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發的一瓶飲料,自己不喝帶回去給小孩,你們怎樣看待這同事?

提問官


1.

先講兩個真實的小故事。

故事一:

70年代初期,父母大學畢業支援三線去了一家兵工廠工作,那個時候大家的條件都不好,但是因為我剛出生的時候,父親就生了一場大病,幾年上不了班,北京、上海等地到處去看病,還欠了一屁股債。

80年代初期,我上幼兒園,比我大三歲的哥哥剛上小學。有一次,哥哥班上過“六一”兒童節,每個小朋友發了一個蘋果,一小袋子瓜子和糖果。別的孩子拿到後,直接就吃了。而懂事的哥哥,一點沒吃,拿塑料袋都裝好了帶回來給家裡人一起吃,結果路上塑料袋漏了也不知道,興沖沖的到家後,發現袋子裡只剩下了一個蘋果,“哇”的一聲就哭出來了。不過,我們一家還是高高興興的把那個蘋果切成幾塊一起吃了,過了一個難忘的“六一”兒童節。

故事二:

我上了小學後,父親從死亡線上掙扎了回來,廠裡給安排了一些輕鬆的工作,這樣可以有一些工資。但是條件依然很差,因為要還債。記得一次,我問父親,為什麼我的同桌每天中午都可以有個雞蛋吃?(我們中午帶飯到學校)。父親眼淚差點落下,每年過年還總是回憶起那個場景。

有一次,廠裡安排“為祖國大幹30天”的生產運動,每一個職工加班到晚上10點,可以領一個雞蛋和兩根油條。我和哥哥,每天晚上學習完,都不睡覺,因為知道到了10點過,父親回來,他會把雞蛋和油條帶回來給我們吃,而他吃個饅頭充飢。那半個雞蛋和一根油條,成了我小時候最大的期盼......

2.

回到這個問題,我無法知道這位同事家裡的實際情況是怎樣,既然他這樣做,無非可能有三個原因:

  • 家裡條件不好,省下點東西給家裡帶回去
  • 自己不愛喝,但是不想浪費,所以帶回家給孩子
  • 很愛自己的孩子,有什麼好東西,第一個想到的是孩子

我想,無論是哪種原因,我都覺得這位同事是一個好同事、好父親、好老公

3.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對於很多人,“勤儉節約”等同於“摳門兒”;“愛護家庭”也被看做是“沒出息”。而大手大腳、自我中心,反而成了“放蕩不羈”的萬人迷性格。

我並不排斥,合法合理掙到的錢,可以隨便享受,甚至可以去“炫富”,因為有一種人需要用錢才能撐起所謂的門面和自尊;

但是我堅決反對,在社會形成一種鄙視鏈,將中華民族幾千年來形成的優秀精神,打落在鄙視鏈的最下端,被另眼看待,甚至嘲笑。

4.

今天我們討論的是一瓶飲料的問題,但是真正背後討論的是:一個人的人生行為準則到底是由什麼來決定的?

在各類物質極大豐富、各種思想層出不窮的今天,“自由”、“個性”成為了主旋律,然而,恰恰是在一個個“個性”標籤的下面,卻一種缺少獨立思考能力的“無意識”的隨波逐流,法國社會心理學家古斯塔夫·勒龐稱之為“烏合之眾”。

物質第一、享受為上的功利行為,成為了很多人的唯一行為標準,難怪很多學者都指出中國經濟高速發展背後最大的隱患,是汙染了兩樣東西——一個是環境,一個是頭腦。

到底我們的行為準則是怎樣產生的呢?我想用一句話來總結:

有兩種東西,我們愈是時常愈加反覆地思索,它們就愈是給人的心靈灌注了時時翻新, 有加無已的讚歎和敬畏 :頭頂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法則。 ——康德墓碑銘文


大強師兄的小思維


很小的時候,有一天,爸爸從外面端了一碗熱騰騰的面回來,我知道,這是爸爸店隔壁的刀削麵家的。而爸爸從來沒有買過他家的面給我們吃,因為家裡窮。那天,那碗麵的味道我永遠都忘不了。後來才知道,是爸的客戶買給爸吃的,他端回來給我們吃。爸爸的店距離我家有多遠呢?要過一個4車道的大馬路,穿過一個要走5分鐘的巷子,再拐彎走3分鐘左右吧。我不知道那一天,爸爸端走這碗麵的時候,請他吃麵的客戶看他是什麼眼神,也不知道爸爸一路走的累不累。我只知道,這碗麵到我們面前的時候,還是熱氣騰騰的。當我知道這碗麵的由來以後,已經是很多年以後了。從那以後,我都好愛爸爸,也決定一輩子都要保護他。

後來有一天,男友下班回家從書包裡拿出一盒水果,說是公司發的,他沒捨得吃,拿回來給我吃。當時我又驚訝又感動,還有點擔心同事會不會笑話他。但我永遠記得,他神秘兮兮的從書包裡拿出水果時候,臉上的開心。所以,如果身邊有同事帶一小瓶飲料回去給小孩的話,我會很羨慕那個小孩吧。同時也會在心裡給這個有愛的同事加很多分。


猴子和大鯊魚


下面,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第一個印象,這是個愛家的人,心中有牽掛。公司發的飲料,自己不喝,留給孩子,是心裡有家人、有孩子,知道把好東西留給孩子,讓孩子嚐嚐美味的飲料,新鮮一下。

其次,這是個節約的人。現在的生活條件好了,飲料不喝,不是不拿,而是帶回家,說明此人知道東西來之不易,不能浪費。

總之,這樣的行為很接地氣,讓我想到了小時候,爸爸媽媽也經常把捨不得吃的東西留給我,是個暖心有愛之舉。


靜談心聲


我老公從公司帶回半瓶營養快線回家給孩子[捂臉],問他那一半呢,說是自己喝了[捂臉],再後來有一次就帶一瓶回家給孩子,[捂臉]有時候同事給的山核桃,藍莓幹,蛋黃派啥的,同事給的有時候沒有吃留著給孩子,並不是太疼孩子,或者是捨不得吃,而是喜歡看孩子開心的樣子,可能有時候孩子在家期待一天大人下班會給自己帶啥好吃的,一個糖果有時候都很開心,就像撿到的玩具零件,撿到的好看的石頭,大人覺得意義很淺,但孩子不這樣認為,就會開心很久,新買的玩具新鮮一時,撿到的就很喜歡,不知道是不是可憐被拋棄的那種感覺,反正對於孩子想不通就想想自己小時候[比心]


眉間一現


我說一個很長時間的一個事和你說的一樣!大家怎麼看這個問題。

我生在六十年代,那會兒的物質匱乏,誰家都缺吃少穿,孩子多的更是缺吃缺穿,但我家就我和弟弟,弟弟住校,爸媽和我在山裡軍工廠,吃的穿的都需要用各種票,弟弟住校也需要糧票,所以家裡的吃穿更緊,能吃飽,但不一定吃好!每年廠裡不定的有產品不合格需要翻箱檢驗,全場職工三班倒處理產品,我爸爸晚上加班廠裡免費給發包子,每人三個,有時蘿蔔餡,有時白菜餡,爸爸那會兒正是年富力強的時候,幹了半宿的活又累又餓,三個包子也就是給胃墊墊底,但是每次加班發包子爸爸都帶回來放到火爐子邊烤著,清晨就是我的早餐。現在我想起來,我的心都難受!那會兒我小沒有體會到父母對孩子的愛!唉!心裡隱隱作痛!


快樂關耳朵


你還不如問,公司發的工資,自己不花,給孩子花,算了,後面不想寫了。都是正常途徑獲得的支配權啊!不巧,我就是發的小零食,想吃的少吃點,留一大部分帶回去,不想吃的都帶回去,一家三口,反而我吃獨食感覺怪怪的。我身邊也大都是這種人。


泉泉成長記


公司發的飲料,是屬於員工的各人福利,他想給誰喝就給誰喝,想什麼時候喝也是人家的自由,就算人家倒掉又關別人什麼事呢?

我和工作搭檔是每天上班互相帶早餐,有時她給我的牛奶我覺得口味是我女兒愛喝的我就拿回家給我女兒喝,我都會告訴女兒這是哪位阿姨給你的,這樣我們都感念她的好意。


bella159753


就這麼跟你說吧,我是做食品的,我的幾個客戶,給我送過一些東西。有送了兩箱花生油的,因為他知道我要回老家,叫我帶回去老家給父母用。另一個給我送了四箱罐頭魚,甘竹的,叫我帶回去給我爸當下酒菜,因為我說過我爸愛喝兩杯。還有給我送了4箱乾果的,理由是叫我帶回家給小孩吃,還有一個女客戶送了兩瓶蜂蜜的,理由是給我老婆沖水喝。也許你會覺得奇怪,為什麼這班人給我送東西都喜歡送給我家人用的東西,而不是直接說給我。因為他們明白,我是個家庭觀念很強的人。也是因為我愛家庭,愛家人,就更獲得他們的尊重和信任。


用戶2252801218988


沒什麼,覺得很正常啊。單位每次有活動聚餐的,有多餘的飲料零食,同事們都會熱情地說,給你家孩子拿點回去。雖然真不缺那點,但是覺得同事們好暖。自己不喝自己那份飲料帶給孩子吃,是父母對子女愛的體現。一般父母是這麼想的:我也不是特別愛喝,拿回去給孩子個驚喜,分享我今天公司活動的快樂吧!


跳跳


這個很正常,我不管走到哪裡,都想著女兒!坐飛機時午餐中的小吃,我都帶回家給孩子!去蘇杭考察時,我買了兩套絲綢衣服送給女兒!山東的高梁飴,北京的烤鴨……

這不是慣著孩子,這是一種愛!每一次您看到那種期待的小眼神,時刻都激勵著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