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鵰俠侶》中,全真七子是不是反面角色?為什麼?

閃擊伯爵2


《神鵰俠侶》中,全真七子當然不是反面角色,不過所謂七子,早已經在《射鵰英雄傳》中失去譚處端了。


全真諸子在《神鵰俠侶》中,之所以給人家一種“反面角色”的錯覺,歸根結底在於全真教掌門王重陽王真人和古墓派祖師林朝英林女俠兩個人之間的恩恩怨怨。


一方作為王重陽的嫡傳弟子,另一方作為林朝英傳人的小龍女和楊過,這雙方自然“勢同水火”,矛盾重重。

再加上楊過和小龍女兩人的驚世駭俗般“師生戀”,就連郭靖和黃蓉都視為離經叛道,不能容忍。


全真諸子自然也就要視為“大逆不道”,從而處處為難於他們。

最後,《神鵰俠侶》中,全真七子的傳人齷齪如趙志敬等人,一定程度上也抹黑了他們的名聲。


孫少俠品金庸


一,全真七子其人其事簡介。

全真七子為道教全真道創始人王重陽的七位嫡傳弟子。即馬鈺(丹陽子)、丘處機(長春子)、譚處端(長真子)、王處一(玉陽子)、郝大通(太古子)、劉處玄(長生子)和馬鈺之妻孫不二(清靜散人)。



王重陽駕鶴歸西之後,全真七子在北方廣泛傳播全真教,並且各立支派,即:馬鈺遇仙派、丘處機龍門派、譚處端南無派、劉處玄隨山派、郝大通華山派、王處一全真派、孫不二清靜派。這其中,又以丘處機及其龍門派影響最大。其大多出身世家大族,有一定的社會地位和文化修養,師承王重陽三教合一思想,雖各創一派,但宗教思想和修煉方式大致相似。

二,按相關小說的描述和設定,無論是在《射鵰英雄傳》小說還是在《神鵰俠侶》小說,全真教和全真七子都不是反面角色的。接下來就請大家一起來看相關小說的事例證明吧:



第一,《射鵰英雄傳》原作小說當中的事例。

(1)按《射鵰英雄傳》原作小說的描述,全真教的創始人王重陽本身就是一位抗金義士。然後全真七子之一的丘處機也是一位抗金英雄。正因為丘處機抗擊金兵,所以丘處機才會結識郭嘯天(郭靖之父)和楊鐵心(楊康之父)的。丘處機贈予匕首給郭嘯天和楊鐵心,其主要用意就是讓郭、楊的後人不要忘了“靖康之恥”了。



(2)緊接著,在嘉興南湖煙雨樓,看見金兵丘處機等全真七子就朝著人多處衝殺過去。直至把金兵衝殺等得七零八落……後來,因為成吉思汗征戰沙場殺戮太重,丘處機就不遠萬里親赴蒙古大漠地區勸喻成吉思汗不要殺戮過重。此外,在射鵰小說的結尾部分,周伯通制住沙通天等人之後,又是丘處機押送沙通天等人到全真教重陽宮也閉門思過的。

第二,《神鵰俠侶》原作小說當中的事例。

(1)小說的開頭部分,郭靖之所以要把楊康送到全真教學習武功,就是希望楊過能夠知錯就改,不要再走父親楊康的老路了。



(2)正因為全真教及其全真七子等人經常對蒙古人不利。蒙古方面才多次派出霍都王子等人侵犯和騷擾全真教和重陽宮的。而且,有幾次還幾乎都要得逞了!另外,丘處機的弟子尹志平後來就是歿於蒙古人的陰謀詭計了。

當然了,按《神鵰俠侶》原作小說的描述,在長期與蒙古人鬥智鬥勇的過程中,一方面不可否認的是全真教出了一個叛徒趙志敬。趙志敬欺師滅祖投降蒙古人,就連周伯通都差一點兒就死在趙志敬的手上了;另一方面,尹志平曾經是玷汙了小龍女的清白的。凡此種種都不得不讓人懷疑全真教和全真七子究竟是不是一個“大反派”了!然而,“是金子總會發光、真金不怕火煉”。無論是在《射鵰英雄傳》中,還是《神鵰俠侶》中,全真教和全真七子都不反派的。


騎蝸牛走高速


“射鵰”三部曲中的全真派,創立於中神通王重陽,后王重陽離世,掌教是其大弟子馬鈺,彼時全真教人才輩出,全真七子個個可以開宗立派,其徒子徒孫不計其數,儼然為中原武林第一大幫派,遠超少林丐幫。

然而赫赫揚揚的全真教,卻在百年後的倚天江湖中消失殆盡,不見了蹤影,正所謂“眼見他起高樓,眼見他宴賓客,眼見他樓塌了”。門派興衰也有一定的自然規律,難得的是全真派的俠義精神卻融入到武林的血脈之中,源遠流長。

題主所問:“神鵰”中的“全真七子”是否為反面人物?

這個問題與“黃蓉在神鵰中成為了壞人”具有異曲同工的特質。在“神鵰”中,全真教出場的次數並不多,反而是全真周邊的人物反覆出現,離例如老頑童、耶律齊等。全真七子在“神鵰”中大都年事已高,也許武功並不是最強,但在武林中也算德高望重之人。之所以給人以非正面的角色這種印象,無怪乎是沒有給男主角以禮遇,或者說與眾不同的待遇。

丘處機初見楊過之際,也是老懷安慰,自己的嫡傳弟子楊康雖然可惡,但多年的師徒之情如同父子,楊康有後也是大快人心之事,但鑑於對楊康教育失敗,他決定從嚴教授楊過,所以才把楊過交給趙志敬。

後楊過與趙志敬師徒反目,楊過破門出教,入了古墓派,古墓派孫婆婆雖然待楊過極好,但在與全真教交涉過程中也是頤指氣使,與郝大通比武過程中被郝大通失手打死,也是意外之舉。

大勝關楊過偽裝不會武功,孫不二出言恐嚇,不過是大人嚇唬孩子的做法,在楊過使得趙志敬難堪後,然後全真教憤怒離開大勝關。

然後楊過和小龍女在重陽真人石像前拜堂成親,大鬧全真教,全真教上下雞飛狗跳。並在金輪法王這等高手之下,全真教雖然人數眾多,但不堪一擊,也讓人痛心不已。

但書中種種,全真七子卻從來沒有做過什麼邪惡之事,對於下一輩如趙志敬投降的事情,也在第一時間知曉後予以清除門戶。對待楊過沒有呵護有加,也不過門戶人多事繁,頂多算是尾大不掉,失察之過。

但他們在中原武林,行俠仗義,輔助郭靖抵抗蒙元,特別是丘處機,率領門人前去覲見成吉思汗,勸誡少殺,可謂漢人的第一功臣,成就不遜色其師,這才是真正的大才,大聖之人。


北望大坡灘


全真七子其實在《射鵰》中就變成全真六子了,西毒歐陽鋒趁全真七子大戰黃藥師的時候突然下重手殺死了長真子譚處端。到了《神鵰》中掌教真人丹陽子馬鈺也已經逝世,全真七子只剩下五子了。

但是不管是全真七子還是全真五子卻絕對不是反面角色

全真七子是全真派祖師王重陽的七個弟子,個個武功高強,修為深厚,可能是金庸一直都拿他們和天下五絕做比較,所以全真七子看起來好像武功不高。其實全真七子雖然比不上東邪西毒之輩,也絕稱不上武功低微,甚至算得上是江湖中少見的高手。

而且他們作為道家真人,修為高深,境界更是常人難以企及。馬鈺能夠千里迢迢來到蒙古大漠教導郭靖正宗全真內功,丘處機不僅能為尋找忠良之後與江南七怪定下世紀賭約,更是為了天下蒼生不遠萬里找到成吉思汗只為了勸他止殺。這樣高強的品格能說是反面人物嗎?

不僅郭靖一直十分敬仰全真七子,對待全真七子一直如師如父,就是全真七子在江湖中也是名聲大振,響徹武林。提起全真道士,江湖中人無不敬仰。題主說的什麼蠻橫無理、有眼無珠、不辯忠奸、武功低微不應該按到他們頭上,除了有一點點食古不化。

說他們食古不化也是對待楊過和小龍女的愛情觀上,其實在楊龍之戀這個問題上連郭靖黃蓉都沒能轉的過彎來,別提幾個玄門正宗的道士了。也是楊過小龍女的愛情太過驚世駭俗,整部《神鵰》也就東邪黃藥師能夠接受,說他們食古不化也是人之常情。

全真教弟子眾多,難免出現一兩個害群之馬

雖然全真七子個個值得敬仰,但是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偌大一個全真教弟子千眾,難免出現幾個害群之馬,也實屬正常。比如奪走小龍女貞操的甄志丙(三聯版為尹志平)和一直妄想做全真掌教的趙志敬,他倆才是真正的反面人物。

甄志丙六根不淨自甘墮落是一個不爭氣的淫徒,最後死在了小龍女劍下也算是死的乾淨。而趙志敬可以算是真真正正的反面人物,甚至可以說是反派角色。趙志敬雖然不是大奸大惡之徒,但是他為了做全真掌教,不僅一直要挾甄志丙,還和蒙古人勾結,做了賣國之賊,實在是為人不齒,最後被周伯通放玉蜂咬死,也算是清理了門戶。

綜上所述

全真七子除了有點食古不化以外,其實修為高深,在江湖中更是受人敬重,絕不是反面人物。全真教的反面人物是甄志丙和趙志敬,還有一個欺負楊過的鹿清篤(趙志敬的徒弟)。


流浪歌手黃老邪


《神鵰俠侶》中全真七子每一個都是有原型的,他們在歷史的長河中曾經有過一席之地。首先看書中全真教的創始人王重陽,歷史上的原型叫王喆,是一個自幼習文學武的忠義之士。他青年時期就是宋金戰亂不斷的時期,這種情況下很多人會選擇避世,王喆也不例外,就在終南山立教,並且自封重陽子,後來他在山東又收下了多位弟子,這些弟子就是全真七子的原型,分別是邱處機、譚處端、劉處玄、王處一、郝大通、馬鈺和馬鈺的妻子孫不二。小說和歷史總有差距,全真七子在小說中的形象是很高大上的,他們都是抗金英雄,雖然是江湖人士,但也是一腔熱血為了家國。

但是實際上並非如此,當時全真教在金國境內,丘處機和王處一當掌門的時候,是承認了金國的政權的,可能他們也自知無法反抗大金,只能退縮下來。直到金國被滅,南宋政權建立,他們才效力於南宋,所以並沒有可歌可泣的熱血情節,不過也就是個普通人罷了。 當時在金國境內,王處一經常被邀請到宮中,和金世宗聊天,他們聊的就是治國之策,道教的精義之處就是無為而治,這還得到了金世宗的認可,所以全真教的地位相當高,每個當權者都想要爭奪,連成吉思汗都數次想要和丘處機見面商量治國之道。這些遠離江湖宣傳道義的修煉人士的信仰與普通人不同,所以我們也只能尊重他們當下的選擇。 ------------- 如果我回答對你有幫助,請關注我一下。或有其他問題也可以關注我,給我發私信


小蘭愛寫字


《神鵰俠侶》中,全真七子是不是反面角色?

金庸先生的代表作《神鵰俠侶》確實好看。那麼作為武術大家的王重陽在創立全真教後,他的傳人——全真七子,雖然功夫無法企乃師父項背,但弘揚全真教的道教思想不遺餘力!尤其是丘處機。雖然全真七子處事有點冥古不化,還不算l是反面角色!



1

雖然全真七子沒有像師父王重陽高舉旗子抗金,但他們的重心放在弘揚道教上!

在王重陽為了抗擊金國的事情上,民族大義確實可歌可泣!

自從王重陽仙逝去,他的徒弟全真七子重心放在弘揚道教上!尤其是在北方廣泛的傳播。同時,還成立了不少全真教支教!

特別是丘處機的龍門派,影響力大,弘揚孝行,慈悲,濟世,救難。說起來對當時社會產生的效果和影響都是很好的!

如果,全真七子是反面人物?能弘揚這些近似正能量的東西?能夠在齊魯大地盛行?



2

全真七子之一的丘處機,貢獻最大——感化成吉思汗,停止瘋狂殺戳。

作為全真七子之一的丘處機,為了宣傳弘揚全真教,不遺餘力!

當成吉思汗率領的蒙古鐵旗進入中原時,為了征服天下,曾經的瘋狂殺戳!

於是,丘處機找上門去,多次向成吉思汗宣揚全真教的思想。

最後,成吉思汗被丘處機的虔誠所感動和感化,接受了丘處機部分思想,停止了瘋狂的殺戳!

這也說明了,這是全真七子運用了全真教的思想改變了當時局勢的風向,的確是功德無量!



總結:這些足以證明全真七子不是反面人物。否則,全真七子很難在社會上立足!更不用說弘揚所謂的道家思想了!


阿邦行走在文化長廊


射鵰和神鵰書中所寫,王重陽本是抗金義士,以反抗金國侵略及殘暴統治為己任,創立全真教也是為此,所以傳道受業並非其志向,也非其主業。所以全真七子並未在武藝上得到王重陽悉心栽培教導是肯定的。相反,在如何存續漢人江山、反抗金朝上估計教導更多,所以才有全真七子中的馬鈺深入蒙元境內教授郭靖武藝及做人的道理,丘處機更是直入王帳與鐵木真坐而論道。

很多人覺得全真七子武功不行,無非是覺得,全真七子和五絕這些前輩比起來,差很多,和楊過小龍女這些小輩比起來,也差很多。有點別人都在進步,而他們卻在原地踏步的感覺。整個射鵰時期,正派出場的人物中,全真七子和江南七怪行俠仗義最多,反派角色基本上都歸在楊康手下,除去不常出場的五絕之外,全真七子算得上是一流高手了。

射鵰至神鵰時期,中原武林最大的少林寺閉寺多年,很少有少林弟子行走江湖,名門正派中道家獨大,掌管重陽宮的全真七子武林地位顯然很高。





黃河口異客


顯示系出名門因人而異,周百通和楊過的少年就是奇蹟般的人物,成就武功出類撥萃,遠勝於全真七子,但七子行俠仗義,人品也是忠孝之輩,專心道學,絕非什麼反面人物,也是小說裡的佼佼者。


張果老忠記


小說和歷史總有差距,全真七子在小說中的形象是很高大上的,他們都是抗金英雄,雖然是江湖人士,但也是一腔熱血為了家國。但是實際上並非如此,當時全真教在金國境內,丘處機和王處一當掌門的時候,是承認了金國的政權的,可能他們也自知無法反抗大金,只能退縮下來。直到金國被滅,南宋政權建立,他們才效力於南宋,所以並沒有可歌可泣的熱血情節,不過也就是個普通人罷了。


拼未來的路


屬於鋪墊角色,上不上下不下,缺了故事情節又不完整的那種類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