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看親子動畫片《瑪莎和熊》,可以收穫什麼?「文章三」

引子

上一篇文章,分析了《瑪莎和熊》第一季的第14集,君餘味給大家解析了

裡面的教育意義與中國環境下的思考。

能一路讀到【文章三】的家長們,一定是智慧優秀的好家長。

君餘味在此感謝您們的肯定與跟讀。

下面給大家分析另一集的教育意義。準備思考了哦,興不興奮?

第15集 如何讓熊孩子服服帖帖

暖熊有一位遠方親戚來訪,竟然是小小隻的熊貓!

跟瑪莎差不多大,瑪莎很開心交新朋友,雖然瑪莎喜歡跟小熊貓較勁,搶東西,爭著表現自己的好。

觀看親子動畫片《瑪莎和熊》,可以收穫什麼?「文章三」

看似內斂知書達理的小熊貓,到底也是個小孩,被瑪莎一刺激也變得較勁起來。

敏銳的暖熊發現倆小孩的這種較勁心態,並且聰明地運用他們這種心態,幫助自己做事情。

暖熊一開始運用地還比較生疏,只給了他倆一個掃把,去掃地。

其實可以給他倆一人一個,用獎勵刺激他們的鬥勝心比比誰掃得更多,更乾淨。

手巧的暖熊一點也不用愁拿什麼作獎勵,因為他可以手工做出好多又好看又好吃的東西,比如公雞貌棒棒糖。

觀看親子動畫片《瑪莎和熊》,可以收穫什麼?「文章三」

後面暖熊對孩子的好鬥心,運用得得心應手,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strong>場景一:抖毯子,去灰塵

<strong>場景二:鋸木頭,備柴火

讓孩子們拉鋸子,你爭我拽地,地上柴火越堆越高。

不過這個不現實,危險係數大。

觀看親子動畫片《瑪莎和熊》,可以收穫什麼?「文章三」

<strong>場景三:粉刷匠,刷柵欄

讓瑪莎跟熊貓一人站一面,隔著柵欄縫隙可以看見彼此的進度,於是倆個小傢伙,越刷越起勁,生怕落後於對面的。

刷漆很快就結束了。暖熊卻任性起來,嗯,這個顏色不太好看,換一個顏色試試。

小傢伙們又嘿喲賣力刷起來。

如此反覆,換了三次顏色,孩子們刷了三輪

模仿瑪莎式感慨,“多麼可愛又簡單的孩子們啊!” (微笑)

觀看親子動畫片《瑪莎和熊》,可以收穫什麼?「文章三」

<strong>場景四:拎起籃,摘紅莓

暖熊滿意了柵欄的顏色後,又給小傢伙們,一人一個小竹籃。

倆人飛快跑去紅莓灌木叢,賣力摘起紅莓來。

觀看親子動畫片《瑪莎和熊》,可以收穫什麼?「文章三」

類似這種輕巧的活兒,完全可以教給孩子們去做,比如擇菜,剝豌豆。

看起來簡單重複的活,其實可以磨鍊孩子的安靜定力

佛教裡面講究打坐參禪,禪宗講究幹活參禪,定靜生慧,幹活會有機會在生活中悟出一些哲理。

觀看親子動畫片《瑪莎和熊》,可以收穫什麼?「文章三」

<strong>場景五:跑圈圈,發電機

暖熊這回真狠心。

孩子們摘完紅莓都沒來得及休息,就被一個公雞棒棒糖拐到跑步發電機裡面,追逐跑圈地,人力發電。

畫面可以參照倉鼠跑圈圈。

而暖熊自己,卻邀請兔子,一起在燈光燦爛的屋子裡,享受愜意生活。

觀看親子動畫片《瑪莎和熊》,可以收穫什麼?「文章三」

此時,我不由不歎服智慧的家長,原來可以活得如此滋潤自在。

如此看來,分析孩子的天性與心理,比如爭強好鬥,喜愛爭寵,吸引關注,運用好孩子們的好鬥心合理利用獎勵機制,熊孩子也有服服帖帖的一天。

待到倆個小傢伙精疲力盡,香甜地睡去,世界突然變得好安寧。

觀看親子動畫片《瑪莎和熊》,可以收穫什麼?「文章三」

結語

教育心理學有另一種角度,解釋“ 熊孩子現象”,認為“熊孩子” 往往是高需求型的孩子

需求因為高(比如精力非常旺盛,需要高強度活動消耗精力),而難以滿足,從而各種不合作,各種瞎搗亂。

對熊孩子來說,“精疲力盡” 實在是個稀罕的詞。

對熊孩子的家長來說,“安寧” 是個稀罕的詞。

而家長想要安寧,卻勢必得從“精疲力盡” 入手。

您有什麼好法子,讓熊孩子又精疲力盡,又勞有所獲嗎?

看完文章,您是否有所啟發,找到了什麼好法子呢?歡迎交流與分享。

(注:未完待續)

觀看親子動畫片《瑪莎和熊》,可以收穫什麼?「文章三」

我是君餘味,擅長英語教學、翻譯與理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