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被後世稱為“武聖”的伍子胥,為何落得個死無全屍的下場?

劉軍


先了解一下人物背景,伍子胥:春秋時期著名軍事家,吳國的大夫。輔佐兩代吳王,並幫助吳王夫差坐上了春秋霸主的地位。可以說伍子胥是吳國的功臣,可吳王夫差聽信讒言。

我們最熟悉的一個典故里面就有關伍子胥的事蹟,臥薪嚐膽,說的是越王勾踐滅國後在吳國的事蹟,詳細的在此不過多的闡述,當時在吳王留著勾踐的時候伍子胥就曾說過此人不可留,此乃是養虎為患,自掘墳墓之舉,可當時的夫差年輕氣盛那聽的進去這些,最後結局是被越王勾踐給滅了。

當然是在伍子胥死了九年以後吳國才被滅掉的,伍子胥自殺前對門客說:“請將我的眼睛挖出置於東門之上,我要看著吳國滅亡。”在伍子胥死後九年,吳國為越國偷襲所滅。就這樣一位忠貞之臣最後卻被夫差賜劍自刎而死。伍子胥死後流傳下了很多的故事傳說,其中最著名的是掘墓鞭屍、一夜白頭、七星龍淵和千金報恩。

按照常理來說這樣一個功臣不應該死後不留全屍的,其中原因有一下幾種:

一是伍子胥擁有功勳太高了,兩朝元老,也就是所謂的功高蓋主。

吳王闔閭在死之前,傳位給了夫差,給了伍子胥吳國的最高爵位,封為相國公,囑咐他輔佐夫差。夫差即位後,伍子胥也能盡心盡力的輔佐他。但是面對著伍子胥,夫差總是有著說不出的壓迫感。夫差是一個有著才華的統治者,他對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看法,而且他又是一個非常自負的人,根本聽不進去伍子胥的一些建議,反而會很反感,就像現在的一些企業一樣的,子承父業,可是年輕人觀念前衛,對一些老人的意見就會不認可,認為你已經過時了,等著退休就可以了。所以,這是矛盾激化的一點。

二是伍子胥的性格也是他死的原因之一。伍子胥是人才沒錯,但同時也很自傲,說話從來不會考慮君王的感受,也不會顧及場合,感覺自己說的都是對吳王好對吳國有利的,為什麼不能直言,時常在朝堂之上就跟夫差吵了起來,一點面子不給夫差留,完全沒有顧及到君臣之禮,所以吳王很是懊惱,暗言只要有機會就會辦了他,不明著來只是顧及身份而已,其實已經很懊惱了。這一點是伍子胥自己給自己斷的後路。

三是綜合以上的情況就給了小人作祟的機會,再一次出使齊國的機會,被一個叫伯嚭的抓住了機會,伍子胥把自己的孩子交給齊國以好友照看,伯嚭告訴夫差說伍子胥早已叛國,自己的孩子家眷都已經被齊國保護起來接走了,加上之前的種種,以及叛國這樣的事,所以沒有過多的調查就輕信了,直接將伍子胥直接賜死。


為人做事要懂得什麼事該做什麼事不該做,什麼話該說什麼話不該說,哪怕是良言也要注意說話的方式和處理事情的方式,歷史中不乏這種被自己的耿直害死的忠臣。

關於如何處世,如何說話,講到對方想聽,做事做到對方心裡,可以關注“鬼谷子智謀”更多精彩內容來解析。


鬼谷子思想


公元前484年,吳王夫差賜劍伍子胥,令他自刎。抱著怒其不爭的憤怒,伍子胥自刎而亡。死前他曾要求下人將他的眼珠挖下放在國都大門之上,他要看著吳國滅亡。聽到這條消息的吳王夫差非常的氣憤,五月初五這天令人將伍子胥的屍體扔到錢塘江中餵魚。

對於伍子胥的死,主要有三種說法。第一種,司馬遷說是伯進讒言,害死了伍子胥。《史記》中記載,伯齬對夫差說:伍子胥為人剛暴、少恩、猜疑,他的怨恨恐怕會釀成大禍。討伐齊國時,伍子胥說不可,在大王勝利後,伍子胥感到羞恥,反生怨恨,王不可不備,他以先王謀臣自居,如今卻一無所用,此人要想掀起禍端不難,願大王早日圖之夫差說,你說得對,“吾亦疑之第二種,因果報應說。《天史》一書中說,人們一直以為伍子胥是忠臣卻沒有考察他的“進身之始”一他最初是靠什麼發跡的?伍子胥是靠刺殺吳王僚起步的,是吳國的刺客。

第三種原因是伍子胥性格使然,伍子胥對吳國的貢獻是巨大的,但性格上的弱點也很多,剛暴、少恩、猜忌、多疑,為達目的不擇手段,並且很自我。在對待夫差和伯齬的態度上,總是倚老賣老,自認為高人一等,說話不講情面,不講策略,令人難以忍受為什麼夫差可以放過仇人勾踐,卻不放過恩人伍子胥?其中並沒有多大的原則問題,只是兩個人相處不好,也沒法相處好。伍子胥說得雖然是對的.但他擺不正自己的位置,不注意方式方法,他沒有反思,只有抱怨。他的性格造就了他的成就,但也釀成了他的悲劇。





丨一紙留香丨


歷代王朝介如此,過河拆橋,古往今來,大有人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