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樂:駐村第一書記抗“疫”二三事

  防控疫情,宣傳先行--南口鎮溫坊村第一書記詹發英。

“請大家少出門,少聚集,戴口罩,講衛生,有症狀,早就醫”,2月7日下午,溫坊村的各巷子裡繚繞著將樂話和普通話交替宣傳防控疫情的廣播。像這樣的廣播,村民每天都能聽到。詹發英創新使用移動音箱,每天巡迴播放3至5次,讓每個群眾能夠聽清楚、聽明白。

  “我就想去菜地摘個菜,又沒違法犯罪,怎麼就不行了?”1月28日,七旬的湯老伯情緒很激動。原來,上午來了3批人,都要求湯老伯全家不能出門,講的一些專業語言讓湯老伯聽得雲裡霧裡,火了!瞭解情況後,詹發英與湯老伯談起了養雞的事情,“老伯呀,這次疫情,跟雞瘟差不多,傳染性很強。”他用通俗易懂的群眾語言耐心地做好解釋工作。老伯瞭解了當前我縣防控疫情方針政策,也理解了工作人員的做法。

  “對於紅軍村的群眾,貼大字報最有效。”連日來,詹發英帶領村幹部把上級黨委政府的要求、疫情防控知識、相關通告等書寫成“紅色大字報”,鋪天蓋地地貼,把抽象的語言講得通俗易懂,讓易感人群自覺配合做好居家隔離觀察。在他的帶領下,溫坊村1860多名群眾都很自覺,疫情防控工作紮實平穩。

  

愛心“司務長”--漠源鄉伍坊村第一書記鄧勇。大年初一早上,一看到縣委、縣政府緊急通知,鄧勇心裡一緊,“老婆和孩子都去福州過年了,如果要去防控一線,年邁的老媽在家沒人照顧怎麼辦”?但扭頭想想,“伍坊村雖不大,但外出務工人員不少,作為第一書記,還是要為人民群眾辦事”。想到這,鄧勇便讓在廈門過年的大哥當天開車回來接母親過去。面對母親的不理解,鄧勇便耐心細緻地說:“做一天和尚還要敲一天鐘,何況我是組織任命的第一書記,我要去履行第一書記的職責。”聽完這番話,母親點點頭。

  安頓完家事,鄧勇便立即趕往村裡,與村幹部及黨員一起逐戶開展地毯式排查,對排查出的31戶群眾,組織黨員先鋒隊進行人盯人。重點群眾是居家隔離了,但如何保障他們的正常生活,是鄧勇一直在思考的急事。為此,他與村幹部商議,“我住在城關,村裡人手不夠,還是由我專門負責幫助這些群眾採購生活物資”。於是,他馬上組建“愛心超市”微信群,每天晚上登記群眾的需求,第二天一早,便驅車到超市、農貿市場幫群眾代購後,親自送到群眾家中。

  每天早晨,你都可以看見一位“愛心司務長”穿梭在市場、超市、群眾之間。健康管理人員紛紛豎起大拇指說:“鄧書記,我們今年過了一個不一樣的春節,你這麼關心我們,雖然你不是我們村裡的人,但是比我們的親人還要親。”

  確保孩子學習不斷檔--萬全鄉良地村第一書記蘇守林。2020年新春,一場不期而至的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暴發。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在福州古田縣的蘇守林主動結束春節假期,驅車趕回良地村,與村幹部一同開展疫情防控。

  “爸爸的工作在農村,現在要馬上去,答應陪你的假期,只能回頭再補了。”自任職以來,他就以良地為家,由於防汛、防颱等影響已聚少離多,本盼望已久闔家團圓的春節,卻又不得結束在這匆匆一句中返程了。

  良地村雖小,但和泰寧交界,流動人口相對較多,湖北返鄉人員有10戶15人。為做好防控工作,蘇守林充分發揮網格黨員作用,採取“人盯人”方式,做好健康管理人員服務保障工作。

  受疫情影響,學校開學延期,這時,蘇守林馬上想到了重點健康管理人員的孩子。為解決他們的後顧之憂,蘇守林多方聯繫福州的朋友,幫助借學習資料,並自費上網購買課本、作業本,下載學習視頻,確保孩子們不因疫情而耽誤學業。看到孩子們臉上露出喜悅的笑容,蘇守林感到由衷的高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