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表演過空中手術刀的Su-27嗎,在中國都發展成龐大家族了。

Su-27,它的第一次亮相是在1987年的巴倫支海上,這款由蘇霍伊設計局研製的全天候重型戰鬥機,在巴倫支海上空用垂直尾翼把P-3B的發動機切割出了一個口子,空中手術刀,由此揚名世界。

還記得表演過空中手術刀的Su-27嗎,在中國都發展成龐大家族了。

Su-27作為一款雙發重型戰鬥機,不愧是蘇聯最經典的戰鬥機。於1977年5月20日首飛,採用翼身融合體技術,懸臂式中單翼,雙垂尾正常式佈局,最大起飛重量達到33噸,最大平飛速度為2.35馬赫,裝備AL-31發動。特點是最大載油量達到9噸,最大載彈量達到4.43噸(最新改進型達到8噸),是一款大航程的空優重型戰機。

還記得表演過空中手術刀的Su-27嗎,在中國都發展成龐大家族了。

上個世紀80年代的中國,剛改革開放,那時的中國空軍,手中最先進是殲-7和殲-8,但也是落後世界一代的第2代戰機,急需一款先進戰機裝備自己,鞏固國防。恰巧此時中蘇關係緩和,蘇聯也有意向中國出口武器裝備,來創造外匯維持國內經濟。

還記得表演過空中手術刀的Su-27嗎,在中國都發展成龐大家族了。

中蘇便開始了關係正常後的第一次軍貿,蘇聯隨即力薦MiG-29,這是米格公司的產品,中國的很多戰機都是仿製這家公司的產品,包括殲-6和殲-7,但是在MiG-29和Su-27之間,中國選擇了作戰半徑,先進程度更高,綜合作戰能力更強,也是更適合我們的Su-27,還有一個重要原因,Su-27裝備的是AL-31發動機,這也一直是中國的短板。

還記得表演過空中手術刀的Su-27嗎,在中國都發展成龐大家族了。

經過艱苦漫長的談判,終於在1990年秋天,蘇聯同意向中國出口24架Su-27戰鬥機,但是剛剛改革開放不久的中國,也沒有能力全部用資金支付,而此時蘇聯國內也急缺輕工業產品,於是雙方約定,把70%的合同金額用易貨的形式支付,足以看出我國對於這次引進計劃的重視,並命名“906工程”。

還記得表演過空中手術刀的Su-27嗎,在中國都發展成龐大家族了。


1992年6月,第1批和第2批Su-27分別交付中國。至此,中國空軍擁有了世界最先進戰機,但是,總計24架的數量遠遠不能滿足需要,不斷外購也必會受制於人,中國便於1995年12月,購買第二批24架並取得了生產技術轉讓,可以自行生產。於是,我國開始了仿製之路,開始我們自己的國產版Su-27之路。

還記得表演過空中手術刀的Su-27嗎,在中國都發展成龐大家族了。

在這之後,各種型號層出不窮,殲-11A,殲-11B等等。到今天已經形成了一個龐大的家族,挑起了我們國家領空防衛的大梁,這個龐大家族和我們的國產戰機一起共同守衛領空,只有我們自己強大,才不會被外地入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