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彈衣的防彈能力到底怎麼樣?

自立124


真到了戰場上防彈衣作用非常有限


防彈衣,由衣套和防彈層兩部分組成,也有稱防彈背心、避彈衣、避彈背心等,反正意思大同小異,當代各國軍隊基本上都給士兵配備防彈衣,如同鋼盔一樣,是單兵裝備中除武器以外重要的裝具。

隨著時代的發展,防彈衣的材料呈不斷變化之態勢,但防彈衣面料不會有什麼大的改觀,各國基本上都採用化纖織品製作,但裡面的內容,即防彈的材料才是重點,經歷了最先的鐵片、特種鋼、鋁合金、鈦合金,發展到陶瓷片、凱夫拉、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甚至是液體防護材料等。

防彈衣有單一材料向複合材料演繹,防護能力和防護性能確實在不斷地提高,對低速彈頭或彈片有較好的防護效果,可減緩對人體胸、腹部的傷害。

作為能吸收和耗散彈頭、破片動能,阻止穿透人體,在一定程度上能保護人體防護部位的防彈衣,如同鋼盔一般,在戰場上對士兵來說是不可或缺的。

但實話實說,如同鋼盔一樣,實際上防彈衣,對炸彈、炮彈爆炸時,產生的破片、碎片,在一定距離上有一定的防護作用,但對於7.62毫米槍彈,甚至包括小口徑子彈,在有效射程範圍內,其防護作用非常有限。

在步槍有效射擊範圍內,防彈衣也就心理安慰作用了,如同步槍彈,也能非常乾脆地擊穿鋼盔一般,防彈效果一般,即便彈丸不擊穿防彈衣,一般彈丸巨大的動能,傳遞到防彈衣上,也能給身著防彈衣人造成內傷,甚至肋骨震斷等。

在一定距離上,防彈衣對手槍彈的防護作用比較好,其他就是上面已經提及的破片、碎片等有一定的防護作用,對於步槍特別是機槍子彈,穿防彈衣其實也是沒有什麼卵用的。

對於步兵來說,戴頭盔和防彈衣,是最基本的單兵用具,上戰場時必須得配備,但更多的時候,只是單兵裝備的必需品,體現對士兵的關懷。

但真到了真刀真槍、炮火連天的戰場上,許多人防彈衣乾脆都不穿了,礙事且動作不靈活了,對於步槍、機槍子彈沒有什麼防彈效果,有時被子彈貫穿,反倒保命不死;穿防彈衣的,卻被震碎了內臟,反倒命保不住了,這方面的真實案例有許多。

防彈衣,有總比沒有好,穿上了心理就踏實了,但究竟效果怎麼樣,戰場上其實已經給出了答案,如同戴鋼盔,照樣被步槍、機槍子彈爆頭;穿防彈衣,也直接被步槍、機槍子彈所擊穿。


國平軍史


我看到已經有大佬答主列了一堆NIJ防彈指標數據,那我就講案例

圖中這個大佬是美軍海豹部隊的,07年在伊拉克費盧傑一個房間裡被3個伊拉克人用AK打了27槍,其中11發被防彈衣擋了下來(估計起碼是帶III級插板的IIIA級防彈衣),其他16發打中了非要害部位。

好了他現在活得還不錯。還能鐵人三項


瘋狗的輕武


防彈衣主要防彈材料是凱夫拉縴維,雖然可是保證人不死,彈也是有傷口的!看圖。



九命君的戰場


玩過這款遊戲的朋友都知道,其中最好的防護裝備就是三級頭、和三級甲,擁有這兩樣東西,能夠更好的保障自己的“生命”。很多人為了這些裝備,寧願去危險的地方撿空投。 其實,在現實生活中,也有上面所說的這些裝備,只是名稱有一些不同。在執行任務時,為了保障打大家的安全,通常都會穿防彈衣。不過,穿上防彈衣並不意味著你就刀槍不入。 面對較遠距離普通手槍的射擊,防彈衣還是有不小的作用。但是,面對威力大以及近距離交火,防彈衣就不能夠保護你的安全了。 在防彈衣中,等級越高的防彈衣,防護效果越好。現在,5級防彈衣能夠抵擋AK的子彈,6級防彈衣,能夠抵擋5.8mm步槍穿甲彈。但是,這些防彈衣造價高昂,並不能滿足人手一套的要求。 事實上,大部分的一線特警,穿著的依舊是5級以下的防彈衣。那麼,這些防彈衣真的能擋子彈嗎?據特警介紹,5級以下的防彈衣,只能夠抵擋流彈,那些遠距離正對你打的子彈,還是會造成腫痛。 據瞭解,一位特警穿著防彈衣執行任務,被犯罪分子手槍擊中。當時,犯罪分子離他只有3米多的距離,所以造成了不小的傷口。不過,幸好有防彈衣,否則子彈直接進入人體,後果不堪設想! 對此,朋友們,你們是如何看待這一問題的,如果有什麼想對小編說的,可以在下方評論區留言。



Hesk孤獨的守望者


說起總後軍需裝備研究所自行研製生產的“護神”牌防彈衣,有幾個很有趣的故事。  故事之一。8年前的一天,初出茅廬的“護神”牌防彈衣與來自美國的某型最先進防彈衣進行現場比試。試驗開始前,來自大洋彼岸的專家,悠然自得地坐在靠背椅上閉目養神,對掛在靶場正前方的那兩件防彈衣看也不看一眼。因為在他們眼裡,這兩件防彈衣本來就不在一個檔次上:左邊掛著的是大名鼎鼎的“凱芙拉”防彈衣,產自素有“防彈衣王國”之稱的美國;右邊掛著的是當時人們聽都沒有聽說過的“護神”牌防彈衣,產自中國軍隊的總後軍需裝備研究所。一陣急促的槍聲過後,在場的賓客一起跑向這兩件設臺打擂的防彈衣,結果卻大出意料:“凱芙拉”被5發子彈打了兩個洞;而“護神”卻只留下幾個彈頭親吻過的痕跡,一切完好無損。  時隔半年後,在擂臺上輸了的對手不服氣,尤其是聽說美國一家公司要從中國大量進口“護神”牌防彈衣,他們更咽不下這口氣:“在中國打一兩次靶不能說明什麼問題,應當按國際慣例和通行的標準進行檢測。”然而,幾天之後,由國際權威機構組織的檢測結果再一次表明:“護神”牌防彈衣無論是防彈性能,還是重量,都明顯優於美國“凱芙拉”,而且防護面積還比“凱芙拉”大70%。於是,曾經被美國列為防彈衣禁運對象的中國,卻生產出更優異的“護神”牌防彈衣反銷美國。“護神”牌防彈衣一躍成為新“寵兒”。  故事之二。“護神”牌防彈衣在擂臺上打出國威之後,某位客人無意中說了這麼一句話:“子彈的力量那麼大,就是打不穿,人也震得差不多了吧?”是不是震得差不多了?,“護神”的主要研製者周國泰又帶著“護神”上了試驗場。一隻訓練有素的狗穿上了“護神”牌防彈衣:20米,狗捱了一槍,沒事;10米,那狗再挨一槍,停頓了一下回頭看了看,沒事,便接著往前走;兩米,那狗又捱了一槍,只是本能地蹦了一下,仍然無事地往前走。專家們對狗進行了嚴格的檢查,結果發現,狗在兩米處挨的一槍,只導致表皮略為紅腫。過了幾天,狗身上的紅腫自然地消失了。這一下,“護神”牌防彈衣真的更神了起來。  中國的“護神”牌防彈衣之所以如此“神”,是因為設計者瞄準了世界頂尖技術,不斷改進材料、改進工藝,先後進行了上百次試驗,實彈試驗鋼板2.3萬多塊,終於自行研製出了911型防彈輕型合金鋼。由911型防彈鋼片和高強纖維防彈織物組成的防彈層,可完全分散和消耗掉子彈所具有的能量。TF90-54式防彈背心,可有效地防止54式手槍彈對人體要害部位的傷害;TF90-79式防彈背心,可有效地防止54式手槍彈、10米以外的79式輕型衝鋒槍彈對人體要害部位的傷害。


咖文電影


國外有許多標準,但常用的是美國NIJ標準.\\

此標準中有6個級別,分別是:Ⅰ級、ⅡA級、Ⅱ級、ⅢA級、Ⅲ級、Ⅳ級。防護能力從低到高。

ⅢA級要求能防微衝發射的9mm手槍彈,彈速為:420m/s;

ⅢA級以下的各個級別都是防9mm手槍,彈速:360m/s以下。

Ⅲ級及其以上需要加裝甲板,防護要求能防北約的M80彈(7.62*51彈,彈速:800m/s)這個級別裡還有AK-47、56式步槍發射的普通彈。

Ⅳ級要求能防M1發射的穿甲彈,彈速:850m/s。

所以說,AK47、56比較懸,Ⅲ級就能防住了,而Ⅳ級不大可能防得住95式的鋼芯彈,看來95槍族設計指標的針對對象很明顯啊。

不知道小兵兵的回答是否叫你滿意!


每日點兵


防彈衣是怎樣發展的?防護效果如何?

最初的防彈衣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士兵們或自制,或統一配發的合金半身甲或胸甲,其防護效果較為一般,只能抵擋彈片或者手槍彈,也可抵禦遠距離射來的流彈。對於全威力步槍彈,這些盔甲暫時是無能為力的。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材料的限制使得金屬防彈衣無法兼顧防禦力和機動性,然而蘇聯還是為突擊工兵配發了防彈胸甲,幫助他們抵禦德國人的手槍和衝鋒槍。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美國開始配備以鋁板為插板的防破片衣,此時它對槍彈的防禦能力較弱。等到朝鮮戰爭開始後,美國配備了以玻璃纖維壓板為插板的防彈衣,對槍彈的防禦能力有了進步。而到了越南戰爭,美國出現了陶瓷-玻璃纖維複合材料硬質插板防彈衣,實現了防禦力的飛躍:這是第一次有一款防彈衣可以全面抵禦全威力步槍彈的射擊。

等到凱夫拉縴維出現後,防彈衣的發展模式也基本確定,即以凱夫拉縴維作為包裹材料,根據不同的需求插入不同等級的防彈插板。中國在防彈衣上雖起步比較晚,但是常年給美國代工生產防彈衣吸取了大量的經驗,國產三級防彈插板甚至可以抵禦美製四級防彈插板才能抵擋的攻擊,可免疫幾乎所有輕武器的射擊。此外,現在最好的防彈插板材料是石墨烯,製成的防彈衣不僅重量很輕,在防護力上甚至顯得駭人聽聞,因為它可以防禦14.5毫米高射機槍的近距離直射;當然,這種防彈衣暫時無法量產,光是數以百萬一件的成本都能讓任何一個國家望而卻步。


浩漢防務論壇


問題有點大,防彈衣根據其種類和防護級別的不同,防彈能力的差距還是比較大的。比如說根據防彈材料的不同,可以將其分為硬體防彈衣、軟體防彈衣和軟硬複合式防彈衣;而由不同種類、結構、材料製成的防彈衣又可以依據防護標準劃分為5-6個級別(不同標準,劃分不同),一般來說低防護等級的防彈衣一般只能防禦小口徑、低威力的手槍彈或者低速流彈、彈片等;而高級別的防彈衣則能防禦威力較強的步槍彈。現代來說,低等級的防彈衣一般都是軟體防彈衣,而高等級的防彈衣則多為複合式防彈衣。

▲美國NIJ0101.04防彈衣防護等級劃分標準及性能要求(現在,可能取消了I級劃分)

不過根據防彈衣的等級劃分標準,我們只能大概知道其防護性能如何,至於能不能抵擋其給定子彈的所有種類,還存在變數。因為標準給定的口徑包含的子彈範圍很廣,能防住測試子彈的攻擊不代表能防禦同口徑的其他類型子彈,畢竟以上標準僅限於理論和測試值,而同種口徑的子彈類型、發射槍支不同時,子彈速度和侵徹能力也不盡相同。

簡單說說防彈衣的分類和特性

1、硬體防彈衣,世界上最早出現的防彈衣就是硬體防彈衣,一開始使用純鋼板製作(類似古代的鐵甲),這種防彈衣在原理上屬於“阻擋型”,依靠硬質材料將子彈擋出或撞碎,防禦貫穿傷害能力比較強,而防禦非貫穿傷害性能比較差。隨著技術發展,後來在材料上又出現特種鋼、鋁合金板或者陶瓷等非金屬材料,以降低重量、增強防護性。

▲早期的硬體防彈衣示意

硬體防彈衣在結構上也逐漸由早期的整塊純鋼板形式,發展到後來的“鱗片狀”結構,以使硬體“軟化”,增強其靈活性。但是無論如何,純粹的硬體防彈衣都是三種防彈衣中重量最大、最為笨重的一種,一般只在特殊用途時使用。

▲現代軟體防彈衣示例

2、軟體防彈衣,這種防彈衣一般使用高性能紡織纖維作為防彈材料,一開始為錦綸纖維,後來杜邦公司開發出了凱夫拉材料(芳綸纖維),才使得這種防彈衣的防禦能力有了革命性進步,當然後來又出現了性能更好的斯佩克特拉縴維。總之,這種防彈衣的重量最輕、材料結構更加軟化。穿著靈活性最高,但是抗子彈貫穿能力較硬體防彈衣弱,而抗非貫穿傷害能力較強。主要是因為這種防彈衣依靠纖維織物來吸收子彈的能量,能量傳遞到人體時被大幅削弱。

▲軟體防彈衣一般是由多層凱夫拉織物組成

軟體防彈衣在製造時,為了提高其防彈能力,先將纖維密織成網狀,這樣無論子彈從防彈衣的哪個角度入射,它的衝擊力都將被整個網面吸收,達到分散衝擊力的目的;為了提高其吸收能量的總和,則一般將其製成多層織物結構(少則五六層、多則十幾層)。一件軟體防彈衣由多層密織網狀纖維層構成(如上圖),當子彈與防彈衣接觸並穿入時,纖維網線的切割、拉伸、斷裂;層與層之間的相互作用和整體變形都將消耗子彈的能量,最終達到避免貫穿和能量傳入的目的。

▲現代軟硬複合式防彈衣的結構

3、軟硬複合式防彈衣,正如上文所說,既然純粹的軟體或者硬體防彈衣,都有其固有的缺點,那麼按照發展的一般思路,將兩者結合將是最好的辦法,這樣就出現了軟硬複合式防彈衣。這種複合防彈衣,以軟性防彈衣為主體,在其前後插入不同材料製作的硬質防彈插板,不僅使其同時具備軟硬防彈衣的優點,還能根據不同任務需要以更換插板的方式改變其防護等級。

▲注意軟硬複合式防彈衣的前後防彈插板

複合式防彈衣在防禦子彈時,首先由硬質插板與子彈發生作用,由插板提供阻擋作用,這時子彈和插板都可能產生變形或碎裂,並且消耗子彈的大部分能量並降低子彈的貫穿可能性;然後作為內襯的軟體防彈材料(高性能纖維織物)起到緩衝作用,擴散、吸收子彈的剩餘能量,儘可能降低非貫穿傷害,也就是減少能量對人體的傳遞,而在整個防禦過程中,防彈插板起主要作用。

▲防彈插板的損傷測試示意

複合防彈衣的防彈性能

當今世界的防彈衣市場上,仍然以複合防彈衣為主流,而其性能與防彈插板的性能密切相關。比如說美國的ESAPI插板,能夠達到NIJ IV級防護標準,理論上足以抵擋大部分步槍彈。目前的防彈插板一般使用氧化鋁陶瓷、碳化硅陶瓷或者碳化硼陶瓷,其中氧化鋁陶瓷相對來說價格最便宜,得以大量使用;而碳化硼陶瓷密度最低、強度最高、加工工藝最為複雜,價格同樣也是最高,但是碳化硼帶來的性能也是最好的,在同種級別防護能力要求條件下,用碳化硼陶瓷製成的插板整體重量最輕。

▲美軍的NIJ IV防護能力ESAPI插板,可以抵擋7.62mm APM2子彈的攻擊

但是,正如我們所說,所謂的標準只是提供了防護能力的理論和測試值,實戰中子彈的危險與其組成、形狀、口徑、質量、距離、入射角、衝擊速度等多種因素有關,既有一些固定、必然的因素,也存在許多偶然、非常規的因素,所以任何級別的防彈衣都不可能說肯定防得住該級別測試規定口徑子彈的攻擊。

▲防彈衣防護級別測試設備佈置示意

綜上所述,防彈衣的出現還是大幅度降低了戰場上士兵的傷亡率,從這一點上講其還是能夠達到防彈目的的,比如根據統計“一戰時,因為防彈衣的使用,英國士兵的傷亡率降低了58%,其中胸部受傷造成的死亡率從30%降低到了8%”。但是,即使到目前為止,防彈衣仍然不能完全消除子彈對人體的傷害,主要說的就是防彈衣後鈍性傷害(可簡單理解為非穿透性,能量衝擊的傷害)。

▲同種口徑步槍彈,不同入射速度的防彈衣後效損傷動物實驗

舉個簡單的例子,各大研究機構對這種測試的研究已經很多了,上圖試驗時用的複合防彈衣是“31層高分子聚乙烯軟體防彈衣材料+4.2mm厚氧化鋁陶瓷防彈板”,屬於很比較主流的複合防彈衣配置,在25米遠處使用同種口徑步槍彈,分別以590米/秒、740米/秒、910米/秒三種不同速度射擊動物背部相同位置。測試結果,三種彈速的步槍彈均未能擊穿防彈衣,但均在硬質防彈插板後形成半球形凸起,其中910米/秒彈速射擊時形成的凸起高度和麵積遠大於其他兩種彈速。具體表現為,三種彈速射擊,均造成了皮膚損傷(蒼白區和紅暈區)、均造成胸腹臟器損傷(彈速不同、程度不同)以及高速步槍彈造成的中樞神經系統損傷。

▲三種不同彈速造成的防彈插板凸起高度

▲三種不同彈速造成的防彈衣背面凸起情況及防彈插板損傷

根據試驗,我們可以看出,現代防彈衣基本防得住其防護級別規定的子彈穿透,但是子彈動能帶來的機體損傷則很難避免,尤其是高速步槍彈方面,機體損傷比較嚴重,不僅可能導致多臟器受傷,甚至會危及中樞神經。所以,不能簡單說這個NIJ IV級別的防彈衣能不能防得住7.62mm步槍彈的攻擊,而是要具體看射擊距離、彈速、入射角度等等諸多因素,這在戰場上可以說是概率學問題,也可以稱之為“玄學”。


裝備空間


防彈衣的防彈能力跟它的防彈等級有關,防彈等級越高,防彈能力就越強,如果子彈的威力超過了防彈衣的防護標準,那麼此時還討論什麼防彈能力就沒什麼意義了。就比如你要是問在.50BMG面前防彈衣的效果怎麼樣?那麼我可以很肯定的告訴你,即使是目前最高等級的防彈衣遇上.50BMG,那也跟紙糊的沒多大區別,能擋住這種口徑子彈的那不叫防彈衣,叫做坦克。言歸正傳,來看看不同防彈等級的防彈衣針對的槍彈類型是怎樣的,首先

根據老美執法裝甲的NIJ Standard-0101.06標準來劃分的話(北約軍事標準有另外的測試方法),目前的防彈衣總共有6個等級,由小至大分別是I級、IIA級、II級、IIIA級、III級和IV級,其中,最低等級的I級防彈衣針對的是彈頭質量2.6克、速度329m/s的鉛質.22 LR和彈頭質量6.2克、速度322m/s的全披甲(FMJ).380 ACP這兩種級別的子彈,這兩種子彈的尺寸可以說是很小的了,如下圖所示,至於動能,前者100多焦耳,後者200~300多焦耳不等,也就是說,理論上I級防彈衣對彈丸的防護能力也就是在300多焦耳動能這個級別。
▲.22 LR
▲.380 ACP

再來看IIA級防彈衣,除了可以防護I級防彈衣中提到的彈藥之外,還可以防護:

彈頭質量8克、速度355m/s±9.1m/s~373m/s±9.1m/s的全披甲9×19毫米子彈;

彈頭質量11.7克、速度325m/s±9.1m/s~352m/s±9.1m/s的全披甲.40 S&W子彈;

彈頭質量14.9克、速度259m/s±9.1m/s~275m/s±9.1m/s的全披甲.45 ACP子彈。

而在這三種彈藥中,動能最大的是超過600焦耳的.45ACP(FMJ)子彈,這三種全披甲彈圖下圖所示。
▲IIA級防彈衣針對的三種全披甲彈

然後接著是II級防彈衣,II級防彈衣除了可以防禦I級和IIA級這兩種防彈衣針對的彈藥之外,還可以防護:

彈頭質量8克、速度379 m/s ±9.1 m/s~398 m/s ± 9.1 m/s的全披甲9x19毫米“+P”過壓彈(以前提過,過壓彈的符號就是“+P”,動能可以比標準彈提高10%甚至以上);

彈頭質量10.2 g、速度408 m/s ±9.1 m/s~436 m/s ± 9.1 m/s的.357 Magnum披甲擴張型軟尖彈(JSP)。

其中.357 Magnum(JSP)的動能為800多~900多焦耳,下圖中的就是.357 Magnum軟尖彈和空尖彈。
▲.357 Magnum軟尖彈(JSP)和空尖彈(JHP)

再然後是IIIA級防彈衣,這個級別的防彈衣基本上可以抵禦大部分的手槍子彈了,比如:

彈頭質量8.1克、速度430 m/s ± 9.1 m/s~448 m/s ± 9.1 m/s的.357 SIG全披甲平頭彈;

彈頭質量15.6克、速度408 m/s ± 9.1 m/s~436 m/s ± 9.1 m/s的.44Magnum半披甲空尖彈(SJHP);

其中.44Magnum(SJHP)的動能超過1400焦耳,除此之外,10毫米 Auto、俄製的9毫米7H21過壓彈等也在防護範圍內。
▲.357 SIG

▲10毫米 Auto

▲.44Magnum

再接著的是III級防彈衣,這個級別的防彈衣一般都帶有防彈插板(陶瓷插板、金屬插板等),防護能力很強,已經可以用來防護各種常見的步槍彈了,比如:

彈頭質量8克、速度達到了738 m/s的7.62×39mm步槍彈;

甚至是:

彈頭質量9.6克、速度為847 m/s±9.1 m/s的7.62×51mm NATO全威力步槍彈;

彈頭質量19.7 g、速度610 m/s的.45-70銅質實心彈。

而像7.62×51mm NATO這種全威力步槍彈的動能已經達到3500焦耳左右了。
▲7.62NATO和7.62x39mm

▲.45-70

最後,就是目前最高等級的IV級防彈衣了,那麼這種級別的防彈衣針對的又是什麼級別的威脅呢?它可以抵擋斯普林菲爾德步槍(也就是老美的“春田步槍”)發射的

.30-06 M2鋼芯穿甲彈,彈頭質量10.8克,速度878 m/s±9.1 m/s,最大動能超過4200焦耳。下圖為中為各級別防彈衣(IIA級~IV級)針對的彈藥對比,最右邊的就是.30-06春田步槍彈。

▲各級別防彈衣防護的彈藥對比

因此,防彈衣的防護能力好不好主要看它的防護等級,不同等級的防彈衣可針對的彈藥威脅也是不一樣的,你拿用來防護手槍彈的軟質防彈衣去討論針對步槍彈的防護能力有什麼意義?想要抵擋步槍彈起碼都得是III級防彈衣或者以上級別,都是帶有厚厚的防彈插板的,別穿著軟質防彈衣被步槍打死就說防彈衣在戰場上作用不大(說什麼碎肋骨的段子聽聽就好了,防彈衣的插板也有形變範圍的,碎骨不至於,就算真的有這樣的事例,那也是極個別的個例),如果防彈衣沒用的話軍隊還花那麼多錢去購買幹嘛?還有一點,防護能力越強的防彈衣,一般重量也越大,一塊IV級防彈背心上的防彈插板重量約為3.8公斤,如果前胸和後背各一塊的話,那麼重量就達到了7.6公斤,也就是超過15斤的重量,所以,想要防護能力好的防彈衣,就要在一定程度上犧牲靈活性了。


哨兵ZH


防彈衣又叫避彈衣,避彈背心,防彈背心,避彈服等,是單兵的護體裝具,用於防護彈頭或彈片對人體的傷害。20世紀40年代,英國最先研製出了用高錳鋼板製作而成的防彈衣,而後迅速普及到全世界其他國家,有效提升了士兵、警察等人員的防護水平,減少了槍彈的傷害。

1.防彈衣主要由衣套和防彈層兩部分組成。衣套一般用化纖織品製作,防彈層一般用金屬、陶瓷、玻璃鋼、凱夫拉等材料製成。一般分為軟體、硬體、軟硬複合體三種。軟體主要用凱夫拉等高強度纖維製作,優點是穿戴輕便,缺點是防護性能不太好。硬體主要是使用金屬等材料製作,優點是防護性能較好,缺點是穿著笨拙,特別是加防護鋼板時,重量更大,影響作戰行動。可以說,防護性和輕便性是一對矛盾體,為了折中,還有一種軟硬複合體,就是兼顧防護性能和輕便性。

2.至於防彈衣的防護性能,這個也要區分不同情況,作用肯定是有的,要不然不會發明這個東西,但是也不能認為穿上它就可以刀槍不入了,這是絕對的誤區。防彈衣的作用只是緩衝了子彈帶來的強大沖擊力,可以減少死亡率,但是還做不到完全能阻擋任何類型子彈的攻擊。即使防彈衣沒有被打穿,強大的衝擊力會導致內臟受損,嚴重的也會導致大量出血死亡。但是對於跳彈,彈片或者遠距離的子彈還是有一定的防護能力的,特別是可以保護心臟等重要部位免受致命的傷害。

3.隨著材料技術的發展,裝備的綜合性能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但願高性能的裝備儘快配發全軍部隊和警察隊伍,提高鋼鐵長城和人民衛士的防護水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