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蘭詞裡少見的喜氣洋洋作品,詩人遇見的,是怎樣的一番人間幸事

鳳凰臺上憶吹簫(荔粉初裝)

除夕得梁汾閩中信,因賦

荔粉初裝①,桃符欲換②,懷人擬賦然脂③。喜螺江雙鯉④,忽展新詞。稠疊頻年離恨⑤,匆匆裡、一紙難題。分明見、臨緘重發,欲寄遲遲。心知。梅花佳句,待粉郎香令⑥,再結相思。記畫屏今夕,曾共題詩。獨客料應無睡,慈恩夢、那值微之⑦。重來日,梧桐夜雨,卻話秋池⑧。

註釋

①荔:植物名。又稱木蓮。常綠藤本,蔓生,葉橢圓形,花極小,隱於花托內。果實富膠汁,可制涼粉,有解暑作用。②桃符:古時掛在大門上的兩塊畫著門神或寫著門神名字,用於辟邪的桃木板。後在其上貼春聯。借代春聯。③然脂:泛指點燃火炬、燈燭之屬。④螺江:水名,也稱螺女江。在福建福州西北。宋葛長庚《寄三山彭鶴林》:"瞻彼鶴林,在彼長樂嵩山之上,螺江之角。"

納蘭詞裡少見的喜氣洋洋作品,詩人遇見的,是怎樣的一番人間幸事


⑤稠疊:稠密重疊,密密層層。頻年:連續幾年。⑥粉郎:傅粉郎君,三國魏何晏美儀容,面如傅粉,尚魏公主封列侯,人稱粉侯,亦稱粉郎。香令:晉習鑿齒《襄陽記》:"劉季和曰:'荀令君至人家,坐處三日香。'"後以"香令"指三國魏荀。亦用以借指高雅才識之士。⑦慈恩:慈恩寺的省稱。唐代寺院名。舊寺在陝西長安東南、曲江北,宋時已毀,僅存雁塔(大雁塔)。今寺為近代新建在陝西西安南郊。唐貞觀二十二年李治(高宗)為太子時,就隋無漏寺舊址為母文德皇后追福所建,故名慈恩寺。微之:元慎,字微之。⑧話秋池:唐李商隱《夜雨寄北》:"問君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卻:再。

賞析

這是納蘭詞裡少見的喜氣洋洋的作品。以往除夕,詩人多沉浸在對妻子的感懷中,愁眉不展。唯有這次,雖然也是思人之作,卻是欣欣然的、不悲哀的。只因為,他在除夕之夜接到了顧貞觀(號梁汾)從閩中寄來的信。

納蘭詞裡少見的喜氣洋洋作品,詩人遇見的,是怎樣的一番人間幸事


薜荔萌發,春聯欲換,在這辭舊迎新的時刻,懷人之情油然而起,遂點燈而賦。卻欣喜地得到了來自閩中友人的書信,展開來奉讀那動人的新詞。這多年的離愁別恨,又豈能在這匆匆書寫的一紙信文中說盡。於是信寫好後,將封寄出,又拆開來,猶恐漏掉什麼、未盡深意。記得曾經的除夕之夜,我們在一起題詩。心中明瞭,那詠梅的佳句還在等待著你回來題賦。料想你獨在閩中,此時正輾轉不眠,而京華舊遊之事猶如夢幻,你已不在其中。遙想他日重逢,當是在梧桐夜雨之時,那時定然能一起追憶今日的情景。

世上能使人輾轉反側的,除了愛情,還有友情。愛情,能使生命中處處洋溢著玫瑰的甜香,每時每刻都如夢幻般甜蜜,走著一樣的山川大地、照耀著一樣的日月星輝,總有在伊甸園中漫步的感覺。友情更像是一行詩,用細細密密的句子斜斜地插入你的生活,把每一個孤單乏味的瞬間填滿。同樣的事情,每日做來都沒有什麼額外的趣味,與朋友一起交流著攜手共做,便覺得意趣非常。

納蘭性德與顧貞觀相差二十歲,是一對忘年交,他們無論才華情致還是胸懷抱負都頗為一致,初次見面就互相驚豔。日後顧貞觀做了納蘭的老師,更是發現彼此是難得的摯友。

康熙十七年(1678年)顧貞觀去南方見吳綺,不久後去了閩中。這時,閩中戰亂還沒有結束,受戰事阻礙,顧貞觀在福州待了很久,那一年的除夕就是從福州度過的。由於無法返京,他修書一封寄與納蘭。

納蘭詞裡少見的喜氣洋洋作品,詩人遇見的,是怎樣的一番人間幸事


妻子逝去後,納蘭性德一直處於抑鬱的狀態,加之仕途險惡,伴君如虎,與顧貞觀等一干好友酬唱往來是他少有的快樂事情。顧貞觀走後,納蘭性德重又陷入了寂寞與孤獨,對妻子的思戀將他纏繞的透不過氣來,職場上鬱悶的事情又找不到合適的人傾吐。除夕佳節,萬家歡樂,喪妻的納蘭卻陷入了更深的憂鬱,這時忽然接到遠在閩中的顧貞觀的來信,他怎能不欣喜非常?

詩人以一種快樂到天真的態度記下了對朋友的想念。"梅花佳句,待粉郎香令"。粉郎,對俊秀男子的雅稱。冬日紅梅大放,梅,乃歲寒三友,其花美豔,其質高潔,讀書人總愛取梅一瓶,共坐聯對做詩。我的朋友,曾經的除夕夜,我們一起詠梅做詩,今年我依舊等著你,等你回來一起寫下關於梅花的美麗詩篇。這種感情,樸實,感人,充滿依戀。

在歡樂的佳節,你是否如納蘭容若一般,會想起一個顧貞觀一樣能陪伴你走過生命的每一個孤寂瞬間的朋友?若有一友如納蘭之於梁汾、如梁汾之於納蘭,真是人間幸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