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女兒脖子出現“草莓印”,媽媽在逼問之下,發現事情不簡單

青春期的孩子性格上更為叛逆,對於父母的教導也更為敏感。如果說父母在這個階段沒有注意到孩子內心的情感變化,很容易導致自身教育上出現疏漏。

中國式父母對於孩子“早戀”的問題秉持著非常謹慎的態度,很多父母把早戀當成洪水猛獸,認為這會毀了孩子,但是卻沒有發現在這背後孩子內心的真實訴求。

案例:

前段時間在教育論壇上看到這樣一個故事。寶媽藍藍和老公工作都非常忙,平時對於孩子的照顧有些顧不上。

為了讓孩子生活得很好,於是僱了保姆。有保姆照顧孩子的飲食,藍藍放心了很多。而孩子也繼承了藍藍和老公的優良基因,成績非常好。

不過,近來藍藍髮現孩子的成績有些下滑,於是藍藍為孩子報名了輔導班,可是月考過後,孩子的成績沒提升,反而更加糟糕了。

一天吃飯的時候,藍藍髮現孩子脖子上居然有一顆“草莓印”。這個發現讓藍藍很是生氣,“孩子不好好學習,整天想一些沒用的,太不學無術了?”

青春期女兒脖子出現“草莓印”,媽媽在逼問之下,發現事情不簡單

於是藍藍吃過飯後就忍不住去到女兒的房間質問女兒“你怎麼回事,我和你爸爸努力工作,給你報輔導班,你不好好學習,還學人家早戀了,你對得起我和你爸媽?

女兒聽到媽媽的話有些羞愧,臉騰地紅了起來,但是青春期孩子的倔強讓女兒梗著脖子喊道“你們根本不關心我,你們每天都有工作,你最關心的就是我的成績,你們的面子。只有我的男朋友是真心對我的,他還給我過了生日,你們都不記得我的生日是哪天了吧?

孩子的控訴讓藍藍很錯愕,沒想到自己的疏忽讓孩子心裡很受傷。藍藍一直以為自己為孩子營造了一個好條件的生活環境,卻忽視孩子需要父母的關心。

分析:

在家長髮現孩子早戀後,一味地批評指責並不會讓孩子“迷途知返”,反而容易激發孩子的逆反心理,讓孩子對於早戀的行為更為堅持。

所以父母不妨和孩子談談,瞭解孩子內心真實的想法,給予孩子恰當的情感安撫,滿足孩子被愛的渴求以及安全感的滿足。

青春期女兒脖子出現“草莓印”,媽媽在逼問之下,發現事情不簡單

如何抽時間陪孩子?

(1)利用好碎片時間

很多家長在陪伴孩子的事情上總是會傾向於認為,等到週末或者等到假期這種大段的時間來陪伴孩子。

事實上,碎片時間的利用更加能夠讓孩子感受到關愛。比如說晚飯後陪伴孩子玩上20分鐘的遊戲,孩子會因此而開心一整晚。和孩子一段推心置腹的談話,會讓孩子更加懂得父母的疼愛。

(2)分清楚工作和生活

很多父母把工作和生活混為一談,於是在家也會被工作所捆綁。接不完的辦公電話讓父母無心照顧孩子。

所以,父母要分清工作和生活的界限,在家儘量不要談工作,讓孩子享受和父母的親密時光。

青春期女兒脖子出現“草莓印”,媽媽在逼問之下,發現事情不簡單

(3)注重陪伴質量

有些家長在陪伴孩子時不是在玩手機就是心不在焉,這種不重質量的陪伴方式讓孩子享受到父母的重視,影響親子陪伴的質量。沒有質量的陪伴使得父母花費再多的時間都毫無意義。

青春期女兒脖子出現“草莓印”,媽媽在逼問之下,發現事情不簡單

對於青春期的孩子而言,父母要更加給予關心和重視。瞭解孩子所面對的學業負擔及情感變化,給予孩子困惑中最恰當的解答。

​讓孩子在愛的包圍中一點點成熟長大。大家對於孩子青春期的教育有哪些看法呢?對此有哪些見解分享呢?

育兒難題找弘媽育兒經,家庭教育從小抓起,一起陪孩子健康成長,我是弘媽育兒經,幫你解決育兒小難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