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多重宇宙论”可以解释微观世界的“叠加态”吗?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主要解释了量子力学中的一种神奇状态:叠加态。这种状态只有在微观世界才会明显,因为我们从未在宏观世界看到过这种状态,但这种状态的原因是我在前一篇文章中没有向您解释过。今天我将集中讨论这个问题。

用“多重宇宙论”可以解释微观世界的“叠加态”吗?

首先,为了照顾那些没有读过我的“叠加态”文章的朋友,我简单地说一下什么是叠加态,也就是说微观粒子有一种“同时处于多个位置”的状态,但这种状态在宏观世界中是从来没有见过的。虽然许多人认为这是一个非常荒谬的状态,但我写了一篇“贝尔不等式”文章,第2章详细解释了这种叠加存在于微观世界,所以你不必质疑这种叠加的正确性。

但是是谁造成了这种叠加呢?这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问题。目前,主流物理学家无法合理解释这一现象,但有一种说法可以合理解决这一问题,即多重宇宙学。

多重宇宙学意味着我们的宇宙不止一个,而是无限的。我们的日常生活不断地分裂成新的宇宙,我们只能选择其中一个来继续进化。我们不能选择两个宇宙同时进化。目前,我们似乎可以用“意识”来解释谁决定我们选择哪个宇宙。

你会记得我在解释“薛定谔猫”的思想实验时提到过多元宇宙,但当时我没有详细解释这个理论,因为这个理论很奇怪。更重要的是,这个理论是“不可证伪的”,这意味着它既不能被证明也不能被证伪,因为许多物理学家对这个理论根本不感兴趣。但也有一些物理学家一直认为这个理论是正确的。

为什么多重宇宙可以解释微观粒子的叠加?这从微粒的“位置概率图”开始。在之前的文章中,我已经多次讨论过“位置概率图”。如果你看不到,你可以先看看。实际上,你应该把微粒的位置作为横坐标,概率作为纵坐标,然后绘制一个函数图,如下图所示。

用“多重宇宙论”可以解释微观世界的“叠加态”吗?

可见,宏观物体的图像是一条直线,而微观粒子是一条曲线。宏观物体只有一个位置,概率为100%,就像一个人在吃“食物”,而微观物体有一个位置的概率,就像每个人都在吃“锅里的饭”。所以你可以理解这个叠加态的数学表达式。

那么,为什么微粒具有位置的“叠加状态”?我们可以说,目前微粒子在a中的几率为30%,在B中的几率为45%,在C中的几率为25%,但微粒子仍然同时处于多个位置。微粒总是处于多个位置吗?答案是否定的,事实上,如果你读了上一篇文章,你就会知道有一种特殊的情况,就是微粒会处于某个位置,而不是多个位置,也就是说,人类观察它们,观察微粒。在观测时刻,微粒的“位置概率图”将发生剧烈变化,如下图所示。

经观察发现,微颗粒具有固定的位置,发生几率为100%。微观物体立即呈现出宏观物体“单独进食”的独特现象。那么我们可以确定,单独吃饭的原因是观察。但这还不足以推断,因为观察本身就具有物理意义。例如,谁在观察?人类能观察到吗?动物能观察吗?生物和非生物之间的病毒能被观察到吗?这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

用“多重宇宙论”可以解释微观世界的“叠加态”吗?

但我们可以这样理解这个过程。事实上,这些微粒子存在于多宇宙中。我们的宇宙只是其中之一,也就是说,你所看到的微观粒子的“叠加状态”实际上是多个宇宙的交集。微粒之所以能同时处于多个位置,是因为每个宇宙中都有一个微粒,但只有在每个宇宙中,微粒的位置才可能不同。所以当你观察微观粒子并发现它们在某处时,你只是从许多宇宙中选择了一个宇宙来继续进化。换句话说,事实上,微观粒子在单独观察一个宇宙时并不具有叠加状态,但这种“叠加”是在多个宇宙的交汇处提出的。

基于这种解释,我们可以合理地解释以前的“薛定谔猫”,因为当时最麻烦的问题是,当人类观察到猫会从生与死的“叠加态”变成“本征态”,薛定谔的波函数会崩溃。但如果有多重宇宙学,薛?丁格尔的波函数不需要崩溃,因为当你打开盒子发现猫死了,你可以断言猫还活着,在另一个宇宙中,你只需要选择一个猫死的宇宙继续进化。(薛定谔方程的波函数在一个特殊时期被解释过。)。让我们先看看。)

用“多重宇宙论”可以解释微观世界的“叠加态”吗?

所以剩下的问题是为什么“观察”能让我们选择许多宇宙中的一个来进化,为什么观察有“选择”的能力。事实上,只要我们仔细思考,我们就能明白,观察的背后其实是“意识”的参与。虽然真正要做的是观察仪器,人们并没有用肉眼直接看到它,但仪器的源头不是“人”的意识?

我认为我们应该对多宇宙学有某种亲切感。但目前“多宇宙学”很难被证实,因为它太过非常规,但科学家有时是“赌徒”,他们会选择一个自己认为合理的解释来研究,并把毕生精力都放在上面。如果这是一个错误,没有办法只承认,但一旦赌注是正确的,它将再次高峰人类对宇宙的理解。我是小鹏,帮你解谜。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你可以关注我。如果你对这篇文章有任何异议,你可以留下评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