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軍閥通電下野之後他的軍隊怎麼辦?

銳眼旁觀


誠邀,如題。自袁世凱死後,北洋政府群龍無首,中國實際上進入了軍閥混戰的局面,是時無論傭兵多少,實力派只要能拉上幾千人就敢自稱大帥軍閥,真是混亂無比。另一方面,軍閥之間的戰爭往往又不是你死我活,一般只要舉白旗,對方也不會下死手,頗有春秋古風。那麼軍閥投降後,他的軍隊一般怎麼處理的呢?


其實在亂世之中,“槍桿子裡出政權”,所以軍閥可以下野,軍隊卻是一塊大肥肉,而且誰也不會嫌棄它油膩,有多少吃多少。所以軍閥下野後,軍隊的歸屬一般就兩個情況。

其一:被勝利者改編

這種情況最為多見,別管是收編還是改編,說白了就是吞併,只不過一般改編是不會拆散建制,而收編就不好說了。


其二:繳械

所謂繳械,就是將軍隊的武器收繳,但是軍隊本身或被處罰,或被遣散。舉個例子,奉系軍閥張宗昌被白崇禧打敗後,其軍隊被白崇禧繳械,因為其軍隊的軍紀太差,小諸葛並沒有留下這些兵撇,全部遣散了。

以上就是小編的回答,如有出入還請斧正


電視劇裡看歷史


戰敗之後通電下野,就免於被處罰,這是民國時期軍閥戰爭中的常態。戰敗一方的首領通電下野之後,一般會選擇出國一段時間,或者到列強在中國的租界去居住。他們原來的軍隊如何處理,這取決於戰敗一方和對手的實力對比情況。

如果對手的實力足夠強大到能夠將戰敗一方的軍隊全部包圍繳械,進行改編,那麼一定會選擇這種方式。如果對手的實力還達不到這個程度,就只能退而求其次,在首領通電下野去職之後,由他手下原來的將領暫時代替領導其剩餘的軍隊。

各派系軍閥首領下野是非常常見的事。比如桂系李宗仁、白崇禧在1930年中原大戰中失敗之後,不得不通電下野,暫時到香港居住,而剩下的桂系軍隊則由他們麾下的將領代為領導,閉境自守,蔣軍也無力攻入桂系老巢廣西,只能聽之任之。

起起伏伏最多的則是馮玉祥。馮玉祥在1925年與奉系的戰爭中戰敗,就通電下野,去了蘇聯,他麾下的軍隊餘部則由原來的高級將領率領,退往綏遠,對奉系和閻錫山軍隊都採取防禦態勢。一直到1926年馮玉祥從蘇聯歸來,才又在內蒙西部沖洗集結,在五原誓師之後,南下關中,先解了楊虎城之圍,然後又全軍東出潼關,率先開始進攻直系和奉系軍隊。

中原大戰中,馮玉祥再次戰敗,戰敗之後他又通電下野,但這次沒有出國,而是去了泰山,通電宣佈披髮入山,閉門讀書,不問政事,以此來避禍。他的軍隊則由麾下將領率領,在華北一帶分別駐紮,相互呼應。而這時候的中央軍剛經歷了中原大戰,也無力徹底消滅馮系軍隊,只能聽之任之。

1933年,馮玉祥又宣佈出山,從泰山到綏遠組織他原來的軍隊,發動抗日。但在日軍與中央軍的夾擊之下,他再次戰敗,不得不又宣佈隱居黃山,不問政事。他的軍隊則交給他手下的將領宋哲元指揮,繼續在華北一帶駐紮,保存實力,等待時機。在這次之後,馮系軍隊進行了改編,從原來的方面軍被改編為國民政府統一番號的第二十九軍。

更早一些,直皖大戰中,晥系段祺瑞戰敗,直系攻入北京,段祺瑞倉皇逃往天津,原來的晥系部隊因為全線潰敗,所以基本上被直系全部收編,這也是段祺瑞此後一直未能東山再起的主要原因。一直到第二次直奉戰爭中,奉系擊敗直系,段祺瑞才再次復出,出任臨時執政。

蔣委員長同樣也經歷過多次通電下野。1927年發生寧漢之爭後,委員長就通電下野去了日本,並和宋美齡結婚。他下野之後,他嫡系的軍隊由他信任的何應欽率領。寧漢合流之後,委員長復出視事,再次成為黨國領袖。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在全國輿論的聲討中,委員長不得不再次通電下野,回奉化老家隱居,不久後再次復出。

也正是因為有這個經歷,所以委員長在1948年底決心再次通電下野的時候,打的還是這個主意,由副總統李宗仁代理總統,主持和談。等到黨國內部的輿論壓力平息,爭取到美國援助之後,委員長再復出視事。但李宗仁卻認為,按照當時的憲法,根本就沒有下野之後再復出視事一說,既然已經辭職,他就是按照憲法繼任,而不是代總統。

國民黨遷臺後,李宗仁知道桂系軍隊已經都完蛋了,他要是去了臺灣,肯定沒有好果子吃,所以乾脆直接去了香港觀望風向,幾年後又去了美國。而委員長則在此之後宣佈復出視事,又成了黨國領袖。而之所以能做到這一點,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在遷臺之前,各派系軍閥都已被消滅,只有中央軍大批遷往臺灣。

張學良在九一八事變後,也因為受到全國輿論壓力,不得不通電下野,去德國和歐洲遊歷。一年後回國,他就又被委員長委以重任,率軍圍攻大別山根據地去了。同樣是因為他的奉系軍隊二十萬人這時仍然還在,而且是聚集在一起,並沒有被打散。

所以說,對民國時期的軍閥來說,通電下野不是什麼事兒,只不過是暫時避避風頭罷了。最重要的是能歐股保住自己的軍隊,作為自己的政治資本。保得住軍隊,才有機會東山再起,保不住軍隊就再沒什麼機會了。馮玉祥在933年綏遠抗戰失敗之後,就遠離政治中心,就是因為他的軍隊解體了,都背叛了他。


蕭武


民國軍閥通電下野以後不同情況下他的軍隊處理方式是不一樣的。

所謂通電下野,就是民國是軍閥公開宣佈自己放棄現在的權位,成為一個平民,其實就類似金盆洗手。民國時期軍閥很多都有過下野的經歷,比如像段祺瑞、馮玉祥、蔣介石、閻錫山、李宗仁等人。

當然通電下野又分兩種情況,一是隻是因為局勢所迫,所以宣佈下野暫避鋒芒,二是真的打了敗仗不得不下野。

第一種情況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蔣介石。蔣介石在他的政治生涯中多次宣佈下野,不過他始終掌握著部隊,所以事後就能重新上臺。還有像馮玉祥,吳佩孚和張作霖聯合反對他的時候,他也宣佈下野,把部隊交給鹿鍾麟等人,不過他也只是以下野為名緩解危機,並未放棄對不對的指揮權,最後借北伐戰爭的機會他就回來了。這種情況的下野不過是嘴上說說而已,實際上他們還是躲在幕後遙控指揮,所以軍隊的指揮權實際上沒有變更所屬關係,自然也談不上怎麼處理他們的軍隊。

第二種情況是打了敗仗,那麼軍隊就要由勝利者來處分了,處分方式也不外乎收編、改編和遣散。

收編的方式最為寬大,就是換湯不換藥,部隊改個番號,主要指揮官不變動。這種情況一般是對手雖然失敗,但是殘留的部隊還比較多,仍然有一定的戰鬥力,為了避免節外生枝,採取這種比較寬大的方式予以處理,然後再慢慢收為己用。

比如像中原大戰以後的西北軍和晉綏軍,雖然馮玉祥和閻錫山下野,但是殘留的部隊還不少,此時蔣介石還沒有能力將他們一口吞掉,所以大部分是予以改編。西北軍裡的孫連仲、吉鴻章兩部被蔣介石收編,而退到山西的西北軍殘部則由張學良收編,並統一由宋哲元指揮,山西的晉綏軍也由張學良收編。

這種方式最簡單,但是隱患也最大,像閻錫山最後就憑藉晉綏軍裡的嫡系東山再起,重新掌控了山西。而蔣介石對孫連仲、吉鴻章等部隊的消化就比較徹底,到後來已經基本實現了中央化。

而改編則是將對方的中高層指揮官免職,由自己的親信出任,從而達到將對方消化吸收的目的。這種一般是勝利者已經具備絕對優勢,不怕對方反抗。

像陳誠起家的第十一師,就是由投降的軍閥部隊改編而成,全師的團以上軍官全部換成了黃埔一期的軍官,其他中下層軍官也全部是換成了黃埔出身,成為陳誠土木系的基石。當然這種方式可能會引起一些反抗,比如第十一師在改編時一度就有兩個團發生了譁變,不過中央軍有著絕對的實力優勢,區區兩個團的反抗直接被鎮壓了。

至於全部遣散,則一般要麼是無力消化對方,又怕留著出事,或者是針對一些實在過於雜牌的部隊。這些部隊戰鬥力差,紀律差,無可救藥,留著都嫌棄浪費,那就直接遣散了事。

像張宗昌下野以後,他的部隊大多是土匪出身,軍紀敗壞,北伐軍和東北軍都不想要,最後就全部遣散。


不沉的經遠


其實,這個問題根本就不是問題。

為什麼這麼說?

軍閥在什麼情況下才會通電下野?一般來說,只有被逼上絕境走投無路,才會祭起通電下野這個法寶。這一招可能導致一無所有,但保住小命和財產,一般還是沒問題的。所謂“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只要命還在,一切皆有可能。相反,如果軍隊在,命卻沒有,還有啥用呢。

講了道理,再上事實。

比如,張勳復辟失敗後,躲進荷蘭大使館,宣佈下野。段祺瑞政府雖然對張勳下了通緝令,但大家心裡都明白,那是聾子的耳朵——擺設,誰也沒真當一回事。張勳順利跑到天津,當起了寓公,依然是錦衣玉食,風光無限,後來還發財成了富翁。當然了,軍隊就不要想了,人都下野了,軍隊自然被老段收編。他的辮子軍剪掉頭髮,換一身衣服,依然當兵吃糧。

再比如,沒過多久,“再造共和”的皖系老闆段祺瑞和直系老大曹錕起了矛盾,雙方兵戎相見,爆發直皖戰爭。這一次,段總理敗了。東西兩線的皖系大將曲同豐和徐樹錚相繼戰敗後,老段宣佈失敗下野。曹錕儘管是勝利者,卻依然對老段畢恭畢敬,送他離開北京去天津,而且老段的財產和心腹部下可以通通帶走,曹錕不做任何為難。但曹錕有一個前提——段祺瑞得交出軍隊和兵權。

從上面兩個例子可以看出,民國軍閥打仗有個“潛規則”:打敗了,發個下臺(野)通電,交出手中的軍隊,基本上可以得到寬大處理,生命和財產都可以得到保護。等於是用手中的軍隊,去交換自己的生命和財產。這種做法,倒頗有古代俠義之風。

當然了,這只是一般情況,也有例外。不排除有些攪局者,絲毫不顧這種潛規則,對方戰敗認輸以後,還痛下殺手,致人於死地,最典型的莫過於孫傳芳殺施從濱。不過,所謂“惡有惡報”,孫傳芳這樣的人最後也沒有好下場,居然死在一個弱女子手裡。而且,全國輿論卻同情這個女子。

總而言之,在北洋時期,打敗了沒關係,交出軍隊就ok。

“許述工作室”核心成員查佳峰主答


腦洞大開的歷史


民國軍閥通電下野,通常分為兩種情況。 一種是他的部隊仍在。但因為政治因素或為了,暫時躲避風頭,宣佈通電下野。這時候,他的部隊通常會交給最信任的人去統領,等待他的歸來。


比如中原大戰時,閻錫山被蔣介石戰敗,閻錫山通電下野,躲進了旅順。但他的晉綏軍主力仍在,雖然被東北軍收編,但依然保持獨立性。

這時他的晉綏軍就交給了閻錫山最信任的楊愛源,楊愛源面對蔣介石的金錢攻勢和權勢拉攏不為所動。最終不負閻錫山所託,成功使閻錫山回到山西,重掌大權。


蔣介石也曾三次宣佈通電下野,但一次次重掌大權,始終是國民政府的領袖。也是因為他所倚靠的中央軍始終存在,且將領忠誠於他,使他一次次有回到中央的機會。

另一種情況則是戰敗後部隊被打散或被敵人收編。這時,通電下野的軍閥已經失去了賴以起家的軍隊,而此時,軍閥宣佈通電下野則意味著他宣佈失敗,幾乎再無復起機會。

這時,該軍閥所統領的部隊,如果沒有被徹底消滅或潰散,通常會被對手收編,成為對手的麾下。這種情況的軍閥就很多了,如北伐軍擊敗的吳佩孚,孫傳芳,中原大戰中被擊敗的馮玉祥等等,都是因為失去了根本的依仗——軍隊,從而成為普通人,再無法作威作福。



鳶飛九天2018


民國時期可以說是中國歷史上一個比較特殊的混亂時代,以前無論是哪一個亂世,軍閥之間總是不死不休,比如三國,比如五代十國,可到了民國時候,失敗的一方只要通電下野,那麼往往就不會有性命之憂,甚至對手還會好吃好喝的招待你,當然了這些都是題外話,今天我們要說的事軍閥下野以後他的軍隊怎麼辦?


一般來說一個軍閥下野以後他的部隊往往有兩個出路,一個是繼續等待老上級回來帶領他們,一個是“良禽擇木而棲”。至於到底會是哪一種就靠這支部隊對老上級的依賴程度幾何了,這兩方面都有例子佐證。

等待上級復出

中原大戰時期,晉系軍閥閻錫山被蔣介石打敗,敗了以後沒辦法只好通電下野。當時閻錫山就防了蔣介石一手,把自己的人馬交給了心腹楊愛源接管,在加上晉軍基本上就是閻錫山的“私家軍”,對於閻錫山的依賴性比較高。後來蔣介石用重金,高官賄賂晉軍高級將領,仍然沒有機會接管閻錫山的部隊,後來更是不得已讓閻錫山重新出山接管山西。

改換門庭

同樣是在中原大戰失敗的西北軍將領馮玉祥,大名鼎鼎的“基督將軍”,他在大戰失敗以後也同樣選擇通電下野,出洋避禍。他的部隊本身就是各派勢力糅合在一起的,對馮的忠誠度不高,再加上馮玉祥缺錢少糧,等到蔣介石給槍給炮的時候,立馬全都改姓了蔣。

這上面兩個例子基本上概括了民國時期軍閥下野以後原部隊的出路,改換門庭的往往也會有不同的下場,有的會被歸屬部隊同化吸收,有的則會保持獨立,等待時機再謀出路,有的則被打壓排擠,得不到發展。



是阿維啊


軍閥通電下野並不是真心想下野,只是形勢所迫,暫時離開。由於各種原因,有的人還能回來,有的人就回不來了,相對而言後者多一點。我們來看看那些下野軍閥。

1、三次下野蔣中正

蔣介石在北洋很有代表性。我們單獨分析一下。

蔣介石在北伐戰爭後,寧漢分裂,被桂系與何應欽逼迫下野。在第二年再次回來。

九一八之後,東北軍丟了全省,之後又丟了錦州。當時為緩和與兩廣的關係,折衷之下,蔣介石下野。

(蔣介石下野)

在1949年初,三大戰役以蔣介石的失敗而告終,中央軍嫡系損失殆盡,桂系在華中還有幾十萬部隊,是國府最後的戰略部隊,蔣被逼供,引咎辭職。

這就是蔣的三次下野,但不一樣的是,每一次回來都會強化權力,在第一次下野後,回來大力發展警衛部隊;第二次下野後回來大力發展特務;第三次下野後,大力扶植兒子。

蔣介石每一次下野能回來都有一個前提:控制著軍隊。

2、下野迴歸的那些人

閻錫山在中原大戰失敗後通電下野,但晉綏軍內有徐永昌打點,且自己經營多年,折衝樽俎。在合適的時間回來就繼續擔任了。

唐生智在寧漢合流後與桂系作戰失敗通電下野,部隊被桂系接管,在蔣桂戰爭前夕,蔣介石讓其動員舊部,唐生智抓住機會掌握了部隊。

(中原大戰後閻錫山與蔣介石通電下野的結果不一樣)

張學良在熱河作戰失敗後,引咎辭職,通電下野。但其對十七萬駐紮在河北的東北軍依然遙控,在回來後,依然是高位。

也有通電下野後,回來招募舊部嘗試東山再起的,比如石友三投入韓復榘下面,張宗昌回山東拉攏舊部。

3、沒有迴歸的多數人

在北洋時期,直皖戰爭後,段祺瑞的邊防軍被擊敗,段祺瑞下野,之後雖然出來,但已經成了吉祥物。

北伐戰爭後,吳佩孚通電下野,之後再難崛起。

(兩廣事變)

北伐元老唐生智、程潛在很長時間裡就沒有軍權,自己的部隊早就被別人消化了。

兩廣事變後,陳濟棠通電抗日反蔣,但很快失敗,眾叛親離,其通電下野,之後再未回來過。

總結:

通電下野後,如果軍隊還成建制的在,且自己掌握良好,只要時機允許,依然可以東山再起,甚至會更強大;如果軍隊被稀釋、消化、解散,東山再起就太難了。

畢竟在亂世,軍隊才是控制一切的前提。

參考文獻:

曹心寶. 徐樹錚與皖系興亡研究[D].陝西師範大學,2014.

王叢叢. 蔣介石與國民黨的關係研究(1924-1949)[D].浙江大學,2014.

武健群. 蔣介石權力之路與九一八事變(1928-1931)[D].復旦大學,2011.

許心恆. 論蔣介石對地方實力派策略的變化(1928-1937)[D].浙江大學,2010.

肖如平.寧粵對峙與蔣介石的第二次下野[J].民國檔案,2009(02):88-93.

金以林.汪精衛與國民黨的派系糾葛——以寧粵對峙為中心的考察[J].中國社會科學,2008(03):174-191+208.

金以林.從汪、胡聯手到蔣、汪合作——以1931年寧粵上海和談為中心[J].近代史研究,2004(01):193-237+322.

歡迎關注、點贊、吐槽,我是一枚明粉,給你不一樣的史學評析,期待你的評論,期待你的分享

一枚明粉


想要弄明白這個問題,就要弄清楚軍閥這兩個字的含義,在民國時期,軍閥就是在國家體系內,由軍人根據地域劃分勢力範圍而形成的軍事統治集團,通常這個集團控制了割據地的行政,司馬,稅收等權利。

也就是說,一個軍閥其實並不是他一個人,而是包括他下面的一堆人,就是這個軍閥他是這個軍事集團的領袖,他下面的人都是他任命的,如果這個軍閥被打倒下野了,那麼就看他底下軍隊的忠誠度了。

這個北洋時期,很多軍閥都被打倒過,下面就挨個軍閥講講他們下野之後,軍隊怎麼辦。

北伐時期北洋大三軍閥中的孫傳芳在不敵北伐軍之後,投靠張作霖,孫傳芳和張宗昌希望張作霖能夠繼續支持他抗擊北伐軍,結果張作霖看形勢不好,就撤出關外,結果被日本人炸死了。孫傳芳的部隊從濟南北撤後,駐紮在大城、任邱、河間、寶坻一帶,他下令開拔東去,將領士兵均不願出關,議論紛紛,軍心渙散,後由閻錫山派人收編,孫傳芳逃往瀋陽,投靠張學良。

像孫傳芳這種情況就是對部下控制不行,所以都不跟他了;

張作霖應該是雖然被炸死,但是奉系依然讓張學良上位,就說明張作霖對奉系的掌握還是挺好的,既然後來發生西安事變,張學良被蔣介石扣押,東北軍也要求釋放蔣介石,後來發生“二二事變”,導致東北軍群龍無首,才土崩瓦解,後來部隊基本都被蔣介石分化瓦解,給收編了。

這裡還是要說一下馮玉祥和閻錫山,這倆人都是北洋後期崛起的大軍閥,像閻錫山巔峰時期有30多萬軍隊,馮玉祥最多時候達到50多萬軍隊,曾經有那麼一刻,這倆人覺得自己很行了,不滿蔣介石的打壓,就起兵反蔣,經過中原大戰,馮玉祥和閻錫山都宣告下野,但是馮玉祥就沒有東山再起,他手下的人比如後來比較出名的韓復榘(後來成為山東軍閥),以及石友三,都倒戈馮玉祥,投靠蔣介石了,所以,馮玉祥沒能東山再起。

閻錫山則不一樣,蟄伏了一陣之後,又被蔣介石請出山了,為什麼?因為蔣介石了吃了馮玉祥的部隊,卻發現吃不下閻錫山的部隊,閻錫山宣佈下野走後,手下的將領還是聽從閻錫山的調遣,而且,當時九一八事變爆發,需要更快的時間組織起軍隊抗日,因此閻錫山就東山再起了。

所以,這個人下不下野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手下那幫人聽不聽你的。


史論縱橫


野:指民間。與政權集中地相對。因“民”勞動生活在郊野,大“官”工作在政權所在地。在封建社會,如果某個掌握軍政大權的官員“下”來了,回到郊野做普通老百姓,這就是“下野”。所以下野是專指執政的人解職下臺。



現代社會,有的國家實行多黨制,也用中國封建社會的這個特有名詞,比如,在臺上的黨派叫執政黨,不在臺上的叫在野黨。主要是美日韓等國,在野這個詞起源於中國,現在也逐漸被世界其他地區使用了。

那麼在軍閥林立的民國時期,通電下野的意思是什麼呢?通電下野就是通過電文向全體國民宣告下臺的消息。



不過民國時期是個亂世,軍閥到處都是,而且他們都擁有專門效忠自己的軍隊,一旦軍閥宣佈下野之後,那麼那些舊部很快就會變成無主之軍,這時如果舊部裡能有一個說話的好使程度僅次於軍閥,又對該軍閥非常效忠的人的話,那麼其軍隊就很可能保留下來。

如果舊部沒有這麼一個能力僅次於軍閥的人,而且大家對於該軍閥沒有那麼盡忠,很多人又軍心不定的話,那麼這些軍隊要麼被打散,要麼被收編,別無出路。



比如山西大軍閥閻錫山,當年被蔣介石打敗後全國通電下野,並且躲到了東北。但他的軍隊主力仍在,雖然被東北軍收編,但依然保持著高度的獨立性。

閻錫山下野之後,軍隊就交給了楊愛源來管理,楊愛源面對蔣介石的拉攏不為所動,只一門心思為閻錫山守著軍隊。最終不負閻錫山所託,不久後閻錫山回到山西,重新掌握大權。



再比如軍閥馮玉祥,他最鼎盛的時期有軍隊五十多萬人,後來馮玉祥因為不滿蔣介石的打壓,起兵反蔣,但是被蔣給打敗了,馮玉祥之後宣告下野,但他跟閻錫山不同,他手下的人基本上都投靠蔣介石了,所以後來馮玉祥也沒能夠東山再起。

再比如北洋政府大軍閥段祺瑞,他上臺沒多久就想著統一中國,其他的軍閥都不放在眼裡,於是一面整軍備戰,一面大舉借款。



但別說打天下所有的軍閥了,段祺瑞連直奉聯手都打不過,最終打的段祺瑞被迫通電下野,但沒想到直、奉卻違反“下野不追究”的默契,將段祺瑞徹底打垮,段祺瑞手下的大將,要麼被通緝逃亡國外,要麼被收編。

所以軍閥下野後,他的軍隊一般有三個下場:一是維持原制不動,等待軍閥重新上臺;二是被其他軍閥吞併收編;三是直接被打垮,軍隊分解流落民間。


魏青衣


要看通電下野的軍閥是為了暫避風頭,意圖東山再起,還是徹底失勢,一蹶不振。這兩種下野方式對於下野者以及他的軍隊來說,命運可謂千差萬別!(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歷史三日談)


民國軍閥下野的開創者應該是袁世凱,1915年12月袁世凱復闢稱帝,到1916年初,袁世凱就灰頭土臉的被從帝位上趕了下來,袁世凱做不了皇帝還想做總統,可是這時候不是退一步海闊天空的時候,而是樹倒猢猻散,牆倒眾人推。

袁世凱已經沒有利用的價值,洋人不支持,國內一幫同他一起共進退的小兄弟,也在袁世凱最需要支持的時候選擇了沉默,袁世凱只能通電下野,當然下場也是比較慘的,歷史教科書上說是抑鬱而死,其實是尿毒症病發死亡。

再說一個下野的北洋系軍閥――段祺瑞,段祺瑞跟袁世凱差不多,一下也成千古恨,此恨綿綿無絕期,袁世凱死,國務總理皖系段祺瑞掌權。


不當家不知柴米貴,段祺瑞上臺沒幾天,就想著能不能統一中國,把什麼直系曹錕、吳佩孚;奉系張作霖啥的統統收拾了,於是一面整軍備戰,一面大舉借款。

可是雙拳難敵四手,直奉聯手,皖系雖然兇猛,卻不是對手,直打的段祺瑞通電下野,袁世凱是禍不及“家人”,他死了,可他手底下的人沒人受牽連。

段祺瑞卻沒有那麼幸運,段祺瑞手下的大將,要麼被通緝逃亡國外,要麼隱姓埋名,軍隊則被其他軍閥打垮打散,整編殆盡。

也有通電下野比較幸運的,不但沒事,每次還都能上演王者歸來,此人就是新軍閥的代表――蔣介石,1927年、1932年、1949年蔣介石三次下野,每次歸來都比以前權勢地位更高更穩。

1927年下野蔣宋聯姻,1932年則是徹底制服汪精衛,1949年就比較曲折,但最終把白崇禧、李宗仁的桂系踩在了腳下。


因此,下野也不見得總是壞事,有些人為了避風頭,有些人下野落得一地雞毛,有些人則是為了蓄勢待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