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導致庫存增加,多家服裝企業發力社交電商,冬季流通庫存如何釋放?

琅琊榜首張大仙


現在疫情時期,將是網紅直播的高峰期,直播帶貨,已經是一個新的流量


金小暖


“往年這個時候,我們店已經正常營業了,但今年情況比較特殊,我們將實體業務轉移到線上,引導顧客通過小程序直接下單。”2月12日,一家服裝品牌代理商在電話中告訴《中國經營報》記者。

2020年春節期間,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響應居家隔離的號召,減少逛街次數,在此背景下,國內多家服裝企業的線下零售業務受到一定衝擊。記者在採訪中瞭解到,為減少因客流量下降而帶來的損失,包括拉夏貝爾、紅豆、紅蜻蜓在內的多家本土服裝品牌的店鋪均暫時關店或縮短營業時間。與此同時,為清理冬季流通庫存,它們紛紛鼓勵其經銷商將實體門店搬到線上,通過直播、社群、微店等手段邀請消費者“雲逛街”,用新零售思維發力社交電商。

鞋服行業獨立評論員馬崗向記者表示,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社交化的營銷手段只是傳統營銷方式的彌補,只能在短期減少企業的損失,這不能支撐企業年度目標的達成。本次風波對於服裝企業而言是一次全面的考驗,經歷此事後,服裝企業應該思考建立極端環境下的生存預案,產生新的創新,比如讓供應鏈變得更敏捷,營銷服務變得更多樣化。

急轉線上多元開花

2月11日上午,呂潔(化名)像往常一樣,熟練地點開手機微信,接受一個個新朋友的驗證請求。呂潔是龍湖北京長安天街購物中心(以下簡稱“長安天街”)的工作人員,為迎接情人節到來,早在2月8日,長安天街就組建了3個不同種類的購物社群,呂潔的工作任務很特別:邀請消費者掃碼進群,實現“雲逛街”。

在呂潔的邀請下,記者加入了一個群成員超過200人的時尚服飾交流群,每隔幾分鐘,就有店主發送新品上架的小程序、圖片、直播鏈接及優惠信息。為加強識別度,一些店主將品牌Logo作為微信頭像,群暱稱以“樓層+品牌名稱”命名,消費者可以在群內聯繫商家購買產品。與此同時,長安天街還將各大商家的商品推廣信息進行彙總,並使用企業微信公眾平臺推送。

根據呂潔在群內發佈的長安天街網上商城小程序,記者注意到,這裡不乏太平鳥、傑克瓊斯、百麗等知名品牌,而且均推出了“秒殺”促銷活動,群內一家女裝品牌的銷售員稱,該店一直在營業,只不過特殊時期主要在網上銷售,門店正價,網上享有五折。

“其實這些社群我們早就建立了,顧客在實體店購物之後,我們就會讓他們開會員,然後邀請他們進會員群,平時只會發一些基本款式,現在發的都是帶有小程序或二維碼的,顧客掃碼就會進入公司的微店,可以有效實現引流。”一位服裝加盟店店長告訴記者。

事實上,特殊時期,從商場到服裝企業再到零售商,各方人士都在積極應對,比如:北京天虹百貨利用APP,為消費者提供熱門活動推薦、時尚穿搭教學、線上商城選品、積分商城等服務;雅戈爾集團股份有限公(600117.SH)在全國範圍內加強線上促銷和服務力度,門店導購通過組群、朋友圈、定向推送和客戶關懷等方式開展線上線下融合;浙江紅蜻蜓鞋業股份有限公司(603116.SH)則將與淘寶大學合作,計劃快速培養出一批直播能手與網紅,並利用釘釘雲課堂,對店長、導購員們進行線上業務培訓。

馬崗認為,社群營銷不是長久之計,要想轉化用戶,需要產品、營銷和服務等多個維度形成合力,僅靠一兩次連接不足以形成忠實用戶,不論是傳統營銷還是社交營銷,都需要足夠的深度消費才能形成忠誠用戶。

為此,寧波太平鳥時尚服飾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太平鳥”,603877.SH)通過線上平臺、直播平臺打通了與顧客的連接。2月8日,太平鳥董事長張江平在致員工的公開信中稱,近段時間以來,公司積極尋找新的零售路徑,通過推出微信線上會員專場、微信秒殺、小程序分銷、不同區域輪流直播等形式,實現了半數暫停營業門店有銷售,日均總零售額800萬元以上,並仍在持續提升。

按照廣州市匯美時尚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匯美集團”)提供的信息,自1月30日以來,集團旗下的服裝品牌茵曼推行以實體店為輔、社群銷售為主的臨時銷售策略,截至2月13日,茵曼線下開業的店鋪僅為31家,約佔全國店鋪總數的5%,但“茵曼微店”小程序的日活躍用戶已經突破7萬人,部分店鋪單日銷售額達到上萬元,這些業績的取得幾乎都得益於社群。

鞋服行業獨立分析師、上海良棲品牌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程偉雄向記者表示,服裝行業的市場活力還需要時間來恢復,短期內還難以實現“報復性消費”,但可以預見的是,今年下半年,服裝企業的線下收入會有所減少,而線上收入將相對增加。

談及服裝行業的走向,程偉雄認為,從長遠來看,以佈局線下實體門店為主導的大中鞋服企業將加速線上業務的佈局,同時也將加速新商業模式的迭代,在未來,直播、社群等更加多元化的電商渠道也會藉此升溫。

庫存消化之道 風波之下,服裝行業或迎來新一輪發展機遇期。但眼下,冬季服裝庫存如何更好消化,面對新款上新,供應鏈各個環節怎樣有效協調,這或許是服裝企業需要思考的問題。

服飾零售行業分析師、諮詢機構No Agency創始人唐小唐向記者透露:“為抓住春節消費旺季,許多線下渠道商會在年前就上新一部分春裝,並將冬裝和春裝搭配起來銷售。目前情況比較特殊,大量店鋪還無法正常開業,客戶不能提貨,企業的庫存無形中增加,現在上到企業,下到經銷商,都在打折促銷,就是為了消化冬季庫存。相比往年,今後的折扣力度會更大,這是很多服裝零售企業消化庫存的玩法。”

一名茵曼加盟商告訴記者,春節假期之後往往是服裝消費的淡季,人們的購買力都相對會下降。為消化庫存,2月份公司給其制定的銷售目標是12.5萬元,而且商品折扣力度比往年要大很多,目前公司在微店主推的冬裝折扣都在五折以下,而往年最多隻有八五折,同時公司每天還拿出20件左右的秒殺款來引流。“昨天我手上有9000多元的銷售額,其中有7000多元是來自冬裝,現在還有很多冬裝壓在線下門店,不過我們賣不出去可以退給公司,公司承擔的壓力會更大。” 程偉雄坦言,“如果這輪風波超出三個月,店鋪遲遲無法正常營業,那對企業的挑戰是較大的,以線下渠道為主體的企業急需調整生產計劃,進行成本收縮,現在不妨早做準備,可以將春季產品轉化、補充到今年秋季產品系列當中。”

關於庫存消化、成本控制等問題,記者聯繫了匯美集團,其在回覆中稱,公司現有現金流有應對極端狀況的儲備,接下來公司會從大額支出到小額付款動態控制佔比,不斷審視各項支出的必要性和產出比,與銷售不直接關聯的商務費用擱置,不確定轉化的項目取消。 拉夏貝爾方面也向記者表示,隨著實體店營業時間的減少,部分門店關閉,服裝企業短時間的銷售額也受到一定影響。針對庫存餘額,公司會根據產品SKU、門店屬性及銷貨情況等綜合考量商品運營管理,加快庫存週轉,儘早迴流現金。

實際上,為緩解服裝企業的經營壓力,商場方紛紛減免租金。據瞭解,中國奧園集團針對旗下自持在營的商業項目,其中包括奧園廣場、奧園城市天地的各品牌商戶,實行在1月25日至2月8日期間連續15天租金全免政策。 對此,多位接受記者採訪的業內人士指出,雖然部分購物中心宣佈降租,但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減免租金只是短期行為,畢竟房東也要生存,服裝零售企業可以通過社交營銷降低庫存,服裝生產企業應該及時調整生產和出貨節奏,降低生產量,同時加大貨品的調整量,實現南北區域貨品調撥,以減少庫存風險。”馬崗指出。

光大證券在近期的一份研報中指出,目前電商發展更為成熟,服裝等產品線上消費佔比在20%以上。長期來看,服裝行業整體逐漸進入存量競爭市場,優質龍頭服裝品牌在價格、設計、品牌形象等方面逐漸積累競爭優勢,而中小企業抗風險能力差,資金鍊較為脆弱,預計會加速行業出清、推動龍頭集中度的提升,因此短期調整有望帶來優質龍頭佈局機會。 唐小唐告訴記者,雖然服裝在電商渠道的消費在增長,但佔比還不夠大,主要是因為服裝行業的整體消費力有限、產能過剩、行業競爭激烈所致。根據唐小唐的觀察,目前整個服裝行業大約60%~80%的銷售額是在線下完成的,傳統渠道依然是主流。

“在應對突發情況方面,線上業務發展得好的企業具有一定優勢,這也給服裝企業帶來一些經驗,消化庫存不是簡單地賣貨,企業要有意識地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提升物流體驗,讓商品更快觸達到消費者手中。” 唐小唐指出,服裝是高週轉、高現金流的行業,特殊時期,企業應該以保守經營為主,儘可能地收縮市場推廣、門店擴張方面的投資,2020年去槓桿會繼續推進,服裝行業將進一步分化,真正具有競爭優勢的服裝品牌才能實現長足發展。


單刀赴會20


社交電商是一個很好有很迅速的快速變現方式,因為現在情況比較特殊,很多服裝行業需要現金。這個時候現金為王啊,但是還可以做直播和自媒體,建立社群,我相信只要掌握方法都會很快變現的。


創客推手天明


當今現在網絡這麼發達,上媒體瞬間就擴散了,例如抖音就是推銷的好門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