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終關懷:給生命盡頭點亮最後一縷微光

閱讀前請點擊“關注”,每天都會定時發送抗癌故事,讓覓健陪您一起添增勇氣,擁抱愛,抗癌路上不孤單~


大概十幾年前,爺爺在家中自殺未遂,我透著窗外看見鮮血從他的指尖滲出,一點點地癱在床上。發現的時候,才沾染了一小塊床面,家人們尖叫著衝上去搶走了他手中的剪刀。那是第一次,我與死亡離得那麼近。


爺爺當時已是肝癌晚期,被醫生通知時間不多,只能回家等待死亡。癌細胞猖狂得在他體內肆意繁殖,從發現到被宣判時間不久只歷經3個月,從一個看似正常的老頭驟變成瘦弱殘喘的病患,癌痛達到了重度,他被折磨得終日睡不著覺,每過十分鐘就聽得見他的呻吟聲。


在他生命最後的階段,昏睡、疼痛、目光呆滯這幾個詞便概括了他的一整天,他只是躺在病床上默默等待著離世的那一天,等待著解脫。所有的家人束手無策,看著爺爺的生命一點點被吞噬,伴著無邊的痛楚,卻毫無辦法。我們都知道死亡逼近,可從來不敢說起“死亡”這兩個字,可能一談起它,晦氣和厄運就會侵襲吧。


爺爺的狀況和很多生命即將終結的晚期癌症患者一樣:放棄治療,回家,等待死亡。可還有另一種方式能讓這些臨終者更幸福安靜的離開,那就是臨終關懷,讓他們舒適且平和。


一、臨終關懷不是放棄,而是尊嚴


所謂臨終關懷,就是指得到現在醫療所不能治癒患者的同意之後,給患者提供有尊嚴的死亡醫療護理。它不採用病人造成痛苦的治療,而是採取姑息治療的方式,減緩疾病症狀,提升病人的心理和精神狀態,讓生命的最後一程走得安詳有尊嚴。


經濟學人發佈的《2015年度死亡質量指數》:英國位居全球第一,中國大陸排名第71。中國病患的最後生活質量何其之差。根據中國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死亡人口達993萬人,但社會上能夠提供的臨終關懷服務微乎其微。


《演說家》中,臨終關懷志願者紀慈恩曾提到:每個人臨終前,想到的都是愛,而關懷是愛在臨終前,最溫情的承載。


但即使這麼簡單的願望,對於很多人來說,都是一種奢望。


在國內,大多普通民眾都是談“死”色變,對自己的家人也是如此。家屬往往想要讓患者撐著活下去,哪怕是身體插滿化療管子,哪怕是昏迷著靠呼吸機活著,只要心跳還在就好。甚至很多時候,患者說想要放棄不治療的時候,家屬無視了患者的需求而拼命搶救他。


這些奄奄一息的病人,被東開一刀,西開一刀,身上被插滿各種各樣的管子後,被掛在呼吸機上維持生命,毫無體面和尊嚴可言。


誠然生命還在,可心靈和身體上不可能癒合的傷痛誰來幫忙拯救?


這樣“被活著”,除了痛苦,還有什麼意義?


我們曾思考過當寵物瀕臨死亡,身心痛苦之時,我們是否該選擇安樂死。可我們卻未曾想過某些癌症晚期患者身心被折磨、在病榻上奄奄一息之時,是否該遵循患者的意願,給患者一份溫暖和尊嚴。


也許,臨終關懷是一個好的選擇。臨終關懷並不是放棄,而是給予當事人尊嚴感、舒適感和有質量的生命。


二、臨終關懷是生理和心理的雙重慰藉


1963年塞西斯·桑德斯夫人在耶魯大學的一次演講中提出了為美國臨終者提供特殊護理的想法,之後的幾十年裡,臨終關懷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在越來越多國家推行。


在西方發達國家,臨終關懷已有成熟的模式。在我國,臨終關懷服務才剛剛起步,1987年才創建了中國首家臨終關懷醫院——北京松堂關懷醫院,為生命末期的人提供無微不至的關懷。不論是心理還是生理上,臨終關懷都是在舒緩患者的不適,給予患者最大的尊嚴和舒適感。


一般而言,臨終關懷主要包括這些:

1、照料病人。處理患者的疼痛和症狀,為患者提供特殊的服務,例如物理治療、言語治療,甚至音樂和藝術治療,緩解患者的不適感。

2、提供心理幫助。協助患者調整其臨終前的情感,讓患者的精神狀況得以改善,以此提升患者的生活質量。面對死亡,許多患者皆是恐懼的心態,必須要接受一步步走向死亡的現實,因而,臨終關懷最關鍵的一環是通過心理輔導讓患者逐漸接受和冷靜面對死亡。


2018年一部聚焦中國臨終關懷題材的紀錄片《生命裡》,拍攝了四十位自願接受臨終關懷服務的患者。沒有放大死亡的恐懼和病患的痛苦,真切詮釋了他們的日常。他們受著疾病的痛苦,但他們也留存下了生命中美好的記憶。母女翻看起年輕時的照片,有說有笑;為減輕兒女負擔,給老伴找好了一個養老院;再回一趟生活多年的故鄉,看看那時的回憶……他們開心地度過了最後的臨終期。這些場景,未嘗不比煎熬地維持生命要好得多呢?


我國每年大約需要提供臨終關懷服務的病人超過750萬[1],但臨終關懷的理念還未被普及,大多數人還沒完全接受臨終關懷,沒有覺得過“死亡”也是一個人能享受的權利。正如美國國家臨終關懷和姑息治療組織NHPCO所堅持的:我們每個人都有權無痛苦且有尊嚴地死去,作為家人,請給予支持!


三、在患者處於臨終期的時候,我們能做些什麼呢?


1.最好的尊重就是臨終時免受痛苦


有很多命不久矣的癌症患者,被家屬送進ICU,氣管切開,胸外按壓,也許也能拖個幾十個小時,但對患者而言,幾十小時和幾十分鐘沒有區別。與其接受無盡的搶救和痛苦,不如讓患者安安靜靜,沒有痛苦走完一輩子。


2.臨終不是等死,而是要好好活到終點


臨終關懷,並非意味著不搶救、等死,而是採取一些常規輔助治療手段(如鎮痛藥),力所能及幫助臨終者減輕疼痛,提高生活質量,讓他們在僅有的時間內,過得安詳、舒適。


3.盡心陪伴,給患者心理上的安撫


臨終期的患者,不但對生命有渴望,還對死亡有恐懼,他們心靈身體飽受折磨。這段時間,親人陪伴在他們身邊會很大程度的消除他們的孤寂感,傾聽他們的不安,滿足他們最後的心願,是最後的一段陪伴留下最美好的回憶。


臨終關懷:給生命盡頭點亮最後一縷微光


死亡需要的是正視和尊嚴,而不是虛假期待或遮遮掩掩。希望我們所愛的人都能有尊嚴地離開,度過每個人自己完整的生命旅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