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魯迅的《故鄉》是悲劇,你是怎樣理解的?

取暱稱費勁


魯迅先生的《故鄉》是悲劇,源於兒時美好的回憶和現狀的鮮明對比一一少年閏土和老年閏土判若倆人,這一切都是沒落的舊中國森嚴的等級制度和統治者腐敗無能、殘酷壓榨底層民眾造成的血淋淋的現實,民不聊生,人性的扭曲是當時社會的真實寫照,這不是悲劇又是什麼?


前度牛郎734


魯迅小說《故鄉》的哲學意蘊

《故鄉》是 1919年12月初,魯迅從北京回故鄉紹興接母親,親眼看到了故鄉的破落和蕭條以及農民悲慘生活而創作的。這篇小說以"我"回到故鄉的見聞和感受為線索,通過閏土20多年前後的變化,描繪了辛亥革命後地主階級的軍閥官僚的統治下中國農村衰敗、蕭條、日趨破產的悲慘景象,揭示了廣大農民生活痛苦的社會根源,表達了作者改造社會、創造新生活的強烈願望。

在文學中“故鄉”往往都被賦予了特定的情感色彩,與家鄉山水之美、童年之趣、親友之情、異鄉之泊等等眾多的情感覺聯繫在一起。

“我”回到故鄉的原因,小說裡說得很明白是回去搬家,是去告別的。但從情感上,在離別故鄉二十年後再次回去,總是很自然的忘不了尋找“舊日的夢的痕跡”(魯迅小說《在酒樓上》語)。在小說開頭,當“我”看到“蒼黃”的故鄉時馬上就有了強烈的情感反應:阿!這不是我二十年來時時記得的故鄉?也因此,這篇小說一開始出現了“初戀”之筆,不寫回鄉搬家的事,而是寫“我”非本家的閏土和楊二嫂。在記憶中,閏土活潑、健康、有豐富的生活歷、重友情,充滿了生命的力量,與“我”結下了深厚的友誼,而楊二嫂也是美麗而端莊(“整日坐著”),關愛“我”,――可現在,在時光的剝蝕下、在嚴酷的現實中他們都改變了,更重要的也是最令人心疼改變是 “我”同他們的關係。“我”想尋回與閏土往惜親密無間的的友誼,可閏土的一聲“老爺”在“我”和他之間豎起了“可悲的厚障壁”並且再也無法跨越。楊二嫂不僅不再有當日抱“我”時的溫柔、美麗,相反代之而來的是尖酸刻薄的小市民之氣,是對“我”發達了不關照她的不滿與誤解。小說中,在“我”與閏土、楊二嫂的交流對話中,最後無一例外都以“默默”收場。在無情的現實下、時光的雕刻裡,閏土、楊二嫂都變得那麼遙遠和冷漠。

與楊二嫂:我知道無話可說了,便閉了口,默默的站著。

與閏土:他只是搖頭;臉上刻著許多皺紋,卻全然不動,彷彿石像一般,默默的吸菸。

一條巨大的鴻溝無情地呈現在了 “我”和故鄉人們之間,“我”與故鄉不可“再續前緣”,故鄉“美麗”只能永遠留存記憶中,以致最後只留下悵惘、傷感和迷茫。總之,這篇小說通過“我”的故事、閏土的故事、楊二嫂的故事、宏兒和水生的故事,清楚而鮮明地呈現了一個關於我們人類的宿命,一個與我們每一個人都息息相關的哲學主題:人,無法回到從前,尤其是無法回到從前的和諧與美好,這是人生的悲劇!

“我”不可能忘掉少年閏土那可愛的形象,不可能完全忘掉少年時形成的那個美好故鄉的回憶。《故鄉》這篇小說感情基調是建立在兒時的友情和樂趣、現實的殘酷和無情中迸發多種情感的混合,複雜而憂傷,“剪不斷,理還亂”的基礎上而構造文學上的憂鬱之美。

因此,這篇小說從感情色彩上講是憂鬱而悲傷的,但從思想內涵I講是積極上進的。在小說結尾: “我想,希望是本無所謂有,無所謂無的。這正如地上的路,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應該說,這段話包含了深刻的哲學思想,一種直撞讀者心靈的藝術力量——鼓勵人們為追求美好未來起來反抗、奮鬥!這一層“積極”的色彩,是作者創作《故鄉》想表達的主要思。


季風如詩


提起《故鄉》,相信大家都不陌生。這篇文章被收錄在中學課本中,讓我們耳熟能詳。當初學習這篇文章時,純粹是為了應對考試,並沒有太深入的思考過。而如今再讀,感受有很大不一樣。魯迅先生是一個現實主義者,故鄉在他的筆下以回憶和現實交疊, 最後故鄉的形象破碎,成了悲劇。

悲劇是將人生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

這是魯迅先生在《再論雷鋒塔的倒掉》中的一句話,沒有價值的東西,縱然毀滅了也不會覺得可惜,而悲劇就是毀滅那些有價值的東西。

故鄉對於魯迅先生當然是有價值的,他生長在那裡,那裡的人和物對他來說都是童年記憶上的財富,這種價值是精神上的價值,不能用金錢來衡量的。1919年12月魯迅先生返回故鄉紹興,他一路上目睹了故鄉的破落和人民生活的苦難,並以這次經歷為背景寫出了《故鄉》。所以說小說中故鄉的“毀滅”對於魯迅先生來說就是一場悲劇,而這又何嘗不是當時羸弱中國的悲劇呢?

物是人非的悲劇

記憶中在那金黃的圓月下、碧綠的瓜地中,頸帶銀項圈,手拿鋼叉刺猹的少年,是他理想中的故鄉印象。在他看來,閏土就是他童年記憶的財富。

但是到了久違的闊別的故鄉,見到了闊別已久的故人閏土,卻又發現他已經不是理想中的樣子了。此時已經他被生活所累,變的憔悴不堪,沒有了昔日的靈氣。


閏土形象前後的巨大反差,是作者理想型的破滅。本來二人,一個是地主家庭的少爺,一個是短工的兒子,兩個人的友誼是跨越了物質和階級的,這在當時是難能可貴的。作者不能想象他經歷了什麼,變成如今這樣。這期間,他受到了怎樣的剝削和壓迫。隨著閏土的一聲“老爺”,作者也明白自己已經與他有了物質和階級上的隔閡,再也抹消不掉。理想中閏土的破滅對於作者來說就是悲劇。

再看那個豆腐西施楊二嫂,“凸顴骨、薄嘴唇、像一個畫圖儀器裡細腳伶仃的圓規”,這是對再次見到她時的直觀印象。當年的豆腐西施,變成如今那個只知道占人家小便宜、背地亂說壞話的尖酸刻薄之人。昔日街鄰的形象巨大轉變對於作者來說也是悲劇。

到了最後,故鄉對於作者已經沒有什麼留戀的了,這更是悲劇。


潮打的空城


故鄉是人失去父母后對自己出生地的稱呼,已經有去處無來處了。魯迅先生的《故鄉》是悲劇,故鄉的景人事物已面目全非,尤其是閏土的變化,尤讓人感到悲哀。我現在也明白了閏土為啥稱呼迅哥兒為“老爺”,長期不在一起,加上個人境地不同,發小見面已無話可說,差的一個自慚形穢。


用戶雲水禪心12535


通過對少年生活的回憶,表達了對閏土,以及豆腐西施的同情與麻木不仁的理解。希望紅兒與水生有新的生活。指明路是人走出來的,.應該向往新生活。並不完全悲哀!


石匠秦人


《故鄉》客觀地描寫當時社會現狀。


江南詩丐


細小處見人性,國家命運亦也。國家都悲劇了,何談國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