地區,一個鄉的適齡兒童總數至少應該有100×6=600人吧!有35名教師的鄉中小學規模一個是比較大的,按照師生比1:20,正常情況下,學生可以達到700名。

縣編制辦公室、縣教育局每年都會統計各鄉鎮適齡兒童數、各中小學招生計劃數、各中小學實際學生數、教師數量。從而確定對學校教師數量的補充與否。

如果一個鄉鎮學生數量不斷減少,縣教育局對學校老師數量就不會再補充。另外,過多的教師可以適當的“交流”。可以交流到縣城,也可以交流到其它鄉鎮去教書。

鄉鎮中小學學生越來越少是不爭的事實,國家也在大力支持農村中小學教育,出臺一系列政策,對農村中小學的教師待遇給予提高。

農村中小學學生數量雖然少,不至於“鄉中小學”只有25名學生吧!更不可能有多達35名教師。縣編制辦公室和教育局不可能沒有事先預測估計,也不可能事後不採取措施吧?!


至於題主說有什麼前途,我不知道是學校的前途?教師的前途?學生的前途?


如果是說學校前途,各縣自有規劃。只要有學生,就有學校存在,而且一個鄉必然會有一所小學的。

如果說教師的前途,這不必擔心。全國多省市現在正在實施“縣管校用”的教師管理辦法,對有“富餘”教師的學校,可以調整到其他學校,缺編的學校可以在周邊學校尋找“交流教師”。

對於學生的前途,我個人認為,只要家校密切配合,學生會有前途的。


平淡是真oymlq


一個鄉中心小學只有25名學生,老師倒有35名。真的很少了。我們鄉鎮的中心小學,也有三四百人(可能還不止),另外還有2所規模較大的小學也有三四百人。除此,還有幾所小學,一般也有兩百多人。不知提問者那兒究竟是什麼情況?

由於鄉鎮小學經過撤併整合,現在己趨於較合理的狀況了。在沒有整合之前,的確存在老師比學生多的現象。我79年進的村小,早己撤了,併入鄰近的村小。沒撤併前,學生數越來越少,老師相繼調走了。最後竟然到了十幾個學生,三四個班,七八個老師。

當然,這種學生少,老師少的局面不會維持太久的。所以提問者的問題有沒有前途這個問答,根本不需要考慮它。沒調走,你該幹嘛幹嘛。你工資不少一分,不與學生數掛鉤。教齡照樣計算,你考慮什麼呢?倒是落得太輕鬆,你不好意思罷了。

我後來進的學校,是本鄉鎮最偏遠的小學。因為地理環境最偏,交通不便,學校不提供教師住宿。教師早出晚歸,比較艱苦。所以老師不願意到這個學校,學校老師大多是本地的。學校經過整合,比如你說的25名學生,35名老師,就可以將學校撤了,老師調出,分配到缺教師的學校去。學生也會安排到另外小學去上學。

不用等太久,你那學校就會撤併整合。老師會調走,你要做好調到偏遠學校,環境艱苦的地方去。其實也沒有什麼了不起。我就是2000年調到本鄉鎮最北的小學,一直在那偏遠小學教書,直到2008年退休。當然,如果你有門路,很有才幹,領導會安排你到合適的,工作需要的地方去。稍安勿躁。

其實,偏遠的小學也有好處。評上職稱很快聘用,拿評上職稱的工資。偏遠小學師資也相對差一些,說不定,你還能混出點名堂來。


笨笨潮爺1


這樣的學校瀕臨撤併,沒有什麼前途。

在基層農村這樣的學校何止一個兩個,是非常多的。教育資源配置的不均衡導致許許多多這樣的微型學校出現。

我們這裡就有這樣一所學校和題主說的差不多,幾年前這所學校學生最多時有400多人。而目前只有34名學生,16位老師。



一、追求優質教育資源是所有家長的普遍願望。

每一位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接受好的教育,能享受優質的教育資源。只要有一點點條件和門路的家長,都將孩子送進城裡的優質學校。留在農村基層學校的孩子大多都因為家庭條件所限,沒有條件轉走只能留下來就讀。另外,在農村基層學校任教的老師,大多都不願意孤守荒涼和寂寞,能調走的很快都調走了,留守的大多是年齡偏大,家庭拖累較大的本地教師。



二、農村基層學校師資隊伍薄弱。

在農村基層學校,不少教師常存在心理落差,性情浮躁,靜不下心來搞教學。一些業務能力較強或有些來路背景的教師紛紛調離,年輕教師不能及時補充進來。特別是規模較小的學校,教師老齡化現象更為嚴重。這些教師大多都是本鄉本土人,家庭拖累大,精力分散,信息相對閉塞,與外界的交往不多,教育觀念陳舊,教學方式落後,不能夠全身心投入到教育教學工作之中。



三、學校管理和教育質量難以提高。

學校管理者力不從心,中層力量薄弱。大部分薄弱學校的管理者面對學校規模較小、教師隊伍整體素質較低,學生生源流失嚴重,社會信任度、支持度不高的現狀,大都有“維護現狀,守攤子,只要不出亂子”的思想,管理的難度很大,教育教學質量普遍較低。



四、生源流失較為嚴重。

流失的學生大約分為三類:

一類是經濟好的在城區買房,爺爺、奶奶做飯,帶孫子在城區上學。

二類是農活忙,自己顧不上照看孩子,到城區寄到家教託管中心代為管理。

三類是家裡有兩個或兩以上孩子的,大的上高中或初中,小的也轉入城區學校,大的管小的,或者大人跟著管,當然也引起不少的社會問題。

鄉鎮學校學生生源嚴重流失,城區學校爆滿無法滿足生源增長需求,鄉鎮學校無生可招的問題日益加劇。於是就出現了,較多而學生少的現狀。



正是因為這幾個方面的原因導致了學生25名,教師35名的現象,這樣的學校要想改變非常困難,改變成功的案例也很少,大多數最後都被撤併,教師進行了分流,這樣的學校一般情況下沒有什麼前途。


教育探微



像這樣的學校,如果是我在那裡教書,一定覺得非常幸福了。

25名學生估計也得分成六個年級,平均一個班四五個學生,35名教師分成六份,也就是說,六個老師開四五個學生,無論是學生還是老師,都是太幸福了。

和我們對比一下,一般來說,一個班最少四五十個學生,有的甚至七八十,每天上課維持課堂紀律,下課批改作業就能讓你累個半死。

一個班四五個學生的話,排座位也太好排了,隨便哪一個位置都可以放,也不會出現因為座位家長來學校鬧的問題,另外更不會出現課堂上紀律不好的問題,一個牆角,一個學生,中間在放一個學生上課,想說話也不可能。


另外,關於你說的前途問題,我不知道是什麼意思?是個人前途還是學校前途,如果是學校前途的話估計沒啥前途,如果是個人前途的話,我覺得還是很有前途的。

我們經常在網絡上看到深山裡堅守崗位的老師,一個學校就一兩個學生,但是老師依然堅守教育戰線,這樣的人,我們不能說他沒有前途吧?

而且我認為如果你們學校的35位老師盡心盡力把這25名學生教好,都出類拔萃,將來前途無量的話,那你們的前途也是無量的。


凡眼看紅樓


請問確定是“鄉中心小學”?而不是村小?不是教學點?如果是鄉中心小學只有25個學生,這樣的情況是不可能存在的,若是真的,那我在偏遠山村支教九年了,走遍了這麼多山村小學,我還是孤陋寡聞;如果是村小,或者教學點,只有25個學生,那在中國非常普遍,有些學生甚至更少,但不可能會有這麼多的老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