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俠侶》之電影故事、情節、敘事風格的關聯

英國作家福斯特在《小說面面觀》中這樣認為,“給故事下過這樣的定義:它是按照時間順序來敘述事件的。情節同樣要敘述事件,只不過特別強調因果關係罷了。每一個敘事都有兩個部分:一個是故事,一個是話語,故事是指講什麼,而話語是指怎麼講。以古典敘事來說,它包含四個方面:1、情節發展有邏輯性;2、在影片的結尾有明確的結局(比如以喜劇或悲劇收場);3、人物始終是故事的重心;4、敘事風格儘量客觀。

而《江湖俠侶》是典型的古典敘事風格。按照我的觀影感受來看:首先男主出場,來到他的小船旁,他的年長的朋友問他要錢喝,他去酒店要賬,遇到了一見鍾情的女主,還是個會唱歌的扒手,然後他和朋友出海供人海釣,隨後又有人要請他出海接人,而且也沒一個表明任何具體細節,讓人分不清好壞。此時,我覺得實在看不下去了,但覺得片名不俗,再堅持了一下,此時一個場景出現:一個黑人孩子左顧右盼,突然開始餵雞,這太可笑了,他的的媽媽開始假裝掃地,一群人略過,事情一下子有趣起來,為什麼要假裝?她後面的門開了,電影的邏輯開始清晰起來,屋內男主和一個躺在床上受傷的人在交談。他最終幫他們把同伴從海的另一邊接回來,和納粹分子鬥智鬥勇,能文能武;女主看著是個扒手,實際上人美,歌喉優美,心也美,配角愛喝酒,看似糊塗,實則心明如鏡,有情有義。為兄弟出生入死。表達的是大愛無疆,鐵漢柔情,兄弟情深,愛憎分明的情感路線,由淺至深,由鋪墊到明朗,以喜劇收尾,充分展示了古典敘事的影視魅力。不愧是由霍克斯導演的影片:“優雅、簡潔、勻稱、並且從嚴謹的邏輯和固定模式的結構中產生出人意料的事件”(出自蒂莫西·J·科里根著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