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星表面逐漸擴大的黑點,飛船上望遠鏡最大倍率觀察,真相大白

木星表面逐漸擴大的黑點,飛船上望遠鏡最大倍率觀察,真相大白

47 最後的巡禮

驚魂稍定,仔細思考的結果是,看不出木星表面上那個逐漸擴大的黑點有什麼危險性。它是有點不尋常——令人費解——但與七小時後的嚴厲考驗相比,並不那麼重要。目前最重要的,是在最靠近木星的地方成功點燃引擎。至於那個神秘的黑點,以後在回程中還有很多時間可以研究。

睡眠呢?弗洛伊德已經放棄了,連想都不敢想。與第一次接近木星時相比,這次的危機感——至少就已知的危機而言——似乎少了很多;取而代之的是興奮與憂慮的混合,這讓他難以成眠。興奮是當然的,而且可以理解;憂慮的原因則一言難盡。弗洛伊德有個習慣,對於完全無法掌控的事情就乾脆看開一點,任何外來的危險,該來的逃不掉,到時候見招拆招便是。不過他比較擔心的是,這兩艘宇宙飛船是否已經做好萬全的準備。

除了機械老化的問題之外,艦上還有兩個主要的憂慮。將兩艘艦綁在一起的帶子,雖然還沒出現鬆脫的現象,但嚴格的考驗才剛要開始。同樣重要的是兩艦的分離時刻,本來預備用來震動老大哥的炸藥,在分離時必須在艦尾處引爆,雖然藥量不多,但仍讓人擔憂。當然,還有哈爾……

錢德拉已經精確無比地算出脫離軌道的路線,並且已模擬過發現號燃料用盡後對木星的最後巡禮。儘管他已經依照事先約定,詳細地向哈爾解釋整個作業的來龍去脈,可是哈爾真的理解嗎?

弗洛伊德有個最可怕的夢魘,幾天來一直揮之不去。他想象一切都進行得很順利,兩艦已經抵達這次行動的半途,木星巨大的圓盤就掛在下方數百公里的天空——然後他突然聽到哈爾的電子合成聲音,清了清喉嚨後說道:“錢德拉博士,我可以問你一個問題嗎?”

幸好事情並未像這樣發生。

那個“大黑斑”——大夥順理成章地如此稱呼它——隨著木星的快速自轉不見了。在幾小時內,一直加速的兩艘宇宙飛船將在木星的背日面趕上它;不過想在日光下觀察它的話,現在是最後的機會了。

它仍舊以驚人的速度增長著,在過去兩小時內,它的面積幾乎加倍。除了保持原先的黑色之外,它就像水裡的一滴墨水,不斷地向外擴大。它的邊界——在木星的大氣中正以接近音速前進——仍然模模糊糊的,一副失焦的模樣。通過艦上望遠鏡以最大倍率的觀察,真相終於大白。

與大紅斑不同,大黑斑並不是一個連續的結構,而是由無數個小點組成的,就像用放大鏡看到的一幅網版印刷圖片。在整個面積上,那些小黑點都緊密地擠在一起,但在邊緣上則比較鬆散;因此整體看起來,這個斑是個灰色的半影,而沒有一個清晰的輪廓。

那些神秘的小點少說也有一百萬個,而且呈明顯的長形——是橢圓而非正圓。魯堅科(艦上最沒想象力的人)一語驚人地宣稱,那像是有人將一袋米染黑之後灑在木星表面上。

現在,太陽逐漸沉入巨大的木星背後,木星呈新月形的向日面迅速地越變越狹窄。這是第二次,列昂諾夫號正全速衝入木星的背日面,打算與命運再度約會。在三十分鐘內,將啟動最後的點火,到時候很多事情會在瞬間同時發生。

弗洛伊德拿不定主意,是否應該和錢德拉、庫努一起在發現號上待命。但是他無事可做,萬一有狀況,他只會礙事。那個斷電開關在庫努口袋裡,他知道年輕人的反應比他這個老頭子快。萬一哈爾有任何不規矩的跡象,他可以在一秒鐘之內斷電,但是弗洛伊德很確定,這帖猛藥也許沒有必要。由於他已經和錢德拉溝通過,錢德拉也完全配合,事先在程序裡做了設置,必要的話可以馬上轉換成手動控制。弗洛伊德相信他會盡忠職守——雖然心裡有點疙瘩。庫努則沒那麼肯定。他曾經告訴弗洛伊德,假如斷電機制的對象能擴及錢德拉,那該有多好。現在只有靜觀其變,同時看看窗外的夜景,只見一片片的雲層在附近其他衛星的反射光、各種光化學反應產生的微光,以及此起彼落的巨大閃電等的照耀之下,依稀可辨。

當他們急馳靠近時,太陽在雲層後面眨了幾眼以後,不到幾秒鐘就隱入木星背後去了。下一次再看到太陽的時候,他們應該是在回家的路上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