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三農作者賣的東西很貴,為什麼還是會有人買?

生活體驗者小楊


三農自媒體,同樣賣三農產品,雖然賣得貴,同樣有人買單,我的觀點分享如下:

1、粉絲經濟

1.1 流量為王:

1.1.1 粉絲是三農自媒體的經濟效益基礎。流量是一切生意的本質,有了流量才談銷量,而且粉絲群體是最精準的流量。

1.1.2 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粉絲也是人,而且是人多了,他們都從不同程度的對自媒體達人有喜歡,崇拜和愛。自然就從粉絲背後挖出有價值而願意付費的群體,買你一個三農產品又算什麼呢?

1.2 名人效應:

1.2.1 如今社會,名人效應早已成為社會上普遍議論的話題了。從各大網絡自媒體短視頻平臺冒出來網紅到身價上億的世界各體育體育俱樂部巨星,娛樂圈明星等,無不體現了名人的效應在人們心目當中的地位和商業價值。不少商家為追求利潤,利用名人效應來為自己的品牌揚名,這其中也不乏有名人自身也利用其商業價值進行商業變現。

1.2.2 自媒體紅人,網紅大v,包括三農自媒體達人等其本身自帶了流量和小眾群體的粉絲,而這群粉絲就已經對這個自媒體達人有了熟悉的認知,包括對他的生活,工作。就三農自媒體而已,粉絲就已經對達人的生活工作有了比較熟悉和深刻的認知,相互有了信任基礎,部分粉絲已經開始崇拜這個自媒體達人。當然,一旦自媒體達人開始銷售產品和服務,那首先買單的肯定就是他的粉絲,即便銷售產品和服務的價格比較高,粉絲同樣信任。

1.2.3 有了名人,人們就有了追求的方向,許多事因為有了名人使得我們變得十分果斷——有時連後果都不去考慮,那粉絲買產品服務就是最簡單最直接的信任基礎。

2、體驗別緻

2.1 服務:粉絲購買自己自媒體紅人的產品,從內心深處感覺到他對名人,網紅,自媒體達人的支持,同時也想真切的體會所支持或崇拜的達人帶給他們的不一樣的服務體驗,相比傳統電商,這裡服務更具有針對性,個性屬性。

2.2 歸宿感:能從自媒體達人那裡高價購買農產品,還是其他知識付費,服務等,相比傳統渠道還是電商平臺,粉絲更有歸屬感。因為他們對店主很熟悉,支持熟悉的人,支持自己崇拜的人是理所當然的事。購買心理陰影根本可以排除,一切基於信任。

3、自媒體平臺政策

互聯網電商爆發和日益競爭,傳統電商戰爭白熱化,內容電商,自媒體電商不斷試水探路,帶給自媒體達人變現支持力度加大,每個平臺紛紛塑造平臺標杆,故事營銷,補貼,優惠,燒錢大戰。那最終的受益者當然就是消費者,最先體驗到也是各大平臺的粉絲。

總結:通過從網紅粉絲經濟,名人效應分析,加上粉絲經濟下,自媒體電商興起與競爭,消費者轉移購買方向和體驗個性的服務同時,我們不難得出結論,自媒體達人銷售農產品,即使價格再高,也同樣有很好的銷量的原因。





鄉知好貨


我是海南芒果果農,種植金煌芒,今年也通過一些渠道賣了一些金煌給各種客戶,自家採摘包裝發貨。就說說感受吧。

由於自家果園,又是自己根據標準選摘,自己包裝,發貨走京東空運,我的金煌賣到150元一件(生果十斤,在發貨過程中變熟,熟後會輕半斤左右),後來發現頭條上很多扶貧達人、三農創作者賣的金煌比我便宜很多,一般一件60至100元。後來我通過一些在頭條上買過的朋友瞭解了一下,找出了便宜的原因。

一、規模不同。海南芒果的收購基本上是整園收購,大的收購商,包括量大的電商會找大片的比如十萬甚至幾十萬斤的果園,但是大果園採摘完畢時間要久一些,所以收購商要考慮行情變化的因素,因此都在行情比較低的時候去簽訂購合同並付定金。一般合同都註明在一個月或者更長的時間內採摘完畢。量少的收購商只能找幾千斤或者一兩萬的果園採摘,也是整園收購,短期內採摘完畢。由於每天都有量,量又不大,所以行情變化的幅度就較大。因此就造成了有些電商的價格較貴的情況。

二,行情不同。就算量大的收購商訂的果再多,也有摘完的時候。摘完了行情也變了,漲價了。怎麼辦?所以有些朋友說跟淘寶或者別的平臺訂購的芒果遲遲不發貨。這就是原因所在。大電商每件的芒果利潤非常低,但是量很大,幾千件打底,幾萬件的都有。一旦漲價,每件幾塊錢的利潤預期沒有了,還要虧本,所以就退款,不發貨。

三,等級不同。每個果園的果皮、個頭、老熟度、果形不同,所以就有了不同的價格。收購商根據果園裡高等級的果的比例來定價,雙方同意就籤合同。但是淘寶等平臺賣的芒果那麼便宜不可能去訂購等級高的果園,一般都是挑等級最低的果園。舉例說明:一級臺農果在果地的收購價在三塊多的時候,露水斑、鳥蛋果等低等級的果一斤在一塊五上下,而且沒有電商來收購之前基本無人問津。而同期淘寶上的臺農一件賣30左右。

四、包裝不同。便宜的果基本摘下來之後直接倒筐。而好果必須很多程序,材料也多。有做高端芒果的收購商說過他們的包裝成本人工成本這些一斤要兩元左右,倒筐的就……

還有物流方面的成本。普通快遞和高端快遞,陸運和空運,大戶和小戶都有區別。

頭條上還有賣越南芒果的,更便宜,一件才二三十。這個就有很多原因在裡面。除了越南的管理以及各種成本低,中國的優惠政策,匯率因素,還有別的一些細節上的原因。

說到我自己摘的果,由於是自家的芒果,自己又懂得等級、成熟度這些,量又不大,所以摘的果靠譜,打包裝又細緻些,又是發空運為主,自然成本會高一些。自家的果按照市場行情價,加上各種費用和利潤,(利潤會多一些,一件有三十這樣)。或許賺的太多了,以後會做些調整。

三農作者賣的東西普遍比別的平臺賣的貴一些,這確實是一個事實情況!還有人買也是事實,而且有很多人買,不僅買,買的還很開心,你看評價普遍都很高!這是為什麼呢?我作為一個農業電商的創業者,說一下我的觀點。

平臺不同,賣家經營策略不一樣。

你說的便宜,應該是和其他平臺比起來貴很多。例如,紅薯粉絲,三農自媒體一般都是十多元一斤,拼多多上很多賣家才劃五元一斤!賣的還很好,你說真不真的問題,之前我也嘗試過買過25元五斤包郵的粉絲,事實上並不是假貨,確實是純紅薯粉絲!其實瞭解粉絲加工過程的都知道,一斤純紅薯得粉絲至少得六七元一斤的成本,那拼多多價格那麼低,不賠錢麼?靠商品肯定是賠錢的!賠錢為啥還賣這麼歡騰?

這有兩點原因:一,拼多多淘寶這類成熟的全國綜合電商平臺,有平臺自己的運營模式,前期沒流量沒客源沒權重,想賺錢不可能的,所以基本新品都是賠錢賣!這類平臺一般有新品期,引爆期,利潤收割期,前兩個階段都是賠錢賺吆喝的,所以產品賣得都很便宜!這個屬於策略性虧損。二,有些電商並不是靠賣商品盈利,現在國家對農業電商補貼很多,例如有些地方會有賣500萬,獎勵50萬,500萬的商品可以不賺錢,賺個50萬的政府獎勵。

而三農自媒體,本身掌握流量資源,可以立即變現,沒必要走長線,上來就可以盈利銷售,所以看起來價格就高很多。

三農自媒體賣的貴的原因

一,三農自媒體一般都在農村,快遞網點少,快遞費用也高些,自然成本高些;

二,有些三農自媒體確實是純手工製作的食品,加工量小,相比較起來人工成本就比較高;另外因為量不是很大,比起專業的電商公司,在物流、包裝這些固定支出上,成本攤的就會比較厚。

三,可能還有另外一個原因,三農自媒體賣的是原滋原味,不像食品加工廠出來的各種添加和套路的食品,真的好的純的,自然就會貴些。

那麼,這麼貴為什麼還有人買呢?

這裡就是一個消費者心理的問題了,還是以同一把粉絲為例,如果商家告訴你這粉絲是純紅薯,純手工的,原滋原味的,很真,你很可能不會相信,6元一斤你可能不會買,想便宜沒好貨。但是如果你的朋友告訴你這個粉絲是純手工純紅薯的,你很可能就相信了,10元一斤也跟著買了。

這其實就是信任的問題,在電商上,消費者與售賣者是隔空交流的,陌生人的話自然心有戒備。而三農自媒體人很好的解決了這個問題,粉絲都是一點一滴,看著自己的視頻或者文章吸引過來的,日常分享的農村點滴就是最好的真貨保證。另外時間一長,覺得眼熟了,心理上就會當成熟悉人甚至是朋友了,對三農自媒體有種信任感,這種信任感是平臺商家無法達到的!

消費升級下,對於吃的東西,大家越發慎重,因為直接關係到自己的身體健康,大家更願意多花點錢買放心的,三農自媒體就是很好的選擇。


糧人小艾


傻唄,明明都可以從淘寶買,還便宜,售後服務啥的都比較容易解決,但是偏偏從這些所謂的三農手裡購買,有些還是不是自己家的,還是出去大街上買的然後在哄騙粉絲去買,好多三農都是這樣,前倆天看了一個三農,在她視頻裡推銷酸辣粉,嗨吃家的,去年我們這邊就有這款酸辣粉了,而且網上一搜一大把,真是醉了,竟然還有人從她店鋪買,好吧,果真是一個願打一個願挨,我看視頻看歸看,但是我是肯定不會買的,她們店鋪裡面賣的紅薯澱粉,香油,變蛋,紅薯粉,紅薯,鴨蛋(還是真真切切冒油的),土雞蛋等等好多我們這邊都有,去街上都可以買到,每年老公的爺爺都會給我們送現榨的香油,紅薯澱粉還有紅薯粉,包括紅薯,都是他老人家自己種的,自己做的。你們賣歸賣,價格別差那麼多唄。有的都不是貨真價實的,希望大家理性點。


是命82027618


之前也想著買,一是支持偏遠地區的農業,而是圖個新鮮,說說自己的感受吧,之前有過兩次經歷,一次是山西那邊的櫻桃,看著挺誘人的,想著當時也不是吃櫻桃的季節,價格貴也有道理,基本和進口車釐子一個價格了,付完錢發現發貨日期是6月份以後,好像是6月15,我暈,那時候的櫻桃大家都知道是大批量上市了,根本不會是和車釐子一個價的了,還有一次就是新疆的一個三農主播賣哈密瓜,一看價格2-3個小瓜,大概也就5斤左右吧,居然要賣100多,具體數字不說啦,摺合單價要20幾一斤,前幾天剛在上海的新疆市集上買過,也嘗過老闆新疆空運來的,在上海只賣13塊一斤,便宜一點的賣8塊,看看主播的價格我就不想說話了,原產地、沒有中間商?坑人吧,比京東生鮮、盒馬鮮生都貴,說好的產地直銷、扶貧救濟呢?我不是說扶貧和解決弄平困難就應該便宜,但是不會那麼多是啥意思?


心理拆彈專家


三農作者賣的水果很貴嗎?我是海南芒果果農,種植金煌芒,今年也通過一些渠道賣了一些金煌給各種客戶,自家採摘包裝發貨。就說說感受吧。

由於自家果園,又是自己根據標準選摘,自己包裝,發貨走京東空運,我的金煌賣到150元一件(生果十斤,在發貨過程中變熟,熟後會輕半斤左右),後來發現頭條上很多扶貧達人、三農創作者賣的金煌比我便宜很多,一般一件60至100元。後來我通過一些在頭條上買過的朋友瞭解了一下,找出了便宜的原因。

一、規模不同。海南芒果的收購基本上是整園收購,大的收購商,包括量大的電商會找大片的比如十萬甚至幾十萬斤的果園,但是大果園採摘完畢時間要久一些,所以收購商要考慮行情變化的因素,因此都在行情比較低的時候去簽訂購合同並付定金。一般合同都註明在一個月或者更長的時間內採摘完畢。量少的收購商只能找幾千斤或者一兩萬的果園採摘,也是整園收購,短期內採摘完畢。由於每天都有量,量又不大,所以行情變化的幅度就較大。因此就造成了有些電商的價格較貴的情況。

二,行情不同。就算量大的收購商訂的果再多,也有摘完的時候。摘完了行情也變了,漲價了。怎麼辦?所以有些朋友說跟淘寶或者別的平臺訂購的芒果遲遲不發貨。這就是原因所在。大電商每件的芒果利潤非常低,但是量很大,幾千件打底,幾萬件的都有。一旦漲價,每件幾塊錢的利潤預期沒有了,還要虧本,所以就退款,不發貨。

三,等級不同。每個果園的果皮、個頭、老熟度、果形不同,所以就有了不同的價格。收購商根據果園裡高等級的果的比例來定價,雙方同意就籤合同。但是淘寶等平臺賣的芒果那麼便宜不可能去訂購等級高的果園,一般都是挑等級最低的果園。舉例說明:一級臺農果在果地的收購價在三塊多的時候,露水斑、鳥蛋果等低等級的果一斤在一塊五上下,而且沒有電商來收購之前基本無人問津。而同期淘寶上的臺農一件賣30左右。

四、包裝不同。便宜的果基本摘下來之後直接倒筐。而好果必須很多程序,材料也多。有做高端芒果的收購商說過他們的包裝成本人工成本這些一斤要兩元左右,倒筐的就……

還有物流方面的成本。普通快遞和高端快遞,陸運和空運,大戶和小戶都有區別。

頭條上還有賣越南芒果的,更便宜,一件才二三十。這個就有很多原因在裡面。除了越南的管理以及各種成本低,中國的優惠政策,匯率因素,還有別的一些細節上的原因。

說到我自己摘的果,由於是自家的芒果,自己又懂得等級、成熟度這些,量又不大,所以摘的果靠譜,打包裝又細緻些,又是發空運為主,自然成本會高一些。自家的果按照市場行情價,加上各種費用和利潤,(利潤會多一些,一件有三十這樣)。或許賺的太多了,以後會做些調整。





清水灣邊小果園


一些三農作者賣的東西很貴,為什麼還是會有人買?

三農作者賣的東西普遍比別的平臺賣的貴一些,這確實是一個事實情況!還有人買也是事實,而且有很多人買,不僅買,買的還很開心,你看評價普遍都很高!這是為什麼呢?我作為一個農業電商的創業者,說一下我的觀點。


平臺不同,賣家經營策略不一樣。

你說的便宜,應該是和其他平臺比起來貴很多。例如,紅薯粉絲,三農自媒體一般都是十多元一斤,拼多多上很多賣家才劃五元一斤!賣的還很好,你說真不真的問題,之前我也嘗試過買過25元五斤包郵的粉絲,事實上並不是假貨,確實是純紅薯粉絲!其實瞭解粉絲加工過程的都知道,一斤純紅薯得粉絲至少得六七元一斤的成本,那拼多多價格那麼低,不賠錢麼?靠商品肯定是賠錢的!賠錢為啥還賣這麼歡騰?

這有兩點原因:一,拼多多淘寶這類成熟的全國綜合電商平臺,有平臺自己的運營模式,前期沒流量沒客源沒權重,想賺錢不可能的,所以基本新品都是賠錢賣!這類平臺一般有新品期,引爆期,利潤收割期,前兩個階段都是賠錢賺吆喝的,所以產品賣得都很便宜!這個屬於策略性虧損。二,有些電商並不是靠賣商品盈利,現在國家對農業電商補貼很多,例如有些地方會有賣500萬,獎勵50萬,500萬的商品可以不賺錢,賺個50萬的政府獎勵。

而三農自媒體,本身掌握流量資源,可以立即變現,沒必要走長線,上來就可以盈利銷售,所以看起來價格就高很多。

三農自媒體賣的貴的原因

一,三農自媒體一般都在農村,快遞網點少,快遞費用也高些,自然成本高些;

二,有些三農自媒體確實是純手工製作的食品,加工量小,相比較起來人工成本就比較高;另外因為量不是很大,比起專業的電商公司,在物流、包裝這些固定支出上,成本攤的就會比較厚。

三,可能還有另外一個原因,三農自媒體賣的是原滋原味,不像食品加工廠出來的各種添加和套路的食品,真的好的純的,自然就會貴些。


那麼,這麼貴為什麼還有人買呢?

這裡就是一個消費者心理的問題了,還是以同一把粉絲為例,如果商家告訴你這粉絲是純紅薯,純手工的,原滋原味的,很真,你很可能不會相信,6元一斤你可能不會買,想便宜沒好貨。但是如果你的朋友告訴你這個粉絲是純手工純紅薯的,你很可能就相信了,10元一斤也跟著買了。

這其實就是信任的問題,在電商上,消費者與售賣者是隔空交流的,陌生人的話自然心有戒備。而三農自媒體人很好的解決了這個問題,粉絲都是一點一滴,看著自己的視頻或者文章吸引過來的,日常分享的農村點滴就是最好的真貨保證。另外時間一長,覺得眼熟了,心理上就會當成熟悉人甚至是朋友了,對三農自媒體有種信任感,這種信任感是平臺商家無法達到的!

消費升級下,對於吃的東西,大家越發慎重,因為直接關係到自己的身體健康,大家更願意多花點錢買放心的,三農自媒體就是很好的選擇。

我是農民的好朋友,阿甘。專注農業電商領域,每天分享實用易懂的乾貨知識,歡迎關注評論。

阿甘的農場


個人意見不喜勿噴!這個問題就不配圖了,因為沒有惡意針對誰

現在通過自媒體出售家鄉特產,或則其他東西的人越來越多!有個人的,有集體的,他們的做法確實帶動了當地經濟,比較出名的就是九妹,一個人帶動了整個家鄉的水果經濟,我們也不去討論人家,我們就說說那些個人的

現在自媒體出售的東西主要就是水果,幹活之類的,相對的說,比外面貴了很多,為什麼那麼多人買呢?真的因為好嗎?如果你說你剛剛開始買的時候,東西可能是真的好,但是越到後面越差,每個人都不是聖賢,他在網上賣東西難道不是為了賺錢?剛開始的時候粉絲少,買的不貴,東西還好屬於投資階段,要去吸引人氣,吸引更多粉絲,當時機成熟,就會慢慢的提升價格,質量也會越來越差。有的則是因為剛剛開始是自己經手,自己把關,慢慢的有錢做老闆了就不管了,或則是管不到那麼多了,底下人做事就沒那麼講究,就造成了高價,質量垃圾

我認為大家對於網上買東西還是要走防備之心,不是說每個自媒體賣的都是不好的,但是肯定有騙人的,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雖然不多但是也不少,不要因為自己是他的粉絲,覺得理所應當的跑去上當,也要理性的觀察鏡頭前的這個人,人是會偽裝的,你看到的不一定是好的!認清好人中的壞人!


廣漂小強


三農作者賣的東西貴不貴,如果你沒有深入的瞭解過,可能大家不太明白這個裡面的成本,以我們當地產土雞為列,一隻養殖平均超過8個月以上的土雞,重量在4斤2兩左右,在我們當地自己過來買的價格是100元,宰雞+包裝+順豐航空(至少40元一隻的運費)=60元,就是這個價格還沒有包括人工費用,電費。

有些人就說了,我們不要用順豐,也可以用其它的快遞,大家可能不清楚,冷鮮產品最怕的就是在運輸過程中損壞,而且運輸時間直接影響到品質,小編曾經給別人寄了一箱雞蛋,到目的地後打開一看,壞了一大半,最後,240元的東西收到130元(運費還要18元)。

在這個裡面這麼多三農,賣給你有沒有掙錢很難說,有一個核心問題,你又為什麼要去買這些人的產品呢,終其原因有兩點:1.幫助農村致富,2.想體驗農村健康食品,要知道,大部份的三農產品品質還是非常不錯的,有很多食材還是非常原始的味道,去掉物流因素,人工費用,掙的錢可能還沒有你在城市裡賣同樣類型食品掙的錢多。

在城市裡的雞檔口,你要買老母雞,價格在20-25元一斤,殊不知,這便是淘汰的蛋雞,在我們當地,量大的話只要7元一斤,量小9-10元一斤,便是這樣,一隻4斤左右的雞,價格也就40元以內,收購者一大卡車拿去城市裡,數量超過2000只,運輸成本只要4元一隻,然而這樣的品質的雞,到了城市裡不也一樣賣到了60元以上。

作為三農作者,我要替這些作者講句話,我們做良心品質產品,到現在,我仍虧本銷售,為的是為家鄉打開銷路,或者大家不相信,但是事實如此,我們打著清水加鹽的口號,為的就是走出獨立的健康路線,為當地農村貢獻我們的一份力量。也能夠為城市人民帶去一份健康和快樂,所以,請理性正確分析成本,有的時候,我們做人,不光為了掙錢,或許這裡面,有更多的熱血青年想體現的是更多的社會責任。

由於自家果園,又是自己根據標準選摘,自己包裝,發貨走京東空運,我的金煌賣到150元一件(生果十斤,在發貨過程中變熟,熟後會輕半斤左右),後來發現頭條上很多扶貧達人、三農創作者賣的金煌比我便宜很多,一般一件60至100元。後來我通過一些在頭條上買過的朋友瞭解了一下,找出了便宜的原因。

一、規模不同。海南芒果的收購基本上是整園收購,大的收購商,包括量大的電商會找大片的比如十萬甚至幾十萬斤的果園,但是大果園採摘完畢時間要久一些,所以收購商要考慮行情變化的因素,因此都在行情比較低的時候去簽訂購合同並付定金。一般合同都註明在一個月或者更長的時間內採摘完畢。量少的收購商只能找幾千斤或者一兩萬的果園採摘,也是整園收購,短期內採摘完畢。由於每天都有量,量又不大,所以行情變化的幅度就較大。因此就造成了有些電商的價格較貴的情況。

二,行情不同。就算量大的收購商訂的果再多,也有摘完的時候。摘完了行情也變了,漲價了。怎麼辦?所以有些朋友說跟淘寶或者別的平臺訂購的芒果遲遲不發貨。這就是原因所在。大電商每件的芒果利潤非常低,但是量很大,幾千件打底,幾萬件的都有。一旦漲價,每件幾塊錢的利潤預期沒有了,還要虧本,所以就退款,不發貨。

三,等級不同。每個果園的果皮、個頭、老熟度、果形不同,所以就有了不同的價格。收購商根據果園裡高等級的果的比例來定價,雙方同意就籤合同。但是淘寶等平臺賣的芒果那麼便宜不可能去訂購等級高的果園,一般都是挑等級最低的果園。舉例說明:一級臺農果在果地的收購價在三塊多的時候,露水斑、鳥蛋果等低等級的果一斤在一塊五上下,而且沒有電商來收購之前基本無人問津。而同期淘寶上的臺農一件賣30左右。

四、包裝不同。便宜的果基本摘下來之後直接倒筐。而好果必須很多程序,材料也多。有做高端芒果的收購商說過他們的包裝成本人工成本這些一斤要兩元左右,倒筐的就……

還有物流方面的成本。普通快遞和高端快遞,陸運和空運,大戶和小戶都有區別。

頭條上還有賣越南芒果的,更便宜,一件才二三十。這個就有很多原因在裡面。除了越南的管理以及各種成本低,中國的優惠政策,匯率因素,還有別的一些細節上的原因。

說到我自己摘的果,由於是自家的芒果,自己又懂得等級、成熟度這些,量又不大,所以摘的果靠譜,打包裝又細緻些,又是發空運為主,自然成本會高一些。自家的果按照市場行情價,加上各種費用和利潤,(利潤會多一些,一件有三十這樣)。或許賺的太多了,以後會做些調整。

之前也想著買,一是支持偏遠地區的農業,而是圖個新鮮,說說自己的感受吧,之前有過兩次經歷,一次是山西那邊的櫻桃,看著挺誘人的,想著當時也不是吃櫻桃的季節,價格貴也有道理,基本和進口車釐子一個價格了,付完錢發現發貨日期是6月份以後,好像是6月15,我暈,那時候的櫻桃大家都知道是大批量上市了,根本不會是和車釐子一個價的了,還有一次就是新疆的一個三農主播賣哈密瓜,一看價格2-3個小瓜,大概也就5斤左右吧,居然要賣100多,具體數字不說啦,摺合單價要20幾一斤,前幾天剛在上海的新疆市集上買過,也嘗過老闆新疆空運來的,在上海只賣13塊一斤,便宜一點的賣8塊,看看主播的價格我就不想說話了,原產地、沒有中間商?坑人吧,比京東生鮮、盒馬鮮生都貴,說好的產地直銷、扶貧救濟呢?我不是說扶貧和解決弄平困難就應該便宜,但是不會那麼多是啥意思?


小農楊二哥


正常,這才是真正,真實的農產品,該有的價格。

我舉幾個真實的例子,對比一下你就知道了。

農村很多的農產品,都是手工,無汙染的種出來或者養出來的。批量出來的不算,因為,質量沒的比!

我問幾個問題呀?

第一個,你吃過真正的紅薯粉條嗎?

你吃過用廢膠廢料,回收破鞋頭子,熬出來的粉條嗎?

你肯定會回答,你沒吃過破鞋頭子熬過的粉條,但是,你一定吃過,加過各種明膠的粉條,因為它遍佈各地,到處都有。這些明膠是不是破鞋頭子熬的,就只有天知道了。

央視曝光過規模很大,產品非常豐富,破鞋頭子熬膠的粉條,這是事實。對比一下,就知道粉條的差別了!

第二個,你知道真正棉花多少錢一斤嗎?

你知道你穿的,用的,蓋的,有多少沒有棉花的嗎?或者含棉花,知道含多少棉花嗎?又有多少回收棉花,邊角料做的嗎?

第三個,你知道農村自家養的雞蛋什麼味嗎?

你知道農村的雞蛋打出來和城裡賣的那個雞蛋,顏色,有多大區別嗎?

你知道農村養出來的雞需要煮多長時間才能爛嗎?

你知道城裡賣的三黃雞為什麼那麼容易爛,那麼便宜嗎?

第四個,你知道農村大豆花生,多少錢一斤?一斤能出多少油嗎?

你知道超市的油為啥那麼便宜嗎?

包括魯花,真正的花生價格,都比油的銷售價格都要高很多。

沒有對比,就沒有好歹之分。你知道現在有多少人去農村買雞蛋,過月子嗎?

我見過有人去我家,求著我媽,你家有一個雞蛋我都要,打聽到了,你家的雞蛋有多好,不多的話,我多找幾家湊湊,不談價格,只求雞蛋,就為了給媳婦坐月子。

本來家裡有雞蛋是要給我兒子,家人吃的,看見人家那殷切的眼神,都不好意思拒絕,都給人拿去了。不願意讓人家一家一家的求。

這就是現實,這就是區別,沒有,區別,怎麼可能,大老遠的去農村找雞蛋呢,城裡不到處都是嗎?


轎車託運小哥


首先,應該是粉絲效應。那些三農作者,粉絲一般都在幾十萬上百萬,比如泥土的清香,牛二條,牛不啦,我是小熙,我是張大勇,巧婦九妹等。粉絲多了,購買力自然就強了,即使價格貴點,但是粉絲就是粉絲,感情成分在,對銷售也是加分的。

第二,這些三農作者一般展示的農產品會比較真實,從視頻和圖文,包括種植環境,採摘過程,包裝過程等,展示的都是農產品很真實的一面,好的東西自然會吸引人購買。價格相比較真實的可信度來講,自然不在話下。

第三,現在農產品是很稀缺的,特別是好的新鮮的農產品。現代人養生都追求自然的沒有添加沒有農藥的食品,三農作者賣的這些產品很大程度的展示了他們的天然性,很貼合現在的市場,所以即使貴點,他們也覺得物有所值。

第四,三農作者有很好的宣傳和銷售途徑,這個比別的銷售平臺更有效率和受眾,所以不怕競爭因為別的地方競爭不過他們,價格自然可以賣高價。

綜上所述,三農作者賣的農產品即使價格高點,也是有很大消費群體的。圖片來自網絡,文字屬於個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