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羽為何能在《史記》中列入帝王本紀?

女總裁


《史記》作為中國第一史書,史記之所以好看,除了尊重事實之外,就是加入了司馬遷個人的情感變化,和人物的情感歷程,所以讀起來,個個人物都是有血有肉有情感,非常精彩和生動,所以《史記》有那麼高的地位。最典型的就是司馬遷唯一一例,把項羽放在了帝王本紀當中。



把項羽放在帝王紀當中,是司馬遷對項羽這個英雄的同情和偏愛,還有就是項羽有些方面是符合帝王的要求的。司馬遷在書中也有過交代,書中寫到“羽非有尺寸乘埶,起隴畝之中,三年,遂將五諸侯滅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號為“霸王”,位雖不終,近古以來未嘗有也”。項羽以個人奮鬥,以一個平民只用了三年,就推翻暴秦,滅掉秦國,然後裂土封國,分封諸侯,這是千古以來沒有的事情,所以放入帝王本紀,很合情理啊!當時滅掉了秦國,項羽分封各個諸侯,要知道分封諸侯那是帝王才能幹,而項羽卻做了,大家也服從命令,項羽雖然沒有皇帝的名義,卻實行只有帝王才有的權力,說他是帝王也合理吧!在項羽本紀的描寫中,司馬遷對項羽滿滿的“怒其不爭,惜其英勇”的痛惜之情!漢代是喜歡英雄的時代,司馬遷也有英雄情結!而項羽符合了大家對英雄的想象,項羽天生神力,英勇過人,在鉅鹿破釜沉舟的勇氣擊潰了秦朝的主力,何等的英勇啊!在垓下四面楚歌,心愛的虞姬離他而去,最後悲情自刎烏江!讀了項羽的事蹟,你也會熱血沸騰,悲情嘆息,有英雄,有美女,你會不喜歡項羽這個英雄人物嗎,司馬遷是喜歡項羽的,所說痛惜他的不爭氣,所以偏愛把他寫在帝王本紀中!



再者司馬遷也有點想發洩自己對漢武帝的怨恨,對自己遭受不公的宣洩!司馬遷可是被漢武帝實施了宮刑啊,宮刑是什麼啊,那是把一個男人給閹掉成了太監,這對一個男人來說是多麼不可承受的痛苦和屈辱啊,可司馬遷堅強的扛了下來,寫成了震驚後世的史家第一絕唱的《史記》,真是太厲害了!司馬遷對漢武帝還是有那麼一點點的怨恨的,畢竟再有錯也不能閹掉別人嘛,殺掉就完了嘛,何必那樣屈辱對待司馬遷呢,你不痛你漢武帝不去試試呢!所以司馬遷把自己的悲憤宣洩在兩個人的描述上,那就是劉邦和項羽。司馬遷筆下的劉邦有梟雄的一面,也有無賴的一面,市井之徒生動無比。而項羽英勇無比,悲情英雄可歌可泣,寫的多好啊,在著筆上,司馬遷讓劉邦和項羽形成強烈的對比。我就要寫的項羽很英雄,讓劉邦很無賴,你漢武帝祖宗就是這個樣,我還把項羽作為帝王和劉邦同等地位,你能拿我怎麼著啊,你對我不公,我也對你祖宗不公,這是報復高明手段,用後世罵名讓人記得一輩子,多麼痛的領悟才有多麼狠的報復啊!當然很佩服司馬遷,並沒有心中的痛恨就枉顧事實,還是尊重史實,在史實之中對項羽有點點的偏愛,也無可厚非,正是這種情感的宣洩,我們才喜歡史記,因為歷史是活的,沒有真實情感的歷史,那是死歷史,不是人的歷史,畢竟歷史是人創造的,所以我們很喜歡史記這本史書,我們就能理解司馬遷對項羽的偏愛了!





歷史神秘人282698251


《史記》中把項羽列為帝王本紀,後世對待此有皆然相反的評價。

其一,太史公以事實為根據,當秦滅亡之際,名為義帝天下,實則是項羽主持,天下各路諸侯分封,項羽一人說了算,劉邦王漢,入主漢中。雖然,項羽自封西楚霸王,其實行使帝王權力。

其二,霸王實則諸侯,太史公以之稱本紀,求名責實,再三乖謬。

那麼,司馬遷到底為什麼要這麼做呢?可能是太史公的性格使然。

章太炎先生在講國史時說:“太史公紀六國事時,無所取材,取諸其人自著之書,不免失之浮誇。”我以為《史記》記事確實存在這方面的情況。魯迅說《史記》是無韻之《離騷》,史學家之絕唱;應該是指其描寫體例、人物刻化、敘事語言而言;其記事、記人的真實性應不在其中。如其在《高祖本紀》中載:“漢王三讓,不得已,曰:諸君必以為便,便國家。甲午,乃即皇帝位。”意思是諸侯及將相共請劉邦即皇帝位,劉邦先是推讓說,應該讓有德行的人來做皇帝,自己不敢當。大家都說,您從一個亭長起家,率領大家誅除了暴秦,平定四海,有功的人都裂土封了王侯,如果您不當皇帝,就是封了王侯的,心裡也有顧慮。您必須做皇帝!劉邦聽後說:“那你們如果說我做了皇帝大家方便,那咱們就變家為國,做這個皇帝。”這裡,明顯在貶低劉邦的水準,做皇帝連個官話都不會說,好像是江湖班子老大在大會上說話。此處應該不真實。再如《項羽本紀》記載:“乃令騎皆下馬步行,持短兵接戰。獨籍所殺漢兵數百人。”這是說,項羽在虞姬自殺後率八百子弟兵突圍,由於被騙陷於沼澤中,讓漢軍追上了,返身死戰脫險,只剩下二十八騎跟隨。又分兵三路衝入漢軍陣中決戰,項羽所在一路又損失了兩個戰士,但他們已經把漢軍甩在身後。於是向東到達烏江岸邊,把烏騅馬交與烏江亭長,他和所餘戰士手持兵器徒步返身迎戰漢軍。只項羽一個人,就殺了漢軍好幾百人。試想想,項羽就是個機器人,在晚上沒有休息好,與敵軍苦戰經日,最後放棄戰馬,徒步作戰,一個人還殺掉了至少兩百個人。顯然誇大了項羽的能力!

司馬遷為人個性很強,有時到了自以為是的程度,他認為誰好,就不惜溢美之辭,他認為誰有問題,即使找不出毛病,也在用詞上有所貶損。導致他受宮刑的原因,就是為李陵鳴冤。不管怎麼說,李陵投降匈奴是既成事實,非要說李陵投降有理,顯然有些牽強。但他就是要堅持,和漢武帝頂。結果在大家的救助下,死罪免了,被處以宮刑。

回到題目上來說,司馬遷把項羽列入本紀,就是他認為項羽被劉邦更有資格作皇帝,沒有做成,是由於天不叫項羽做,而不是項羽沒有本事。而劉邦就是做了皇帝,也掩飾不了他沒有資格的本質。

太史公史料積累深厚,寫作文采飛揚,又有宮刑後的悲苦情節,千百年來,大家喜歡他的文采與行文體例,同情他的遭遇,很少深糾其中的瘕疵,更由於大家喜歡演義,說英雄、道好漢,對項羽個人英雄主義的認可,大過了對事實的尊重,自然而然地承認《史記》把項羽列入本紀是應該的。

但在歷史上,也是有人認為太史公這種作法不恰當的。唐代史學家劉知幾在他的《史通》中就提出了對這個問題的反對意見。《史通 本紀第四》

:“然遷之以天子為本紀,諸侯為世家,斯誠讜矣。但區域既定,而疆域不分,遂令後之學者罕詳其義。”劉知幾認為司馬遷把天子列入本紀,諸侯列入世家,這是很正確的。但是,他雖然劃分了門類,而具體操作中界限卻不十分明確,以致後代學者搞不懂他真正的用意是什麼。於是他結合《項羽本紀》的實例,對司馬遷提出批評:“項羽僭盜而死,未得成君,求之於古,則齊無知、衛州籲之類也,安得諱其名字,呼之曰王者乎?春秋吳楚僭擬,書如列國。假使羽竊帝名,正可擬同群盜,況其名曰西楚,號止霸王者乎?霸王者,即當時諸侯,諸侯而稱本紀,求名責實,再三乖謬。”意思是說:項羽僭越上位,起兵為盜而死,也未從名份上成為君王,如果從古代人物中尋找相似者,就和齊國的無知、衛國州籲是一類人物,怎麼能夠在行文中避諱他們名字,稱呼為“王”呢?春秋時,吳、楚國君曾經冒用“王”號,而經書中仍然像諸侯國君一樣記載他們。如此不說,即使項羽已經竊取了皇帝名號,正好應該在史書中把他降低到同群盜一樣的地位,更何況他的國名“西楚”,稱號“霸王”呢?霸王,也就是當時的諸侯。寫諸侯卻稱之為本紀,以名稱來考求實際,實再是錯上加錯。

其實,所謂《二十四史》,不外乎是把歷史人物事件記敘下來,讓後世知道發生以前發生了什麼事,出過什麼人。起個累積歷史經驗的作用,把事情、人物記敘清楚是主要的,至於記敘體例、格式等形式是次要所在。但在等級森嚴的古代,非要定個編寫類別,把某一類人歸一起,以示敬重或貶斥,這也無可厚非。但要為此爭論不休,則似乎有些多餘。


二曲人


這個問題要從兩個方面來解答①《史記》的結構②項羽人物的定位

《史記》的結構

《史記》一百三十篇,其中“本紀”十二篇,表十篇,書八篇,世家三十篇,列傳七十篇。

自古以來對《史記》的研究很多,著述頗豐,筆者無意在此涉足這個大話題。我們針對題主的問題簡單做下論述。

我們先看下司馬遷先生在《太史公自序》中是如何表述的

罔羅天下放失舊聞,王跡所興,原始察終,見盛觀衰,論考之行事,略推三代,錄秦漢,上記軒轅,下至於茲,著十二本紀,既科條之矣。並時異世,年差不明,作十表。禮樂損益,律歷改易,兵權山川鬼神,天人之際,承敝通變,作八書。二十八宿環北辰,三十輻共一轂,運行無窮,輔拂股肱之臣配焉,忠信行道,以奉主上,作三十世家。扶義俶儻,不令己失時,立功名於天下,作七十列傳。凡百三十篇,五十二萬六千五百字,為太史公書。

司馬遷先生在這裡簡要說明了《史記》是如何分類的,一如既往的言簡意賅,留給了後世的同樣是各類解讀。有時候想想還是挺有意思

《史記》分為“本紀”“表”"書"“世家”“列傳”五種類別,學界稱之為“五體”,就是我們都知道的“紀傳體”。這種五體合一的紀傳體是司馬遷先生首創,對後世的史書創作影響深遠。

所謂“通皇帝、堯、舜,至於秦、漢之世,勒成一書,分為五體,本紀記年,世家傳代,表以正歷,書以類事,傳以著人。使百代而下,史官不能易其法,學者不能捨其書”——《文獻通考·卷一百九十一經籍考十八》

按照古今學者的分析,五體的“五”源自五行,十二本紀中的“十二”來自十二地支,十表的“十”來自十天干,八書中的“八”

來自八卦,三十世家中的“三十”源自《老子》三十輻一轂,象徵記錄著王朝股肱之臣,七十列傳中的“七十”等同於古人認同的歲數“七十”,所謂人到七十古來稀

還有其他一些說法,大體如此,我們這裡不做深論,司馬遷先生是否有此深意我們的確無法形成定論。權且當做一種認識,不過從中不難看出《史記》的宏大架構的確非同一般。

“本紀”通過編年的形勢記錄了從五帝到漢武帝歷代帝王之事,是整個《史記》的時空框架,由各個帝王的紀年構建了一條連續的歷史記錄。所以本紀的作用非常重要,想讀懂《史記》,本紀必須要熟讀,而且要搞清楚各個時期紀年的方式,否則非常容易搞錯。

“表”通俗來說就相當於一個事件和人物的日曆,與其他幾個文體相互補充。

“書”記載的是禮、樂、天文、曆法、水利、經濟等內容

“世家”記錄了歷史上重要的人物世系變遷,主要是諸侯及一些特殊代表的人物

“列傳”則記錄了“本紀”、“世家”之外的一些歷史人物。

《史記》的五體互相補充,對同一人物的描寫往往在不同地方會有區別,有的地方還存在相互矛盾之處,有些人拿這些不同之處去貶低《史記》的真實性,其實是很無知的。這些差異恰恰體現出司馬遷先生嚴謹真實的創作風格。

例如本題中的主角項羽,在《項羽本紀》中項羽是個重情重義、威武仁德的大英雄。在《高祖本紀》《陳平世家》《淮陰侯列傳》等地方就成了一個殘暴兇悍、嫉賢妒能、有勇無謀的莽夫。這是司馬遷春秋筆法的妙處所在,以不同人物的視角去描寫人和事。

所以我們讀《史記》時候絕對不能根據其中一篇來對事對人下結論,需要讀者有甄別的能力,最簡單的辦法是通讀有關章節。如果有興趣還可以參考其他史籍和現代一些學者的分析。

我們既然知道了《史記》的基本結構,也瞭解了“本紀”記錄的內容,其實不難看出來為什麼會出現《項羽本紀》。

《史記》十二本紀有《五帝本紀》《夏本紀》《殷本紀》《周本紀》《秦本紀》《秦始皇本紀》《項羽本紀》《高祖本紀》《呂太后本紀》《孝文本紀》《孝景本紀》《孝武本紀》。

上文我們說到,“本紀”是一個時空框架,是由連續的時間構成的一條歷史記錄。這點在《史記》十二本紀的選擇上體現的非常清楚。

五帝后面是夏商周這個很好理解,周後的秦指的是戰國後期的秦國,也就是公元前249年秦滅掉春秋時候的東周,我們知道秦王朝建立的時間是公元前221年,從周亡到秦立,司馬遷將中間的28年的王朝空白期用《秦本紀》連接起來,這28年是秦國主導的年代。

之後單獨立了《秦始皇本紀》也是這個原因,這個時候秦王朝建立了,進入秦始皇統治時期。同理,公元前207年秦亡到公元前202年項羽敗亡,這中間的五年,在司馬遷的眼中是“楚”國統治時期,實際的統治者事實上是項羽,但項羽並沒有完成統一稱帝,沒有年號這些,所以取名《項羽本紀》,紀年用的是漢高祖,後面《高祖本紀》和《孝文本紀》中間是《呂太后本紀》是同一個道理。就是按照統治者來將歷史連貫起來。

說實話,這點非常聰明,體現出來了司馬遷先生的大智慧,仔細讀過《史記》的朋友想必深有感觸。

項羽的地位

題主問題中提到的司馬遷認為項羽剛愎自用不懂謀略缺乏戰略其實就是上面講到的那個原因,《項羽本紀》才是司馬遷對項羽真正的個人看法,我們不妨看下司馬遷在《項羽本紀》中是如何描寫項羽的。

"羽非有尺寸乘勢,起隴畝之中,三年,遂將五諸侯滅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號為'霸王',位雖不終,近古以來未嘗有也。"。——《史記·項羽本紀》

“三年,遂將五諸侯滅秦”,這句話是說項羽率領五個諸侯國滅亡了秦國,我們知道,首先進入關中的是劉邦,但司馬遷認為實際滅秦的是項羽,事實的確如此,項羽鉅鹿之戰殲滅掉秦軍40萬主力是秦滅亡的直接原因。

“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這裡是說項羽分封諸侯,所有政令都是由項羽來制定。此處表明了直到項羽敗亡之前這段時間實際的統治者是項羽。

“位雖不終,近古以來未嘗有也”,這句表明了在司馬遷心中項羽的地位,古今未有的一位大英雄。

還有其他一些褒讚項羽的地方,我們這裡就不一一列舉了。

楚漢戰爭雖然時間短,但牽扯到的人物和事件比較多,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筆者頭條號,裡面有詳述的文章。同時也有筆者對項羽這個人物詳細的分解和剖析。其中有很多是筆者獨立思考出來的觀點和認識。

結語:本文從兩個方面論述了之所以司馬遷在《史記》為項羽做《本紀》的原因。一是《史記》的結構中“本紀”就是一個由連續時間組成的框架,二是項羽是楚漢爭霸這段王朝空白時間段的實際統治者。想必應該已經解答得很清楚了


長門文軒


秦亡漢立之前,就應該是“西楚”元年。雖然項羽沒稱帝,但實際上是天下共主。項羽列享《本紀》待遇,那是實至名歸,何況司馬遷還是項羽之鐵粉。

奇葩的是司馬遷把呂后也納入了《十二本紀》,這讓史學家們大惑不解,把個“三黃五帝”弄的也身價大跌[大笑]




琴島牧風


司馬遷在受刑獄之災時,對劉邦的死敵項羽發出由衷的讚歎,可見項羽在司馬遷心中的位置,項羽的行為確實感動了頗具正義感的司馬遷。

在司馬遷生活的那個年代盛行的 是勝者王侯敗者為寇。追殺項羽的漢軍將領,後來將項羽五馬分屍,項羽的下場非常慘。但項羽波濤壯闊的一生,怎麼看都是英雄。項羽創建了一個英雄尺度,就是不以成敗論英雄。司馬遷讓項羽在《史記》中青史留名,而且司馬遷在《本紀》中也記載了項羽,《本紀》記的是三皇五帝,但是項羽沒做帝王。司馬遷充分的地肯定了項羽的英雄地位。

司馬遷對項羽的評價極高。司馬遷認為項羽非常了不起,在諸侯中,雖然不算突出,但最後卻成了諸侯總統領,並在三年內,把強大的秦國推翻了。秦滅六國後,苦心經營,想建立萬世基業。“踐華為城,因河為池”,按西嶽的尺度來製作,可見秦朝確實實力強大。但就是在這種情況下,項羽率領自己的軍隊,將強大的秦國推翻了。而在司馬遷那個時代,像項羽這樣的英雄人物根本就沒有。

司馬遷在寫《史記》的時候,主要考慮項羽的兩個特徵:(1)體貌特徵;(2)與眾差別的性格特點。這兩點影響了項羽的一生。項羽在體貌上,身高八尺,力大能舉鼎。司馬遷說的另外一個特點,重瞳子,一隻眼睛裡能有兩個瞳孔。史書曾紀錄了項羽怒視的威力。說項羽帶著二十八騎突圍,漢軍上將追上項羽時,項羽轉身大聲吼叫,嚇退了漢軍。

司馬遷在《史記》中還寫了:“羽豈其苗裔邪?何興之暴也?”如果不是苗人的後代,為什麼會這麼暴呢?根據歷史記載,在遠古時代三苗曾是蚩尤的子女,曾逐鹿中原並大獲全勝的蚩尤被黃帝封為兵主,現在說是戰爭之神。並把他畫在軍旗上,希望將士能像他一樣英勇。司馬遷總以為項羽是三苗的後人。所以司馬遷認為項羽體內流著三苗人的血液。


公元前


這就出分體現在司馬遷的過人之處,寫書不是為了博得當朝統治者喜歡,更不是巴結當朝統治階級,不是以勝敗論英雄,寫得一本後世認可的史書。

眾所周知,司馬遷撰寫的傳世史學名著《史記》含五種體例,一為本紀,二為表,三為書,四為世家,五為列傳。

而本紀,一般認為是天子或天子家族的傳記,項羽不過是西楚霸王而已,為什麼司馬遷要把他寫到本紀中去呢?

是因為司馬遷對項羽太過敬仰,而模糊了體例,拔高了項羽的地位?

還是因為司馬遷因身遭腐刑而對漢室過於痛恨,所以要拔高項羽的地位,藉此來抒發心中的鬱悶?

其實,或許司馬遷在撰寫《史記》時,部分細節會受到感情因素的影響而出現偏差,但在涉及到體例這樣的大原則時,司馬遷是會排除感情和情緒的影響,實事求是地予以呈現。

我們之所以看到作為西楚霸王的項羽能夠進入到本紀中,其實這是司馬遷對法統的確認。

在司馬遷撰寫的《史記》中,黃帝的法統源於神農氏,其後所有天子和君王的法統,皆源於黃帝,包括漢之北疆的敵人匈奴,他們的法統也可以追溯到黃帝。

這種法統思維,在漢高祖劉邦這裡遇到了挑戰。

照理說,漢高祖劉邦的法統應源於秦,因秦王子嬰是向劉邦投降的,但秦王子嬰向劉邦投降之後,劉邦並未事實上成為關中之主,而是被項羽打發了偏遠的蜀地。

故而,我們不能說劉邦的法統源於秦了,而要說劉邦的漢的法統源於項羽。

既然劉邦的法統源於項羽,我們就要承認項羽曾一度擁有宰割天下的地位,承認項羽曾在一段時間內擁有天子之實。

故而,司馬遷把項羽寫到了本紀之中。

事實上,項羽也確實一度擁有天子之實,只不過,這段時間持續的很短。

最遲到漢二年八月,漢王劉邦兵出巴蜀之時,包括漢王劉邦在內的田榮、彭越、陳餘等諸侯已事實上不承認項羽的天子地位。

所以項羽才要攻齊阻漢。

為什麼項羽最後在齊和漢之間選擇先對齊開戰呢?

就是因為項羽收到了代表漢國意見的張良的書信,張良在信中的意思很明確,漢還是願意尊西楚霸王為天子的,但漢想拿回三秦,也只想拿回三秦而已。

與此同時,張良還在書信中呈上了田榮、彭越、陳餘等人造項羽反的證據,所以項羽在百般權衡之下,把矛頭指向了田榮。

後來,漢王又趁項羽深陷齊地之際,偷襲了彭城,這是明明白白地不承認項羽的天子地位,所以在其後的兩年多時間裡,項羽始終把矛頭指向漢王劉邦。

也就是說,直至彭城之戰前,劉邦仍是表面上臣服於項羽的,後來劉邦造了項羽的反併成了新的天子,所以劉邦的法統是源於項羽的,所以項羽被立在皇帝本紀裡面,不是皇帝盛世皇帝。


指尖遺落舊時記憶


我認為回答這個問題之前,首先要弄明白兩個問題,才能更好的解決這個問題。

1,什麼是帝王本紀?

2,項羽的功績:

所以我將先從這兩個問題入手,再去回答題主所問的問題。

1,什麼是帝王本紀?



本紀作為司馬遷寫的《史記》中得一部分,它的意思是法則和綱紀,而帝王本紀就是以天子、國君的事蹟作為綱領,採用編年、記正朔的形式,反映朝代的變遷、時代的大勢。但是在實際上,帝王本紀是按照編年的體例,依照年月的順序,記載帝王的言行政績,以及當時的重大事件的。所以從上面我們可以知道帝王本紀的內容並不簡單是帝王的傳記,還包過按照編年的形式來記載一朝的大事的內容。

2,項羽的歷史功績:



我們知道秦朝末年,為反抗暴政,各地紛紛起義,項羽就跟隨自己的叔父項梁發動吳中起義。隨後在鉅鹿之戰中,項羽擊破章邯和王離領導的秦軍主力,殺死秦王子嬰,自稱西楚霸王,定都於彭城(今江蘇徐州市),大封滅秦功臣將領,擁立六國貴族後代為王。雖然後面被劉邦所敗,在烏江自刎,但是他推翻秦朝暴政,加速秦朝滅亡的歷史功績不可磨滅。

我們瞭解完上面的兩個問題,現在再去回答題主所問的問題,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點來解釋:

第一,根據司馬遷編寫《史記.帝王本紀》的內容來看,秦朝某年發生的大事就有項羽的鉅鹿之戰,所以把項羽記到《帝王本紀》裡面也是為了記載當時發生的大事件。

從上面我們可以知道,帝王本紀的內容不但包過帝王的言行政績,也包過當時一朝時期所發生的大事。而秦朝末年,作為農民起義領袖之一的項羽在鉅鹿之戰中擊破了秦朝的主力,可以說是當時震驚天下的大事。司馬遷在記載這件大事的同時,項羽這個始作俑者肯定也會被記載上。



第二,帝王本紀是記載帝王的言行政績,項羽雖然沒有做過帝王,但是他卻擁有帝王的權力和地位,比如分封諸侯。

如果上面的理由有點勉強的話,我們就按照帝王本紀的直接內容來說,記載帝王的言行政績。所謂帝王,肯定是天下之主,在當時的情況下天下之主是秦王子嬰。但是項羽把他殺死後,定了都,又分封了諸侯,擁有帝王的權力和地位,所以理所當然司馬遷可以把項羽記載在帝王本紀裡面。



第三,項羽的歷史功績值得司馬遷肯定。



我們知道項羽最後因為剛愎自用,造成被劉邦包圍,以至於在烏江自刎,但是在此之前他從本來沒有尺寸的封地,卻在三年內,滅掉不可一世的秦國,封疆裂土,分封天下,號稱“霸王”。這樣的功績是前人從來沒有的,所以司馬遷肯定其歷史功績,把他記載在帝王本紀中。原文中有如下描述:

然羽非有尺寸,乘勢起於隴畝之中,三年,遂將五諸侯滅秦,政由羽出,號為霸王。位雖不終,近古以來未嘗有也。

結語:綜上所述,項羽能列入帝王本紀的原因一方面從帝王本紀的內容來看,項羽符合其內容標準,另一方面就是項羽的歷史功績值得司馬遷肯定。


許家那個人


由於最近收到的多是與歷史無關邀請,很少回答悟空回答了。由於用手機回答,簡略把觀點陳述如下。一般認為,司馬遷能夠把項羽入本紀、陳涉入世家,反映了司馬遷進步的歷史觀,這種說法有其道理,但不全面。因為項羽入本紀,是尊重歷史事實。當然項羽沒能建立起穩固的封建王朝,不過其是楚漢戰爭時期名義上的最高統治者,他自稱西楚霸王,大封天下,只不過分封不均,惹起眾怨。劉邦更是不滿意,剛分封完就陷入紛爭。項羽東征西討,由於有勇無謀,被劉邦擊敗,落了個烏江自刎的下場。所以太史公如此寫史,的確是從事實出發的。





談史說魯


《史記》作者司馬遷為何把項羽寫入帝王本紀呢,標準答案只有司馬遷知道。作為歷史愛好者,只能根據史料去分析,寫出個人的一已之見。正確與否,不得而知。個人認為:首先項羽作為楚漢戰爭的一翼,項羽是一個悲劇式英雄,司馬遷在《項羽本紀》中,以飽滿的熱情,歌頌了項羽在滅秦過程中所建立的豐功偉績,給予了充分的肯定。秦朝末年,陳勝武廣、項羽、劉邦以及趙國舊勢力都是反秦的。項羽在滅秦中有突出的戰績,一是假借項梁名義,殺宋義,取得楚軍上將軍之權,便於其自主決策反秦策略,二是項羽帶2萬楚軍滅秦救趙戰爭中,渡河之後,破釜沉舟,持糧三日,自斷後路,大戰秦軍,與秦軍九戰,絕其甬道,大破秦軍,收秦軍二萬,為防其反水,坑秦軍殘餘2萬。其次,對項羽講信譽是肯定的,鴻門宴不殺劉邦,雖有“婦人之仁”之嫌,但必竟顯示了其英雄大度的作為,以鴻溝劃定為楚河漢界,項羽便引兵回彭城,而劉邦且乘勝追殺,劉邦在軍事上雖沒佔到便宜,但違約的是劉邦。第三,司馬遷有崇敬英雄情結,項羽年少讀書、學劍均不成,但喜歡學兵法,不過兵法也沒學出成就,但項羽勇猛過人,力能扛鼎。在兵敗垓下,四面楚之時,項羽寫了一首催人淚下的一首詩,“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英雄、美人借別,可謂是最高的愛情悲歌。


李同民


秦末因秦二世的殘暴統治,天下大亂,群雄逐鹿中原,西霸王項羽勇武過人,他的勇武前無古人後無來者,至今有關項羽的故事還有很多,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霸王別姬千古絕唱,當時項羽勢力最強,滅秦項羽功勞最大,秦朝滅亡後項羽雖說沒有稱帝,但他對天下發號施令,分封諸侯,行使皇帝的權力,劉邦就是他封的,當時劉邦的勢力就不能和項羽比!劉邦本人非常害怕項羽,經常被項羽打的丟盔棄甲。如果不是韓信幫劉邦,劉邦根本不是項羽的對手。在就是司馬遷本人非常崇拜項羽,不以成敗論英雄,就是司馬遷在讚美項羽!所以項羽寫進本紀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