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歲給自己買了一份重大疾病險,連續繳費20年,保額35萬,值嗎?

孫玉斐


繳費20年,保35萬。對於一個普通家庭,保障35萬是比較值了。保險越早買,保費越便宜,越能起到金融槓槓的效果。30歲一份重疾大概保費六七千,20年累計繳費15萬。能擁有35萬的保障。隨著人民幣貶值,再過幾年相同的保費不一定能買到相同的保額。所以重疾險只要買對了適合自己的,是值得的。


劉akili


經濟條件允許的話,給自己買一份重疾保險就是買平安又有一份保障,我自己有這種親身體會,前幾年我幫我媽媽買了一份防癌症險,一年交1800元,2019年查出來肺癌,保險公司一次性賠了我媽媽15萬。我交了4年,解決了我後顧之憂,現在我媽媽也安心養病,所以買保險減清自己壓力和負擔。


興國老是下雨


沒有值不值,買了就買了,保險這個東西,沒事就好,有事沒他頭疼。至少有了保險未來你有什麼事不慌,我自己買了一份8000多的保險 至少前兩年交的都被我住院用了,是有社保的情況,所以兩次自己沒掏錢。重大疾病險還是要配搭一下其他的附加險,會好點。


曹三千


是否值得,看從哪個角度考慮。30歲,保額30萬,繳費20年,年交保費多少?重疾險有槓桿,而且多種功能。1.風險轉移,現在重疾險都有輕症,中症,重疾,且有些產品以上三種狀態均多次賠付2.豁免功能。輕中重症都有保費豁免功能,假如繳費期內不幸理賠輕症,後面保費不交了,保障繼續有效到終身。3.強制儲蓄。這類產品,30歲男性,20年繳費保障到終身,35萬保額,以某款產品產品為例,大概年交保費5400元,總保費10800元。10萬多一點的保費,如果身故未理賠返回保費。

4.總結:是否值得,就是如何放置風險的問題。自留還是轉移。



夏天之質保人生


你沒說你一年交多少錢,所以不好判斷性價比。但是買保險這件事,如果去研究值不值,真的沒人能給你答案。因為誰也不知道你會不會生病。

舉個例子,如果買了保險,一年保費8000元,交20年,保35萬。繳費第一年就得了病,那麼你只花了8000元,就換來了35萬保險金,傻子也知道這肯定是超值的買賣。不過,很多人其實並不希望生病,哪怕這個買賣再超值。

但是,如果是四十年後才得病,保險還是隻賠35萬,而你已經交了20年,而且這幾十年的時間價值也沒有收穫,這麼來看,這個保險其實沒產生什麼大的作用。

所以,保險有沒有價值是無法去評定的,因為我們無法預知未來。

另一方面,保險雖然要繳費20年,但是不見得每個人都有機會繳滿20年,現在的重大疾病一般都帶有輕症、中症保障,並且如果患有輕症或者中症,就可以豁免後續各期的保費,而重疾保障是繼續有效的。從這個角度來看,其實很多人可能沒機會繳滿20年。

買了保險,實際上相當於為風險提前準備的一筆應急金。我們內心其實是矛盾的,一方面因為交了保費但是沒有發生事故,而覺得不划算;另一方面又不希望發生事故,畢竟一生平安才是最好的結局。與其這麼矛盾,而又無濟於事,何必自尋煩惱。


老萌有個存錢罐


很高興可以為你提供解答[來看我]

TIP:保險也是商品,具有商品的性質!

既然是商品,我們購買就需要支付保費。只不過,相對於其它實物商品,我們支付保費購買的重疾險是一紙白紙黑字合同,一條條受法律保護的條款!

我們從以下幾方面來說“是否值得”的問題~~

一,從保險的功能和意義來說[比心]

30歲,擁有一份35萬的重疾保障,是值得的,是對自己負責,也是對家庭負責。

二,從保險合同本身來說[左上]

保險合同是“射幸”合同,獲得理賠是概率事件

1.只支付了一年幾千塊錢的保費,出險獲得35萬的保額;

2.支付了20年的保費,沒出險,保險公司沒有賠付一分錢保額;

3.支付了保費,出險,但不符合合同理賠條款,沒有得到理賠;

三,從保費/保額的“保障槓桿”來說[碰拳]

30歲男性,總交保費:保額,還可以達到1:2的槓桿比(老幾家保險公司達不到這個槓桿比)。

四,從重疾風險發生來說[心]

重疾風險的發生也是概率事件,具有偶然性和隨機性,不一定會發生在你身上,但一旦發生,造成的後果是嚴重的,這時候,擁有一份重疾保障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很多人在購買保險時,喜歡算經濟賬,一般都是總保費多少和保額多少這樣的比較,但風險是不確定的,我們沒辦法,也不能用固定的“經濟賬”去算。而且在重疾險保障責任開始生效那一刻起,我們是每一年,每一個月,每一天,每一刻都在擁有著這35萬保額的保障!

30歲,35萬的重疾保額,你值得擁有!



保而易見


你好,看題主的問題應該是已經購買了重疾險,那麼我覺得不用糾結值不值的問題,而且保險也不該用值不值來衡量,而應該問自己到底是不是匹配你的需求、合不合適。另外在問題中沒有說明保費是多少,保障內容又是什麼,所以很難評估。

不過關於重疾險的問題,我覺得還是很有必要聊聊的。小保菌始終認為,保險是非常必要配置的轉移風險的工具。而重疾險是相對來說比較複雜的保障型保險,不同於其他險種,重疾險不僅產品形態多,還會牽扯到各種疾病種類、名詞概念、賠付次數等,很多人看完後就一臉懵逼,陷入誤區。

一.大而全的保險最好嗎?

現在市面上我們可以看到很多重疾險非常複雜,不僅有重疾保障還包含醫療責任,意外責任或者是壽險責任。很多人會覺得這樣的產品保障全面,一份保險把大部分的保障都備齊了。但事實是這樣嗎?

小保菌想提醒這類組合型的重疾險 很多保額都是共同保額的。

比如:一些保險產品,重症 身故 全殘 ……只要賠了其中一樣,其他的就不再賠付了。
比如:某某福,雖然包含重疾險,但主險是壽險,重疾險是附加險,一旦重疾出險,壽險的保額也會減少,那壽險的價值意義就不大了。

另外,這類保險因為保障範圍廣所以價格會比較貴,但實際保額卻都不高。且這類組合型保險產品,價格很難去做對比,一般消費者根本分析不出來。實際,這些保障內容單個拆開來看的話性價比是沒有優勢的。

小保菌建議:挑選重疾險時不要貪圖大而全的保險產品,在保費相等的情況下,挑選保額高能得到風險規避的才是關鍵。

二.買定期還是買終身到底怎麼抉擇?

<strong>

買終身吧,保費太貴,負擔不起。買定期吧,最怕的就是人還活著,保障到期了,那萬一出險就很尷尬了。

那到底怎麼取捨呢?

首先甭管定期還是終身,保額才是最該優先考慮滴。只有足夠的保額才能很好應對重疾發生的風險。

① 預算很有限:定期重疾可用較低的保費來鎖定一定時期尤其是收入期的重疾風險,讓當下擁有充足的保障,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strong>

② 預算充足:終身重疾讓你終身都有保障,無後顧之憂,另外還可以建立全面的保障體系配置相應的醫療險、意外險等等

還有什麼想要了解的都可以隨時私信小保菌,歡迎來討論!


小保菌


我來以經濟角度來分析一下:

以為個人舉例,我今年30歲,每年交重疾險10418元,20年後我一共交了208360元。我的保額是30萬,從經濟上來講20年之後,我也是賺了91640元。按銀行一年定期2.25來算20年也只213048元。離30萬還差86951元,而且我還有保障,不管是生老病死殘。這輩子,30萬都是我的。即使我拿不到也是我直系親屬的。讓我個人在發生疾病風險的時候不恐慌,從容面對!


威廉聊聊


保險沒有值得不值得的只有合適不合適。如果身體健康,保險隨便挑,要是身體有異常,能投保或者能標體就不錯了。

市面上重疾險五花八門,多種多樣,有時候真的看不過來。

絕大部分重疾險都是一分價錢一分貨,貴一點的保障多,價格低的保障少一些。

關鍵看輕症、中症、重症賠付種類和次數,有沒有投保人豁免,贈送保額這些實用條款。

一般而言重疾險不分組的比分組的貴一點,當然賠付率更高,如果附加癌症多次賠付雖然價格貴一點,但也是很合適的附加條款。

具體還是看對你是不是合適,自己多看看總沒有錯的。


七彩鹿說保


首先我們要明白保險的作業才能說值得和不值得。

保險就是給自己的未來上1個保障。您30歲開單買保險,那就在您30歲開始為自己的身體提供了安全保障。因為現在生活節奏變化快,食物都是有基食物,工作壓力大,癌症等重大病比以前增加不少。而一旦出現重大病,我們一般人幾十萬醫療費只能靠社保,甚至借錢賣家,所以您一旦出現問題,能解決嗎?

2.保險裡面有受益人重大病豁免,您在20年裡面,假如要出保險,您剩下的保險費就可以不用交,但如果您給10年保險費,5年保險費,您交的錢總費用確實少,但如果在您交完費後生病,您要出保險,您之前保險費用就白交了。沒有辦法享受生病出保險豁免的福利。

3.保險有借款權力,您未來如果需要貸款,可以拿著保險去銀行做信用貸款,在徵信比較好的情況下,信用貸款能貸款的額度是您交保費的30倍。另外也可以把保險壓在保險公司那裡,把保險現金價值拿出來花,利息非常低。

4.保險也避開債務的權利,您那天欠別人的錢,保險裡面的錢,他無權過問。

至於買20年額度是35萬,那就要看您看這個產品的條款,能不能給您保障,而不是20年後的35萬,35萬在20年後,可能價值只是我們現在3萬5的價值也說不準。但我們20年內得到我們要的保障才是心安。

保險就是您無事的事情,別人說騙錢,但您出意外時候,保險就是救命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