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會一直在這裡堅守,戰鬥到疫情結束的最後一刻!”

“我會一直在這裡堅守,戰鬥到疫情結束的最後一刻!”

“我會一直在這裡堅守,戰鬥到疫情結束的最後一刻!”16日,在隔離酒店做醫護志願者的老黨員陳守忠堅定地說。


“我會一直在這裡堅守,戰鬥到疫情結束的最後一刻!”

△ // 陳守忠(中)和其他醫護志願者


“國家有難,匹夫有責”

今年56歲的陳守忠是武漢中山公園管理處的一名職工,曾做過軍醫。

他是河南人,從濟南軍醫學校畢業後,被分配到武漢軍隊醫院工作。1997年,轉業到中山公園醫務室做醫生。後來因為醫改,公園的醫務室撤銷,他去了該園的遊樂中心做服務工作。

今年2月2日,他在網上看到所在區的衛健委徵集醫護志願者的消息後,馬上報了名。第二天,便到了指定的隔離酒店報到,對疑似病人和發熱病人進行醫療救助。

所有人都知道做這項工作的危險性有多大,已不再年輕的他為何還要主動報名參加?

“國家有難,匹夫有責”,這是他給出的簡明扼要的答案。

他說,在電視裡看到疫情嚴峻。醫生的天職是救死扶傷,這個時候必須要站出來。

“說不怕是不可能的,但緊要關頭,病人需要我們,我們絕不能後退。”


“我會一直在這裡堅守,戰鬥到疫情結束的最後一刻!”

△ // 生活中的陳守忠


為照顧危重病人晚上起來四五次

目前,陳守忠所在的隔離點有60多位疑似病人和發熱病人,一旦確診為新冠肺炎,便被轉往對口的醫院治療。

和陳守忠一起參與醫療救助的志願者有12名,其中10名醫生,2名護士。他們的工作時間分白班和夜班,白班從早8時到晚6時,夜班從晚6時到次日早8時,工作強度很大。

陳守忠負責給病人發藥和進行一般的治療,早晚各查房一次,三天一個夜班,再休息一天。

這些病人大多數是輕型,也有危重型的。陳守忠記得有一位女病人,66歲,有高血壓、糖尿病等基礎病,來隔離點的時候已是高燒和呼吸困難,症狀比較嚴重。

她當時特別害怕,陳守忠鼓勵她,讓她堅持,“有什麼不舒服馬上告訴我”。她的恐懼心理得到了緩解,積極配合治療。

為了照顧她,陳守忠晚上要起來四五次,給她測氧飽和度,吸氧,調氧流量。

因為病人呼吸困難時,需要吸入高流量的氧,症狀緩解後就得調低氧流量,否則會對身體造成傷害。


“我會一直在這裡堅守,戰鬥到疫情結束的最後一刻!”

△ // 陳守忠在隔離酒店照顧病人


要一直戰鬥到疫情結束

從2月3日到現在,陳守忠一直待在隔離點。即使輪到他休息,他也沒有回家。有時病人多了,其他志願者管不過來,他要去幫忙。而且經常有病人找他,不分工作日和休息日。

他說:“我會一直在這裡堅守,戰鬥到疫情結束的最後一刻!”

老伴和孩子們雖然很擔心他的安全,但還是支持他。老伴每天會給他打電話問候。

這麼高強度高危險性的工作,對年過五旬的人來說,身體是否吃得消?“我當過兵,身體好,沒什麼基礎病,沒問題。”他笑著說。

他還說,他們工作的條件已經很不錯了,可以住單間,吃的盒飯是社區送的,有葷有素,他很滿意。


“我會一直在這裡堅守,戰鬥到疫情結束的最後一刻!”

△ // 陳守忠在隔離酒店照顧病人


一線“戰疫” 萬千珍重

早退病毒

我們重聚


“我會一直在這裡堅守,戰鬥到疫情結束的最後一刻!”


ி


作者 = 賀方程

圖片 = 陳守忠提供

美編 = 詹麗


×


“我會一直在這裡堅守,戰鬥到疫情結束的最後一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