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過後,危機還是機會?企業怎麼靠視頻營銷來場翻身仗?

疫情給我們每個人的生活都帶來了很大影響,至少無法組織線下活動。同時,疫情對企業發展也造成了很大沖擊。比如很多餐飲企業,為年夜飯備了很多貨,但疫情出現後堂食模式受到很大的影響,面臨極大的經營困境。

疫情過後,危機還是機會?企業怎麼靠視頻營銷來場翻身仗?

但同時也需要看到,疫情在產生不利影響的同時,也帶來非常多的機會。

總結一下有以下幾方面:

疫情過後,危機還是機會?企業怎麼靠視頻營銷來場翻身仗?

一、消費形態線上化

疫情當下,我們都無法出門,消費方式都通過線上實現,出現了雲賣貨、雲辦公、雲開學、雲看病,甚至出現了雲蹦迪、雲喝酒等。這帶來很大的機會,企業需要思考自身和線上化的結合點,尋找突破的機會。但我們一定要分析這些是短期的商機,還是長期的趨勢。

、消費流量社交化

疫情讓所有的社交產品流量暴漲。對於企業來說,在營銷方式上,要隨著流量、用戶注意力的遷移進行轉變。

三、表達方式視頻化

視頻讓我們的生活得到了釋放。相比圖文的表達方式,視頻更加簡單直接,同時也更加立體有趣,讓用戶具有更深的代入感。企業在產品的表達形式上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疫情過後,危機還是機會?企業怎麼靠視頻營銷來場翻身仗?

四、消費升級精細化

疫情使得我們擁有大量閒餘時間,在消費上大眾更加註重產品之間的差別。

疫情過後,危機還是機會?企業怎麼靠視頻營銷來場翻身仗?

這四大變化使得我們的生活更加複雜,但也為很多企業提供了非常好的成長機會。面對變化,企業需要把握以下三大方面:

第一,磨刀不誤砍柴工,打磨好個性化產品是首位。

面對大眾消費精細化的趨勢,企業一定要用個性化的產品來破局。中國所有的產業都值得認真做一遍,只要用比別人10倍的認真去做,這個產品就有非常大的空間和機會。我非常認同這一點。

第二、在流量最多的地方去“炫耀”你的產品。

流量最多的地方在哪?以前可能是火車站、機場等線下場景,現在則是社交平臺。企業在營銷時,一定要抓住視頻的精準渠道。各平臺受眾、調性、模式不同,各有千秋,適合最為重要。

疫情過後,危機還是機會?企業怎麼靠視頻營銷來場翻身仗?

以抖音平臺為例,它的用戶畫像中,90後佔比52.9%,男女比例為45:55,一二線城市用戶佔比50%。在快手上,90後用戶佔比80%,男女比例為42:58。B站以年輕、二次元文化為主,小紅書是垂直的種草社區,淘寶是剁手黨用戶的聚集地。

企業要清晰的知道用戶的畫像,找到用戶在哪個平臺上,在用戶的必經之路上,通過營銷,去影響他們的消費決策。

三、快速的把自己的店搬到線上去。

在線下流量勢微的現在,企業要積極的擁抱線上化,快速的把自己的店搬到線上去。

疫情過後,危機還是機會?企業怎麼靠視頻營銷來場翻身仗?

關於這一點,現在已經有很多成熟的玩法。以服裝品牌GXG為例,它通過商家服務公司的電子商城系統將大量的線下店面搬到線上,讓所有的店員利用社群進入店周圍的小區,向用戶展示熱銷品和暢銷品,並通過發放優惠券的方式導流到線下店面,店鋪中的服務人員則通過快速送貨上門達成交易。通過這種方式,GXG在四天成交1000萬元。此外,泡泡瑪特、安踏都開始使用線上模式,將地域性很強的地面店開到了線上,在逆境中實現突破。

企業是否能夠實現線上化,只是決心問題,只要你願意做,都可以將線上線下結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