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歐美國家的老人不太跳廣場舞?他們退休後不無聊嗎,會做些什麼呢?

從此一人在江湖


總的來說,各國的國情不同,文化品味各異。也正因為如此,世界才豐富多彩,繽紛絢麗。

就拿老外來說,他們國家的老年人不是不跳廣場舞,相比而,只是沒有中國那麼流行,沒有中國老太跳得那麼酣暢淋漓。但老外有老外的生活方式,中國有中國人的享受活法。

其一:先說老外,西方人的性格比較幽默直爽,但他們喜好獨來獨往表現自我而又有點冒險精神,休閒之時,他們到露天廣場或大劇院聽聽音樂看看歌舞,或到咔啡廳、酒吧間品嚐美酒、交友聊天。有的老外,喜歡單騎周遊世界各地,既鍛鍊健身觀光旅遊又瞭解各國各地的人文風情,最為突出的,也是中國人不可接受的活動,就是他們在自家的家裡約會親朋好友,燒烤縱酒,雙雙起舞,按照西方人的說法名曰“開爬梯”或“開派對”。還有的老外,在大眾廣庭面前,唱歌跳舞、雜耍魔術,而掙得一些報酬,按照西方人的說法名曰“街頭獻藝”。說得多好聽,在中國豈不就是街頭賣藝!這就是特色,這就是生活。

其二:再說中國的大媽,由於中國老人從小就貫輸了一些禮、義、賢、淑,相比西方,性格內向保守,而中國又是發展中國家,生兒育女,操持家務,而且為生存而忙碌奔波,這些六、七十歲的老人,親眼目睹了中國人民艱苦奮鬥,奮發圖強而又曲曲折折的發展經過,親自經歷了中國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艱難困苦的奮鬥歷程,說實在的,他們受的苦難最多,經歷的大事也太多太多。應該承認,他們對國家的發展建設作出了一定的貢獻,“婦女能頂半邊天”,正因為有他們當年的付出,才有今天的幸福生活。對他們來說,留給他們的日子不算多了,而到了這個時候,工人退休、農民家無牽掛,算是最美好的日子,多年的身心勞累和痛苦的壓抑,而通過廣場舞這種形式,而得到宣洩和釋放,如同火山爆發一般,噴搏欲出,而一發不可收拾!這就是中國特色的廣場舞,這些老人都在享受精神生活的同時,同樣也得益於廣場舞給他們帶來的健康和積極向上的樂趣!

其三:現在的廣場舞,不僅成了一種很好的健身娛樂活動,而且逐漸成為一種時尚,誰不參與,彷彿就是落伍者,而被時代所淘汰。在這些老人當中,不僅有男的,青年人,還有一些萌萌噠而又天真活潑的孩子,有的少婦,手裡抱著孩子,而跟隨音響翩翩起舞!簡直成了一道靚亮美麗的風景線。而不善舞者,或老人或小孩,也都不約而同地聚到這裡,有的到健身器材上活動話動筋骨,有的就是為了一飽眼福,只為欣賞廣場舞而來。

這樣有益人民健康,陶冶人們情操的健身娛樂活動,競遭到社會上一些非議,有的人把人們喜聞樂見的廣場舞說成是“社會毒餾”,欲割除而後快!只要是人們的需求並能接受,社會上能夠發展生存的,就說明好東西!君不見,現如今各大城市,有些老外對廣場舞也很感興趣,還有的積極參加,赤、澄、藍、綠,紫五彩繽紛的燈光,再加之黑、白、蹤、黃的面孔,相互映照,這也算是具有中國特色的廣場舞吧!。


商紅兵1


我認識一些歐美老人,包括我的教授、我在他們家住過幾年的房東,以及房東的親戚朋友們。他們的愛好和中國老人很不一樣,也許有人覺得他們孤獨,但他們也自得其樂。歐美人崇尚個性,喜歡特立獨行,不喜歡一窩蜂地幹一件事情。所以,一幫老人跳廣場舞的事情,在歐美國家,是不可想象的。

我認識一對英國夫婦,無子女。退休後,男主人喜歡DIY重新裝修自家的書房和起居室。他反正不急不緩,有時間就慢慢弄,一點都不耽誤他度假、和朋友聚會。 我去他們家作客時,他DIY了3年,書房還只弄了一個角落,起居室也才剛剛開始。他說他不得不幾次改變裝修方案,因為總是有新的主意冒出來。

他的妻子,開始學習中文。他妻子的父親,二戰時曾在天津的英國公使館做過武官,但是他們夫妻都沒有到過中國,所以她開始學中文。她同時是鎮上管樂隊的成員之一,吹小號。鎮上的管樂隊定期排練,在一些傳統節日還有公益演出,所以她也很忙。

我在一個丹麥人家裡住了十多天。我回國後不久,他們夫婦退休了,開啟了世界旅遊的模式。於是,我在中國接待了他們。至今,他們還經常出國旅行。他們旅行的方式,當然是自助。他們不喜歡住酒店,而喜歡和人交換房子住。這個交換,包括朋友的朋友,親戚的親戚。在沒有房子可交換的城市,他們就找一家民宿,住下來慢慢遊。這對現在年齡已近70歲的夫妻,去年從歐洲乘火車,穿越西伯利亞,來到北京,然後在中國遊了一圈。其中幾個城市,都是我替他們找我朋友或親戚空閒的公寓,讓他們逗留。他們不喜歡白住,一定要按照市場價付費。我說這些都是我朋友親戚的閒置的房子,他們不會收我的費,我自然不會收他們的錢。大不了下次他們有人去丹麥,住他們家。這樣,他們才沒有堅持付錢。

我在英國的房東,女主人喜歡花藝,除了照顧自家房前屋後的花園花圃,就是閱讀園藝方面的書籍,看園藝方面的電視節目。男主人退休以前在英國皇家空軍幹過,退休以後加入了一個飛行俱樂部,定期自己開車去飛行。這對夫妻有時去世界各地看航展或花展,包括珠海航展。

我還認識一對挪威夫婦,以前他們基本不上網,上網也就是為了收發郵件。不看電視,依然保持著讀報紙雜誌、聽廣播、定期去電影院、劇院、音樂廳。他們覺得這就夠了。他們說電視節目全是垃圾,網絡上真實的信息太少,胡說八道不可信的謠言太多,上網會浪費很多時間。

他們沒法想象自己像中國家庭那樣,三代或者四代同堂,或者過一種大家庭似的生活。這些夫妻全都沒有和自己的孩子住在一起,他們和孩子們,也是每年在聖誕節或者感恩節或某人的生日時見那麼幾次。其中那對挪威夫妻,同居30多年一直沒有辦理結婚手續。最近他們來信告訴我,他們的兒子媳婦為他們在教堂舉辦了婚禮。隨郵件,他們還發來幾張照片。一對年過60的夫妻,穿著婚紗站在教堂裡,照樣很美。


世界真的很大


廣場舞——21世紀中國發明之一,可以說是有人喜有人恨。喜愛它的自然是退休後的大爺大媽,晚飯過後三五成群,帶著音響,有的更是有統一服裝。


然後約定時間來到廣場、籃球場甚至地下通道等任何開闊地帶展示優美的舞姿。廣場舞出現之初,曾引起了很多人的聲討。

主要還是因為這些大爺大媽音響聲音隨心所欲,絲毫不管自己有沒有擾民。被投訴後更加變本加厲,倚老賣老。致使上了一天班還沒辦法好好休息的年輕人慾哭無淚,頻頻反抗。

於是一度出現了潑糞、鬥毆等事件。如今越來越多的老年人可以和年輕人做到相互理解,更是有許多有素質的老年廣場舞隊伍帶上了藍牙耳機,廣受好評。

那麼,究竟為何我國中老年群體如此熱衷於廣場舞呢,卻不見西方國家有此類報道呢?

首先,應該是時間問題。根據我國法律規定,中國女性的退休年齡是工人50歲、幹部55歲,而男性較晚,是60週歲。而且隨著醫療條件的提高,人們死亡率也大幅降低。

這也就意味著我國退休人口有著大把的時間等著消遣。加上足夠的退休金和養老金,他們的人生彷佛剛剛開始精彩,所以總要學會自娛自樂。

而目前歐美的大多數發達國家的法定退休年齡是65歲,甚至有提高趨勢。且他們很少靠退休金和養老金度日,政府鼓勵他們在退休以後繼續為社會做貢獻,比如創業或者延遲退休,做些臨時工之類的。



就像英國人的口頭禪“50歲創業才開始”。他們的觀念裡是在晚年創造價值,而不是安享晚年。所以,與中國人對比,他們時間少了很多。

其次,就是文化和習慣問題。中國人喜歡抱團湊熱鬧,古時候坊間小聚,嘮嘮家常下下棋,現代社會不是帶孫子就是說八卦。

有人說如今提著低音炮跳廣場舞的還是當年那群爆炸頭喇叭褲那群人,仔細想想也有道理。與其讓他們聚在一起嚼舌根說閒話還不如跳跳廣場舞,強身健體。

另一頭,歐美國家的老人一輩子奉行的是自由主義,他們不會把撫養後代當作是終生的任務和成就。

比如美國老年人退休以後,如果不再考慮工作,且物質條件允許的話,他們更喜歡老兩口自駕遊。開著房車周遊世界,時尚又刺激,符合美國人的冒險精神。

而德國老年人則更加有趣,他們會把自己租出去,也就是到別人家做保姆。大多數是幫著年輕家庭照顧孩子,有收入又沒有家庭糾紛,兩全其美。

意大利則不一樣了,身為這個走在時尚前端國家的老年人。他們不僅喜歡觀光旅遊,他們還要美到徹底。

據悉,意大利的老年人消費總額佔到整個國家的三分之二以上,主要花在了服裝首飾等奢侈品上,可以說是十分精緻了。

諸如此類,甚至還有泡酒吧玩跳傘的。各有各的生活方式,人家不帶孫子也不會覺得無聊。

第三點,方式不同。這裡指的是廣場舞的健身功能。大多數歐美國家更喜歡獨立自主的空間,如果非要鍛鍊的話,他們更多選擇再清晨或者傍晚去慢跑或者騎自行車等等。

當然,廣場舞是有它的意義的。除了表面上的鍛鍊身體,豐富精神生活外。我們還應該看到,曾經含蓄內斂羞於表現自己的國民正在一點點改變,他們不再壓抑自己,學會了如何釋放。

這也是一種進步,古時候有四大發明、絲綢之路把中國帶向了世界,也許未來廣場舞也會走進他們的生活。

看到這裡,不知道大家有沒有一種感悟。中國人的退休生活好像比較輕鬆,也就是帶帶孩子或者跳廣場舞。而當務之急就是提升國民素質,少出一些擾民,搶座和搶菜不要命的事件。


史之策


來歐洲生活了幾年,我從不習慣到逐漸習慣,也看到很多有趣的細節內容。

今天我就從生活中窺見的幾個點,來闡述歐美人不太跳廣場舞的原因。


首先因為歐美的教育環境,讓歐美人崇尚自由獨立獨處的氛圍。

他們喜歡安靜,喜歡人少的地方。人多的地方,都不想扎堆進去。

呵呵,我承認我喜歡人多熱鬧的地方,從小到大都是。所以來歐洲生活的幾年,很少能看到人群湧動,甚是感覺寂寥無趣。當然大型音樂活動,啤酒節之類的除外。

歐洲人喜歡靜靜的坐著,看報紙,看書。或者坐在庭院裡曬太陽,靜靜地躺一個下午。

我認識的幾個德國老年人都是這樣,還有個老太太喜歡拿著本子每天做數獨,說是防止腦袋鈍化老年痴呆。

第二個是歐洲人非常喜歡在花園或庭院裡,種花種草,有自己獨處的空間。

所以歐洲人特別是德國人給人的感覺很理性很有距離,不容易融入。

雖然年長者都很彬彬有禮,很和藹可親。他們喜歡把時間用在自己身上,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比如打理自己的老房子,各種修理,花園裡也是各種鮮花爭奇鬥豔。他們的社交圈很小,很少涉及陌生人,通常是同村裡認識了幾十年的老朋友,一起玩。所以我猜測廣場舞的一大群陌生大媽們的交際,他們是逃避的。

第三他們的興趣愛好非常廣泛。相比當下流行音樂,更喜歡古典音樂。

歐洲有很多音樂的盛典,特別是夏天,各種露天音樂會,古典,爵士,電子等等都可以免費欣賞到。歌舞劇的表演,全年都在上演,老年人們可以買到優惠票價,可以優雅的觀賞。我之前遇到的一個德國房東太太,她拉著給我看她的CD收藏,還很自豪的拿出朗朗的鋼琴演奏CD,說是現場聽過的,非常喜歡。聽的我感覺慚愧,有好音樂我卻沒感興趣。


不僅僅是音樂,畫畫,游泳,唱歌,騎自行車,外出旅遊,自制陶瓷之類的,他們真的是會很多東西,還樣樣都玩得很好。

歐洲人的字典裡沒有義務照顧孫子女這個觀念,所以他們把金錢和精力都投入到自己喜歡的事情上。

中國的廣場舞,豐富了群眾的業餘生活,鍛鍊了體魄,擴展了交際活動,也是非常不錯地娛樂方式。

這與每個國家的國情,民眾的生活愛好,教育背景,社會文化環境息息相關的。

雖然沒有直接的可比性,但是瞭解不同的文化差異也是非常有趣的事情。

<strong>


艾達在德國


如果跳廣場舞,需要聚集一群人,還要開著大聲的音樂,然後在小區的廣場上一起跳唱,這些做法在歐洲比如英國簡直是無法想象的。我剛剛到英國度假。英國的住宅大多是別墅,前後有花園草地,老人很少與子女住一起,老人早上起來早餐後會靜靜坐著花園裡看報或喝茶,有時會推著割草機割草,整理花草樹木,把花園搞得整整有條。週日有些人會去教堂做禮拜,晚上去酒吧喝酒聊天,平常小區裡非常安靜。他們非常享受這種生活。不說幾十個人集中在一起,就算是幾個人集中在一起也很少見,更談不上一起廣場舞了。這就是中西文化的差異。


海雲智慧


西方人不跳廣場舞的原因很多。首先,是因為他們更喜歡清靜、獨處和思考。相對中國人來說,西方人的人格比較獨立,人與人之間保持一定的距離,即使是家人之間,關係也沒有中國人那麼親密。空閒的時間他們比較喜歡閱讀、聽音樂、園藝、修整房屋、運動、散步和旅遊等等。當然,他們也有自己的家庭和朋友聚會活動,在自家院子裡搞個小派對,三五好友或親戚,燒烤喝酒,熱鬧熱鬧。其次、西方人退休年齡比較晚,由於勞動力不足,很多西方的老人六七十歲還在工作。其實,中國人跳廣場舞也是近十幾年的事,中國人尤其是漢族人,過去也沒有跳舞的習慣。受傳統文化的影響,大部分中國人的性格是內斂、拘束和保守的。我想,在大庭廣眾的廣場上跳舞多少是受文化大革命的影響。現在六七十歲的中國大媽,是中國很特殊的一代人,她們經歷了六十年代經濟困難時期、十年文化大革命和上山下鄉等,在改革開放過程中又經歷了國企改革的失業下崗,他(她)們為共和國的建設作出了重要的貢獻,承受了了很多的痛苦。對於她們來說,退休後的日子是她們一輩子中最美好的時光,多年的身心痛苦和壓抑需要通過某些方式和渠道宣洩和釋放,廣場舞於是成為其中的一個很好的載體。


sailor72


我覺得我們中國人的人生節奏是:小時候趕緊長大,長大了馬上變老,而等到真的老了,才突然醒悟一生之大不易,大不值,於是開始了各種珍惜時光,珍惜生命,各種廣場舞,各種夕陽紅……

或者說,我們中國人大半輩子都是蜜蜂,只有到了晚年才有了點花蝴蝶的意思。

以前也採花,也採蜜,可採花采蜜都是為了自己的家人親人,那時飛來飛去忙忙碌碌基本上都不是為了自己。只有到了晚年,才開始有了點為自己活著的意識了,此時老老的花蝴蝶飛來飛去都不再像蜜蜂那樣勤奮,也不需要像蜜蜂那樣拼命了。



也許某些歐美國家由於歷史上的一些原因,他們比我們積累的物質財富多一些,高福利社會讓他們有更優裕的時間去多體會和享受自己的人生,而不是他人的人生。和我們比起來,他們更加的悠哉悠哉,在我們創造社會財富的同時,他們卻在悠閒的消費著社會財富。因為他們的慢節奏,所以他們不需要通過跳廣場舞來咂摸人生的真正滋味,大概他們也跳不成,一跳就暈。

東西方的文化肯定是有差異的,但有人說西方人更喜歡安靜我認為是不對的。假如他們真的喜歡安靜,那就不應該搞什麼黃背心運動,為了脫歐天天吵來吵去,更不應該在美國有那麼多的夜總會。



我們的廣場舞對於豐富我們國人的晚年生活的確功不可沒,洋人不跟著跳,也許只是他們還沒有領會到其中的美妙滋味而已。

他們不嘗試,也許只是因為他們的固執——你們的廣場舞跳的挺嗨是不是?我們就偏不跳!


娃眼看天下


中國老年人廣場舞消摩時間,還有中國的特色從農村到城市到處是麻將館,不少三,四十歲中年至退休老人在麻將館消磨時間,現在不少小孩也搓能搓兩手。我記得小時候,民國時期農村打醮辦古事這是客家人的風俗,那裡設麻將館賭博鄉民團即去抓人,現小賭合法大賭才抓人。到處十元八元賭神樂呵呵。


用戶5845800034202


我個人認為咱們現在廣場舞大媽流行。還是跟教育程度以及。社會環境有一定的關係。現在的廣場舞大媽的主力基本上的學歷還是不是很高,再加上絕大部分都是農村出來的。農村的氛圍和城市的氛圍是不一樣的。農村人比較喜歡扎堆聊天,熱鬧。現在生活條件好了,到城市來生活,但是老一輩的生活習慣還是改不掉的。還有一個問題就是確實也沒有什麼好的休閒娛樂。咱們老一輩的人,還是以節儉節省為美德。像國外的老人來說,一估計是有經濟壓力。二是人家的素質可能會比較高一些,有自己的興趣愛好。還有一個國外的環保法也比較嚴重。如果你在晚上放噪音的話,警察可以抓你。等我們這一代老了,這種情況就會少很多了,我覺得。原因是我我們這一代的壓力要比老一代的壓力又大很多。要伺候雙方的父母。要帶自己的孫輩。忙都忙死了,還要去跳廣場舞?我寧可去掏點錢去健身。


英雄100253571


為什麼歐美國家的老人不太跳廣場舞?他們退休後不無聊嗎,會做些什麼呢?

首先需要說明的是,雖然跳廣場舞的人隨處可見,特別到了晚上7、8點鐘的時候,跳廣場舞的更多。但是,跳廣場舞的人佔同齡人的比重依然很低,跳廣場舞的依然是小眾。所不同的是,由於大多集中在城市顯眼的地方,所以感覺特別多。

那麼,中國人為什麼愛跳廣場舞呢?可能與中國人平時的生活方式、生活習慣有關。因為,跳廣場舞的大多是已經退休的年齡稍大一些的人,尤其是女性。她們白天時間大多在家做家務、為子女帶孩子等,而晚上則是子女回家的時候,可以把孩子接過去,讓老人們放鬆一下。所以,很多人也就加入到了廣場舞行列。

由於中國人大多把自己的時間、精力等放在孩子身上,因此,也就很少有屬於自己的時間和空間。即便外出旅遊等,也需要子女把時間安排好了,他們才有時間和機會。否則,只能在家忙著。

相反,國外老人從年輕開始,就獨立慣了,就把自己作為一個獨立的人存在於社會,而不是跟家庭、跟父母、跟子女緊緊地綁在一起。因此,他們的生活一直比較放鬆和豐富,參加社交活動的時間也很多,不需要特別地聚會。有的老人,還會獨自一人在某個地方彈奏樂器等,特別放鬆。既然有獨立活動的空間,又為何要集中在一起跳廣場舞呢?如果說集聚,國外老人集聚得比較多的,是宗教場所,他們在那裡念他們的“阿門”。而這,中國老人則與外國老人相反,他們更多的是個人燒香、拜佛什麼的,而很少集聚在一起活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