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不盡的鐘南山I泱泱大國,人才濟濟,為什麼是他力挽狂瀾?


(一)八旬之軀,再一次力挽狂瀾

說不盡的鐘南山I泱泱大國,人才濟濟,為什麼是他力挽狂瀾?

鍾南山在開往武漢的高鐵上,累了


疾風知勁草,板蕩識忠臣。如果不是這次疫情,或許,我們的屏幕還是被流量明星、鮮肉霸佔,他也將會逐漸淡出人們的視野,鍾南山這三個字將會像一顆美麗的石頭一樣,沉澱在歷史的長河中,偶爾激起一陣漣漪。

如果不是他在官方機構扭扭捏捏說“不會人傳人”、“有限人傳人”的時候,斬釘截鐵地說“新冠狀肺炎肯定存在人傳人現象”,誰也不知道,這場舉國“抗疫”之戰,到什麼時候才會真正開始。

如果不是他在2003年,針對某些顢頇之輩的堅決抵制,在新聞發佈會上當場開炮,指斥問題遠未解決,我們不知道,當年的非典,還會讓多少人殉葬?

說不盡的鐘南山I泱泱大國,人才濟濟,為什麼是他力挽狂瀾?

他在危難之時勇敢發聲


在疫情肆虐時,成了全民心中的中流砥柱。在網民心中,成了神一樣的存在。是的,他被神化了。

可能沒有多少人意識到,他只是一個84歲的老人。在這個年齡,很多人已駕鶴西去,很多人在頤養天年,很多人仍苟延殘喘,也有人在T臺老當益壯。而他鐘南山,還奔波在“戰役”的最前線,力挽狂瀾。

泱泱大國,人才濟濟,但在危難時刻,為什麼是他一錘定音?

(二)能成國士,是超凡的本事

翻開他的簡歷,你不能驚歎,他小時候是別人家的孩子,長達後是國之棟樑。中學是廣東實驗中學,聽著學校的名字,很多“雞娃”的家長就該眼紅了,1960年畢業於北京醫學院並留校任教,那個年代的人,有這麼深厚的學養,放眼全國恐怕也沒幾個了。

此後六十年,當醫生,當教授,偶爾當過醫院院長之類的“官兒”,卸下職務仍然帶著聽診器查房,但是如果沒有坐穿冷板凳的精神,對理想矢志不渝的追求,誰能把一件事情幹六十年?

說不盡的鐘南山I泱泱大國,人才濟濟,為什麼是他力挽狂瀾?

六十年的堅守,成就了頂級水平


六十年中,他醫人無數,著作等身,在一線醫療崗位上當選為院士,儘管不乏個別院士這次讓我們大跌眼鏡,群情激奮,但是我們都相信,鍾院士,當之無愧。院士,真正代表了他的水平。

最令我驚訝的是,他在接受外媒採訪時竟然是全程用英語,無論是抽噎著說起李文亮醫生是英雄,還是自信地談起專業醫學問題,表達都極為得體、自如,連我這個英語翻譯有時候靠字幕才能看懂。欽佩、汗顏之餘,更有震撼!


說不盡的鐘南山I泱泱大國,人才濟濟,為什麼是他力挽狂瀾?

全程英語回答,極為震撼

也只有這樣深厚的理論功底、豐富的專業經驗、寬闊的國際視野、仁者的悲憫情懷,才敢在人命關天之時挺身而出。

(三)有心殺賊,更要有“力”迴天

這次“抗疫”中,我們能看到很多前線人員累癱,倒下,有的人再也沒有醒來,按照當前的數據,已經有54人在“抗疫”一線殉職。他們中,有醫生、警察、教師、基層公務員等,年齡有大有小,他們的犧牲,除了工作緊張,壓力巨大之外,可能身體素質也是一個原因,但是這絲毫不妨礙我們的痛心和敬意,從無私無畏的角度講,更值得我們敬佩!

84歲的鐘南山也疲憊,但是看到他還是能不同廣州、武漢、北京穿梭,講起話來精神抖擻,我們看到了一個身體健康的老人。

說不盡的鐘南山I泱泱大國,人才濟濟,為什麼是他力挽狂瀾?

年輕人中能有幾個有這樣的肌肉?


我們能看到,依然能夠打球、游泳、跑步、拉伸,肌肉依然發達,體型堪稱完美,除了年輕時全運會第三名的底子,如果不是常年堅持健身,保持極為自律的生活,如何能在前線打持久戰,讓我們看到他時覺得精神大振?

(四)低調的家庭,背後是高尚的人品

鍾老可以說很早就是功成名就,夫人李少芬阿姨與他同歲,是首屆中國女籃的主力隊員,現在還擔任國家籃協副主席等職務。兩人祖輩都是名門望族(篇幅所限,自行百度),但是兩人極為低調,家庭陳設極為簡譜,沒有人宣傳他們“光輝”的故事,更沒有剽竊論文之類的“緋聞”,如果不是這次疫情,他們可能又被忘了。

說不盡的鐘南山I泱泱大國,人才濟濟,為什麼是他力挽狂瀾?

幸福的伉儷已經走過了半個世紀


低調家庭不太表孩子們不優秀。鍾老有一兒一女,兩個孩子繼承了他們的天賦,更繼承了高貴的人品。

孩子們繼承了他們的優秀基因,更繼承了他們淡泊奉獻的優秀品質。兒子是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教授,我國泌尿科專家,國家級百千萬人才,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女兒曾獲得過世界短池游泳錦標賽100米蝶泳冠軍,曾是中國最好的游泳運動員之一。他們的孩子,也成了“別人家的孩子”。唯獨不變的是,孩子們也很低調,如果不是疫情,我們不知道鍾老還有這麼優秀的孩子。

這種“立德立言,無問西東”淡泊和低調,是一種境界,更是一種風骨,鑄成了鍾老的人生厚度,也凝聚成了我們民族的財富,讓我們在抗擊面目猙獰的病毒之時,有了堅實的靠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