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克服思維上的懶?

尹鶴翔


許多心理痛苦的人,幻想著閱讀心理學的書籍或者觀看視頻,幻想著通過別人的思想來改變自己,卻不肯花時間去運動或冥想,不肯做那些簡單的心理練習。只是坐著閱讀,反而會導致負面能量的累積,健康的生活方式永遠是思考與行動結合的。心理學的知識,只有成為你的行動指南後,才真正能夠對你有益。



黛嫿


1、微笑樂觀的面對生活:

懶惰的人一般都比較自卑,總是比較失落,對生活事業沒有信心,所以學會微笑,保持樂觀的心態是克服懶惰的第一步。每天起來,告訴自己要微笑。

2/7

2、學會鼓勵肯定自己:

自我否定的多了,就變得懶惰了,認為自己做什麼都不行,乾脆不做了,開始了混天度日,所以要學會自我安慰,自我鼓勵,敢於面對挫折,學會肯定自己,我做得也不錯,我會做好的,要有積極的想法。

3/7

3、做一些簡單易成功的事:

學會做一些難度較小,比較容易成功的事情,給自己樹立信心,不要想著我要做大事情,越難的事情我越要做,那是給自己找彆扭,失敗的多了自然就感覺自己不行了,就變懶了。

4/7

4、管住自己的嘴控制體重:

懶惰的人有些是因為自身的條件導致的,比如體重,肥胖,好吃懶做就這樣來的,喜歡吃,不想動,那麼胖的身軀一動就是大汗淋漓,不懶才怪呢?

5/7

5、堅持鍛鍊運動保持健康身體:

勤快是鍛煉出來的,告訴自己要想有一個好的身體必須克服懶惰,堅持每天早起,進行鍛鍊,這是對自己負責,也是對家人負責。

6/7

6、敢於吃苦,敢於解決困難:

懶惰的人一是沒有信心,二是怕吃苦,三是怕困難,懶人還喜歡偷換詞語把懶說成自己心寬,看的開,自欺欺人,所以克服懶惰要轉變思想認識,敢於吃苦,不怕困難。

7/7

7、樹立目標為之努力:

懶惰的人一般沒有生活或事業的目標,每天都是得過且過的,不知道為了什麼而活著,為了什麼而工作,沒有了理想,所以就沒有了動力,不想拼搏努力,改變克服懶惰就要樹立遠大的目標和理想。




戲人生若非夢


這個問題剛看到,首先讓我覺得有些疑惑,因為懶是一個形容詞,懶或者勤快一般是對行動能力的評估,所以這個懶是你的評估得到的,我猜測你可能想表達的意思是你的觀念,使得你覺得自己的行動能力不足,產生了這種想要克服改變的需求.

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麼需要恭喜你,這個是你對自我的一種積極警告信號.有著一種向上的需求.接下來我可以以此為你推薦一些方式方法,希望能幫助到你:①通過自我思考,為什麼會產生這樣的想法?是什麼經歷觸動了我自己?我的真正需求是什麼?我還想這樣繼續下去嗎?

②通過閱讀書籍,看勵志的電影,學習知識充實自己,改變和完善自己的固有觀念.

③和要好的朋友,家人多溝通交流,適當的傾訴心中的苦悶.

④等到一定的程度時可以考慮運動健身等.

相信當你跨出了舒適區,參與了越來越多的正向活動,並帶來喜悅時,你會無暇顧及這些煩惱.很多事情不是等到你必須很厲害才可以做,就比如說買房子,很多人並不是等到將錢全部攢夠了才買,如若等你攢到你的那個目標,這個時候的房價可能已經不是當時的那個價位咯.希望鼓勵你放鬆去幹,做好評估發現興趣後,去做就行了,勇敢的去行動.行動起來一切就已經發生改變了.

望採納,謝謝.


從齒開始


先克服身體上的懶惰。



海哥V一句話解析心理


在心理學上,森田療法指出為所當為,也就是說我們很難控制我們自己不去想一些事,很難控制一些想法冒出來,但我們都知道此時此刻我應該做什麼,如果你知道自己想做什麼,又覺察到你自己當下的狀態,那就克服自己思維上的懶惰,行動起來,即為所當為。


浮生一筆


首先,題主要明白,懶惰,懈怠以及三分鐘熱血會有什麼危害

這就引用到平時說的七宗罪:分別是傲慢、妒忌、暴怒、懶惰、貪婪、貪食及色慾。看起來好像是平行的關係,其實並不是,它們是時間和程度上的遞進關係:聖經上說過,人不可太體恤自己的身體,貪食會導致色慾,飽暖思淫慾,貪婪得不到滿足結果就會導致暴怒和妒忌,得到滿足後則會演變成後面的懶惰、傲慢。

懶惰也就會衍生出懈怠及拖延的病症。

那麼,為什麼人會有懶惰、懈怠、拖延和三分鐘熱血的情緒呢?

答案是:想太多。人之所以會懶惰、懈怠、拖延一種東西,往往是因為內心的某種抵抗造成的恐懼,而大腦是個神奇的存在,可對我們的所有情緒進行演習,再而會放大很多我們的心理預設。

比如說只是一個半個小時要完成的計劃書,你的大腦第一時間是:啊我要去做這個計劃書啊?那我要構思啊?然後我要去寫出來啊?啊我寫出來會不會被人否定啊,然後進行一而再再而三的更改啊?這樣下去,我會改很多次的。這時候你的大腦的思考就已經預演了種種你害怕會出現的狀況,然後畏懼的情緒蔓延擴散,你只好懶惰、拖延下去。

知道了這個原理,該去怎麼做拯救懈怠懶惰的情緒?

我喜歡一句話:JUST DO IT!

看起來有點耳熟能詳?但是,去做,也要給它設置時間限制,給自己一個低的目標:例如就做十分鐘,馬上去做並且不要思考!

把時間分成一個小小的時間階段:從小時間開始做,告訴你自己,就做十分鐘,啊沒有多久,很輕鬆啊,十分鐘不能夠產出一份完美的計劃書,但是你可以想出一個大致的結構。當你開始做的時候,你的腦子會帶著全身心進行一件事情,加上大腦思考其實是單線程行為,這時所有你畏懼會出現的恐怖會漸漸被退散。而十分鐘過去後,你寫計劃書大概的結構和思維是會有一定的模樣,你會覺得:啊真棒,我把邏輯和結構想清楚了,我進行內容填充就好啊!

這就要提到一個遊戲激勵機制,遊戲之所以會讓人上癮,是因為它是通過階段性的任務完成,給予玩家一定的獎勵,當你在一段時間完成一個任務時,你就會得到升級,這時會督促你進行下一級的升級。而你在完成了十分鐘的任務後,你的大腦會被這個小階段性的獎勵給刺激,會進行下一階段的思考:結構我都列出來了,思路感覺很清晰啊,再一個十分鐘,我要把第一部分的框架給羅列;完成這個十分鐘,我就把這部分給潤色…經過多次十分鐘,你會發現,你把這個事情給做完了!

所以總而言之,解決辦法就是:馬上去做,並且不要思考。可以自己定個時間,心裡想著,反正就是十分鐘幾分鐘嘛,不是很難,這時候,你的大腦的信息就會變得簡單,能夠靜下心去做一件事情。而在做的過程中,思維其實會跟著行動湧出來的:真正的做法不是說你思考要怎麼去做一個計劃書給自己找了一大堆困難預設阻擋你執行,光是思考就阻擋你做這事情了。

當然,可能有人會說,啊10分鐘就能夠做完啊?確實是,雖然接下來會有很多的困難,但是起碼你也能夠立即行動起來,正視困難加上行動力,我覺得不會解決不了的。

我是個三分鐘熱血青年,我想XXXX

然後呢?

為什麼會三分鐘熱血?

你可能會說,我沒有時間,我本身如此,我今天想學寫字,我明天想學寫代碼,可是,要麼就是沒做,要麼就是沒有堅持,根本原因就是:沒有執行力,也沒有一個量化、標準的目標。

缺乏執行力可參照上面對於懶惰、懈怠的闡述,接下來說說可量化和標準清晰目標的重要性。

減肥大概是一個最好的例子:身邊有個女性朋友,說減肥說了三年了,但是依然沒有行動,因為她的目標太模糊了,你要減肥,減多少?怎麼減?頻率是多少?光有模糊的目標是很容易讓大腦處於無指導的狀態,而行為是在意識下指導發生的,因此,解決三分鐘熱血的方式也就不言而喻了:把目標儘可能清晰化,量化,並且按照上面克服懶惰和懈怠的方式將目標分成一小段一小段的目標去完成。

著重講一下如何將目標清晰化,量化。

拿減肥為例,完全可以確定一個清晰明確的目標:我今年要減去20斤。然後將這個目標進行量化和標準化劃分:將減肥的斤數量化到各個鍛鍊方式所消耗的卡路里(這個女性朋友應該比我更懂),決定自己要做什麼樣的運動。再將自己要做什麼樣的運動量化,細節化劃分到,例如週一做慢跑,週二游泳…在每天的運動又可以量化劃分為今天週一我慢跑三十分鐘,週二我游泳一個小時…這樣下去,清晰的目標就會被劃分成很多一個個小的,很容易執行的一個事情,當完成一個小目標時,大腦會被這個成就感激勵:真好啊,我明天繼續這樣好了!

長久以往,堅持後你會發現,你居然堅持過來了。

量變引起質變,我特別喜歡《佐賀的超級阿嬤》裡奶奶說的那句話:人生就是總和力!

同樣的,我從來不是天才精英主義的堅持者,我不佩服那些只是說說的人,在這個互聯網時代,誰都可以說一些犀利的觀點,擁有所謂的有自己的思考,但最讓我尊敬的是:

每件小事都能夠用最高標準去執行的人,那樣的人是充滿力量的。

共勉。


治癒心理


克服思維上的懶最好的辦法就是行動起來。

01

為何說行動是克服思維上的懶最好的辦法,其實很簡單,人體在動的過程中會促進血液循環,整個人的大腦會處於一種活躍的狀態下,整個人的思維也就處於思考的狀態。

02

多看書籍,你會發現很多東西不是你不願意去做,而是你根本就不知道怎麼去做,通過讀書來提高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樣在遇到問題時大腦思維就會快速地旋轉尋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

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助到你,謝謝。





優質量文章


自律在器質上屬於一塊肌肉,越鍛鍊才會越強大.

在《心流》這本書中講過,短期的快樂只會產生精神熵.

舉個例子,你沒有入住一間屋子時候他是整潔的,你住進去了就會越來越亂,這就是精神熵.

人生最優體驗是全神貫注.可以使用習慣疊加,把一個無關緊要的習慣疊加一個有用的習慣.

舉個例子,你每天都要吃飯,在吃完飯時候喝杯水比強硬的讓你喝杯水簡單的多.


權傾朝野123


從人類社會進化學的角度來分析,最早開始動腦的人類,最根本還是因為受到生存的威脅,促使他們去應對更復雜的環境,換句話說是環境逼迫著人去思考,俗話說:窮則思變。一個處在舒適環境的人,每天不用為物質甚至尊嚴去努力,自然就變懶甚至退化,所以最好的方式就是把自己放到另一個環境中,告別了自己熟悉甚至優越的環境,人的本能就會促使你去適應另一種複雜的環境。


上上謙YCP


曾國藩說天下庸人,多敗於惰,說實話大部分人都是有很大惰性的,成功的人往往都是克服了這個惰性的,所以制定一個循序漸進,從簡單開始有可行性的目標,是克服惰性的一個很重要方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