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晋商】当代晋商第一商帮——记汉正街的平遥商人


当代晋商第一商帮——记汉正街的平遥商人


在武汉著名的汉正街,活跃着一群商人,他们大都来自山西平遥县,前几年粗略统计,有五千多人在这里从事小商品批发,其中不少人是湖北晋商会的理事或会员。早年汉正街成立平遥商会时,我就认识他们中的一些领袖,但并不真正了解他们。

【当代晋商】当代晋商第一商帮——记汉正街的平遥商人


在商会里,商帮这个词经常挂在嘴边和出现在文章里,而且多是历史记述。明清时期的晋商毫无疑问是当时中国的第一帮,晋商创立的万里茶路,票号等堪称为创举,奠定了山西商人的历史地位。晋商就是以祁太平(祁县、太古、平遥)的商帮为代表,当时中国的金融中心不在北京,也不在上海,而是在平遥。改革开放以后,各地商会林立,重现了许多商帮,全国大部分省区都成立了晋商会,当代成功的晋商人物仍然显赫,如在台湾的鸿海集团董事长郭台铭;百度的创办人李彦红;海航集团的传奇缔造者陈锋等。但他们都是人物,谁是当代晋商的商帮代表呢?根据我在全国晋商组织的观察和了解,我们武汉汉正街的平遥商人们仍然是当代晋商第一商帮。

【当代晋商】当代晋商第一商帮——记汉正街的平遥商人


卖 袜 子 起 家

八十年代初,平遥农民王承祥等几个人,身背着平遥手工生产的袜子,来到汉正街,买了一张竹床,把袜子摆着卖。也有人是在自己租住的旅馆的窗户上,挂上一个大牌“袜子”,有客商就直接到旅馆谈生意。后来许多平遥人都是延续这种做法。因为从平遥出来的人大部分都没有很多钱,所带的钱也都是借的或亲戚凑的。我问他们一个问题:“你们都是怎么来的?”回答几乎惊人的一致,都是亲戚或村里人引荐来的。五千多人都建立在一种亲友关系之中,谁在这里都不孤单。就这样,二十多年来,你拉>我*,在一个县的范围内,有几千人来到汉正街,这在当今的山西,可能创下外出经商人数的记录。与建筑工人不一样,他们很少流动,长期从事一种工作,更重要的是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商帮文化。

汉正街平遥商人起初卖的袜子是平遥家家户户手摇机的产品,也就是当年大家熟悉的尼龙袜。当沿海城市大规模的机织袜上市以后,他们的生意就收到了很大的冲击,特别是包装落后,无法与现代产品竞争。如今的平遥商人,基本上都改做服装,差不多都是代理几个品牌,不再从山西拿货,而是在义乌、石狮、广州等地进货。汉正街最著名的白马商城,有三分之二的店铺是平遥人经营,每天在此上班的平遥人就有两千多人。

记得有一年,武汉晚报第一版报道过一条消息,“汉正街有个山西帮”。报道中称他们很蛮横,经常与顾客发生冲突,动手打人。给他们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经过调查,我并不否认记者反映的问题不是事实,但绝对不是主流,而是个别。记者以偏概全让人怀疑他就是个枪手。但是平遥人在汉正街却是打过人,只是被迫无奈,不过他们打赢了。

很多不了解市场秩序的人,经常教育别人文明从商,指责那些商人为了利益大打出手,其实事情没有那么简单。

有一年,在汉正街的三曙街,一群本地混混堵住了平遥商人的路口,就不准客商进入,一连几天他们没有生意,没有生意就意味着没有饭吃。当人被逼上绝境时就只有拼一条路了。本地混混大概有二十几人,几个领头的平遥人一商量,立刻召集了五十多个老乡,赶走了混混,打开了商道,恢复了生意。此事还引起了当地政府和公安部门的重视,协调各方建立规矩,规范管理。当时在场的一位老平遥至今还感慨时任三曙街派出所所长主持公道、善待外地人。后来他们还遇到新疆人捣乱,也是依靠集体的力量,战胜对手,稳住了地盘。

我不赞成野蛮经商,欺行霸市,但有个别时候也需要展示力量,码头有时是打出来的,否则就承认失败。汉正街的平遥商人正是用最原始的商帮力量,守住了自己的地盘并且延续了二十多年。有些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新考验与新起点

据商会副秘书长、商会理事,也是来自汉正街的平遥商人张培录介绍,平遥商人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当年第一批来汉正街摆地摊的一批人,一直延续了几年;第二阶段是得益于一个叫郝云的平遥人,他首先花八万元租下了一个门面,告别地摊经营。当时几乎所有的平遥人觉得他疯了,花那么多钱租门面,连本都回不来。让人没想到的是,郝云不但没有亏,而且赚大了。这个范例效应立刻引来了平遥客商租门面热潮,基本就告别了马路生意,开始入店经营,每家都有自己的固定客户。1995年前后是他们生意最火爆的时期,经过多年打拼,平遥商人逐步改变着自己,很多人开始富裕起来,不少人在武汉买了房,每年的春节他们会在成群结队回平遥探亲,过去都是坐火车,如今是开着自己的车子,珠光宝气现身乡里,显示他们的成功。不仅引来羡慕的目光,同时总会又有新人加入汉正街的创业队伍。

可是有谁知道,这几千人中,每人都有很多故事,都是艰难甚至是心酸的奋斗史。时至今日,他们仍然保持着节俭的习惯。中午,大多数人都是一碗盒饭或方便面。在这个群体里,打牌只是娱乐,没人赌博。这种现象在当下社会里是多么难能可贵!他们自觉地继承了老一代平遥商人的经商规矩,同时为新一代晋商实践着新的行为准则,值得我们尊重和效仿。

平遥商人在前两个阶段都表现出很强的市场适应能力,实现了华丽转身,取得了巨大成功。他们现在又有到了新的挑战,而且非常严峻。

首先是武汉市政府要把汉正街批发市场迁到汉口北,不管政府怎么吆喝,业内人士都担心搬迁可能会失去市场,多数平遥人短期内不想搬,可政府出台了很多限制政策,甚至连拉货的车都不让进汉正街,下一步怎么办,让人很纠结。

其次是电子商会等新兴的商业模式对传统的贸易方式冲击较大,很多商品在网购中完成交易。过去湖北周边省份的商贩都在汉正街进货,由于义乌、郑州、石家庄等市场崛起,现在到汉正街批发的主要是湖北省内客商,业务量比过去减少了很多。

面对这种局面,平遥商人选择了改革,开始第三阶段的转变。许多人清楚地认识到,靠单打独斗已经难以适应市场,于是就开始出现了商业联合体——股份公司。目前的亮点是,多家由平遥商人注册的公司已经开始运作,有的做服装,也有的做投资。特别是他们的青年一代,既有激情又有抱负,对未来充满信心。

每当遇到困难时,没有哪个组织去关注他们、关心他们,都是依靠平遥人自己在一起商量,一起的行动。这第三次转变能否成功,还得靠他们自己,衷心的祝愿:“天佑平遥人”!

延续商帮精神

有专家总结,晋商有三大精神:敬业精神、群体精神、进取精神。而群体精神就是指商帮精神。

所谓商帮,是指从商的群体而不是别的帮派。其次是经商人必须加入一个群体,有自己的组织,否则只能说是散户而不属于商帮。称汉正街平遥商人为当代晋商第一商帮,主要是它具备商帮的明显特征。

平遥县也就四十九万人口,其中有五千多人常年在武汉的汉正街经商,这在山西全省县域范围而言可称全省第一。其它县市也有人在全国从商,如闻喜县就有四千多人在义乌做玻璃生意,万荣、临猗、忻州等地客商异地生意做得也很好,但人数都不及平遥人。汉正街的平遥商人在家都有地,户口都在平遥,离乡不离土。二十多年来,他们通婚的范围也是在平遥人圈子里,并不轻易融入当地社会。他们的孩子一般都会两种语言,在外说武汉话,回家说平遥话。现在的五百多个商铺雇工一般都是平遥人。也就是说,他们的生活圈基本都是平遥人,这在全国也显得很特别。

现代晋商人物出生各有不同,有的是辞官下海,有的是晋二代,有的是军人、学生各自创业等等。但平遥商人是离家出外谋生路的一个群体,全部是从小生意做起,二十多年来坚持一人有事大家帮忙的规则,,你帮我扶,带动了一批人致富,这在山西其它县市是很少见的,这就是商帮的作用。

2006年,在平遥县政府的支持下,汉正街的平遥商人自建了自己的商会,有了合法的组织,接受汉正街管委会的领导。目前,因为人事的变化,平遥商会又急需完善组织,重新确立商帮核心,完成新时期的任务。

平遥商人加入湖北晋商会以来,给商会带来了生气,带来了商帮精神。他们对外显示团结,一个声音说话。商会交办的任务都是积极响应圆满完成,没有一个人欠交会费,开会不迟到,做事实打实,受到其它会员高度评价。

湖北晋商商会成立七周年了,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很多人仍然合作意识不够,虽然在商会里,还是各搞各的事。平遥商帮的经验给了我们很多启示,最重要的是培养商帮意识,推举商业领袖,以项目促联合,走共同发展之路。

霍爱文,山西昔阳人,现为湖北晋商商会秘书长,世界晋商商会秘书长联合会主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