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在多少歲會自然絕經?絕經前後要注意些什麼?

全科掃地僧


根據統計顯示,我國女性平均絕經年齡在49.5歲左右,由於個人體質的不同,絕經的時間也所有差別,可以早至40歲左右,也可晚至近60歲。一般當我們連續一年未來月經,即可考慮絕經,絕經時間即為作為一次出現月經的時間,只能採用倒推法。



絕經是指女性月經永久停止,是卵巢功能衰竭引起激素水平的下降而導致的,也是女性由成年起過度至老年期的一個階段,標誌著女性生育功能的喪失。絕經包括自然絕經(卵巢功能自然衰竭)和人工絕經(包括疾病或放化療等導致的異常絕經)。

我們在絕經前後的一段時間內,由於體內激素水平的變化,會出現一系列生理和心理上的症狀,也稱為絕經期綜合徵(以往稱為更年期綜合徵)。這一時間最要出現的表現是月經紊亂,最常見的表現是潮熱、潮紅和出汗,也可出現性格改變(易怒、焦慮或抑鬱)、睡眠障礙、性慾減退、性交疼痛等,同時由於激素水平的下降,發生尿路感染、骨質疏鬆、高血壓、糖尿病等疾病的風險大大增加。

面對這些不適症狀,我們要正確認識,避免過度焦慮,要保持良好的心態、合理飲食、適當運動,注意外陰清潔,並避孕至絕經後一年。建議每年進行一次婦科常規和防癌篩查,要監測血壓、血糖變化,並注意防治骨質疏鬆,同時也要注意進行提肛肌訓練,預防直腸和子宮脫垂。

如您有任何疑問,歡迎文末留言,共同探討。關注作者,每日持續性更新健康知識。


銀杏葉的守望


我是52歲絕經的,但是54歲有來過一次。

後來我感覺不正常,上網搜索後看到有很多人都這樣就沒當回事兒。

過一段時間,愛人和孩子知道後督促我去醫院檢查一下,結果說是有腺肌瘤和小的肌瘤,可以手術,也可以繼續觀察,等等看激素水平低了是不是能夠減小或萎縮,建議三個月到半年複查。

我沒有手術,而是希望隨著年齡增加激素水平降低而肌瘤自然萎縮痊癒。雖然半年多複查還沒有明顯變化,但畢竟也沒有再長大啊。

我們單位曾經有同事42歲就絕經的,也有56歲還有例假的,但身體很健康。

所以每個人的身體狀況不一樣不能一概而論。

記得我做彩超時,醫生問過:最近吃過補品嗎?吃過保健品嗎?

呵呵呵呵呵呵😊😊😊😊😊😊

啥意思呢?!


我的房子我做主


大部分人是45歲以上,55歲以下。但是也有一些情況特別的,我說說我認識的跟我關係很近的兩個人。 一個是我婆婆,43歲就絕經了,絕經得早看上去顯老,55歲時來給我帶孩子,小區裡的其他小朋友的爺爺奶奶都問她有沒有70歲,弄得我婆婆很尷尬。

還有一個是我的同事,已經56歲了,還有例假,看上去像40多歲的樣子。據我所知,她也沒有補充雌激素。可能和遺傳有關,她的媽媽和3個姐姐都是58歲以後才絕經的,他們家人都很長壽。

關鍵是要心態樂觀,注意飲食,適當運動。


小白鷺2012



我調皮妹


據醫學報道稱我國女性。絕經期平均年齡為51歲,一般40~58歲為正常的絕經期。絕經持續期間一般為1-2年,有的可長達10年。絕經期的時間跟個人體質和遺傳有很大的關係。

絕經期身體的變化表現有那些?

1:乳頭乳暈色素減退,乳房出現萎縮下垂。

2:容易出現潮熱、多汗。更年期女性身體時不時的出現潮熱,感覺心煩意亂,經常性出現多汗。

3:情緒反覆無常,失眠多夢,焦慮多疑,容易出現強迫現象。

4:月經規律發生變化。進入絕經期的女性,月經會變得反覆無常,讓人措手不及,血量也時多時少。

5:容易患上高血壓,動脈血管易變成粥樣硬化。

6:容易出現骨質疏鬆發生骨折,皮膚出現皺紋,色素和老年斑加重。





絕經前後需要注意的事項

1:絕經期的女性需要做好心理上面對各種因絕經而出現不適的準備,給自己提前打好預防針,這樣當絕經來臨時,才不會讓自己心煩意亂。尤其是接受自己的身材是會越來越走樣的。

2:適當的鍛鍊身體,絕經期女性可以增加一些有氧運動來緩解絕經時帶來的一些身體不適,同時可以增強身體,預防絕經引起的高血壓,骨質疏鬆等。

3:堅持綠色健康飲食。絕經期女性不能暴飲暴食,儘量避免飲酒,良好的飲食習慣有助於我們更好的度過絕經期。

4:定期檢查婦科疾病。許多惡性婦科病都是在絕經期發展形成的,尤其是陰道出血時,女性朋友都認為是經血,而延誤了疾病的早期發現和治療,特別是血量有較大變化時,一定要引起十分注意。


絕經期是每個女性朋友必經的階段,絕經期也沒有想象中那麼可怕,只要我們做好充分的準備,就能從容應對絕經期。

喜歡醫學派出所的話,請點關注!


醫學派出所


女性在多少歲會自然絕經?絕經前後要注意些什麼?

女性更年期之後,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減少,隨之出現一系列的更年期症狀。有些女性為了推遲更年期,不斷補充雌激素。其實醫生認為,絕經時間並非越晚越好,絕經越晚乳腺癌、卵巢癌、子宮內膜癌的患病概率也會增加,尤其是超過55歲才絕經的女性。

女人之所以身材曼妙,青春美麗,都是卵巢在起作用,它是分泌雌激素的最主要器官。那更年期就好像是一個慢性失水的過程,一朵鮮豔欲滴的鮮花,就慢慢變成了乾花。當卵巢功能下降的時候,女人也就開始緩慢的衰老。

更年期是必修課

女性更年期,是卵巢功能從旺盛狀態逐漸衰退直至喪失的一個過渡階段。在此期間,女人的雌激素驟然減少,就好像一個瀑布的落差一樣,因而步入更年期的女性就會因為激素水平的下降,而誘發內分泌、心血管和自主神經等多系統症狀的綜合徵。

一般來說,更年期症狀主要表現為:潮熱、情緒波動、抑鬱、盜汗、心跳加速或心悸等,還有一部分人會有骨質疏鬆、性慾減退、體形發胖等症狀。這些症狀每個人的感覺可不一樣,有嚴重的或輕微的。輕微的可能忍一忍就過去了,但嚴重時不僅影響了自己的身心健康,也給身邊的人帶來了困擾。

說說絕經時間

更年期來臨是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減少所致。因此,絕經早,可能是卵巢功能早衰,40歲之前絕經,這就太早了一些。早衰的話,女人也老得快,一般40歲之前絕經的應該及時進行治療。

在20年前女性絕經的平均年齡是47歲,現在由於環境和飲食等生活條件的改變,絕經時間平均是50歲左右。

如果40歲~45歲絕經,絕經稍早了一些,建議可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雌激素補充的治療;45歲以後絕經一般屬正常情況,不必治療,不過,如果你想多幾年青春,可根據自己的要求,結合自身情況,考慮合適的治療。

女性絕經後有哪些注意事項?

女性50歲後進入絕經期,由於體內雌激素減少,會出現一系列症狀,應引起高度重視。

1. 心血管疾病

絕經後動脈粥樣硬化及心肌梗塞明顯增加,婦女40歲前心梗極少,到65歲左右成為發病高峰。

2. 血脂升高

女性55~64歲間血脂逐漸上升,絕經2年內上升最快,使低密度脂蛋白升高,而高密度脂蛋白降低.

3. 骨質疏鬆加速

骨強度減弱,骨折易感性增加,有統計婦女脊椎和前臂骨折發生率是男子的6~10倍。骨代謝負平衡,平均每日丟失50毫克鈣,常有腰腿痛、背痛、身高減低等,稍不注意就會發生骨折。

4. 神經血管功能失調

潮熱、潮紅、畏冷、眩暈、耳鳴、眼花、疲倦、嗜睡、心悸等。

5. 更年期功能性子宮出血

指無器質性疾病發生的子宮出血,50%發生在更年期,出血量少,但淋漓不盡,也可大量出血。

6. 新陳代謝障礙

肥胖,關節痛,肌肉痛,尤其肩、頸、腰、關節等處易發生疼痛。

7. 神經緊張症狀

如失眠、神經過敏、易激動、抑鬱、記憶力減退等。

8. 宮內節育器引起腰痠、腹痛

進入絕經期以後,就沒有必要再帶環了,隨著年齡增加,子宮也會逐漸萎縮,繼續帶環會引起腰痠或腹痛’所以,應當及時將環取出來’取環以絕經後6~12個月為最佳時間。取出時間過早,還有懷孕的可能,取環時間太遲,由於子宮萎縮,會增加醫生操作的難度。

對以上病變,可在醫生指導下用藥治療,輔之合理的營養調配,妥善補充鈣劑,適當參加體育鍛煉。總之,婦女對這一系列病變的發生應有所準備,及早預防,才能保持健康。


健康之初小講堂


我國婦女平均絕經年齡為49歲,絕經前後需要注意月經紊亂、潮熱、情緒變化等近期症狀,以及生殖道萎縮、骨質疏鬆、老年性痴呆、心血管病變等遠期症狀。

1.我國婦女平均絕經49.5歲,小於40歲為卵巢早衰。

絕經過渡期可以從40歲開始,卵巢功能逐漸衰退,卵泡數目明顯減少,最終由於卵巢內卵泡自然耗竭或剩餘卵泡對垂體促性腺激素喪失反應,導致卵巢功能衰竭,月經永久性停止,稱為絕經。我國婦女平均絕經年齡為49.5歲,80%在44~54歲之間,絕經年齡取決於遺傳。



40歲前,由於卵巢內卵泡耗竭或醫源性損傷發生卵巢功能衰竭,稱為卵巢早衰。視病因不同,可以選擇激素替代療法或順其自然,激素替代治療有嚴格指徵,有一定副作用,需要與婦科大夫商量。

2.需要注意的近期症狀。

月經紊亂。是絕經過渡期常見症狀,由於稀發排卵或無排卵,表現為月經週期不規則,經期持續時間長及經量增多或減少。如果流血多,時間長,不是正常現象,要及時看婦科大夫處理。我們在臨床上看過很多病人流血多到已經導致貧血才來看醫生,太晚了。



潮熱等血管舒縮症狀。是雌激素降低的特徵性症狀。特點為反覆出現短暫的面部、頸部和胸部皮膚陣陣發紅,伴有犮熱,隨後出汗。一般持續1~3分鐘。每日數次到十幾次,甚至更多。潮熱嚴重可影響工作、生活和睡眠,是需要性激素治療的主要原因。

自主神經失調症狀。常出現心悸、眩暈、頭痛、失眠、耳鳴等自主神經失調症狀。

精神神經症狀。如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下降,情緒波動大,如激動易怒,焦慮不安或情緒低落、抑鬱、不能自我控制等。罵人的那句“你更年期啊”,說得就是這種情緒波動大的情況。

3.遠期症狀,主要是雌激素急劇減少出現各種症狀。

泌尿生殖道萎縮。出現陰道乾燥、性交困難,必要時應用潤滑劑。除了性生活問題,還會出現反覆陰道和尿路感染。

骨質疏鬆。絕經後婦女雌激素缺乏使骨質吸收增加,導致骨量快速丟失而出現骨質疏鬆,50歲以上婦女50%會發生絕經後骨質疏鬆。增強體育鍛煉,補充維生素D和鈣質等有利預防和改善骨質疏鬆狀況。

老年痴呆,也稱阿爾茨默病。絕經後期婦女比老年男性患病風險高,可能與雌激素水平降低有關。

心血管病變。絕經後婦女糖脂代謝異常增加,動脈硬化,冠心病的發病風險較絕經前明顯增加。防治上,作息有度,戒酒限酒,均衡飲食,適宜運動,保持健康生活方式。


其他:腹型肥胖和痛風在絕經後發病率升高。

小結:女性自然絕經年齡在50歲左右,絕經前後需要注意月經紊亂、潮熱、情緒波動等近期症狀,還需注意生殖道萎縮、骨質疏鬆、心血管疾病等遠期症狀。



女性自然絕經的原因是因為卵巢的功能衰退,從而月經停止。絕經年齡因人而異,可早至40歲,可晚至50多歲,平均絕經年齡約為49.5歲。

那麼,女性絕經前、絕經後都有哪些注意事項呢?

絕經前:

在絕經前,女性由於卵巢功能衰竭,雌激素顯著降低,會產生一系列圍絕經期症狀,也稱為更年期症狀,包括月經紊亂、潮熱多汗、失眠、焦慮抑鬱、激動易怒等。更年期時間有長有短,部分女性僅持續1-2年,部分女性可達5年甚至更久。

1、合理飲食補充營養,適當運動提高免疫力。

突然出現經量減少或者月經週期紊亂,同時,乳房開始出現萎縮等現象。這些現象常會使得女性恐慌和擔憂,以為自己得了什麼大病。當然,在排除其他疾病的情況下,出現這種情況無需擔憂,要注意在飲食上要科學合理,多食用些優質蛋白的食物來補充由於雌激素降低而引起的缺鈣現象,像牛奶和雞蛋等多食用些,並通過適當運動來增加自己的抵抗力。

2、及時進行心理調適。

這個時期的女性一般情緒波動很大,而且很容易生氣。比如不知什麼事,就會突然發怒,而且常常不能進行自我的控制。還有比如常常顯得很煩躁,很容易激動。也有不少人經常失眠多夢等等。這時,要努力保持健康的心態,多與人交流,常聽聽喜歡的歌曲,常做些戶外運動,樂觀開朗,以此來調節自己的心情。

3、預防泌尿生殖系統的病變。

外陰皮膚幹皺,皮下脂肪變薄,陰道乾澀,皺壁變平,彈性減退,往往會致使出現性交痛。乳房出現萎縮,下垂。尿道短縮,黏膜變薄,括約肌鬆弛,常有小便失禁及容易出現反覆發作的膀胱炎症。

4、預防骨質疏鬆。

隨著絕經的到來,女性骨質吸收的速度快過骨質生成,促使骨質丟失變為疏鬆,骨骼壓縮最終會導致體格變差。

5、正確認識停經後出血。

有的女性在停經一段時間後,突然又會發生子宮出血的現象,這種現象是由於卵巢功能在絕經後沒有完全消失,仍然分泌少量雌激素,導致子宮內膜發生增生,到一定程度後引起內膜脫落出血。

6、潮熱嚴重,失眠,心悸、頭痛等自主神經功能紊亂的患者可到醫院就診,進行適當調節。

絕經後:

1、控制情緒,保持好心態。女人在絕經後情緒會受到很大的影響,所以一定要控制好情緒,遇到一些事情千萬不要太緊張,不要總是胡思亂想,即便是絕經來了後也該瞭解一些絕經方面的知識,只有徹底放鬆後才能更好的面臨絕經。

2、當女性朋友在絕經後,身體的抵抗力和免疫力會下降,所以這時候女人最好要定期做婦科體檢,而且要注意對私處做好清潔工作。

3、在絕經後,由於缺乏雌激素的保護,會加速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故絕經後女性應注意預防心腦血管疾病,如冠心病、腦卒中等,飲食上低鹽、低脂、低膽固醇,適當運動,定期複查頸動脈彩超觀察有無動脈粥樣硬化的加重。

4、絕經後女性不應再有月經,如果出現了絕經後陰道流血、疼痛等症狀,應及時就診,以排除婦科腫瘤性疾病。

5、保持正常的生物鐘。熬夜會抑制女性雌性激素的分泌水平,造成內分泌紊亂,甚至會影響到卵巢功能,不能正常分泌雌性激素,增加女性患子宮肌瘤和子宮內膜癌的幾率。

6、堅持運動。運動對身體的保養效果可以有效的促進新陳代謝、保養卵巢,促進雌性激素的分泌。但是運動不要太過於激烈,儘量多采取一些瑜伽、慢跑、游泳等慢性氧運動,而且要每天堅持半小時以上。

綜上,女性絕經多發生於40歲以後,平均絕經年齡為49.5歲。在絕經前,女性可能出現月經紊亂、潮熱多汗、失眠焦慮、激動易怒等症狀;在絕經後,女性心血管疾病發病率會有所增加,應注意控制相關危險因素,出現嚴重骨質疏鬆時應及時治療;若出現了絕經後陰道流血、疼痛等症狀,應注意排除有無婦科腫瘤。若是出現提前絕經,要及時的去醫院治療。絕經前會有情緒波動大、心悸不適等情況,女性應合理的對待絕經這件事情,及時的進行心理調適,多補充營養。


持續分享健康知識,希望對您有幫助~


醫露


有人問:“60歲還未絕經,女性絕經是越晚越好嗎?”事實上,60歲未絕經,有可能存在,但屬於極少數人群。

流行病學調查結果顯示中國女性絕經年齡在40-55歲,平均49.5歲。但並不是說絕經的時間越晚越好。低於40歲,是卵巢早衰的診斷指標之一。高於55歲絕經的人群比較少。這部分人一般具有遺傳特徵,即媽媽絕經也晚。

但是不是越晚越好,接近圍絕經期,女性激素分泌減少,雌激素波動性下降,卵巢卵泡耗竭,小卵泡發育但無法發育成成熟的卵泡,以至於小卵泡持續分泌雌激素,卻沒有孕激素來抵抗雌激素的作用。長時期雌激素刺激比較容易引起子宮內膜病變、卵巢病變、乳腺病變等。但絕經晚的女性一般骨質疏鬆出現的情況少,出現骨折的可能性低,皮膚彈性比同年齡已絕經女性要好,心血管疾病發病率要比同年齡已絕經女性要低。

對於快要絕經的女性,注意定期體檢,初期篩查疾病,如婦科檢查,B超,還有宮頸液基細胞學檢查結果。對於晚絕經的女性更應密切關注乳腺和生殖系統。

注意補鈣和維生素D3,飲食均衡,加強運動,減少骨質流失,注意盆底功能鍛鍊。如果圍絕經期症狀影響生活及工作,必要時激素補充治療。


婦科龍醫生


曾經有一位朋友這樣問到:聽說絕經前後,無論是身體方面,還是精神方面,女性都會判若兩人,真是這樣嗎?對此,醫學莘想要告訴大家的是,雖然絕經會給女性帶來不一樣的生理與心理體驗,但通過合理干預,可有效改善絕經前後的生活質量。那麼,女性多少歲自然絕經呢?絕經前後需要注意些什麼?接下來,醫學莘將為您解析。


自然絕經由卵巢內的卵泡耗竭所致,講的通俗一點就是卵巢功能衰竭,主要表現為月經永久性停止,發生年齡可早可晚,但通常發生在40歲以後,若40歲以前出現了月經永久停止,需要考慮卵巢早衰。據統計,大多數女性的絕經年齡位於44至54歲之間,平均絕經年齡約49.5歲。但女性絕經可能是一個慢性過程,從出現絕經趨勢開始,到月經永久性停止,這段時間稱為絕經過渡期,該期少則1至2年,多則5至10年,由於雌激素水平的下降,女性可能出現各種不適。主要包括:

  • 潮熱。由雌激素下降,血管舒縮功能障礙所致,表現為頸、背、胸陣發性發紅發熱。
  • 月經紊亂。既可出現月經經期延長,也可出現月經經量增多或減少。
  • 自主神經功能失調。可能出現心悸、心慌等心血管症狀,也可能出現眩暈、頭痛等神經系統症狀。
  • 心理改變。既可焦慮不安、激動易怒,又可表現為悶悶不樂,對任何事物都不感興趣。



絕經過渡期症狀可能給女性帶來極度不適,不耐受的女性可通過合理應用雌激素,來緩解上述症狀,但應排除雌激素相關禁忌症如不明原因陰道流血、乳腺癌患者、性激素依賴性惡性腫瘤、靜脈血栓患者、嚴重肝腎功能不全等。藥物治療的同時,應注意適當運動,健康飲食有利於降低慢性疾病發生率。

如果女性最後一次月經後12月無月經出現,則可能已經度過了絕經過渡期,進入絕經期。絕經期女性受潮熱、自主神經功能紊亂等影響會逐漸減輕,但可能會面臨更長遠的影響,包括絕經後骨質疏鬆、心血管疾病發病率增加、老年痴呆發病率增加等。對於骨質疏鬆,60歲以下或絕經後10年內合理使用雌激素,可減輕骨量丟失,降低骨折風險;對於心血管疾病,生活方式干預如低鹽、低脂、低膽固醇、低糖飲食,增加富含膳食纖維食物的攝入,適當運動並減輕體重,定期複查血壓、血糖、血脂等指標,早期干預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動脈粥樣硬化等疾病,可減少心血管事件。對於老年痴呆症,儘早使用雌激素治療可降低發病風險,但若60歲以後或絕經10年以後才開始使用雌激素可能增加老年痴呆發病風險。



綜上,女性絕經多發生於44至54歲之間,平均絕經年齡約49.5歲。絕經前可能因雌激素下降引起月經紊亂、潮熱、自身神經功能紊亂以及心理改變;絕經後可能引起骨質疏鬆、心血管疾病以及痴呆風險,通過健康生活方式以及合理應用雌激素,可改善相關症狀。

感謝大家的閱讀!

若有不妥,敬請斧正!歡迎評論區諮詢與交流!

注:文內容僅作為健康科普,不作為醫療建議或意見,不具備醫療指導條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