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學校開不了學,都在搞網課,這個好不好?

Bigstone9527


目前,新型冠狀病毒還沒有得到正式的控制,仍然屬於焦灼期。這個時候我們需要做的就是響應國家號召,儘量不出門或少出門,即使出門也要做好個人防護,帶好口罩,儘量避免去人員集中處。同時回家要勤洗手,勤通風,做好一切防護措施,這既是對自己負責,對家人負責,同時也是對社會負責。



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各個中小學包括大學均已延遲開學時間。所有的學生只能宅在家中不能出門,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開始了另一種停課不停學的教學方式即網上教學。誠然網上教學存在著一定的弊端,在疫情之前很多家長和學生不太接受這種教育方式,但是在目前疫情的情況下,網上教學是最合適的一種選擇方式。網絡教學利弊如下。

網絡教學的好處

網絡教學對於教學環境,教學時間要求相對少,只需要學生和老師之間具備網絡,同時有各自的電腦或手機進行授課和聽課,即可完成網絡教學內容。在一行這個特殊時期有效地避免了因為學習造成交叉感染的情況,是一種非常適合當前形勢的教學模式。同時可選資源較多,網上有很多教學軟件以及各種名師指導,學生可以根據自身需求去選擇所適應的老師,另外也可以將老師所講課的內容進行錄製,對於不明白的點可以反覆聽,達到鞏固和複習的目的。


網絡教學的弊端

由於是網絡教育,所以作為老師無法向課堂的教育那樣第一時間很直觀的觀察到學生的聽課狀態,能夠及時的提醒他注意力集中或者哪個點需要反覆的講解,老師都無法瞭解,只能按照自己的授課思路順著往下去講解。而且受網絡連貫性的影響,對於教學的質量也會產生不同的影響。另外,由於需要盯著電腦或手機進行學習,時間長也會對學生的體力及視力造成影響。

同時,網絡教學受眾面要比傳統的線下學校是教育小很多,網絡教學更針對性的輔導,以營利性為目的,所以學生的受眾面要比線下的學校教育小很多,而且受網絡影響,很多偏遠地區或是網絡不佳的地區對於網絡教學無法建立更好的橋樑,也是受制約的因素之一。

結束語

網絡教育是近些年新興的一種教育模式,但它侷限於教育教育的目的和受眾面,短期內不可能取代正常的線下學校是教育,只能作為學校教育的補充和完善,但在未來的模式之下,網絡教育必是一種教育的主流。


替你讀書郎


現在學校開不了學,都在搞網課,這個好不好?

對於你提的這個問題,現在上網課,因為形勢所迫,所以教育部提出停課不停學這個決策,有利也有弊,有優點也有缺點,不能說好或者不好,權宜之計而已,等到疫情結束以後,孩子還會回到課堂。

現在對於我家來說還是不錯的,我家有兩臺電腦,還有打印機,也有網絡,兩個孩子上課不是問題。兩個孩子都是在電腦上上課,上午兩節課,下午一節課。一節課30分鐘左右,網絡有一點點卡,也沒有太大影響。因為視頻時間短,孩子上課的時間也不長,對孩子的視力應該也不會造成影響。孩子上完課以後,在網上提交作業,作業量也不是太大,孩子也能學到知識。和老師面對面的講課比較,還是有差別的,但是現在也只能這樣了。

但是對於很多在農村家庭的孩子,特別是貧困家庭,沒有網絡,沒有電腦,甚至沒有智能手機,老師即使在網上講課,有相當一部分學生不能上課,孩子沒有辦法上課的問題沒法解決。還有就是相當一部分老師沒有網上上課的經驗,倉促上場,手忙教亂,教學效果也不太好。

總結:空中課堂,無法判斷好或者不好,是迫於形勢,希望全中國人民齊心協力,早日戰勝瘟疫,讓孩子們回到課堂。


寒梅落雪


網課,是線上教育,也是學生獲得知識的一種方式。不管是不是學校組織的,學生都有必要上網課,只是要注意以下問題。

一是網課的質量。由於疫情影響,全國大中小學都陸續開始了線上授課,線上和線下的區別有多大?一個屏幕能不能承載有效的信息?傳統教育實踐中的交流互動如何實現?這些問題都決定一個網課質量的高低。我們要確保網課課程內容的質量,確保網課不變成水課。

二是網課的紀律。學生上課的紀律要求比較高,這屬於一種灌輸思維,我們既不能堵住學生的嘴、也不能綁住學生的腿。強調網課的紀律性,實際上是希望學生積極主動融入網課課堂,而不是把網課當作任務,應付差事。同時,必要的作業如何在網上完成和批閱,都將挑戰網課紀律。

三是網課的效果。網課效果好不好,需要一個評價標準和體系。網課可以成為傳授知識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但是其考核評價方式如何確保效果就很重要。

因此,網課屬於新形勢下的一種探索,我們可以擁抱,但不必依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