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9.2《觸不可及》:想要生活過得去,心中必須擁有鈍感力

你是否常常獨自一人?聚會時,躲在角落中不想讓人注意;工作中,面對領導的一個眼神,心中思考半天是不是自己哪裡做錯了;開會時,即使有絕佳的方案也不敢發表自己的觀點。別人很難走進你的內心,你常常封閉自己,深夜默默舔著自己的傷口,自我安慰道:“沒有人能理解我的內心。”所有敏感之人都有類似經歷,我也曾是其中一員,直到我看了電影《觸不可及》(法版)。


豆瓣9.2《觸不可及》:想要生活過得去,心中必須擁有鈍感力


《觸不可及》改編自菲利普·波佐·迪·博爾戈的自傳《第二次呼吸》,導演為奧利維·那卡什和艾力克·託蘭達,豆瓣評分9.2。


豆瓣9.2《觸不可及》:想要生活過得去,心中必須擁有鈍感力

故事大概是,法國白人富豪菲利普酷愛滑翔傘運動,在一次跳傘中,菲利普發生意外,導致他頸部以下全身癱瘓,只能坐在輪椅中,並需要專業護理人員照顧。黑人德瑞斯因偷竊珠寶而被關六個月監獄,剛剛出獄急需集齊三個簽名以領取失業金。德瑞斯來菲利普這裡應聘,想要菲利普的簽名。


豆瓣9.2《觸不可及》:想要生活過得去,心中必須擁有鈍感力


他大大咧咧絲毫不把菲利普當殘疾人還與他開玩笑,這引起了菲利普的興趣。菲利普沒有簽字,而是讓他明日來工作。由此,黑人護理德瑞斯與白人富豪菲利普開啟了一場跨越種族,跨越階級,平等對待,互相尊重的友誼之旅


豆瓣9.2《觸不可及》:想要生活過得去,心中必須擁有鈍感力


其中,黑人德瑞斯為我樹立了一個榜樣,讓我體會到:生活中的不順必然存在,想讓自己過的充實精彩,必須要懂得以下三點:

1,想要生活過得去,必須擁有鈍感力;


2,想要生活過得去,必須擁有同理心;


3,想要生活過得去,必須要成全對方;

想要生活過得去,必須擁有鈍感力。


鈍感力是什麼?鈍感力是日本作家渡邊淳一的發明,可直譯為“遲鈍的力量”,即從容面對生活中的挫折和傷痛,堅定地朝著自己的方向前進


豆瓣9.2《觸不可及》:想要生活過得去,心中必須擁有鈍感力


要想理解鈍感力就必須先知道它的反義詞敏感,敏感是每個人都熟悉的。我們大多數都是敏感之人,常常因為一件無關痛癢的小事而抑鬱很長時間,陷入自我否定,把自己的缺點無限放大,從而封閉自己,不敢向前邁出一小步。


菲利普就是這樣的人。影片中,菲利普的妻子因懷孕流產五次而去世,菲利普一直很痛苦,在發生滑翔傘意外後,他遇到一位女筆友,他們已經相互通信六個月,菲利普也有對方的電話號碼,但他一直沒有鼓起勇氣給她打電話,只是通過寫詩寄信的方式交流,並說:“我所需要的是一種柏拉圖式的愛情。”


豆瓣9.2《觸不可及》:想要生活過得去,心中必須擁有鈍感力


其實是菲利普沒有勇氣與她見面,他因身體殘疾而敏感到自卑,在聽話劇時,他說:“是我太天真了,但我希望除了我的銀行賬戶外,還有別的地方能夠吸引她們。”


豆瓣9.2《觸不可及》:想要生活過得去,心中必須擁有鈍感力


即使菲利普鼓起勇氣約出女筆友,還是在最後一秒因害怕對方嫌棄自己而選擇提前離開,他深深的將自己封閉起來,不敢向前邁出一步。


反觀德瑞斯卻是另一端的存在,他生活在黑人聚集區,沒有受過高等教育,但性格直爽真誠樂觀,是鈍感力的代表人。


豆瓣9.2《觸不可及》:想要生活過得去,心中必須擁有鈍感力


擁有鈍感力的人在面對生活的不順時,會表現的“沒心沒肺”,迅速忘卻不快之事。

德瑞斯在被母親趕出家門後,並沒有多麼傷心,在看到菲利普家中豪華浴缸時,立刻興奮起來,迫不及待想要躺在浴缸中。


豆瓣9.2《觸不可及》:想要生活過得去,心中必須擁有鈍感力

多次“表白”女秘書,被拒後,依然表現的無所謂,在德瑞斯的心中大概有這樣一種想法:“即使失敗了,也無所謂,我又沒有失去什麼。”


豆瓣9.2《觸不可及》:想要生活過得去,心中必須擁有鈍感力

擁有鈍感力的人,認定目標,主動出擊。在聽到菲利普與女筆友通信六個月沒有見面,而且還沒有給她打過電話,他立刻找到女筆友的電話,直接打給她,讓菲利普與她電話聊天,而不是用無聊的詩句。


豆瓣9.2《觸不可及》:想要生活過得去,心中必須擁有鈍感力

擁有鈍感力的人,會讓周圍的人感到快樂。在菲利普生日時,菲利普的親戚只是和菲利普面無表情的聽著古典音樂,冷冷清清,一點不像生日宴會的模樣。於是,德瑞斯拿出自己最喜歡的歌曲放給菲利普聽,並邀請其他人一起跳舞,熱鬧非凡,菲利普也發出最快樂的笑聲。


豆瓣9.2《觸不可及》:想要生活過得去,心中必須擁有鈍感力


豆瓣9.2《觸不可及》:想要生活過得去,心中必須擁有鈍感力

生活不容易十之八九,如果我們每個人遇到一點小事就苦大仇深,敏感的封閉自己,不接觸外界,久而久之,整個人都將會廢掉。沒有人會無時無刻在意你,我們只有提升自己的鈍感力,才可以快速忘卻不快之事,從容面對生活中的挫折和傷痛,堅定地朝著自己的方向前進。


想要生活過得去,必須擁有同理心;


同理心是什麼?同理心(Empathy)是心理學概念,即設身處地地對他人的情緒和情感的認知性的覺知、把握與理解。


簡單理解是站在對方角度,客觀理解對方內心感受,並將這種感受傳達給對方。


電影中,菲利普招聘護理人員,除德瑞斯,其他人都具有高學歷,專業技能和很多證書,他們在面試時都把菲利普當做一位殘疾人對待,沒有一絲同理心,完全沒站在菲利普的角度看待護理,反而刻意強調自己對護理殘疾人多麼有經驗。菲利普想要的是一位不需要同情他,只是把他當成普通人對待的護理人員。


豆瓣9.2《觸不可及》:想要生活過得去,心中必須擁有鈍感力

這時,德瑞斯出現了,面試時,德瑞斯大談他喜歡的樂團“庫爾邦”,“地球,風與火樂團”,調侃菲利普的音樂品味和幽默感,調戲菲利普的女秘書,這讓菲利普產生了興趣,這是唯一一個沒有把他當做殘疾人對待的。面試時,德瑞斯沒有刻意表現自己多麼會照顧殘疾人,而是發自內心毫無做作的將菲利普當做一個普通人,菲利普正需要這樣的人,於是選中了他。


豆瓣9.2《觸不可及》:想要生活過得去,心中必須擁有鈍感力

還有一個細節,德瑞斯得知菲利普的女兒被甩,男朋友還罵她是妓女時,他堵在學校門口教訓了她的男朋友。德瑞斯知道菲利普的女兒是被領養的,從小沒有在自己親生父母的關懷下成長,和德瑞斯一樣的身世。

豆瓣9.2《觸不可及》:想要生活過得去,心中必須擁有鈍感力

德瑞斯很小就離開了父母被他姨媽領養,他能夠理解小女孩雖然外表打扮的花枝招展,行為上無所顧忌,但內心深處孤獨缺乏親情,因此德瑞斯才會幫助她教訓她的男朋友。

豆瓣9.2《觸不可及》:想要生活過得去,心中必須擁有鈍感力

在工作生活中,如果我們能夠真心理解別人,做決定前能夠稍微思考下對方的感受,別人也會真心對待我們。真誠讚美別人,讓別人感受到自己是可以被人理解的,自己並不孤獨,有人和我有同樣的感受,這樣我們才能擁有良好的人際關係,擁有同理心是我們極其需要的能力。


想要生活過得去,必須成全對方;


有人說人類是自私的,我們所在的社會更是自私的社會,我們會不擇手段的將親人,朋友約束在身邊,當產生一點距離時,我們會焦慮,痛不欲生,然而保持友誼的不二法門卻是成全對方。


電影后半段,德瑞斯的弟弟來找他,讓菲利普明白他不可能一直把德瑞斯留在身邊,德瑞斯有自己的家庭,他還如此年輕,不應該全天候的陪著菲利普,即使德瑞斯的陪護讓他感到了久違的快樂與放鬆,但菲利普不能這麼自私,他應該放手,為了德瑞斯以後的生活。

豆瓣9.2《觸不可及》:想要生活過得去,心中必須擁有鈍感力

於是,菲利普辭退了德瑞斯。菲利普懂得他與德瑞斯之間的友誼不會因為辭退了他而中斷,菲利普知道真摯的友誼應該是成全對方。

豆瓣9.2《觸不可及》:想要生活過得去,心中必須擁有鈍感力

同樣,德瑞斯也明白成全菲利普與女筆友才是他最應該做的,他開車載著菲利普約會女筆友,但事先並沒有告訴菲利普,因為德瑞斯知道這是他的任務,他必須推菲利普一把,不然他永遠邁不出那一步。


豆瓣9.2《觸不可及》:想要生活過得去,心中必須擁有鈍感力

功夫不負有心人,菲利普和女筆友終於見面了,他們相談甚歡,女筆友並沒有在意菲利普的殘疾。


豆瓣9.2《觸不可及》:想要生活過得去,心中必須擁有鈍感力


看著菲利普開心的樣子,德瑞斯微笑的轉身離去。


豆瓣9.2《觸不可及》:想要生活過得去,心中必須擁有鈍感力

孔子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生活過得好的人都懂得如何成全對方。


總結


生活是不順的,我們不知道生活給我們的下一塊巧克力是什麼顏色,我們無法預測生活,我們只有努力活在當下,擁有鈍感力會讓我們從容面對生活的挫折,擁有同理心會讓我們更好的處理人際關係,擁有成全對方的心態會讓我們獲得真正的友誼。



作者簡介:影探俠, 編劇愛好者,業餘影評人,給我一部電影我可以躺一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