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思變|楊梽:疫情過後,如何修煉內功逆襲株洲樓市?

新冠狀病毒疫情的發生讓所有人措手不及,全國多個行業受到影響,面對這場疫情所帶來的影響,株洲房地產業將如何尋求突破與發展?

株洲在線推出全新系列專訪——【抗疫·思變】,將邀請株洲本地多位行業人士,結合本地市場行情,說一說他們的看法,並給出專業的建議。


抗疫·思變|楊梽:疫情過後,如何修煉內功逆襲株洲樓市?

房地產從業時間:18年。

擅長工作:房地產項目總體運作,產品定位、整體設計與營銷相結合,滿足項目資金計劃。

從業經歷:房地產公司總經理,集團公司區域副總經理,技術型自由投資人。


一個月以來,從未有人敢想象一個舉國14億人翹首以盼的春節,今年竟會如此“清淡”,稱其為近幾十年來最具地獄模式的春節也不為過。如同憧憬了365天的饕餮大餐,竟以清水白菜裹腹收場。其影響,湧來的僅僅只是疫情這一個鯨濤鼉浪?宏觀經濟預期、進出口貿易、GDP、CPI……一眾宏觀數據不是我等凡夫俗子需要杞人憂天的,但對於株洲等三、四線城市息息相關生活影響及預期如何?


抗疫·思變|楊梽:疫情過後,如何修煉內功逆襲株洲樓市?

一季度第三產業影響嚴重

微信中,已經有人有意或無意的發出生活壓力的傾訴。此時,實體經濟中株洲門可羅雀的街道,無人會對2、3月收入報以幻想。其預期收入與實際慘淡的落差,更多的是收入數字驟降以外的房貸、車貸、學費等生活壓力下的收縮性消費觀念,這對基層社會情緒及心理信心的影響,尤其深遠。


慘淡恢復的一季度:應該無人樂觀的認為,春暖花開之時,便是經濟復甦之日吧。此等舉國上下前所未有的疫情,交織著經濟增長下行的現狀壓力,恐怕只有2003年SARS可以借鑑。二季度方有所控制的SARS,GDP增幅環比下降整整1.5個百分點,餐飲、旅遊等三產增幅下降6成之多。17年後的今天,我們第三產業比重佔53%較之2003年的39%(參考國家統計局2018年數據),我們恐怕更不能樂觀看待一、二季度的經濟走向,這一點,我們無法諱莫如深,更不能噤若寒蟬。隨著政府新政出臺,疫情逐步趨於穩定,一、二產因其產業特點恢復理應較快,而三產信心恢復將可能橫跨整個2020年度。


積極面對現狀的政府:拋開短期內即積極應對疫情的一線各級政府機構,2月6日株洲市人民政府的十條應對疫情新政,上至金融、財稅,下至用工、復工,社保、減負,應該不亞於冷冬的一股暖流。上下一心,政府導向,老百姓的日子應該會盡快好起來。


抗疫·思變|楊梽:疫情過後,如何修煉內功逆襲株洲樓市?


剛需與改善型客群比例差別不大

別墅、大平層高端客群影響:考慮到株洲塔尖級客群項目較少,代表性較低,此略。


改善型中產階層:該階層定義看似清晰實則模糊的概念,參照《福布斯》中國中產定義——專業人士和企業家、年入1萬-6萬美元……該寬泛收入指標對應房地產做適當調整,其標準均值修正對應為年入20-40萬元,與之對用的住宅產品約為總價80-150萬元,約佔總量30-40%。


剛需首改基礎客群:對應客群特徵為畢業時間3-6年,雖年入有限,但有家庭支持或公積金支撐購房需求,需求產品總價約45-80萬元,約佔總量50-60%。


剛需與中高端項目營銷節點將拉開

中高端項目恐延續全年的陣痛期:中產客戶短期消費信心難以恢復,應對企業內部調整、恢復生產籌備、用工復工、原材料籌集等一系列問題逐步得以解決。所以3、4月客戶無暇看房,為“療傷期”。個人認為,中高端項目受眾之中產消費因其需求並非必要型,中產客群需求暫緩。並不能因其常規的價格政策,而根本刺激改善型需求,其影響恐至少延續至2020年下半年。


剛需型項目的快速恢復:剛需項目因其定位較低,基層客群較易受價格因素影響,基層客群購房因其為剛需,加之公積金、家庭支援等方面支持,經過3-5個月短期陣痛,其剛需產品市場恢復較快。剛需型項目銷售復甦5、6月前將逐步實現。


2020年土地市場:疫情後的土地市場,普遍常態理解均較為冷淡。但個人認為各大型集團公司基於上半年銷售慘淡的預期,又迫於年報的整體壓力,2季度末各地產投拓總將蠢蠢欲動。按照4-6個月開盤期倒排,5-8月將逐步進入到各地產集團公司“獲地”期。反觀本地中小地產商,反饋應趨於平靜,除已在運作中的項目外,上半年動作較小。但隨著下半年市場價量的上揚,手頭存量銷售較少的中小企業,3、4季度將出手“獲地”。


抗疫·思變|楊梽:疫情過後,如何修煉內功逆襲株洲樓市?


疫情後住宅產品或迎一次“小升級”

3-6月的黃金三月:是挑戰亦是機會,低谷已然形成,高潮應該不遠矣。如前所述,各地方政府已然推出新政,後續國家扶持和刺激新政極有可能相繼推出,高位入市永遠是最具風險的投資節點,而看準低谷輔以各級政府扶持新政,3-6月無論是作為消費者購房還是開發商拿地,個人認為“伺機出手正當時”!


中、高端項目:依託較強的物業及品牌體系,繼續高舉高打項目形象,如前所述的客群描述,此時一味直接降價並不能根本改觀客群需求暫緩的現狀。可採取渠道“代降”+線上看房+無理由退房等組合拳方式,區別於剛需項目的打法。


剛需項目:剛需的中小型地產項目的自由度更大,可操作的方式也更多,根據各自現金流需求壓力,採取“定製降”“組合渠道”“渠道降”不同的銷售策略。


強化內功修煉:一直以來地產對於營銷戰爭的硝煙從未停止,但更為理性和專業的客戶,加之信息爆炸的互聯網傳播,我們更應該在項目定位、整體規劃、產品細節、成本控制等方面予以重視。


個人基於產品設計及營銷體系,有些許建議>>>

1、通風型核心筒:NCP疫情過後,大家對通風性的重視程度大增。以往較少有地產商將核心筒等公共區域通風性作為其賣點宣傳。2梯4戶甚至4梯8戶以上高層高人口密集設計,其電梯廳及核心筒通風設計和推廣,恐怕會在這特殊時期作為打動部分客群的噱頭,也是近期打算入市項目,在核心筒設計時需要稍許留意的細節。


2、通風型戶型:地產終的常規設計,但此時將是面對客戶時有利的說辭。南北通透戶型的通風性、可開啟窗戶面積的數據統計、可開啟比值等以往不被重視的數據,也許此時是大家關心和容易接受的數據。


3、非接觸公共區域的智能化設計:

大家對接觸性傳染較為敏感,適時推出非接觸性智能化設計,如:人臉識別+電動感應公共門,既能提高項目檔次感和儀式感,又能達到非接觸性即能進入公共大廳的目。


4、更具人性化和管理化的物業體系:此次疫情,讓更多人適應了被動性安全管理,為物業帶來了些許機遇和新的模式。一是,更多人適應居家網購基本食品及菜品,物業如何更好適應疫情帶來的改變,而適時的結合網購平臺和實體店,切入客戶消費的“最後300米路徑”。二是,傳統的公共區域清掃,加入消毒的環節,豐富其服務體系。


抗疫·思變|楊梽:疫情過後,如何修煉內功逆襲株洲樓市?


5、 客戶來源方式的迭代:從較早的售樓部坐等——線上客戶爭搶——渠道的刺刀見紅掠奪三個階段轉變。疫情後的冷淡樓市,本土佔有較大客戶基數的株洲在線、新環境、中偉、中游等渠道巨頭恐有“奇貨可居”的可能。


6、 線上訂房、電子選房的重視:君不見全國各級學校教育系統已推出線上課程,各培訓機構已直播上課,全國性大範圍的中小學、高校、培訓機構等網絡授課近乎臨危受命。而地產的微信看房、網上下訂、VR看房、30日電子看房可退等等短期內操作性強的方式,在疫情期間走上主流。該方式適用於具備一定市場口碑及美譽度的集團適用,雖無法做到與常規渠道兩分天下的局面,但一定會成為一個短期內有趣的看房方式。


影響空前、史無前例的疫情即將逐步趨於穩定,無論是恢復還是穩定經濟發展,關鍵在於穩定投資、消費信心。在努力應對新型冠狀病毒的同時,這場疫情註定將是中國乃至世界幾代人的深刻記憶,我們希望能在若干年後,跟下一代回憶時,能自豪的說:當初我們眾志成城,全國一心,留下的只有回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