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級的交易者是如何熬過虧損的階段?

孫華藝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是要堅持信仰,就像我黨信奉馬克思主義一樣,自己一定要有信念。

其次需要以非常嚴謹的態度形成自己的交易體系並且不斷精細化,對自己的東西要有絕對的信心。不執著於虧損盈利,而是專注於提升勝率,讓自己的內心儘量規避金錢的影響,把交易當作一項工作,堅決的執行。

在困頓時多看一些大師的書籍,或者其他的一些事情來轉移自己的注意力,使自己的內心得到平靜。

再而每一個成功的交易者都離不開身邊人的支持,尤其在家人的支持下,交易者對虧損的承受力會上升很多。

最後在自己的體系內不斷進行實戰操作,在市場中百鍊成鋼,達到知行合一,這是讓交易者擺脫盈虧煩擾的必經之路。


初心ME


老股民熬過虧損階段的艱辛歷程!

我及身邊七八位老股民,都有十五年以上的炒股時間,十五年未間斷過,陪伴著中國股市走過了一個又一個牛來熊往。陸續在五年內達到了持續穩定的年年獲利。

虧損是股民必經之道,而且是虧得很慘,虧到歸零,虧到負債。這都不是聳人聽聞。多數人被淘汰,再也不會踏入股市半步。而我們堅持下來了。

一般新進入股市的新股民,在初期會有賬面浮贏,因為新股民大多都是在股市大趨勢上漲中進入的,是在社會上、周邊人賺大錢的誘惑下進入的,因而進入就有賬面浮贏。

只是好景不長,在面對高位回調時不知所措,更多的情況是在大盤高位時,報紙、電視、網絡、朋友都說還會大漲,自己沒有主見,沒有判斷,而失去高拋機會,而下跌過程中虧損,對於輕易的損失幾萬,心裡無法接受,這比干啥工作、生意都來得太快、太直接。

之後,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都處於不斷的追加資金,不斷的學習,不斷的抄底,賺一點,又再虧,再虧,又再賺的反覆拉鋸循環裡。這個過程是漫長的,直至虧得只剩褲衩。

人,置之死地而後生!在資本歸零或負債之後,將會有契機覺醒!但是多數人放棄覺醒,從此退出股市,永不再入。

股民登記在冊的賬戶至今有1.5億,而現在還在交易者不到一半。查閱官方網站公佈的“活躍賬戶人數”就知道。那些長年沒交易者,就是永遠離開股市的人民!

由此,大家可以知道殘酷性是多麼的慘烈。能熬過來者,無不頂住了自己內心的壓力、家人的壓力、同事朋友的歧視。性情大變,孤獨是主基調,幾乎是所有後來成功的老股民的特徵。

不知道新股民瞭解到老股民的歷程後,是否還有勇氣繼續下去,沒有人打包票你“終將成功”,你是否有膽量虧得一乾二淨,你是否有必要冒著離婚的風險,你是否還有機會“重新再來”!

我及周邊老股民基本都經歷過虧得一乾二淨,就是窮得只剩褲衩,此時會痛定思痛,每天十幾個小時的學習、研究、反省。畢竟有了多年的經驗,只要還有決心站起來,就能找到一套適合自己的炒股方法。

在“重新再來”之後,目的已經不是賺錢,而是“成功”,注意這個轉變,這是脫胎換骨式的轉變。現在我只要見著誰還在頻繁追尋“漲停妖股”者,我就認定其還是新股民,不是不要抓漲停,而是不要刻意抓漲停。只要誰還在“重個股輕大盤”,此人就還嫩。

這些年大家持續穩定的盈利,炒股成了“副業”,不會刻意要求賺多少,如果說有目標,就是不低於20%就好。對於空倉很坦然,不會一日沒賺錢就著急,2018年全年就沒怎麼操作,利潤也少,無所謂。

下圖是我今年ETF獲利,還有個股,波段獲利近翻倍了,“中小盤實幹績優成長股”,我喊了幾年了,成功避開了垃圾、減持、坐莊的爆雷股,輕鬆躺賺。

先知先覺實力派,陰陽化易掌乾坤。謝謝點贊、關注 頭條號,查看更多股市實操心得!


股市財狼


龍飛虎說過,“夢想在上,孤獨在下”

07年後成名的遊資,也就只有“八年一萬倍”的趙老哥答不了這個問題,除了他這個炒股天才,其餘99%的頂級交易者,無不是一路腥風血雨。

何止虧損?

腰斬、爆倉、破產,比比皆是。

當年還經常在某球傳道的瑞鶴仙,早年辭職在家炒股,50萬本金虧到20萬。

然後他怎麼做的?

一天超過18個小時的鑽研,臉趴鍵盤上睡覺,黑著眼圈紅著眼。

沒有社交,沒有朋友。

一路孤單前行,唯有寂寞相伴。

虧損是每一個交易員必經的道路,但每一位頂級交易員,在虧損的時期,都把“不服”二字寫在了臉上。

屢戰屢敗,屢敗屢戰。

踩一個坑,補一個坑。直到人性、經驗、專業、技術、心態一一完善。

哪有什麼技巧,支撐每一位交易員負重前行的,唯有夢想。



相陽


俗話說:人有失足,馬有失蹄。常在河邊走,哪能不溼鞋。即使是常年在股市行走的頂級交易者或高手也不例外,他們也有出現虧損的時候。

所謂頂級交易者,那是高手中的高手,千里挑一萬里挑一,我認為至少包括三種類型的人:一級操盤手,知名遊資大佬,著名牛散。總的來講,這三種人在面對虧損的時候都具有以下共性:

1.保持心態平衡,避免情緒波動。普通人在面對虧損時,往往心態失衡,脾氣變得暴躁不安,吃飯不香,睡覺失眠,顯得心事重重的樣子,而頂級交易著會盡量保持心態平衡,暫時看淡得失,避免情緒波動過大。

2.認真分析虧損原因,總結經驗教訓。頂級交易者都善於從自身尋找虧損原因,很少埋怨客觀環境。而散戶卻恰恰相反。

3.嚴格執行操作紀律。如果股價下跌達到了預先設置的止損位,會嚴格執行紀律,會毫不猶豫地割肉止損,然後再從下一支股把虧的掙回來,絕不會像散戶一樣死扛到底,讓自己陷入深套的境地。遊資和牛散尤其如此。

4.保持耐心,等待時機。識時務者為俊傑。頂級交易者深刻懂得天時地利人和的道理,不會逆勢而動,與趨勢作對;當時機來了,會果斷出擊,順勢而為。機構的操盤手尤其懂得這一點,他們不會像遊資一樣果斷割肉,因為資金量龐大,短時間內不可能脫身,所以他們一般會耐心等待形式好轉,然後補倉。

以上就是頂級交易者在面對虧損時採取的態度和做法,值得我們大家每一個人學習。只要虛心學習,相信你有一天也能成為頂級交易者。


股一代


頂級的交易者可能會有虧損的時候,但虧損的單子不會拿太久,因此,對於頂級交易者來說,不存在虧損熬過虧損的階段,當然,對於公募有持倉限制,又碰上大環境不好的情況下例外,對於自由操盤者中的頂級交易者,很少會有持續虧損的階段。

頂級交易者有自己的交易規則

交易規則中有嚴格的進場出場止損的規則,越是頂級的交易者對自己的要求越是嚴格,一切按規則來,做錯了就按規則走,不會有任何別的念想,因為頂級交易者明白,只有保住本金才是最重要的,與其去做不確定性的交易,不如等把握性更大的交易機會來時再進場。因為有嚴格的進場離場規則在,所以,頂級交易者很少會有持續虧損的單子在手裡,筆者雖然不是頂級交易者,但能保持持續盈利,自從有了自己的交易規則以來,手裡交易再沒有虧損超過5%的交易,手裡只有盈利的單子。

頂級交易者一般分散持股,控制風險

頂級交易者不會再去賭一隻股票,而是分散持股,把資金分散在幾個板塊中,每個板塊中一隻股票,這樣做的目的是加大做大主線的機會,且能有效的規避黑天鵝的出現。即使遇到黑天鵝,也只是某一板塊裡的,對自己的整體資金影響不大。

頂級交易者都會擇時

不要小看交易中擇時,這是交易成功很重要的一環,在正確的時間用大倉位進場,才更容易做到大賺小賠,交易之道不只是低買高賣,要考慮的東西很多,體現在交易中的只是一買一賣,但想要成功在交易中盈利,背後要下的功夫也是不小的,成功從來不是運氣,而是實力。頂級交易者為什麼成功率高總能做到市場的熱點,因為人家盤下做了大量的工作,普通投資者只會把時間用在盤中個股的漲跌上,這就是區別。

總結:頂級交易者很少會有虧損的階段,如果天天虧損的交易者怎麼能算的上頂級交易者,即使遇到了不可抗拒的原因導致了虧損,也會及時止損,而不是在裡面認命。與其在虧損的單子裡找機會,不如用這個時間去找能盈利的機會。


如果本問題對你有所幫助,請關注,點贊,評論,有問題請私聊,留言,謝謝


匯市飛翔


頂級的投資者有兩種,一種是超級投機派,還有一種是價值投資派。當然,對於超級投機派式的頂級投資者,市場中投資者的佔比極少數,十萬人難出其一。大家知曉的徐翔、趙老哥等,還有被封為“投機之王”的傑西·利弗莫爾,可以劃為這一類極少數頂級交易者。

而對於投機派頂級交易者如何熬過虧損的階段呢?只能形容“五花八門”。對於“投機之王”傑西·利弗莫爾是以破產的方式熬過虧損,然後再“回血”盈利,甚至有著更大的財富收入。但,最後仍舊是破產而終。在我印象裡,徐翔不是“百戰百勝”,其有潛伏新三板的經歷,而在潛伏三板市場最開始的時候,也是處於虧損的情況,經歷了數年才有著盈利。所以,我覺得他雖然被認定為投機派,對於他而言虧損的情況,也會是煎熬的。

其實對於投機派頂級交易者而言,要麼“死扛”,要麼就是止損換另外目標繼續投機。要是一般的投機派,當出現虧損的時候,可能就是依靠體系轉移目標,雖然心裡難受感覺煎熬,但體系如此也是執行。

對於價值投資派頂級的交易者如何熬過虧損的階段呢?就是兩個字“死扛”。當然,“死扛”的基礎上也需要分清楚情況,如果持有的公司出現了大利空,對於未來經營、趨勢有著很大的風險,比如出現了重大產品質量問題、行業問題、週期性問題等,那麼這個時候,就沒有必要“死扛”了,該止損就給止損。雖然煎熬、心理難受,但對於沒有價值的上市公司,再抗也是沒有必要。

如果持有的公司股票一點兒基本面的問題都沒有改變,只是股票價格出現了下跌,這個時候一般就會選擇“死扛”到底。雖然過程煎熬,但對於擁有價值而股票價格卻不漲,還出現下跌的情況,除“死扛”以外,別無他法。當然,也有可能會從中有著補倉的情況,畢竟價格跌下去的價值則是更為凸顯。


厚金說


點擊右上方紅色“關注”,後臺菜單看到更多。

熬過虧損階段,用熬過這個詞,我覺得就說明對投資理解不夠深入。

01

不管是普通的投資者還是一些很有經驗的投資者,甚至是投資高手,虧損都是很正常的事情,例如像巴菲特,索羅斯,他們都曾經經歷虧損,而且幅度不低,時間也不短。虧損其實是一種波動,只要市場存在波動,怎麼樣的高手都肯定會有虧損,只不過真正的高手可能會比普通人更懂得利用虧損。

我的主要金融投資都是利用基金定投做的,在做基金定投的過程當中,我就特別喜歡虧損,而且我希望我的虧損幅度大一點,虧損的時間長一點。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基金定投是每個月固定的金額用於投資,假如出現賬面虧損,說明目前的基金價格已經比我的平均成本還低了,換句話說,我現在繼續投入的資金,是為我買入比以前更便宜的基金,難道買越來越便宜的基金不是好事嗎?

每個人都知道投資是在低位買入,高位賣出,在出現虧損的時候,其實就是低位出現的時候,卻讓很多人痛苦和徘徊,說到底這就是心態的問題。

02

也有很多人不喜歡虧損,拒絕虧損,所以他們喜歡找一些很安全穩健甚至是保本的投資。

財說得明白的粉絲當中,有很多人傾向於購買銀行理財產品,預期收益率3.5%~4.5%之間,就已經覺得很滿意了。因為在很多人看來,買股票買基金會虧錢。但實際上如果深入瞭解和學習,我們可以很容易摸索出一套操作流程,比如像我過去16年的基金定投,平均的年化收益率遠遠超過10%,未來的投資我追求8%~10%,那有什麼難度呢?這不是遠高於銀行的存款和理財產品嗎?

03

也有一些是新入市的投資者,喜歡每天都關注基金的漲跌,關注自己賬戶的盈虧。

其實我覺得這是過去這些年來餘額寶做的一件最錯誤的投資者教育。餘額寶的出現讓很多人都開啟了零錢管理,開啟了投資理財,這是一件大好事。但是餘額寶又引導大家每天都看到自己賬面數據的變化,讓很多人養成了壞習慣。

買餘額寶或者類似的產品沒問題,因為每天都能賺錢,只是利息的多少而已,但是帶著相同的習慣進入股票和基金的投資,問題就很大了。所以經常看到一些粉絲跟我說今天賺了多少,今天虧了多少,這樣我也十分無語。

我們只需要記住投資理財是為了未來的某一個財務目標,比如從現在開始通過基金定投,為10年後儲備50萬,這就是目標,只要在這10年之內完成這個目標就行了,至於其中的每一天漲漲跌跌真的沒什麼問題。

“財說得明白”,這裡用簡單的語言,把理財的東西說得清楚明白。已經發表的文章,包括房產,基金,銀行理財,黃金等,有些熱文已經收錄在菜單裡,請你關注,在後臺查看菜單。


財說得明白


其實很簡單,他們在選股上,在自己投資的策略上都是有著周密的規劃,再加上許多頂級交易者都有過許許多多的成功經驗,自然可以成為他們熬過虧損階段的動力。

另一方面,頂級交易者對於股市操作的倉位控制把控非常好,並且基本都是長線運作,所以短期的波動和一時的虧損對於他們的傷害和影響就更低了。

一,頂級交易者面對虧損都是不害怕的。因為他們有自己的投資策略,並且有成功盈利的經驗,對於估值的判斷也是非常有效的。

當你知道自己輸得只是時間,而不是空間的時候,其實對於虧損的階段也就不會過於在乎了。更重要的是,如果選擇了在一隻優質股低估的時候買入佈局,其實下沉的空間是有限的,這樣造成的虧損幅度是可控的 ,自然不會難熬。

所以,頂級交易者都會從以下幾個角度來幫助自己熬過虧損的階段:

1、選擇的個股質地沒有問題;

2、在低估的區域裡逢低佈局;

3、自己已經有很多次成功投資的經驗,知道虧損只是賺錢的一部分;

當你對於個股,估值,價值非常瞭解,再加上有一份經驗支撐的時候,其實虧損階段並不難熬。而對於大部分的散戶來說,他們不但沒有選對股,也沒有選在低估的時候佈局,更加沒有一份有效的經驗支撐,那自然就會很難度過虧損煎熬期。

二,頂級交易者對於倉位的控制都是非常好的,因此註定了他們信心大於恐懼。

我們都知道,倉位影響著心態,而頂級投資者都是善於控制倉位的人。

  1. 當你倉位在50%的時候,漲跌你都不會過於擔憂,因為手裡有股,口袋有錢,漲是賺錢,跌是賺股;

  2. 當你倉位在80%的時候,你的主觀情緒會更偏向於做多,如果跌幅過大,你的心態會有一些糾結和擔心,因為你手裡的資金並不多,意味著主動權較少;

  3. 當你倉位在100%的時候,其實你的主觀情緒是積極看多的,因為面對下跌後你並沒有補倉的主動權,只能夠接受虧損或者止損割肉的結果,這樣來看,一旦虧損過重,心態就會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

  4. 而當你倉位在100%以上,也就是所謂加入槓桿之後,其實你的意識是隻能接受上漲,不能接受下跌的。因為下跌不僅會給你帶來虧損和止損的唯一出路,而且還會讓你時刻擔憂爆倉的恐懼,這個時候,就算你輸的只是時間而不是空間,都可能讓你早早放棄原有正確的操作和策略,從而導致失敗。


所以,成功的交易者都是非常善於管理倉位的,他們不會滿倉激進,也不會在還未到達真正低估區域就大幅度重倉買入,甚至更不會加入槓桿。如果你能夠做到倉位控制得當,滿足手裡有股,口袋有錢的策略,那熬過虧損的階段並非難事。


三、做長不做短,多於長線投資的思維和角度分析問題,不要以短線投機的視角看當下。

大部分的散戶為什麼會害怕,甚至為什麼會難以熬過虧損的階段,無非就是看太多,想太少,而且還制定了錯誤的交易策略。

在股市裡,長線是金,中線是銀,短線就是破銅爛鐵。

因為短期的走勢往往會出現很大的不確定性,可能是資金影響,可能是消息面影響,所以,一旦踏入了短線投機的圈子裡,你就很難控制好自己的心態,甚至熬過虧損的週期。

因為每天的波動都是非常巨大的,甚至一則嚇人的報道都會把你震出局。

但是對於長線來說,投資者往往不需要理會短期出現的突發情況,更加不需要每天覆盤,時時刻刻盯盤來做交易。那麼,當你關注的越少,自然受到情緒的影響也就越低,熬過虧損週期也就更容易了。

就好比一位短跑運動員,如果不小心摔倒,將對比賽結果造成嚴重的影響。如果是一位馬拉松運動員,中間發生了一次摔倒,對最終的排名影響可能輕微。

因為一個較長的時間週期往往可以忽視很多短期造成的風險或者意外。但是如果你把這個週期縮短,就會發現這些問題對於你造成的傷害非常大。

所以,制定長線投資的策略,少看盤,多分析大勢,會比做短線投機,天天盯盤更容易熬過虧損的階段!

綜上,我認為只要你能夠做到以上這三點,其實也可以讓自己在股市裡保持一個良好的交易心態。

許多人之所以輸,就是因為自己連錯在哪裡都不知道。如果你未曾想過用一個正確的價值投資理念去看待股市,始終沉迷於“一夜暴富”的投機思維,那麼即使在低估、高價值的佈局週期裡給你拿到了許多便宜籌碼,你也會因為自己的交易策略不完善,自己的倉位控制不理性,甚至因為自己的經驗不夠豐富而跑在地板,熬不過虧損的階段!

這個世界就是這樣的公平:當一個人的財富大於自己認知的時候,這個社會就會有100種方法來收割你,直到你的認知和財富相互匹配為止。

所以,不斷學習,提升認知吧!


關注張大仙,投資不迷路,感謝你的點贊和支持。


琅琊榜首張大仙


關於這個問題,我覺得熬過寒冬需要一些前提和方法,且聽我慢慢分享。

對於一名頂級的投資者來說,賺取超額收益,一直都是他們所追求的目標,那麼可能很多人都會疑問,超額收益從何而來呢?其實超額收益最主要的來自於低估買入一家好公司,也只有這樣才能夠獲取這家公司未來的合理收益及溢價收益

當大家明白了超額收益的來源之後,也就能夠理解低估買入一家公司的重要性了。既然低估買入一家公司比較重要,那麼什麼時候這家公司會低估呢?往往來自於這家公司,被市場誤解或者出現重大情況的時候!

只要大家理解了上面的思維邏輯,那麼大家也就能夠理解頂級的投資者的慣常投資手法了。

那些頂級的投資者,往往是在一家優秀的公司被市場誤解或者出現重大情況,股價嚴重下滑的時候而抄底買入的,但是在這個時候往往大眾並不領情,並不看好這家公司,也才有了常人所理解的“頂級的交易者是如何熬過寒冬的呢”?

其實如果他們是真正的頂級投資者,從他們內心深處並不是在煎熬,而是在等待一種勝利到來的喜悅,雖然這種喜悅是苦中作樂,但他們明白:天下之事,哪有容易一說!

所以真正的頂級投資者熬過虧損,需要一個前提條件和一些簡單方法。

一個前提條件是真正的理解自己所買的公司是低估的,且未來會大放異彩!

目前A股有3000多家公司,對於一名頂級的投資者來說,他們要做的不是熟悉每一家公司,而是熟悉那麼幾個行業中的幾家公司,然後真正的吃透這個行業的特點,公司的特性,明白公司的戰略發展方向以及業績的確定性。

也只有當一個頂級的投資者,

真正的理解公司的價值所在,明白自己當時買入的價格是一種低估的價格時,也才有那種內心深處的自信,相信公司的價值未來會迴歸,相信自己能夠獲取超額的收益!

那麼即便知道了自己未來肯定是能夠獲取超額收益的,現實生活中那些頂級的投資者會採取哪些方法來度過那些無聊的歲月呢?

做自己感興趣的事,看感興趣的書,提高自己投資理解的深度,昇華自己的情懷。

當一名頂級的投資者以低估的價格買入一家公司之後,往往需要等待數年才能夠迎來一家公司的價值迴歸,那麼在這數年的時光裡面,對於他們來說,他們可能會採取如下的一些方法來應對:

比如做一些自己感興趣的事情,無論是健身,垂釣,旅遊等等,讓自己心態更好一點。

比如看一些有深度的書籍,提高自己的思維理解度,幫助自己深化內功。

也比如去做一些公益志願活動,幫助他人,放飛心靈。

又比如有些人在買完了之後就會一門心思的專注在自己的主動收入工作上面,通過提高主業收入,增加投資本金,增強應對不利風險的能力。

其實還有很多其他的排解內心無聊也罷,彷徨也罷的一些方法,但總的來說還是通過陶冶情操,提高情趣來使一個人更具有情懷,這樣的話,往往一個人的格局會更大一點,會將自己的財富眼放的更長遠一點,也不會拘泥於一城一地的得失

綜合來說,頂級的交易者熬過虧損,主要還是在於他們明白自己買入的時候是以低估的價格買入的優秀公司,同時,通過一些簡單的陶冶情操的方法來度過這些公司股價盤整的曲折時期,最終收穫超額收益實現財富的巨量增長,也同時希望大家明白這些對於一名投資者的心理承受力,商業判斷力都提出了比較高的要求。


王老師教財商


菲洛斯特拉託斯有句格言:神看到未來的事情,平凡人看到眼前的事情,聰明人看到即將發生的事情。

熬過虧損階段,靠的是大的思維格局,對投資標的核心價值的把握,形成對未來長期走勢的判斷。

具體來看幾個頂級的投資大師:

巴菲特

巴菲特是價值投資的堅定執行者,在投資20年後形成了自己堅定的投資理念:買股票就是買公司,尋找優質的公司,用合理的價格買入,集中持股,長期持有。

所以巴菲特決定買入一隻股票的時候,看中的是股票背後公司的實際價值,因為有核心的價值,所以公司能在市場上佔有優勢,並能持續每年不斷創造出新的利潤。

巴菲特因為對科技股不熟悉,所以一直沒有去買科技股。

這樣,在比如1999年互聯網泡沫的時候,科技股都漲上了天,巴菲特因為買的都是長期價值股票,當年收益明顯跑輸其他基金,甚至被雜誌登上封面嘲笑。

之後2000年隨著泡沫破滅,科技股一瀉千里,很多基金直接跌爆破產,在經濟危機的大環境背景下,巴菲特的伯克希爾也開始虧損,但虧損的幅度非常小。

可以說,在經濟危機的時期,虧的最少就是贏家

巴菲特的持倉,總體上來說是賺多虧少,也無法保證每年都賺錢,但因為其穩健的風格,即便是虧損也不傷元氣,反而還能趁下跌撿到更多便宜的股票買入。

索羅斯

索羅斯有一個反身性的理論:投資者根據掌握的資訊和對市場的瞭解,來預期市場走勢並據此行動,而其行動事實上也反過來影響、改變了市場原來可能出現的走勢,二者不斷地相互影響。

所以索羅斯的特點是,不會在虧損中熬,而是會快速調整。

他最厲害的一點,是可以在非常短的時間內否定自己,調整錯誤。

同樣是1999年的金融危機,當時索羅斯下面的基金經理就買了很多科技股票,當泡沫破滅的時候,持倉急跌到虧損,索羅斯大怒,及時賣掉了泡沫股票調整了倉位,同時炒掉了那個基金經理。

但索羅斯是個天才,可以用三天時間就搞明白一個國家的金融市場,所以他的快速調整,絕大多數人是做不到 ,因為思維還沒有到達那個認知高度。

達里奧

達里奧執掌的橋水基金,是靠全天候策略來取勝。

簡單來說,金融市場雖然存在無數投資產品,但它們的收益都是由三個變動成分組成的:

1)現金回報率,也就是基準利率(cash);

2)市場本身高出現金的回報率(beta);

3)主動投資帶來的超額回報(alpha)。

所以賺錢的技巧性在於可靠的靜態投資組合(beta)——持有多少比例的股票、債券和商品。

“你應該持有怎樣的投資組成,才能保證在所有經濟環境下都能有好表現”。

這種基於對宏觀和國際市場深入研究的平衡策略,需要高水平的專業團隊協作。

這樣,即便是虧損,也可以通過調整投資組合來避免或者減少虧損。

還是那句話,經濟好的時候要比別人賺的多,經濟不好的時候比別人都虧的少就是成功。


歡迎關注”財經大表姐“,有趣且有深度的價值投資者!

<strong>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