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暖通遼每“疫”刻# 抗“疫”之戰 統戰同心

一場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來,這是一場輸不起也不能輸的阻擊戰,疫情防控戰集結號吹響以來,通遼統一戰線迅速行動,全面部署,發出倡議,打響戰鬥,發揮優勢,勇於擔當,積極發動統一戰線各界人士為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凝聚智慧和力量。

與自己賽跑 眾志成城

通遼統一戰線,每一個角落都行動起來了。

#溫暖通遼每“疫”刻# 抗“疫”之戰 統戰同心

企業在行動。通遼市各民營企業、商會、民營企業家、臺資臺企迅速響應市委號召,開展捐款捐物活動。據不完全統計,截至截至2月13日,通遼市共有595家民營企業、12家商協會參與捐贈,捐款金額達1337.045萬元,另捐贈口罩、手套、酒精、消毒液等防護用品,礦泉水、方便麵、大米、火腿腸、牛奶等生活物品摺合人民幣407.37291萬元,為打贏全市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堅實物質保障。

各界在行動。通遼市新的社會階層組織、新的社會階層人士積極響應號召,主動作為,共捐款79.675萬元,捐贈49.0699萬元的應急抗疫物資,其中包括口罩16935個,防護面罩2667個,防護服1451套、酒精1085公斤、濃縮消毒液100桶、價值37320元蒙牛乳製品、牛奶100箱、一次性鞋套4000只、紅外線體溫計30只、抗寒棉大衣276件、取暖器100臺以及礦泉水、方便麵、暖寶寶等生活物資,各民主黨派捐款捐物累計資金60萬元。

#溫暖通遼每“疫”刻# 抗“疫”之戰 統戰同心

遊子在行動。自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發生以來,牽動著海內外中華兒女的心,通遼市僑屆人士紛紛以自己的方式不斷為祖國抗擊疫情匯聚力量。在得知日本湖北總商會華僑籌集的抗病毒物資沒有辦法運送回國內後,通遼市旅日華僑青海,自費50萬元以專線包機的形式幫助旅日華僑們向武漢運送抗病毒物資;通遼籍蒙古國華僑、蒙古國中華內蒙古總商會會長吳海明、副會長鬍日勒組織在蒙古國華僑積極為國內捐款,累計捐款2萬餘元;市僑聯委員、僑眷、通遼市麒元水利水電有限公司董事長桑宏分別向市紅十字會和科區慈善總會捐資1萬元和2萬元;通遼市留日海歸雙創協會組織歸國留學人員分別向科左中旗寶龍山鎮前瑪尼吐嘎查和庫倫旗茫汗蘇木蘇日圖嘎查及我市僑眷捐贈日本口罩58盒1740個、韓國口罩15盒75個,共計1815個。

宣傳在行動。通遼市委統戰部積極發動科爾沁都市傳媒、通遼便民惠民網等新媒體平臺,通過報紙、新聞早點、網站信息等全程全面轉發轉載市委政府指揮命令通知、積極跟蹤報道抗擊疫情過程中的典型人物事蹟,廣泛宣傳各種防疫知識、解答市民疑問;科爾沁都市傳媒有限公司印刷防控疫情知識手冊1萬冊,免費發放給各地、單位、小區。

在這場與病毒戰鬥的“硬仗”裡,有大家在一起行動,沒有翻不過的山,沒有跨不過的坎。

#溫暖通遼每“疫”刻# 抗“疫”之戰 統戰同心

與大家攜手,挺身請戰

疫情之下,沒有誰是局外人。面對嚴峻形勢,通遼統一戰線出人出力,發揮優勢,勇於擔當,以實際行動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做出貢獻。

各民主黨派人士逆行而上奮戰一線,尤其是其中的醫護工作者不懼艱險、迎難而上,奮鬥在抗擊疫情的第一線,他們用責任和擔當托起了群眾的信心與希望。據不完全統計,全市50餘名民主黨派的醫療、衛生、疾控工作人員奮戰在抗疫一線,還有鄉鎮社區工作人員、記者、作家也都通過力所能及的方式為戰勝疫情助力。

#溫暖通遼每“疫”刻# 抗“疫”之戰 統戰同心

通遼科爾沁志願者協會、通遼義工協會組織60多名志願者持續參與街道社區的測溫登記、消毒消殺、防控工作;通遼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輔導站走進開發區疫情集中隔離賓館,向一線的醫護人員及工作人員開展心理援助,對隔離觀察人員進行心理危機干預和心理疏導,並向確診患者、疫情防控一線醫護人員、居家隔離的輕症患者(密切接觸者、疑似患者)、疾控人員和機關幹部等提供提供24小時在線服務。

他們在疫情危急時分表現出的責任與擔當,是新時代統戰人的家國情懷,更是新時代統戰精神的真實寫照。

春暖花開,希望與夢想同在;同舟共濟,力量與愛心激揚。疫情無情人有情,通遼統一戰線將再接再厲,奮戰到底,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發揮應有作用,全力打好疫情防控阻擊戰,相信勝利的曙光離我們越來越近了!

記者 王諾敏 通訊員 時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