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平凡的世界》,為什麼會大肆弱化孫少平的戲份?


電視劇《平凡的世界》,為什麼會大肆弱化孫少平的戲份?

“終於到了躺在家裡啥也不幹,就是為國家做貢獻的時候”,在這個疫情肆虐的春節,小編也是和大家一樣,老老實實地呆在家裡,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安心當起了宅男。恰逢CCTV1下午劇場播放電視劇《平凡的世界》,老實說,這部劇前幾年剛開播時就非常期待,趁著空閒,再次安安心心地看完了這部被譽為“茅盾文學獎上的明珠”的精彩劇集。

不得不說,不管是扮演孫少安的王雷,還是扮演潤葉的佟麗婭、扮演賀秀蓮的呂一、扮演田福軍的尤勇都會給觀眾留下深刻的印象,他們人物形象飽滿,性格鮮明,再加上演員演技精湛,自然深受觀眾好評。然而,曾經小說中的男一號孫少平卻黯然失色,戲份大幅減少不說,人物刻畫生硬,臺詞尷尬,簡直是讓觀眾分分鐘跳戲。


電視劇《平凡的世界》,為什麼會大肆弱化孫少平的戲份?

毫無疑問,孫少平就是小說《平凡的世界》中的第一主角,小說開頭通過講述少平的高中生活從而引出黃土高原的生活狀況,結尾以少平毀容後再次回到大牙灣煤礦開始普通的生活結束全篇,環環相扣。同時,小說三部共163章,其中50多篇重點描述少平,只有35篇講述少安,很明顯主人公並不是孫少安,但是電視劇為什麼要大肆弱化孫少平的戲份呢?

電視劇《平凡的世界》,為什麼會大肆弱化孫少平的戲份?

我覺得很有必要從兩人的性格特徵講起。孫少安生於1952年,由於家庭貧困,14歲輟學和父親一起勞動掙工分,要憑兩個人的雙手養活全家,並要時常幫襯家裡條件同樣爛包的姐姐家。作為長子,貧困的家庭條件讓他明白了什麼叫做養家餬口,什麼叫做責任,也使他產生了要改變貧困命運的想法。他不懂詩詞歌詞,他只想著讓家裡能夠吃上白麵饃。不管是他私自劃分豬飼料地、想攔截水壩修水庫、分田到戶,還是最後創辦磚廠成為縣裡的“能人”,都讓人感覺到一種拼搏敢幹的膽略,一種不向命運屈服的精神。同時,他對奶奶、蘭花、少平、蘭香、秀蓮的親情,讓人感到真實溫馨。孫少安有著黃土高原人的質樸敦厚,有著安塞腰鼓的激情活力。可以說,孫少安的變化、雙水村的變化就是改革開放後全國人民奮力拼搏的縮影。孫少安腳踏實地的奮鬥歷程,也是為了激勵現代人勇往直前。


電視劇《平凡的世界》,為什麼會大肆弱化孫少平的戲份?

有人說,在孫少平身上有作者路遙的影子,我們姑且不談。孫少平自尊自強,他有自己的理想世界。從讀書時的每次要等所有同學離開後去才去拿黑麵饃,到在家務農時擔心沒時間學習,到不願接受他人幫助落戶黃原,甚至到最後不願接受妹夫吳仲平的幫助調到省城而繼續回到煤礦,無論條件多麼的艱苦,他始終不放棄,反而更加勤奮。他想探索外面的世界,他想追求精神的富足,他想追求純潔高尚的愛情。大牙灣煤礦雖然條件艱苦,但在那裡他感到了充實,感到了溫馨,所以他義無反顧地回到那片小天地中。


電視劇《平凡的世界》,為什麼會大肆弱化孫少平的戲份?

對於孫少平,有人說他的世界太過於理想化;有人說,對待家人,他彷彿遠遠比不上大哥孫少安的那種責任感。他是精神世界的衛道夫,他是精神世界的領袖。沒有對與錯,只是更多的人覺得孫少平遠遠地沒有孫少安那麼接地氣,畢竟我們還有生活的苟且。也許,我們這個社會更需要孫少安那種負重前行的人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