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億身價分毛不捐卻只喊#武漢加油#,兒子稱是“某會”的原因


600億身價分毛不捐卻只喊#武漢加油#,兒子稱是“某會”的原因

發這條微博的正是新版“京城四少”之一——潘石屹的大公子潘瑞。連日來,國內爆發嚴重的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來的迅速又強烈,全國上下眾志成城抗擊疫情,大到各省政府集資捐贈,小到平民百姓通過互聯網捐贈。這場疫情幾乎凝聚了所有的國人,他們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生活在底層的清潔工、搬運工、農民工等紛紛伸出援手,無私的向疫區的人們獻出愛心捐款。社會各企業家們更是勇於擔當起社會的那份責任,馬雲的阿里巴巴捐贈11億元、馬化騰的騰訊捐贈3億元、李彥宏的百度捐贈3億元、張一鳴的字節跳動捐贈2億元、王興的美團捐贈2億元、許家印的恆大捐贈2億元、曹德旺的福耀玻璃捐贈1億元、宿華的快手捐贈1億元、王石的萬科捐贈1億元、梁建章的攜程網捐贈1億元、潘剛的伊利捐贈1億元、方洪波的美的捐贈1億元,就連胖東來超市都捐贈了5000萬。

中國人向來講“國家興亡、匹夫有責”。官員有守土安民之責,醫生有救死扶傷之義,軍人有保家衛國之職,商人有勇擔社會責任之德。

潘石屹、張欣夫婦是知名的企業家,曾在2014年向哈佛大學捐贈150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1億元),隔了3個月,又向耶魯大學捐贈100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七千萬元)。外界也有傳言稱,潘石屹、張欣夫婦先後向美國捐贈6個億。

600億身價分毛不捐卻只喊#武漢加油#,兒子稱是“某會”的原因

2014年的“豪氣”捐款在國內引發了巨大的質疑。

“有錢為什麼不捐給中國高校?外國的高校才財大氣粗,需要你捐嗎?”也有人說,潘石屹是賺中國的錢,卻將錢捐給美國,這是什麼意思?還有人認為,“潘石屹給外國學校捐錢,是為了讓自己的兒子能上世界名校。”

600億身價分毛不捐卻只喊#武漢加油#,兒子稱是“某會”的原因

面對質疑,潘石屹、張欣夫婦在2014年接受了鳳凰衛視《名人面對面》的訪談。在訪談中,潘石屹談及捐款的目的稱“我們的資助對象是中國貧困大學生。只要你考上這個學校,我們來出錢資助你。我們慈善捐款唯一的標準是讓中國學生受益。”

600億身價分毛不捐卻只喊#武漢加油#,兒子稱是“某會”的原因

當主持人問到;“像哈佛、耶魯這樣的學校、捐款額度都達到上百億美金,為什麼還會缺錢呢?”

潘石屹回答稱,“中國教育的主要經費、資源來源於政府。而美國的教育,政府的錢給的非常少,大部分學校都是靠經濟援助。實際情況是,我們這點錢,遠遠不夠這些學校的真正需求。”

張欣說:“像我們八十年代出國學習,誰也交不起五萬美元的學費,再有錢的也交不起。像我一個香港女工,能夠去英國上學,就是有人資助,才上得了。所以,我擔心現在再去劍橋,像我和潘石屹這樣從女工,從農村出來的人會因為錢失去機會。我們的助學金就是要解決這個問題。”

600億身價分毛不捐卻只喊#武漢加油#,兒子稱是“某會”的原因

潘石屹、張欣夫婦給國外高校捐款是有自己的深思熟慮,怎麼捐也是人家的自由,況且再怎麼說也是好事一樁,旁人沒有道理去指責此事。

面對此次疫情,潘石屹、張欣夫婦也並不是毫不關心,他們接連好幾天通過社交媒體為#武漢加油#,但是這樣的舉動卻引來了網友更大的不滿。

作為國內知名企業家,個人資產不計其數,為什麼在國家災難面前不做一些實際的幫助,為何一毛不拔?企業家的社會責任在哪裡?真的為富不仁?

600億身價分毛不捐卻只喊#武漢加油#,兒子稱是“某會”的原因

潘石屹的兒子潘瑞跳出來替父親辯解稱自家不捐款是“某會”的責任。網友也回覆到:只要你想捐,沒有捐不出去的款。學學馬雲粑粑,企業家應該有企業家的樣子。

600億身價分毛不捐卻只喊#武漢加油#,兒子稱是“某會”的原因


600億身價分毛不捐卻只喊#武漢加油#,兒子稱是“某會”的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