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江街道“深夜食堂”溫暖風雪中的“戰士”


沿江街道“深夜食堂”溫暖風雪中的“戰士”

晚上7點,南京江北新區沿江街道路西社區疫情防控工作群各卡口準時傳來了交接班工作照,照片裡雪花還在飄落,地面被厚厚的白雪覆蓋,臨時搭建的簡易塑料棚更顯得格外寒冷。沿江街道路西社區黨總支書記李炳菊趕緊在工作群裡問了句,“各位同志吃了嗎?”緊跟著大家紛紛曬出面包、沙琪瑪、餅乾的照片。

李書記看看窗外的飄雪,心裡還是不落忍,徑直朝食堂走去。她在食堂裡有條不紊的忙活起來,燒水、洗雞蛋,水滾下調料、放雞蛋。在等待的過程中,她又開始支鍋燒水,一瓶瓶的開水被打進水壺裡,她說:“我得把熱水備足了。天氣冷,吃上一口熱騰騰的泡麵都是滿足。”

沿江街道“深夜食堂”溫暖風雪中的“戰士”

晚上九點半,沿江街道路西社區“深夜食堂”正式“營業”!李炳菊和工作人員載著由茶葉蛋、泡麵、餅乾和熱水組成的80份愛心套餐緩緩駛出社區,衝破重重夜幕奔赴向一線防控卡點。

送餐的第一站是招商蘭溪谷小區門崗,此刻路上空無一人,保安師傅們卻沒有因此閒下來。他們正忙著清理小區門口和人行道上的積雪,一鍬鍬剷出一條過道,再一塊塊鋪上防滑墊。看到社區工作人員的到來,他們放下手中的工具,接過夜宵,“手腳都凍麻了,這時候這份熱乎乎的食物,心裡是真的感動。”物業保安隊長剝著雞蛋,認真地向社區工作人員道謝。

沿江街道“深夜食堂”溫暖風雪中的“戰士”

依次送完15個小區門崗,“愛心夜餐”小分隊又馬不停蹄的來到了居民組卡點,看到同事們帶著熱水壺、茶葉蛋,值班的卓星趕緊接過熱水壺,倒了點熱水出來暖手,剛準備喝上一口,水杯到嘴邊才發現,口罩還沒摘——“帶了整整一天的口罩,現在感覺口罩快和自己融為一體了。”卓星的一句話,惹得周圍人哈哈大笑。遠遠看到有居民朝路口走來,卓星放下水杯,拿出登記表,從懷裡掏出額溫槍講解起來“這個機器溫度低就用不起來,我都是把它夾在腋下”……這就是一線卡口值崗人員的工作常態。

夜餐一份一份地發,後備箱裡的儲備越來越少,還有最後一個龍王山卡口沒有去,李書記有點自責“下雪了,估計馮師傅都沒下山吃晚飯。”卡點亮著微弱的燈光,四周卻沒人,喊了幾嗓子,馮師傅從後山趕了回來,“我一直在巡邏,疫情防控可不敢麻痺大意。”馮師傅頭上那頂溼漉漉的皮帽記錄著他的工作軌跡,李書記把餐食遞給馮師傅,然後緊緊握那雙冰冷、粗糙的大手說:“你辛苦了,真的謝謝你。”

送完最後一份夜宵,已經接近凌晨1點了。轄區每個點位的一線人員都收到了“愛心夜餐”,望著空空的後備箱,大家長長的舒了口氣,相互笑了。

戰“疫”無情,人間有愛。昨夜為戰“疫”一線工作者營業的“深夜食堂”,是為了千家萬戶能夠在家吃上溫馨的晚餐。也正因為有這樣一群可愛、認真、負責的人,疫情終將過去,靜候春暖花開。您看,今天春光明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