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霸為什麼怕羅士信?

高培楓


關於這個問題,我想我可以回答一下。只要是一個傳統評書和小說的愛好者,隋唐這個大歷史框架下的內容,肯定是非常受歡迎的。畢竟這一個大框架也確實是一個精華所在。一般這個書走的是兩個套路。一個是以天下第一槍開始的,從北平王羅藝開書,一直到後來,各位小國公的故事。有的能說到薛雷掃北甚至到月唐演義(郭子儀是主角了),這個就是所謂的大隋唐,至於說到哪裡結束,那完全看藝人自己怎麼演了,如果想快,鎖五龍就能結束,單二爺死,故事完結,想買的話都能跟餐唐連上。還有一道書樑子是從秦二爺開書,然後到李世民代理朝政結束,也就是興唐傳,也可以叫大隋唐,或者說唐。

這兩部書裡李元霸的形象是不同的,而且他有一部和羅士信交手過,一部沒有。或許提問的人是受了一些非傳統內容解讀的影響,會提出李元霸怕羅士信,這個是不存在的,李元霸不管在哪個裡面都不可能怕羅士信。在各個版本里李元霸要說怕基本上就這幾個,第一個天下第一絕羅松,在隋唐裡羅松那就是神的存在,從來沒有真出手過;第二個他二哥李世民,因為李元霸傻,大哥三哥都不愛跟他玩,李世民對他好,所以他連李淵的話都敢不聽,但就聽他二哥的;第三個柴紹,因為李元霸從小怕雷,柴紹從哪雷嚇唬他,他怕柴紹能引天雷;第四個秦瓊,因為秦瓊對他們家有恩,這只是對恩人的一種敬畏;第五個羅成,在一個書樑子裡,羅成是最厲害的人(除了羅松),李元霸打不過羅成,見到羅成就含糊。至於說羅士信,李元霸從來沒有怕過。

李元霸在兩部書裡都是以不同形象出現的。既然談到這個話題,我就簡單的聊一下兩部書不同的李元霸。一部書裡的李元霸就是個傻大個,這部書李元霸確實是力大無窮,但是完全要靠力量跟人家硬拼,他打宇文成都和裴元慶靠的都是蠻力,因為這倆在書裡也是力量型英雄,反正我沒留心過他倆的技巧。而且,在後來揚州奪玉璽一大回目裡,李元霸有過二次和裴元慶交手,這個時候的裴元慶再度拜師定延平,學會了鏈子錘,還報了四平山一戰之仇。其實這部書邏輯有問題,李元霸一錘砸彎過秦瓊的槍,但秦瓊用撒手鐧打敗了裴元慶。而且李元霸後來也不是死在雷劈上,而是被宇文成都的師傅,興隋九老中的魚俱羅用拖刀計殺的;他和羅成有過交手被羅成用槍戳中了腿給敗了,羅士信在這部書裡到不是很傻了,但是他一直以秦瓊馬童的身份跟在秦瓊身邊,在這裡面羅士信沒有和李元霸打過。書裡也沒有隋唐十八條好漢,四猛什麼的。

第二個形象,李元霸是以一個小傻子的形象出現的。他是尖嘴猴腮,因為小時候生病燒壞了腦子,有點渾濁悶楞,但學武藝一門靈,練的是800斤的一對八稜紫金錘,說他傻吧,他打仗的時候可雞賊了,說他不傻吧,反正挺混蛋的一個主。這裡面李元霸是當之無愧的天下第一條好漢,書裡就明確有排名的。他和裴元慶打的時候對了三錘,說起來裴元慶這招還是宇文成都交給他的蓋馬三捶。在這部書裡面有過李元霸和羅士信對陣,書的回目叫一猛、一傑會一絕。講的是羅士信會鬥西府趙王李元霸。兩個人打的是不可開交,如果沒有外力的介入都得累死。秦瓊和李世民兩個人都很擔心。這個時候出來的隱士羅松,一槍破了這兩個人的對陣。在這部書裡,羅士信雖然武藝沒人指點,但卻天生神力,而且有橫練的功夫,所以他是唯一能在力量上跟李元霸抗衡的。兩個人鬥起來也就是個半斤八兩。但是因為這兩個人都力大無窮,是當世猛將,李世民跟瓦崗眾兄弟(除單雄信外)都沒有仇,秦瓊也跟李家關係匪淺。雙方都怕這兩個人有失,所以自此之後就沒讓兩個人打過。但是絕對說不上李元霸害怕羅士信。

因為這兩部書我都是很久之前聽的了,差不多也得有十幾年了。有可能在一些細節上說得有問題,也希望大家能夠原諒。(PS一下,我個人96年有一版陳銳的,很有韻味,但因為導演和製片的問題中間給斷了,很遺憾。不過後來由單田芳老師監製的嚴寬版隋唐彌補了這個遺憾,裡面的很多角色都很出彩,對隋唐感興趣的可以去看一下。)


隨意言之


李元霸其實不怕羅士信,因為他在此之前根本就不知道有羅士信這麼一個人。

後來李元霸把眾反王堵在紫金山,直殺得十八路反王血流成河。

正在李元霸殺得起勁時,羅士信趕來了,一路吆喝“閃開”!“閃開”!

羅士信衝到李元霸跟前舉槍就砸,李元霸用錘一檔,不覺後退數步,而羅士信也是如此。

李元霸自出道以來,從未受過如此的挫敗,不覺一愣:“好小子,可以啊,要不再碰碰!”

羅士信乃一傻大漢,也是嗨嗨一笑:“猴崽子,碰碰就碰碰!”

為何羅士信稱李元霸為猴崽子?

須知李元霸乃一黃毛小子,骨瘦如柴、尖嘴縮腮,形同病鬼,故羅士信稱他為猴崽子也。

但是羅士信不知,此黃毛小子個頭雖小,但卻力大無窮。

李元霸錘震當時大隋第一勇士宇文成都,四明山打的十八路反王血流成河,兩臂一晃有四象不過之力,怕過誰來?

但羅士信也不是好惹的主,三下五除二搞定來護兒,力克當時還未嘗一敗的裴元慶。

雖說沒有啥武藝,但是力氣可與李元霸一拼。

當下兩人剛一交手便都掂出了對方的分量,應該說都是雙方平生所未遇之敵手。

但越是如此,李元霸和羅士信對於分個高下更為迫切。

於是李元霸說了聲“可以啊,要不再碰碰。”羅士信也自恃勇武,當然不怕李元霸,也說了聲“嗨嗨,猴崽子,碰碰就碰碰。”

於是兩人都鉚足了勁,使用各自的兵器用力一對。

兩人的力氣本來就是半斤八兩不相上下,這一使足了勁一碰,雙方的兵器砸在一起,直震得二人向後倒去,掙扎不起。


東方評史


有一段評書中講過:羅士信自幼父母雙亡,被美髯公王君可收養,起名羅士信,後秦瓊將他收為義弟,他一對飛毛腿疾逾飛馬,水性更是過人兼天生神力,作戰非常勇猛剛果。

他使槍非常無章法,每每都把槍當棒子使。隋唐第一好漢李元霸師從袁天罡,錘法精湛武藝高強,一猛一傑會一絕的時候勢均力敵,不分上下。。。

最後李元霸用雙錘卡住了羅士信的鐵槍,兩人較力,可誰也拉不過誰(相當於比氣力呢),這時羅松(姜松)衝過來,一槍將雙方的兵器挑開,兩人都一起跌倒呢,李元霸摔落馬下,羅士信跌倒頭碰在石頭上,兩人此刻都暈過去了。

所以兩人勢均力敵,不分上下,不存在誰怕誰。


凱哥小知識


沒有證據表明李元霸怕羅士信。對李元霸這個戰鬥力級別的人來說,他想怕誰就怕誰。這種怕,就好像男人怕老婆,成年兒子怕爹媽那樣,聽話,但絕不是打不過。

李元霸唯一一次和羅士信交手,二人只過了一招,雖然羅士信虎口發麻,還挺不服的。但真的頭鐵上了,無非是隋唐英雄榜上少一條好漢,不是什麼大事。

然而李元霸是真的害怕秦瓊。主要是因為秦瓊對李家有恩。所以只要秦瓊為人正派,不幹讓李元霸覺得噁心的事情,這種怕就是一直存在的,此謂“正義的力量”。

而羅士信作為秦瓊的義弟,能夠在多大程度上狐假虎威?

完全看李元霸心情。

就好像一個人怕狼,但真的蹦出來了一個短腿柯基……

其實也就那麼回事了


酒騎風


說起隋唐英雄大家都會想起李元霸天下無敵,不過很可惜歷史之中的李元霸並沒有如此厲害,其原型是李淵的第三子李玄霸,在清朝時期為了避諱康熙玄燁而改名李元霸,只是歷史中的李玄霸十六歲就去世了,並沒有什麼成就。

雖然李元霸在歷史中並不是天下無敵依然不影響我們喜歡評書之中的李元霸,對於這段藝術作品比較熟悉的人們都好奇為何天下無敵的李元霸會怕羅士信呢?

兩人在藝術作品中的確交過手,在藝術作品中兩個人都是智商有點欠缺且力大不窮,相對這類人我們潛意識都有一個認知,就是出招從來不講究套路,所謂亂拳打死老師傅就是這個道理,李元霸怕羅士信也有這方面的原因。兩人看起來心智不佳也是知道交戰的取勝之道,力氣大加上對方不知道我要如何出招以奇制勝,兩人的交手歷程可以看出每次與對方交戰,對方的招式卻能被兩人看出以強大的力量壓制對方,出其不意的制勝。李元霸和羅士信交戰,力量上相差無二,只有靠招式取勝,奈何兩人都是那種不按套路出牌的人,李元霸心有顧及也是自然。

自古有言一力降十會,也就是說在變法多端武功在力量面前也是徒勞,兩人之前對戰的對手也是如此,對方無論招式多麼新穎在絕對的力量面前只能任人宰割。可李元霸遇到了羅士信在力量上並沒有絕對的優勢,可是兩人也同樣沒有變化多端的武藝,兩人交手中以錘相撞都是虎口生疼且暈了過去,李元霸出山以來從來沒有遇到如此力大的對手,羅士信的力量讓李元霸震驚,出於與自己類似產生了共鳴迴避羅士信而已,並非害怕羅士信。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也是如此,時常看到心智不佳的人與心智不佳之人能成為朋友,與正常人很難相處,李元霸與羅士信就是有點這個意思,產生了共鳴。

李元霸雖然能打贏羅士信,但是李元霸勝出的代價也是不會太小,最起碼要用上十分的力氣,還要吃下不小的暗虧。打敗羅士信對於李元霸來說並沒有太大的利益關係,自己還要付出很大的代價,心智不佳的李元霸自然是不想這樣付出極大的代價來換取戰勝羅士信。也就是說李元霸懶得與羅士信交手,開始交手是出於好玩也吧,是被激怒也好,總之交手一次之後,李元霸也就避免了與羅士信交手,說到底還是懶。

最後就是李元霸與羅士信交手之時發現羅士信知道了李元霸的弱點也就是罩門,就好像一個心智不佳的人與另外一個心智不佳的打架一樣,自己害怕什麼對方也一定害怕什麼,可以說李元霸與羅士信打架的場景是十分搞笑的存在。你知道我想幹什麼,我偏不讓你得逞,出於這樣的情況,李元霸是真心不想和羅士信這樣的人交手。

羅士信在歷史之中是真實存在的,其可能就是羅成的原型,羅成在歷史之中並沒有此人,羅成應該是根據歷史之中的羅士信杜撰出來的一位好漢,只不過羅成最後的結局並不是羅士信的結局,羅士信因為守城而戰死,羅成則是被亂箭射死。


綜合以上我們不難看出以演義中而言,李元霸並不是害怕羅士信而是迴避羅士信,讓我們產生了誤會而已。


豫北老崔


李元霸也不是怕羅士信,打敗過宇文成都,2、天寶大將宇文成都,銀錘太保裴元慶裴三公子,紫面天王雄闊海,雙鏜無敵伍天錫,南陽太守伍雲召、少保羅成、花刀大將魏文通、靠山王楊林、銀面韋託秦用、呼羅國王、四寶大將尚師徒、馬踏黃河兩岸、皂袍大將尉遲恭、赤發靈官單雄信、銀槍將蘇定芳、勇三郎王伯當、大刀王君可、

這十八個人和他交過手的有裴元慶,在四明山被李元霸砸的抱鞍吐血,落荒而逃。宇文成都在太原就比試過,不是對手,最後在揚州被一錘砸死。秦瓊在瓦崗突圍四明山的時候和李元霸打過,槍都被李元霸給搶去了。伍天錫好像是揚州吧,被李元霸撕成兩半。其他人沒打過,但絕對不是對手。所以十八傑中無人是李元霸的對手。那就到四猛中去,

而在遇到羅士信對戰幾個回合都沒能把羅士信拿下,後兩人武器對碰時李元霸被震暈過去,不是怕她是打下去只會兩敗俱傷,





忙碌小陳


《興唐傳》裡按力量和武力值排行分為四猛十三傑,其中四猛之首是羅士信,而十三傑之首就是李元霸,兩人都是力量型猛將,都是“恨天無環,恨地無把”的主!


李元霸

李元霸是李淵的四兒子,長的骨瘦如柴,面如病鬼,但是聲若洪鐘,膂力過人,雙臂有四象不過之力。李元霸的武藝也很厲害,掌中一對擂鼓甕金錘,每隻錘重四百斤,共重八百斤!

李元霸因為在晉陽宮比武,打敗了掛“無敵牌”的天寶將宇文成都而聞名天下,後來被隋煬帝楊廣封為‘西府趙王’,在四平山救駕時,李元霸“錘震四平山”打的十八路反王的百萬兵馬死傷大半,自此沒人敢惹李元霸!



羅士信

羅士信是個孤兒,自小被五柳莊莊主大刀王君可收養,由於從小就傻傻的實心眼,就在莊上做了一個放牛童子,不過從小就頓食鬥米,吃飯不知道飽餓,天生神力,膂力驚人,大家都叫他‘今世孟賁羅士信’,也有叫他‘傻小子’的。

羅士信有幾樣本領,第一就是力分雙牛,兩頭牛較勁打架,他到面前,一手拽著一頭牛,往兩邊一扔,牛能被摔出很遠,弄不好牛就被摔死了,力大無窮!



第二個本領就是滾山不死,在高山上抱著頭往下滾,滾到了山底人沒事,身體堅硬如鐵!

第三個本領就是彈打飛鳥,鳥在天上飛著,羅士信拿個石頭子就能把鳥打下來,打東西非常準!

第四個本領就是跑的快,日行八百,夜行五百,速度跟上很多寶馬良駒。羅士信還長著一對雌雄眼,白天看的遠,晚上看東西如同白晝!


那麼,李元霸為什麼怕羅士信呢?

其實李元霸並不怕羅士信,因為他們倆根本就沒遇見過,兩個人都是半憨不精的,每次打仗都要人帶著,李元霸“錘震四平山”時,羅士信被留在了瓦崗寨,而揚州“玉璽會”時,羅士信已經被東方玉梅用計害死,兩個從來沒碰過面的人,根本就談不上誰害怕誰!


唐古看今


非常感謝能夠回答這個問題

首先我們要明確一點,那就是李元霸為隋唐電視劇小說中的人物,要說原型的話,那就是李淵的小兒子,李玄霸,但是在生下來不久後就夭折了,羅士信則是評書中的人物,是歷史上真實存在的,齊州歷城人,隋末唐初時期的一員猛將。

隋唐以後,尤其是到了宋朝,明代以來,評書藝人們為了生活也是費盡了心思,將羅士信塑造成了隋唐四猛將第一猛,還被冠以外號“傻小子羅士信”。而當時被誇張到什麼程度,那就是說當時的羅士信有一雙飛毛腿,使一條大鐵槍,天生神力,性格憨厚老實,甚至還有點痴傻,以前是一個放牛的孩子,後來被秦瓊收為了義弟。


接著再來說一下羅士信的生平,都有哪些力大無窮的事情。據說他曾經勸開過兩頭牛,當然並非是用嘴勸,而是用手勸開的,因為力氣非常大,所以直接將兩頭爭鬥牛分了開來。兩次大戰來護兒,使計火燒濟南城,潼關口活捉了金刀太歲魏文通,金堤關力擒伍天賜,四平山大戰李元霸,銅旗陣殺死仇成,後來在攻入揚州皇宮時候掉到了陷阱裡面,被亂箭射死了。另外一個版本則說的是在攻打虹霓關時被新月娥殺死的。最後的死法,也和評書上面羅成的萬箭穿心的死法一樣。  

而評書上面是為了增加可讀性,提高大家對於故事情節的吸引力,所以進行了大量的渲染,所以說羅士信和李元霸的神力是不相上下的。當兩個人在四平山相遇的時候,兩人打了個平手,而那時候羅士信是沒有經過高人指點的,只是天生神力,和已經是紫陽真人徒弟的李元霸不一樣,但是就算如此,兩人能夠打成平手,也足以看出來羅士信的武力值是要比李元霸略高的。


神科堂


總體來說還是李元霸更厲害點,隋唐英雄傳這本書就有一場他們倆的大戰,結果是兩敗俱傷,羅士信 和李元霸都有點傻,李元霸小小年紀就有如此成就,實屬不易,歷史上的武將除了關羽我最喜歡李元霸了 ,隋唐第一好漢不是浪得虛名的 呵呵 總體來說還是李元霸更厲害點,隋唐英雄傳這本書就有一場他們倆的大戰,結果是兩敗俱傷,羅士信 和李元霸都有點傻,李元霸小小年紀就有如此成就,實屬不易,歷史上的武將除了關羽我最喜歡李元霸了 ,隋唐第一好漢不是浪得虛名的 呵呵


唐氏剛紀守雲華


羅士信在隋唐演義裡佔一傑,使用來忽耳的鐵槍,其力大無比,一力降十會,勇冠三軍,是瓦崗寨第一猛將。和李元霸對決時李元霸佔不到便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