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筆怎樣起倒?

厚才


在毛筆字書寫的時候,筆桿的起倒,這不應該成為書寫者關心的一個問題,因為筆桿的起或者倒,它只是書寫中應用筆法書寫的結果,而並非由筆桿的起倒來進行控制筆的書寫。你關注的這一點,算得上是本末倒置。


一般來說,我們在毛筆書寫的時候,對執筆的要求就要筆桿垂直於紙面,但是在實際的書寫中,由於筆法的應用,筆桿也會隨之會有小幅度的起倒。因此,筆桿的這種起倒,它是在書寫中應用筆法的結果,是很自然的。

我們可能在很多視頻或者現場中,看到一些書家在書寫毛筆字的時候,他的筆桿會隨著他書寫筆法的走向而倒向筆畫收筆那邊,其實這在書法中是一種不正確的。



毛筆書法的正確運筆方法是推著毛筆前行,而並不是拉著毛筆來前進。這主要是由於中鋒運筆所決定了它的行走方式,另外一方面,推著毛筆前行也會使你的點畫書寫更加凝重、厚實。

因此。

學習毛筆書法,最主要的是要將筆法學習精熟,至於筆桿的起倒你完全不用放在心上。


書法有云


  運筆
彈性物體都有個彈性限度的問題,在一定力的範圍內,彈性物體可迅速恢復原狀,超過限度。彈性破壞難以復原。毛筆性柔,彈性是很有限的,這要求我們:
1、控制毛筆下按的程度:
一般要在筆頭一半以內,向來有一分筆,二分筆,三分筆的說法,用意即在使用近前端的筆鋒,筆鋒變形程度小,易於恢復。選擇毛筆時,要選“大筆寫小字”也是這個道理。
三分筆示意圖
2、運行過程中,要不時將散臥軟弱的筆毫扶立起來。


筆往前運走,就免不了要倒下來,彈性就會慚弱下去,需做個“回頂”的動作立起筆鋒,如折角處的挫鋒,挑鉤處的蹲鋒,捺底出鋒前的微微回縮(所謂挫、蹲、回,都是回頂用勁的一種),均使散敗的毛筆在一定的程度得以復原立起,甚至使筆處於特殊的強勁狀態,錚錚欲彈走,大大增強了“筆力”。
3、一筆完成之後,用收筆動作使筆頭恢復成挺直齊順的原狀,如同掭過一般,可直接書寫下筆,保持了行筆的前後連貫性。關健是利用反作用力彈直筆鋒,反作用力有兩種形式:
(1)回鋒反彈,回鋒時正好逆著行筆方向提筆,將筆鋒回頂彈直,所以回鋒動作正確與否,應看筆鋒是最有效地彈直順利齊。
(2)用在出鋒的地方,先以迅疾之筆作按勢,借急按的反彈之力彈起筆鋒。如懸針,長撇就應這樣用筆,懸針和撇的中後段常常顯出豐腴之態,就是借勢出鋒用筆的自然結果,其它捺、挑鉤也是這樣重按而提出的。
所以運筆的時候,筆毫總是一曲一挺,時展時聚地運行著,尤如鐘錶的發條,錚錚欲彈走,筆一提紙,筆頭就能恢復挺直齊順,這就是明代大書法家董其昌其所說的:“自起自倒,自收自束”,宋代蘇軾說“方其運也,左右前後,卻不免欹倒,及其定也,上下如引繩,此之謂筆正。”筆鋒收起時象懸著重物的繩子一樣挺直,古人是何等自如地運用毛筆啊!

如果是初學書法,小編推薦大家一種練習運筆調峰的方法,這也是一些高校教學使用的方法,畫圈。就是用毛筆在宣紙上以一點為中心慢慢向外擴散性畫圓圈,就像小孩吃的大大卷一樣。這樣練習運筆、畫線條、調峰對以後學寫草書也有幫助。
起筆
起筆的角度,單獨起筆時,與書家的習慣有關,連續書寫時,與上一筆行筆走向有關。所以,分析、掌握一個具體點畫起筆的角度,一定要把這個點畫,放在一個連續書寫動作過程中進行考慮和定位。如此,才能準確掌握筆鋒空中的走向,以及入紙的角度。
大師們的書法,在每一個點畫的起筆上都很清楚且豐富,我們需要做的就是先分析到位,再去臨摹,然後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92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2f4340006600378d058b0\

小小小婉婷


小時候我媽媽言傳我,點如桃,撇如針,捺如刀。執筆時,手指拿筆,手心可以放雞蛋不掉,書寫時,旁人在不經意中突然拿你筆,而拿不掉。這樣的執筆書寫可以力透紙背。



設計師石迎傑


用完毛筆倒掛在筆架上 為的是下次更好吸收水分,恢復其筆毫的韌性,大概要數十分鐘。筆保存之時必須乾燥,若不經潤筆即書,毫毛經頓挫重按,會變的脆而易斷,彈性不佳


生活實踐


該起的時候能起,該倒的時候也要倒。


老虎142644126


順我者昌,逆我者亡。


炎黃農耕時代


胸有成竹才能無所畏懼,怎樣起倒隨意發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