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情令》:紅塵問道,且聽一首忘羨曲

想當年混跡綠晉江,我還是學生。

工作後我就從晉江轉戰到起點,從此忘了耽美,忘了純愛。

如果不是這次疫情,不會打開《陳情令》,如果不是《陳情令》,不會翻開《魔道祖師》。

然而,沒有如果,所以我知道了這世上有個肖戰,有個王一博。

演員要賦予角色靈魂,要麼性格近似,要麼揣摩到位。恰好,兩人還原了精髓。

《陳情令》:紅塵問道,且聽一首忘羨曲

雲夢江氏,"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宗旨,培養了瀟灑勇敢的魏無羨。

姑蘇藍氏,規訓石上三千多條的家訓,塑造了端方雅緻的藍忘機。

初見時,我不認識你,你不認識我。

跳脫如魏嬰,會好奇那沉默寡言的君子是否隱藏著溫柔。

穩重如藍湛,會猜測那張揚恣意的浪子是否心懷著大義。

《陳情令》:紅塵問道,且聽一首忘羨曲

明明是兩種性格,明明是極端對照,偏偏彼此吸引。

他是那一方冰冷的美玉,不曾主動靠近,只是被動接受,為了監督,為了懲戒。

他是那一塊熱情的頑石,不懼責備打罵,不懼流言蜚語,為了樂趣,為了好奇。

短短的求學時光,似乎沒什麼變化,他依舊是聰明驕傲的魏無羨,身處人群閃閃發光。他依舊是高冷寡言的藍忘機,遠離喧囂絕世獨立。

只是呀,只有彼此才會知道,從此後心裡多了那個人的名字,那個人總是特別的。

《陳情令》:紅塵問道,且聽一首忘羨曲

溫門訓誡,強權下少年天才也不得不低頭,擔心受傷的藍湛,魏嬰會打抱不平,就算低頭揹他也無所謂。

屠戮玄武,眾人紛紛逃離,只有藍湛選擇留下來陪伴魏嬰。

無懼疼痛,無懼生死,沒法容忍的是,他為了個女人承受了烙傷,理不清心緒,可也沒法接受他和女人的牽扯。

無懼髒亂,無懼危險,只是不希望一塵不染的他染上汙漬,所以泥水不要他淌,血汙不讓他探。

《陳情令》:紅塵問道,且聽一首忘羨曲

別離有時,再見面昔年陽光愜意的少年成了陰沉邪魅的夷陵老祖。

自創鬼道,重創溫門,俠義道義,成也是它,毀也是它。

終究是不容於正道,終究是眾叛親離,不夜天城,三千圍攻,即便是藍湛,也留不住魏嬰的性命。

一夢醒來,除了身上的戒鞭痕,除了胸口的烙鐵印,再也找不到他存在過的痕跡。

《陳情令》:紅塵問道,且聽一首忘羨曲

一天天,天天撫琴問靈。

一年年,年年逢亂必出。

世人皆道含光君除魔衛道,殊不知他不懼魔不懼鬼,只想尋那不歸人,藏到雲深不知處。

十六年,不知魂歸何處,一朝獻舍,借了身,還了魂,從此紅塵再牽扯。

大梵山下,嫋嫋笛音,方知故人歸來。

《陳情令》:紅塵問道,且聽一首忘羨曲

從此後,無論魏嬰幾多頑劣幾多逃避,藍湛都會順他的心如他的意,只管護著他守著他。

殊不知,魏嬰早留了心早留了意,看遍世間冷暖,嚐遍人情悲歡,唯藍湛一人不負不棄。

從不曾想過離經叛道,只因那人是你。

從不曾想過顛倒陰陽,卻道那人是你。

《陳情令》:紅塵問道,且聽一首忘羨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