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中的軍師吳用是個什麼樣的人,和三國中的諸葛亮比如何? ?

我是小王哥


《水滸傳》中的水泊梁山軍師“智多星”吳用,和《三國演義》中的諸葛亮都是足智多謀的人,都是飽讀詩書,有文化,有作為的人。吳用輔佐宋江,在水泊梁山,招兵買馬,和朝廷對抗。諸葛亮輔佐劉備,建立了蜀國,三分天下。

吳用所用的都是陰謀詭計,是小人的行為。為了使盧俊義,徐寧,朱仝等人上梁山入夥,不惜各種手段,殺人放火。而諸葛亮所用的都是智謀,是為了治國安邦,草船借箭,空城計等等千古流傳。


劉井隆


三國與水滸當中,都有一個非常出色的軍師,只要是稍微文學常識的,就是到是諸葛亮與吳用。雖然沒能並立於世,兩人的特點卻是驚人的相似。首先就是相貌,都是書生樣子,羽扇綸巾,其次就是智謀,都是各自名著當中的第一人。諸葛亮自比管仲樂毅,吳用也稱智多星,兩人相比,到底誰勝過誰?

一、成就 諸葛勝,兩人出身都是草民,最後的成就卻是不一般。諸葛亮位至蜀漢丞相,寫《出師表》,大治川蜀,在後世的評價當中,也是令人倍加讚歎,自己死後也被封為武侯。而反觀吳用,是個沒考上的秀才,以詭計多端出名,最後成就是梁山的三號人物,也就是土匪窩子的老三。沒有留下任何功績,所以從這一點上面講,諸葛勝。

二、計謀 諸葛勝,說起謀士,最為重要的就是計謀。這次我們先說吳用的計謀,智取生辰綱,使得是迷魂藥的手段,賺取盧俊義,人家活得好好地將其逼得妻離子散,最後走投無路上梁山。當然,吳用使出的計謀很多,但大多數都是鬼點子,其中還不乏黑暗手段。但是丞相這邊就不一般了,火燒新野、赤壁之戰,無論是哪一個,都是拿得出手的大戰役,大智慧。所以單單從智謀上來比較兩人,吳用就落下諸葛亮不止一個檔次。

三、忠誠 諸葛勝,作為軍師,就要對於自己的君主忠誠,這一點諸葛亮完勝吳用,在位幾十年,每天都鞠躬盡瘁,不僅在劉備時期任勞任怨,到了阿斗時期,即使知道自己的主子無能,依然兢兢業業,恪守一個丞相的本分。反觀吳用,與晁蓋本是一村之人,有過幾十年交情,卻沒想到宋江剛上梁山沒有幾天,吳用就忘了以前與晁蓋的交情,直接跟著宋江混了,而且晁蓋身死,中間估計也有吳用等人的影子。

四、大局觀 諸葛勝,作為軍師,除了一些計謀之外,最為重要的就是能夠給自己的主公制定一個正確的大局觀。諸葛亮未出隆中之時,就已經對天下大勢瞭如指掌,還給劉備制定了一個非常正確的大局觀,但是反觀吳用,這一方面更是差得遠。朝廷本來就軟弱,欺壓百姓卻被外族欺凌,而梁山是天下英雄集結之地,如果與官府抗爭,勝算非常大。但吳用與宋江,腦子裡就只有招安,最後將好漢們差不多害死了七成,罪魁禍首其實就是這個智多星。

其實從作者的給他們的名字身上就能看出兩人的差距,一個是臥龍,另外一個是“無用”,所以二者之間誰優誰劣,也是一目瞭然。無論是現代,還是古代人對於兩人的評價,差距都是非常大的。諸葛是有名的忠臣,智謀的化身,很多地方甚至為其建起了宗祠,反觀吳用,碌碌無為,人們也是對他褒貶不一。不知道大家覺得諸葛亮與吳用,誰更厲害一點呢?歡迎與我們交流哦。

ailinlin協會


《水滸傳》吳用是有一定文化程度的封建社會知識分子,但層次不算高,謀略才能也不算高,因不得志,混跡於社會較低層,接觸三教九流,並且喜歡交結社會上具有黑勢力的人物。所以以吳用的學識及經歷是有很大的侷限性,上梁山後吳用的計謀屬幹下三爛的鬼計較多,這也是他的謀略有限和人品較低的必然表現。走招安道路也是吳用的政治理想,和宋江一拍即合,所以吳用就棄晁蓋而投宋江,和宋江結成了聯盟。而諸葛亮是比吳用更高級的封社會知識分子,是社會的精英,具有安邦定國的濟世才能,有拯救國家和人民的高尚思想,吳用和諸葛亮不菅在才能上,和思想及人品上都差距很大,不是一類人,他們沒有什麼可接近的共同點。


老夫常談


《水滸傳》和《三國演義》同為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具有非常強的可讀性和探索性,對後世影響非常深遠。兩部作品都有非常宏大的歷史背景,一個是北宋末年農民起義,一個是東漢末年軍閥混戰,在這樣大的歷史背景下,同為軍師身份的吳用與諸葛亮就具有一定的傳奇性與探索性。

一、人物經歷不同

吳用在財主家教授,使兩條銅鏈,自幼與晁蓋結交,後與晁蓋設計智取生辰綱,為避免官府追緝而上梁山,成為梁山的軍師。他足智多謀,善用計策,成為梁山發展壯大的中堅力量。受招安後,宋江被害,自縊於宋江墓前。

諸葛亮早年隨叔父諸葛玄到荊州,諸葛玄死後,諸葛亮就在隆中隱居。後劉備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諸葛亮提出聯吳抗曹,大敗曹軍,三足鼎立之勢由此形成。劉備在成都建立蜀漢政權,諸葛亮被任命為丞相,主持朝政。劉禪繼位,諸葛亮被封為武鄉侯,領益州牧。前後五次北伐中原,皆以失敗告終,後積勞成疾,病逝於五丈原。

二、人物性格不同

吳用沉著冷靜,神機妙算,足智多謀。廣交賢才,知人善用。有領導才能,能巧妙分撥梁山好漢,已達成自己的目標。

諸葛亮嚴於侓己,街亭之役,雖為馬謖之責,但他主動承擔責任。只以俸祿為生,不以權勢謀私利。心胸寬廣,知人善任,一切以蜀漢大業為重。

三、後人評價不同

諸葛亮在人民群眾中的地位與知名度較高,吳用不及他。且後世將諸葛亮視為忠臣楷模,吳用顯然無此榮號。


荒古是加


雖然吳用也是足智多謀的人,但是,無論從哪個方面去進行比較,他是無法跟諸葛亮相提並論的。因為,無論是他的“智”還是 “謀”或者“勇”都是屬於“小聰明”之類的鬼主意,而後者都是屬於博古通今、深謀遠慮型的大智慧。二者不是一個檔次上的人,吳用的功績和成就實在是差得太遠了。


金剛石1245


我認為,諸葛亮是一位富有理想的軍師,而吳用只是一個富有謀略的跟班。其理由是:

劉備只所以要三顧茅廬,就是因為諸葛亮富有理想,富有智慧。諸葛亮為劉備制定的首先要建立西川革命根據地,然而再逐步統一全國的戰略決策,深得劉備的歡心,贏得了劉備對諸葛亮的極大信任。所以劉備建立了蜀國政權後,就把恢復漢室的重任委託給了諸葛亮。諸葛亮六出祁山,最終病死在征戰途中。留下了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美名。

然而吳用卻沒有這樣的遠大理想,只是事事都按照宋江的指示辦,處處都看著宋江的臉色行事,不是從梁山的整體利益考慮問題。而是按照宋江的招安思想出謀劃策。最終導致梁山好漢死傷慘重,四分五裂,吳用也只有回到梁山上吊自盡。

通過以上分析,完全可以得出這樣一個結論,諸葛亮是一位理想遠大的軍師,吳用就是一個有謀略的跟班。事實也確實如此!




張越智872


《水滸傳》吳用是有一定文化程度的封建社會知識分子,但層次不算高,謀略才能也不算高,因不得志,混跡於社會較低層,接觸三教九流,並且喜歡交結社會上具有黑勢力的人物。所以以吳用的學識及經歷是有很大的侷限性,上梁山後吳用的計謀屬幹下三爛的鬼計較多,這也是他的謀略有限和人品較低的必然表現。走招安道路也是吳用的政治理想,和宋江一拍即合,所以吳用就棄晁蓋而投宋江,和宋江結成了聯盟。而諸葛亮是比吳用更高級的封社會知識分子,是社會的精英,具有安邦定國的濟世才能,有拯救國家和人民的高尚思想,吳用和諸葛亮不菅在才能上,和思想及人品上都差距很大,不是一類人,他們沒有什麼可接近的共同點。


萬象影區


吳用能力很低,你看他用的一些計策基本上都是害人為主。雖然諸葛亮主要是內政人才。但是吊打吳用還是沒有問題的。


維愛晴天


兩個人根本就不是一個層次的,吳用好比初中畢業,只能做個謀士,不能做宰輔,諸葛亮好比博士生導師,能夠指導一群戰將,


奈曼


天壤之別,大智慧與小聰明的對比,諸葛亮謀國謀天下,吳用兩軍對陣,全是小計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