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市場全面鬆綁開始了

證監會公佈了一系列細則,從今天開始上市公司再融資全面放開了。

新細則主要講了下面幾條:

1.非公開發行股票的鎖定期從36個月和12個月縮短到18個月和6個月,定增價格從九折下調到八折。

2.取消創業板非公開發行股票連續兩年盈利的條件。

3.將再融資批文有效期從6個月延長到12個月。

4.上市公司非公開發行股票的數量不得超過總股本的30%(之前是20%等於放寬了)

5.預計創業板尤其是主板(中小板)實施註冊制尚需一定時間。

細則的推出告訴我們兩件事

一是上市公司再融資全面放鬆了要有活水來了

二是大家別擔心小股票不值錢,註冊制並不會那麼快來。

這個放鬆的意義等同於樓市放鬆限購限貸和下調首付比例。其實融資和再融資(定增、併購重組和可轉債)的放鬆一直是近年來我們產生牛市的基礎。

放鬆意味著我們在某個階段需要資本市場的直接融資(股票和定增併購融資)替代銀行的間接融資(貸款)支持企業發展。

畢竟銀行的間接融資是要還的啊,資本市場的直接融資可是願賭服輸不用還的。

要吸引大家買樓

自然是要放鬆限購限貸這些條條框框,讓吃瓜群眾加槓桿把樓市搞上去才有人進來搶。

下跌的時候誰會去買樓啊

以前我們總說上漲無房源,下跌無剛需就是這個道理。

大家回憶一下,前兩年樓市熱的時候大家都是排隊搶房,最近又還有幾個城市有人再搶房?

世間所有的道理都是相通的。

要吸引大家湧入資本市場,首先要做的自然就是放鬆規則。

把場子搞熱了有賺錢效應大家才會來嘛。

天天讓大家來場子裡支持直接融資,規則完全卡死沒有賺錢效應誰會來玩啊。

這就像八大胡同天天在門口喊著大爺來玩啊

場子裡一個漂亮姑娘沒有,進去花了錢還只能規規矩矩坐著喝茶啥便宜都佔不到。

等於想讓恩客把錢掏出來,又一點甜頭不給,哪個恩客是傻子啊

現在放鬆就是告訴你桌子上有肉,刀叉筷子都不用了,直接用手吃吧。

你說後面大資金願意不願意來。

太陽底下沒啥新鮮事兒,歷史就是不斷地重複在重複。

如果大家還記得2014年的那次槓桿牛是怎麼啟動的話,應該對上面的這些細則修改並不陌生。

2014年我們做了一系列併購重組再融資鬆綁的規則修改。

比如《創業板上市公司證券發行管理暫行辦法》、《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管理辦法》、《關於修改的決定》就都是那時候推出來的。

這一系列辦法鼓勵完善了併購機制,想通過併購促進企業創新發展。

也標誌著對併購重組再融資的正式鬆綁。從這裡開始,一大波併購牛正式開始

一二級市場聯動也如火如荼的展開了

可能不少同學不知道啥叫一二級市場聯動

簡單說就是低價定增併購(再融資),市值管理,拉高股價,賣給散戶,獲利出局。

當然了,2018年你看到的商譽高企頻繁暴雷也是這時候埋下的種子。

引爆這些炸彈的額,其實是2017年開始的去槓桿導向下的再融資持續收緊。

你現在看到的放鬆,等於是完全改回了收緊之前。

細則主要通過放鬆再融資條件給大資金更多折扣,激發他們的參與熱情。

讓再融資的資金能更快上市交易加快流轉,讓股民出錢給上市公司發展支持實體經濟。

後面很可能出現的現象是:

中小創的資產注入熱潮再起

因為禁售期縮短,擬收購資產短期內快速釋放利潤或者“創造”利潤的動力大大增強

大股東合法對自家股票進行市值管理一二級市場聯動的風潮再起。

畢竟只要炒高股價,大股東用現金參與定向增發,短期內就可以拋售兌現利潤。

資本市場活水很重要,活水需要場外資金的進入。只要規則修改有明確的退出(套現)機制引發賺錢效應,後面場外資金都會瘋狂進入。

這對我們投機客當然也是好事,可以跟著大股東把錢裝進自己的口袋。

其實去年12月就在小圈裡也說過這個事兒。

當時講的是看圖說話創業板是所有指數里最強的,資金開始轉向了。

後面也確實創業板走的最強!

資本市場全面鬆綁開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