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能解釋“半部論語治天下”這句話?為什麼這麼說?

創業小A


以"半部論語治天下"的趙普,是宋朝的第一文臣.趙匡胤黃袍加身,馬上得天下,也深知得江山易,守江山難,自己以身作則,帶頭讀書,批評趙普不讀書,意味深長的警告趙普"宰相需用讀書人".宰相趙普不得不學習儒家經典。到晚年終有所得,利用所學打理理政,玩弄權術,故有“半部論語定天下,半部論語治天下”之說流傳至今。

半部論語治天下包含兩層意思,其一,論語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包涵安邦治國的大智慧,是中國傳統文化經典典籍之起根發脈,儒家經典之一,集中地體現了孔子的政治主張、倫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等。其二,宋初宰相趙普不夠重視讀書人,妄稱只要半部論語就可以治理天下,後來在趙匡胤批評指正下,重新拾起孔孟之學,高度重視天下讀書人,造就了宋初的繁榮。半部論語治天下,警示我們,世界局勢風雲變幻,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強盛的不二法寶,中國傳統文化經歷五千年文明史的千錘百煉,不能丟棄,國家要強盛,文化當自信。


水口村夫


“半部《論語》治天下”一說,在趙普生前及整個北宋,一直到南宋朱熹生前(1200年),都未曾出籠。在朱熹將《論語》和《孟子》、《大學》、《中庸》稱作《四書》並 列入儒家經典,大肆宣傳儒學之際,也未見有相關記載。此說出籠是在朱熹逝世二三十年之後。但此說真正流傳開來,則是在元代。然而恰恰是在元代,對儒學和儒生極其輕蔑。所謂“九儒十丐”,即儒生的地位與乞丐不相上下。儒生被稱為“老九”的說法就是由此發端的。

所謂“半部論語治天下”,是當時的戲劇家高文秀在《遇上皇》雜劇中的一句臺詞,不過是被冷落的儒生們藉以自慰的一種自我吹噓心態的流露而已。由於儒生們畢竟充當著私塾的教書匠,佔據著社會教育的廣大舞臺,加上戲劇又很容易流傳,所以這句刻意誇張《論語》功能和儒生作用的臺詞,便得到儒生尤其是那些能將《論語》倒背如流者的歡迎,並藉以自我標榜,自我麻醉,自欺欺人,廣泛散播。


驀然相逢


"半部《論語》治天下"的典故,最早出自於南宋朱熹(1130-1200年)謝世之後,首先是一個叫林駧(dòng)(具體生卒年未詳)的人所撰《古今源流至論》前集卷八《儒吏》所記:"趙普,一代勳臣也,東征西討,無不如意,求其所學,自《論語》之外無餘業。"趙普所學的書籍,除了《論語》之外,沒有別的了。在這段話下面,有個小注,寫著這樣的話:"趙普曰:《論語》二十篇,吾以一半佐太祖定天下"。

但也有質疑

查《宋史·趙普傳》,根本沒有提及此事,其中與《論語》相關的文字僅僅有:"普少習吏事,寡學術,及為相,太祖常勸以讀書。晚年手不釋卷,每歸私第,闔戶啟篋取書,讀之竟日。及次日臨政,處決如流。既薨,家人發篋視之,則《論語》二十篇也。"而在宋太宗(趙光義)親自為趙普撰寫的《趙普神道碑》,和宋代史學家李燾(1115年-1184年)所編訂的北宋九朝編年史,謙言不敢續《通鑑》而名為《續資治通鑑長編》中,也未涉及此說。

所以,關於趙普以"半部《論語》治天下"一說,不能不令人生疑:

第一、從《宋史》的記載來看:"普少習吏事,寡學術,及為相,太祖常勸以讀書。晚年手不釋卷……既薨,家人發篋視之,則《論語》二十篇也。"趙普早年學習和熟悉的是"吏事"(這與其出生的家庭有關),而"寡學術"即不學無術,等當了宰相之後,由於適應不了宰相之職和趙匡胤的要求,出了不少洋相,所以宋太祖趙匡胤才經常勸他讀書。到了"晚年"才"手不釋卷",死了以後發現他讀的居然就是一部《論語》。這樣的歷史事實昭示:既然趙普在當了宰相後宋太祖勸他多讀書,而到晚年手不釋卷的竟然只是一部《論語》,這就說明他第一次即在趙匡胤當皇帝時出任宰相,與《論語》並無系,那麼,羅大經筆下所寫的"昔以其半輔太祖定天下",就根本不符合史實;

第二、像"半部《論語》治天下"這樣驚世駭俗的典故,假若屬實的話,《宋史·趙普傳》就理應提及。可是,事實卻並非如此。《宋史》的編撰雖然早在元初忽必烈當政時期就列入議題,但真正落實撰寫,則是到元末指正三年(1343年)才由丞相脫脫(1314年-1356年)主持編纂,1344年脫脫辭職後,由右丞相阿魯圖(生卒年未詳)接替主持編纂,總共只用了兩年半的時間便倉促完成,致使《宋史》在史料的裁剪、編次、修飾、檢校,以及文字的修飾、全書體例等方面都相當粗糙。但《宋史》卻是保存宋代官方史料和私人著述,最系統、全面的一部史書,因而具有相當高的史料價值。當時,包括《論語》在內的《四書》已經被正式作為法定教科書和科舉取士之標準,趙普"半部《論語》治天下"之說業已流行多年,《宋史》既為趙普作傳,卻對此隻字未提,足見就連其編纂者也不曾相信這是史實;

第三、宋太宗趙光義(939-997年)之所以能順利當上皇帝,並穩坐寶座,趙普是出了不少點子的,所以他被宋太祖所削去的相位,當宋太宗一即位就給恢復了(羅大經所說的"趙普再相"就是指此)。趙普與宋太宗關係非同一般,這從宋太宗親自為其撰寫《趙普神道碑》可以窺知。假如趙普果真在宋太宗面前講過"昔以其半輔太祖定天下,今欲以其半輔陛下致太平"之類的話,為什麼《趙普神道碑》中卻隻字未提呢?而宋代自宋太祖起就"重文輕武",像"半部《論語》治天下"如此有利於這個指導思想的話,要是確實屬實的話,而居然未被統治者看中並利用,那就太不合情理了;

第四、生活在北宋末南宋初,比朱熹只大15歲的的史學家李燾,處在理學盛行,包括《論語》在內的儒家著述大受吹捧的時代,可是,在他編撰的《續資治通鑑長編》中,也隻字未提及"半部《論語》治天下"一說;

第五、尤其是把《論語》捧為"四書"之一,定為儒家必讀的經典,並將其抬到至高無上的地位的朱熹,熟知趙普三度為相,頗有政績的史實,要是真有"半部《論語》治天下"的事情,藉此抬高《論語》的身價,對朱熹而言,該是多麼順理成章的事!而從朱熹在其著作中煞費苦心地將"收許多藩鎮之權"完全歸功於趙普來看,表明他的這種意圖確實存在。朱熹說:"趙韓王(即趙普)佐太祖區處天下,收許多藩鎮之權,立國家二百年之安,豈不是仁者之功!"就算是將"收許多藩鎮之權"完全歸功於趙普,那麼說以此"立國家二百年之安"也是吹牛,因為在北宋(960年-1127年)的180年間,單是北方遼金的侵擾,就一直未斷,何來"立國家二百年之安"?有何談"仁者之功"?即使撇開這樣的史實不論,那麼作為文官的趙普,極力慫恿宋太祖解除開國武將之權,也難脫藉此爭寵,通過壓抑武官權勢而抬高自己的干係!也不能算作"仁義"罷!然而,朱熹如此誇大其詞地藉此宣揚趙普的"仁者之功!",而像"半部《論語》治天下"這樣最為過硬的佐證反倒未用,也只能說明到朱熹時代,還沒有"半部《論語》治天下"一說。

上述史實都無一例外地昭示:所謂"半部《論語》治天下"一說,在趙普生前,整個北宋,一直到南宋朱熹生前,即1200年,都還沒有出籠。在朱熹將《論語》和《孟子》、《大學》、《中庸》稱作《四書》,列入儒家經典的二、三十年後,才有人提出此說。

但此說真正流傳開來,則是在元朝。然而,恰恰是在元朝,對儒學和儒生表示了極大的輕蔑,所謂"九儒十丐",即儒生被稱為"老九"的說法即由此發端。其地位與乞丐不相上下,連自己的生計問題都難以解決的"滿腹經綸"的儒生,何談什麼治理天下?!高文秀在《遇上皇》雜劇中的那句臺詞,不過是被冷落的儒生們一種打腫臉充胖子,藉以自慰的一種自我吹噓罷了。由於儒生們畢竟充當著私塾的教書匠,佔據著社會教育的廣大舞臺,所以,這句極大誇張了《論語》功能的大話,得到那些能將《論語》倒背如流的儒生們的普遍歡迎,並加以廣泛散播,自然也就不足為怪了。

這是依據史料所提出的質疑。


超級科學奶爸


扯犢子的事,關鍵看怎麼解讀。

從真實性來講純粹扯犢子,《論語》講的都是些言論觀點,根本沒有什麼治國、平天下的方法。《易經》被稱為群經之首,也沒被吹噓到這地步!

趙普是經世致用的人才,文化可能不高,但貴在能解決現實問題。很多人書讀很多,你問他如何解決眼前問題,瞬間傻了。讀書和做人分開是大多數人的通病,想學君子、多為小人,自命君子、實為小人。

宋朝是優待讀書人的朝代,所以讀書人都想夢迴宋朝而不是唐朝。不殺讀書人,與儒生共治天下是宋朝統治者的宣誓。“半部論語治天下”是借趙普之口吹噓儒學。你捧我臭腳,我誇你活好!

換個角度,《論語》是講如何明德的一本書,更多的關注如何做人,做什麼樣的人?按照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推演,半部論語治天下 還是有可能的,但也只是有可能。

《論語》始終在強調“德”,或許我們應該跳出“半部”還是“整部”的範疇看問題,“以德治國”和“依法治國”不正是現代我們國家強調的嗎?《論語》沒錯,“以德治國”沒錯,錯在多數人鑽牛角尖,當然也包括我!


久住青山Lee


“半部《論語》治天下”的典故,最早出自於南宋朱熹(1130-1200年)謝世之後,首先是一個叫林駧(dòng)(具體生卒年未詳)的人所撰《古今源流至論》前集卷八《儒吏》所記:“趙普,一代勳臣也,東征西討,無不如意,求其所學,自《論語》之外無餘業。”趙普所學的書籍,除了《論語》之外,沒有別的了。在這段話下面,有個小注,寫著這樣的話:“趙普曰:《論語》二十篇,吾以一半佐太祖定天下”。

與這個典故有關的另一位人物是,與林駧生活在同一時代的人羅大經(約1196-1252年)。在其所撰《鶴林玉露》中有這樣的記載:“杜少陵詩云:‘小兒學問止《論語》,大兒結束隨商賈。’蓋以《論語》為兒童之書也。趙普再相,人言普山東人,所讀者止《論語》……太宗嘗以此語問普,普略不隱,對曰:‘臣平生所知,誠不出此。昔以其半輔太祖定天下,今欲以其半輔陛下致太平。’”這個記載說明《論語》在當時“為兒童之書”,當過私塾先生的趙普自然熟悉。羅大經在此比林駧在《儒吏》中所記載的話,除了前半句的文字有所不同外,還多了後半句“今欲以其半輔陛下致太平”,並且說明了具體時間,是“趙普再相”後,聽到人們說趙普所讀的書就只有《論語》,於是宋太宗就此問趙普,趙普毫不隱瞞,並說出上面的話。

但是,羅大經並沒有直接說趙普“半部《論語》治天下”,將羅大經話的意思敷衍成“半部《論語》治天下”一說的,則始自元代著名戲曲作家高文秀(具體生卒年未詳)。他在其所著《好酒遇上皇》的雜劇曲文中的第三折,有這樣一句話:“每決大事,啟文觀書,乃《論語》也,此時稱小官以半部《論語》治天下。”但是,《好酒遇上皇》寫的並非趙普的事蹟,而且作為雜劇曲文,本不該作為討論歷史問題的依據,然而“半部《論語》治天下”這句話,不但成為羅大經上述話語的衍生品,與趙普聯繫在一起,而且藉助雜劇這一大眾化的文藝形式,硬是廣泛流傳開來,以至於使得當今迷信《論語》的人們,競相對此津津樂道。

質疑

查《宋史·趙普傳》,根本沒有提及此事,其中與《論語》相關的文字僅僅有:“普少習吏事,寡學術,及為相,太祖常勸以讀書。晚年手不釋卷,每歸私第,闔戶啟篋取書,讀之竟日。及次日臨政,處決如流。既薨,家人發篋視之,則《論語》二十篇也。


0悟空有空0


趙普對宋太宗說:我確實讀書很少,只能讀讀《論語》,我幫太祖定天下的時候用去半部,還有半部可以拿來幫陛下治天下。

第一,歸結起來“半部論語治天下”,這是個傳說還是真事,有不同的意見。《三字經》裡把他編進去(趙中令,讀魯論,彼既仕,學且勤),是從正面把他當做勤學的例子,但是他當了那麼大的官還在讀《論語》,可見他書讀的不多。

第二,姑且把它當成信史,趙普的原話說的其實是一部《論語》,打天下用了半部,還可以用半部治天下。所以只用半部《論語》就可以治天下,是一種斷章取義的誇張。

第三,這句話是對《論語》的讚頌,只是一個比喻的說法,不要死摳。北大的李零教授說,你們相信半部《論語》治天下這個說法的話,請具體告訴我你怎麼用,用哪些話,怎麼治,治什麼?這句話的象徵意義大於實際意義,比喻要真做到了,我有的時候開玩笑說,不用半部,一句就可以,“見賢思齊,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東瀛萬花筒


“半部《論語》治天下”,是一句流傳頗久頗廣的老話,但人們無非是把 它當作一點兒談資罷了,從不見有誰當過真的。據《宋史》趙普傳記載:“普少習吏事,寡學術。及為相,太祖常勸以讀書。晚年手不釋卷,每歸私第,闔戶啟篋取書,讀之竟日。及次日臨政,處決如流。既薨,家人發篋視之,則《論語》二十篇也。”又據宋人羅大經《鶴林玉露》記載:趙普身居相位,有人譏笑他不讀書,不過只讀過一部《論語》。宋太宗趙光義曾問他是否如此,趙普則明確地回答說:“平生所知,誠不出此。昔以其半輔太祖定天下,今欲以其半輔陛下致太平。”以上兩段記載,一見之於正史,一見之於野史雜著。

“半部論語治天下”就出自野史之中,其真實性都有待考察,更何況是其實用性。

北大的李零教授曾說,如果你們相信半部《論語》治天下這個說法的話,請具體告訴我你怎麼用,用哪些話,怎麼治,治什麼?

所以這句“半部論語治天下”放到今天來看,也只能當做茶餘飯後的談資,沒有其實際意義了。


王遺風


非常喜歡“半部論語治天下”這句古語,這是後代讀書人借宋代丞相趙普之名來表達對《論語》這部文化經典的高度評價和重視,更是為了說明《論語》不僅僅只是小孩子的讀本,而是一本具有重要的政治地位的重要典籍!

一部《論語》可謂是包羅萬象,政治體制、社會秩序、國家管理,文學、音樂,教書育人,家庭家族成員之間如何建立良好關係,為人處事,所有這些只要有疑問都可以從中得到很好的啟發與教益。

趙普作為一代名相,似乎沒有多大的學問。後人為了抬高吹噓趙普,而假託他說過這句話。這句話既可以掩飾趙普沒什麼學術水平,又似乎道出了趙普能夠三代為相的奧秘,又提高了讀書人的地位,真是一箭三雕,皆大歡喜!

中華民族的語言真是博大精深啊!


金達格


“半部論語治天下”這句話,相傳是從南宋宰相趙普的一句話中衍生出來的。趙普說“《論語》二十篇,吾以一半佐太祖定天下。”後來在元代雜劇中有句臺詞也說到了“半部論語治天下“,就這樣這句話就廣泛流傳下來。

這句話之所以能流傳至今其根源在於:一是與宋代繼承並大興儒學有關。尤其是朱熹的《四書集註》,一度成為科舉考試的教材。濃厚的儒學氛圍加上當時的文人學者極力推崇宣揚下,“半部論語治天下”也就順理成章地成為了一天“真理”。二是《論語》的影響遍及中華民族的每一個方面,包括政治、經濟、思想、文化、教育,等等。其之所以對後世影響如此深遠,是因為孔子在《論語》中對他所談到的每個問題都有深刻的見解。比如對於治國,他提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也主張仁政,愛民;治國方法,他提出“選才、富國、育人,立法”。這些見解,非常符合當時統治階級的利益,所以被歷代帝王所接受,並奉為圭臬。

總之,《論語》中所主張的觀點,符合古代統治階級在政治、審美、道德、功利等方面的價值觀,對於維護皇權,理順社會關係,約束人民行為觀念等都起到積極的作用。明白了這一點,也就不難理解“半部論語治天下”為什麼廣為流傳了。



尊前談笑


據相關專家宋定國教授考證,所謂“半部《論語》治天下”一說,在趙普生前及整個北宋,一直到南宋朱熹生前(1200年),都未曾出籠。在朱熹將《論語》和《孟子》、《大學》、《中庸》稱作《四書》並 列入儒家經典,大肆宣傳儒學之際,也未見有相關記載。此說出籠是在朱熹逝世二三十年之後。但此說真正流傳開來,則是在元代。

然而恰恰是在元代,對儒學和儒生極其輕蔑。所謂“九儒十丐”,即儒生的地位與乞丐不相上下。儒生被稱為“老九”的說法就是由此發端的。所謂“半部論語治天下”,是當時的戲劇家高文秀在《遇上皇》雜劇中的一句臺詞,不過是被冷落的儒生們藉以自慰的一種自我吹噓心態的流露而已。

由於儒生們畢竟充當著私塾的教書匠,佔據著社會教育的廣大舞臺,加上戲劇又很容易流傳,所以這句刻意誇張《論語》功能和儒生作用的臺詞,便得到儒生尤其是那些能將《論語》倒背如流者的歡迎,並藉以自我標榜,自我麻醉,自欺欺人,廣泛散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