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義無反顧赴黃石,兩歲女兒“生氣了”

這兩天,當34歲的戴娟和女兒可兒視頻通話時,令她萬萬沒有想到的是,向來和她親密有加的女兒竟然不理她了,戴娟的丈夫猜測,可兒應該是“生氣了”,“從出生到現在,我沒離開過她一天”,戴娟哽咽著說。


她義無反顧赴黃石,兩歲女兒“生氣了”


戴娟是南京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的一名護士,2月11日,作為江蘇援黃石醫療隊的一員前往黃石。戴娟說,得知醫院要組隊支援湖北的消息時,她第一時間和家裡人商量,結果她還沒表明態度,可兒的爺爺奶奶當即表示,“國家有難,你們必須衝到前面去,報名,你們必須報名!”記者瞭解到,戴娟的丈夫陳功也是南醫大二附院的一名醫生。同時,爺爺奶奶當場還和她表態,“你去,家裡不用擔心,孩子不要你煩,我們來帶,我們全權負責,她是你的寶貝,也是我們的寶貝,我們一定會把寶寶照顧好”。戴娟說,疫情發生後,作為一名護士,她就想過要到一線去,“希望能夠發揮自己的一點力量,我是護士,就應該去照顧病人”,家人如此支持,更讓她沒有任何後顧之憂,當即和組織報名。


她義無反顧赴黃石,兩歲女兒“生氣了”


戴娟說,可兒的爺爺奶奶原來也都在醫院工作,現在退休回家,“他們對我們的工作特別支持,特別愛國,也給我很多力量”,但事實上,奶奶的身體並不好,最近剛剛骨折,還在調養中,丈夫陳功作為普外科的一名醫生,工作也非常忙,“現在照顧寶寶的重任更多由孩子的爺爺承擔”。

可兒前幾天剛剛過完兩歲生日,戴娟說,女兒自從出生後,從來沒有離開過她一天,此次,去黃石是第一次離開她這麼久。到了黃石後,忙完工作,晚上戴娟和女兒視頻,沒想到的是,可兒竟然不喊她,也不理她,丈夫開玩笑說,“肯定是生你氣了”,雖然知道女兒只是耍耍小脾氣,戴娟還是有點小傷感,說話間不由得哽咽起來。


她義無反顧赴黃石,兩歲女兒“生氣了”


不過,她很快調整好自己的情緒。戴娟說,自己被分配到黃石市中心醫院ICU,2月15日晚剛剛上了一個大夜班,“病房裡的病人情況還是挺嚴重的,有的病人還比較年輕,病人這麼年輕,生那麼重的病”,戴娟說,這個夜班讓她心裡有些沉重,“挺難過的,很想能夠救他們!”

戴娟前往黃石後,南京醫科大學和二附院的工會部門聯合給陳功發去慰問短信,在這條短信後,陳功回覆,“感謝組織的關懷!我只有一個要求,就是我也要上前線,強烈要求上前線報效大家!”拳拳之心溢於言表。

黃石日記

風雨過後終會見彩虹

醫療隊員:苑冬梅

2月15日是我進入黃石市中心醫院上的第一個夜班,上班路上很忐忑,忐忑是因為進入到了一個陌生的工作環境,一切都是未知,擔憂流程沒有足夠熟悉,擔心自己分管的病人不熟悉……一系列問題瞬間湧入腦海。換好一套防護隔離服後一起上班的小夥伴們相互加油打氣,進入病房後我們開始一一交接患者,雖然目前只有四位重症患者,但情況都不容樂觀,三個氣管插管一個高流量通氣,其中一位女病人是四個病人中最重的,全身水腫,末梢循環非常差,大劑量的血管活性藥物維持循環……忙忙碌碌中下一班的小夥伴開始進入病房開始新一天的工作。下班出醫院大門時才發現昨天還是風雪交加今天已是陽光明媚,我相信風雨過後終會見彩虹,希望就在前方,明天會更好!

黃石日誌

醫療隊員:李明豔

地點:黃石

我是一名黨員,來黃石前,就做好了吃苦耐勞的準備。到了黃石後,組織分配我做感染管理工作,在疫情面前這既是組織對我的信任,同時也是嚴峻的考驗,這份工作是當前的重中之重,因為只有防護好我們的醫務人員,才能更好地救治病人。為了擔起應盡的職責,在利用多年病房管理和感染管理經驗的同時,我多次查閱資料,儘自己最大努力為隊友們提供安全保障!我參與了穿脫防護服流程的制定與探討,跟感控組成員一起給所有隊友培訓、考核,確保人人過關,雖然每天都考到晚上11:00多,但是隊友們毫無怨言。

除了嚴格做好醫療隊員的自身防護,我們還對目前所在醫院的佈局、區域劃分等不合理處進行調整,保證流程暢通、佈局合理。“我們一起出來,要一個不少地一起回去!”(通訊員 陳豔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