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去計較父母的偏心,努力比他們過得更好才是王道,對此你怎麼看?

農在天涯


說實話,不計較的很少!但是,作為出嫁的女兒,我只能放在心底!努力過好自己的生活!都好才好!畢竟,他們是我的父母!我愛他們!



雲淡風輕67690808


說的好!這句話說的不錯。

我家姊妹四個,我拍行老三,我有兩個姐姐還一個弟弟,從小我弟比較小又是個男孩,我媽就比較偏心,常常偷偷的給弟弟塞錢,老是覺得弟弟過的不好,時間長了,弟弟也覺得理所應當。我爸倒是挺偏心我們幾個,老是訓斥弟弟,覺得弟弟懶,弟弟不懂事,我媽把我弟弟慣壞了,所以我爸跟弟弟的關係並不好,跟我們三個倒很親。

我們幾個都是都是他們的孩子,當父母的哪有不心疼的?哪個孩子過的不好點,父母就偏向哪個孩子多一點。作為我也能充分理解爸媽的不易,我也不會計較爸媽去偏向誰,畢竟我們也是兄弟姐妹,他們過的不好的時候我也會伸出援手的,不會收手旁觀的。

前幾年我家條件不好,父母老是擔憂我家,老想著貼我們,我也深深自責,感覺自己那麼大了還要父母操心挺內疚的。這幾年條件好點了,我老想補償他們,給他們多買點東西他們倒挺開心的,可是我每次他們錢都會很生氣,把錢又硬塞到我手裡非得讓我花。

不管父母偏心與否與我無關,我也不會去計較,我只知道他們是生我養我幾十年的父母,即使其他兄弟姐妹都不管他們,我也會善待他們。人都有老的時候,要想自己兒女孝順自己,我必須以身作則。

希望我的父母身體健康,萬事如意,勞碌了一輩子也該安度晚年了。


親愛的煬煬


我家幾個女孩加我弟弟一個男孩,小時候,父母偏心弟弟那是顯而易見的,家裡的吃喝緊著他,穿著也緊著他,也不叫他受委屈,但也就是這個原因,他性子執拗反倒捱打的多。

父母偏心到什麼程度,弟弟小學作業寫不完,訓斥我們幫他完成作業,導致弟弟在學習方面也不是很用心,所以最後高中勉強畢業。而我心裡覺得不平衡,但只能憑好成績去引起別人的重視,所以我大學畢業之後考上了地方公務員成了父母的驕傲。弟弟從小不幹什麼活,去打工也不能堅持很長時間,高中畢業之後換了四個工作。

從這樣來看,父母偏心也不算的什麼,因為人生的最終軌跡都是靠自己一點一點的努力經營出來的,雖說之前受了委屈,但是因此我努力生活並且活的漂亮那也算是完滿了。我不去計較父母偏心這件事,現在的我還希望自己能更有出息,給辛勞一生的父母生活保障,希望他們安享晚年,也希望弟弟能平安順遂。


藍維公子


是的,過得好才是王道。我們多數人的心臟都是偏左邊的,所以做父母雙親的偏心很正常,人之常情。做子女的我們一定一定要多多理解,這樣才好家庭和睦!

我們家姊妹三人,一家之主我老爸就偏心大妹,大妹打小就善解人意溫柔且漂亮;我老媽就偏心我些,我固執且嘴硬但是心好;而我們家老小小妹就沒有因家裡最小過多有優待,小妹嫁臺灣後,我父母親也沒有因距離遠一年難見三面(寒,暑假都回)對她過多想念。其實小妹是多操心之人,父母親家裡的很多你想不到的東西(嫌不好)都是她在網上買回或人肉帶回的。她又非常勤快,每次回來都把家裡重新歸整,但父母親確因為一時找不到東西而埋怨小妹。小妹都已習以為常接受了,她現也不在與父母為此糾結(之前有)。我們父母都71周以上,且都有大病史,我們也都42多歲了,所以也都在成熟著。三家都還行,我依然是最差的,二個妹妹在上海都購置有房產,辦公室或門面吧!我們父母親都有退休工資,兩人不到五千,所以小日子過的也不差。

父母偏心是正常的,多數人從小到大都是成形的慣性行為,接受理解它就好。我周圍生二寶的一樣也偏心,我就這個問題與她們也談過的。喜歡一個孩子真的不需太多理由,僅“喜歡”兩字就本能的打敗你我啦!所以我們的父母親真的太多不容易了,對他們有所要求不如對自己多要求,讓家庭更和諧幸福美滿多些更好!



如心更如意


我爸媽是偏心我姑家的表姐,我家一年的收入,基本上都給了她,她的事事無鉅細,全部都是我爸媽負責,表姐是我爸媽生的,這不可能,我爸媽才比她大6歲,我結婚的時候跟我說 家裡沒錢了,嫁妝以後再說吧,還沒一週,我姐換房子,我媽轉手就給了20萬,後面又陸陸續續給了不少,我弟弟一直沒買房子,我弟弟要買房子,我媽說 沒錢,我生孩子,已經坐月子,我姐姐生兩個孩子,都是我媽伺候月子,哎 不能比,對我不好也就算了,對我弟弟也不好


快點爆炸


我發現無論我和老公怎麼做,怎麼努力,都沒有辦法讓公婆像看待身為公務員的大哥大嫂,因為我們是私企打工的!就連孩子也是區別對待,我的兒子在他眼裡就是不如大哥家的孩子。

有時候覺得他們很勢力,我們每年給他的錢是大哥大嫂幾年加起來都不夠的,婆婆說我浪費,我花到他們身上,還嫌棄,他們喜歡的是大哥一家的公職人員的外衣吧


格妮子


說的好非常贊同,我們家就是這樣的,我們是老大,老二結婚比我們彩禮多兩萬,老二買車婆婆出了三萬塊首付,買房比我們多了十多萬塊,婆婆嘴裡還天天唸叨你們比他強,比他會掙錢,平時他們出去買東西,都會給錢,兩個孫子待遇也不同,我也是遠嫁,沒有孃家人在這,現在想的就是孩子趕緊長大,我們也加油掙錢,花自己的腰桿直


鄉村版金絲楠木


很不幸我生活在重男輕女很嚴重的地方,因為媽媽生的是女孩爺爺奶奶老給她氣受,雖然後來生了弟弟才改善一點點可是之前我媽受的那些委屈直到她臨走依然忘不了,我也勸她放下,她說你沒經歷過不要這麼說。有的時候我想不明白那麼貧窮的地方封建思想一代又一代傳給下一代圖什麼?嗜賭如命的家族裡除了給人氣受還剩下什麼?後來長大了我能遠離一點開心一點,我媽走後回去也是空蕩蕩的,該盡的孝也還要孝,但是我投入不了那麼深的感情,亦如我沒有被溫暖對待過。


一株草的告白


別去計較父母的偏心

何必去計較父母?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一般情況下,兒女必然會比父母過的更好,在思想和生活層次,都是如此。因此,過得比他們好,根本不是要不要去努力的事兒。更應該的,是審視自己的內心。

人非草木,孰能無情?當你生了小孩,就會明白,所有的愛都會傾注給自己的孩子。才明白了,不是人間不值得,而是我們的熱情是不是足夠。

“人生自古誰無死”。時光匆匆,白駒過隙。我們不要著急。都慢下來,在心情不好的時候,都停下來,哪怕一分鐘,兩分鐘。

遠方,永遠都有父母的牽掛,都有哥姐的惦記。哪怕沒有經常聯絡,哪怕沒有每天見面,哪怕見了還覺得煩,哪怕吵起架來無休無止。

哪怕,我們覺得父母偏心。

可是,父母的心,卻還是在那裡。至少,是的,在那裡。

有一部電影《baby boss》,說的是嬰兒們組成了一個集團公司,喝下了永不衰老的青春牛奶,但是擔心寵物狗奪去了父母的愛,擔心父母偏心。

我想和babies說一句:“你該長大了。”

你沒有看到,窗外陽光明媚,春意盎然,你不該起床了嗎?

你沒有想到,今天張嘴,夜裡入睡,隔天吃點兒啥,喝點兒啥,玩點兒啥,不都寫著兩個字“成本”?誰出的這些成本?

沒有人,是從石頭裡面蹦出來的。沒有父母的人生,只是自己遺忘而有人還記得的人生。父母的愛並不會因為家庭成員的增加而減少,而只是會記不清了,因為年紀大了。有父母惦記,難道不好嗎?有人想起,難道不好嗎?《飛屋環遊記》說得好,Remember me.


辛愷2016


關於這個問題,我不妨從兩個方面去說一下自己的看法。

第一,現實生活中,確實會聽到不少這樣的說法。說某家的父母偏向了那個孩子,而兄弟反目或者是父子成仇。其實,清官難斷家務事,許多的父母都知道手心、手背都是肉。那為什麼父母會對其中一個子女有偏向呢?有的往往是偏向於小的。這也是許多父母的通病吧也算是。也多少可以理解,因為父母把小的看成小便是弱。但也有的父母偏而於大的。但大多數父母總希望“偏向”於那個對他好的,孝順的。這裡咱不說這個。

就子女而言,不計較偏與不偏。而且不偏於你未必不是好事。他更很激發你獨立自主的能力,只要你不是那種啃老族的話。

第二個問題。父母如果稀哩糊塗偏向於某一個子女反而會害了他都有可能。我有一個朋友,弟兄兩個。我朋友性格比較耿直,也不善於言談,而他弟弟比較圓滑,所以父母都偏向於小兒子,一味的驕生慣養。到小兒子結婚了還不教他幹活。其結果,什麼都不會做,也不想做。到現在過得反而窮困繚倒。這不是反到害了他嗎?

所以說,舉一反三,父母若真的偏心也不要計較。也未必是一件壞事。你說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