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看待印度因為蝗災,主動要求停火呢?

幸福地帶2


在大自然災害面前人類是弱小的,如果印巴兩國面對蝗災而無動於衷並且還跟對方持續發生衝突,這最終只能讓印巴兩國民眾都蒙受慘重的損失,所以一場蝗蟲災害讓印巴兩國暫時忽略跟對方的矛盾,這是完全有可能的事情。



目前在印度和巴基斯坦肆虐的蝗災發源於非洲東部地區,數千億只的蝗蟲浩浩蕩蕩地通過紅海、阿拉伯報道以及波斯灣進入了南亞地區,而南亞的巴基斯坦目前已經因為蝗蟲災害進入了緊急狀態。印度跟巴基斯坦是緊密相鄰的兩個國家,蝗災進入巴基斯坦之後印度自然也是難以倖免,因此印巴兩國現在應該基本都開啟了全民滅蟲模式。

印度和巴基斯坦是兩個存在很深矛盾的國家,兩國之間的軍事衝突在最近半個多世紀以來一直是持續不斷。印巴之所以存在衝突,這主要是因為在兩國脫離英國獨立時期,由於英國政府並沒有把克什米爾地區給劃分清楚,而印度和巴基斯坦都宣稱自己擁有克什米爾地區的全部領土主權,雙方為了爭奪克什米爾地區的控制權而發生了很多次的戰爭。僅僅在2019年,印巴兩國就在克什米爾地區發生了數次小規模的軍事衝突,雙方也都因此遭受了一些損失。


不過本屆巴基斯坦政府還是比較理性的,巴總理伊姆蘭·汗是一個比較溫和的政治家,每次印巴軍事衝突有升級的跡象,伊姆蘭·汗都會主動向印度釋放緩和局勢的信號,比如在去年2月巴基斯坦擊落一架印度戰機並且俘虜印度飛行員之後,伊姆蘭·汗為了給印度釋放善意而主動無條件把印度飛行員給送了回去。另外去年巴基斯坦政府也是跟印度合作修建了供印度錫克教前往巴基斯坦朝聖的“友誼走廊”,巴基斯坦政府一系列的行為有效緩和了印巴之間的緊張局勢。
(巴基斯坦總理伊姆蘭·汗)


進入今年以來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間並沒有發生什麼軍事衝突,印巴只是在克什米爾地區偶爾發生軍事對峙。印度和巴基斯坦並不是一直都在發生戰爭,既然沒有實際的軍事衝突,那自然也就不會存在印度因為蝗災問題而要求印巴停火的事情。只能說當印巴兩國都面臨蝗災威脅,它們就會忽略跟對方的矛盾和衝突,此刻印巴共同的敵人是蝗蟲,所以它們之間現在基本不會發生什麼軍事衝突。


李姓先生



蝗蟲來襲,莊稼遭殃,社會動盪,賴以生存的口糧都沒了,還打什麼仗?與此相比,生命顯然比在邊境搞摩擦挑釁更重要,所以印度總理莫迪匆匆撤回本國大軍,動用全部力量對付這群遮天蔽日的“餓狼”。

印度去年將印控克什米爾地區變為兩個中央直轄市之後,引起該地區民眾強烈反對,之後印度政府又出臺了限制穆斯林成為印度合法公民的帶有宗教歧視性法案,更導致該地區動盪不安,印度單方面改變現狀,理所當然引起巴基斯坦不滿,去年11月份開始,兩國軍隊一直在邊境交火不斷,相互炮擊,各有死傷,印度總理莫迪為了震懾巴基斯坦,在兩國相鄰的拉賈斯坦邦,屯集重兵達70萬,巴基斯坦毫不示弱,也派駐兵力怒目相向。


但是隨著總數約為3600億隻的蝗蟲大軍越過巴基斯坦邊境地區,“入侵”印度拉賈斯坦邦和古吉拉特邦,印度政府措手不及,這群惡魔所過之處,青草植物片甲不留,莊稼顆粒無收,到現在為止,蝗蟲總量突破4000億,印度38萬公頃面臨絕收,蝗蟲大軍每天要吞食4萬人的口糧,拉賈斯坦邦財政部長向中央告急,印度農業專家預測,今年蝗災將造成大約印度50%的糧食減產,這對於一個13.5億人口的農業大國,後果不堪設想。現在整個印度社會惶惶不安,形勢如此危急,莫迪如何還心情與巴基斯坦打仗呢?自救要緊!

巴基斯坦也遭受了極其嚴重的蟲害,信德和旁遮普兩個省農作物已受到極大損失,巴總理伊姆蘭.汗在2月2日宣佈全國進入緊急狀態,發動全國人民齊心協力,應對這場特大自然災害。

形勢所逼,印度總理在近日突然主動向巴基斯坦喊話“咱們別打了”,他的意思很明確“咱們需要共同應對蝗災”,打仗的事先放一放再說。老辣的莫迪處境很困難,70萬大軍的後勤供應,每天吃喝拉撒是一個天文數字,如果今年糧食欠收可真要了他的老命,因此必須向巴方妥協,騰出手來解決國內農業面臨的災害,但是他又怕巴基斯坦趁機攻打他的邊境,所以不得不低調求和,希望雙方罷手,共同應對眼前大事。


而作為弱勢一方的巴基斯坦在於印度爭鬥中,終處於防守地位,從不主動進攻。現在巴基斯坦總理伊姆蘭.汗正忙於指揮國內滅蝗,根本沒心思打仗,也無暇顧及莫迪的動作。蝗蟲,在兩國邊境地區瘋狂吞食植物,取代了以前隆隆炮聲和屢屢出現的流血犧牲。


夢裡青山1


這個問題讓印度非常沒有面子。

想不到一個在2020年1月1日就一躍成為超級大國並和美國並駕齊驅的國家,會被蝗蟲打得跪地求饒,而且還是向一向看不上眼的巴基斯坦低頭。

雖然高調的印度一向喜歡沒事瞎嚷嚷,唯恐天下不知道印度有多厲害,但這次向巴基斯坦請求停戰的操作卻相當低調,畢竟實在是丟不起這個人。

不過國際社會還是第一時間看到了印度的窘況,莫迪的老臉實在是掛不住。但眼下形勢比人強,為了印度的明天,認次慫也沒啥不好意思。

那麼,一向在南亞次大陸橫衝直撞且碾壓巴基斯坦的印度,為何在小小蝗蟲面前無力招架呢?靜夜史認為最根本的原因在於:

雖然蝗蟲小到沒有質量,但卻有恐怖的數量。超過3600億隻的恐怖數量,足以吃光地面上的一切莊稼農作物,其遮天蔽日的形象更是名副其實的人間地獄的存在。

而更要命的是,這些蝗蟲絕大多數都是外來戶,他們從東非高原漂洋過海,跨越千里為印度送來了恐懼。而這些不速之客最令印度恐懼的地方在於,他們吃光了幾乎所有地面植物,波及至少12個主要產糧區,大部分遭受蝗災衝擊的產糧區將會遭受30%~50%損失。

雖然印度是名副其實的產糧大國且每年有大量糧食用於出口,但印度人口同樣很多,雖說糧食出口可以暫緩,但本國人口總是還要吃飯的。更要命的是,為了實現第一時間向巴基斯坦挑事的目的,掌握所謂的主動權,印度在與巴基斯坦接壤的拉賈斯坦邦至少派駐了70萬兵力的軍警。

這些軍警也許戰鬥力不怎麼樣,但絕對能吃,他們每天的糧食消耗量是一個非常恐怖的數目。但眼下拉賈斯坦邦蝗災嚴重,連居民的糧食自給都成問題,周邊各個邦也因蝗災而損失慘重,如何擠出糧食供給70萬大軍的吃飯問題?

而70萬軍警為了挑事,必須保持充足的體力和營養,這又意味著他們需要的糧食數目必然更加龐大。

所以在缺少糧食的情況下,70多萬軍警第一時間將口糧降到了最低標準,首先導致了戰鬥力的直線下降。雖然巴基斯坦國力不如印度,僅在對面駐紮了20多萬人,且同樣受到蝗災影響,但如果真的趁著印度軍隊餓扁的機會殺過來,印度必然要一敗塗地。

而且,即便戰敗被俘到巴基斯坦也吃不上一口飽飯,於是眼看印度大軍餓得兩眼發慌,莫迪政府當機立斷:求和!

印度的大意是:鑑於大家都被蝗災折騰得夠嗆,我們就不要打了,先打蝗蟲再說吧!於是南亞迎來了久違的和平。

那麼,明明是巴基斯坦遠不如印度,為何是“強大”的印度先求和呢?這不僅是沒有面子的問題,更是讓人摸不著頭腦的問題。

但仔細一想莫迪的操作確實也有很多道理,因為:

首先,印度比巴基斯坦發達。

就像同樣是面對戰爭,中產之家損失永遠比無產階級慘重一樣,因為無產階級本就一無所有,遭災了也無所謂,而中產階級則可能一夜回到解放前。

所以,經濟發展水平相對發達的印度在面對蝗災威脅時,自然比巴基斯坦更為緊張,其損失無疑也更加慘重。

其次,蝗災或將橫掃印度。

由於地理位置比巴基斯坦更靠東,所以印度相當緊張。

雖然蝗蟲基本出現在地表植被覆蓋率小於50%且土壤溼度在10%~20%的區域,但盛行熱帶季風氣候的印度此時正值乾季,這無疑給了蝗蟲橫穿南亞次大陸的機會,而這無疑將對印度農業生產產生巨大災難。

雖然自詡為超級大國,但由於從未進行慘烈的革命和廣泛而深刻的社會改革,印度建國以來儘管雄心勃勃,但經濟發展始終力不從心。

雖然坐擁超過1.7億公頃的耕地,穩居世界第二,但因為印度始終未能建立起全面而強大的工業體系,使得工業對農業的反哺始終流於表面,尤其是化肥產量嚴重不足,這使得印度的單位糧食產量遠低於世界平均水平。

而這樣的情況導致的最直接後果就是印度農業抵抗天災的能力相當薄弱,一旦出現蝗災這樣的災害必然損失慘重。

所以面對東非蝗災,印度絕對比巴基斯坦更加緊張,這不僅僅是因為70多萬軍警沒飯吃,進而打不過巴基斯坦的問題。更是因為此次蝗災會讓印度農業遭受前所未有的災難,甚至會影響莫迪政府的統治基礎。

而更令印度絕望的是,根據國際糧農組織的估計,此次蝗蟲在到來印度之前,已經在東非完成產卵,這意味著隨後第二、三代蝗蟲也將按照同樣的路線再次造訪印度。

因為巴基斯坦東北西南狹長的國土形狀,根本就無力拒蝗蟲於國門之外,所以這意味著印度將毫無意外地再度成為蝗蟲的樂園。

再加上印度歷來素食不吃蝗蟲,且工業水平低下無力徹底滅蝗,可以預見,如果沒有國際支持,印度打不過蝗蟲。就像62年尼赫魯拉下老臉求助肯尼迪幫助自己一樣,莫迪會不會拉下老臉向美俄求助,似乎沒有什麼懸念。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靜夜史,期待您的關注。


靜夜史


估計印度人自己都沒想過,會因為一群蝗蟲被迫向巴基斯坦“委曲求全”。非洲蝗災爆發之後,一直在向東蔓延,蝗蟲群已經“跨洲跨洋”進入了印度境內。印度學者初步預測,如果蝗災得不到控制,那麼印度今年糧食產量將下降30%-50%。



印度目前受災最嚴重的地區是拉賈斯坦邦,據印度拉賈斯坦邦財政局表示,目前已經有4000億隻蝗蟲“襲擊”了該邦,而該邦恰好駐紮著70萬軍隊。據多方媒體報道,印度駐軍因面臨軍糧被吃光的危險被迫撤兵。拉賈斯坦邦是印度軍隊駐紮數量最多的邦,而剛好又位於西部邊境,與巴基斯坦接壤。

說到這裡,就能夠反映出印度政府為何主動要求停火了:第一,克什米爾地區局勢複雜,印度駐紮了大量軍隊,現在後方軍糧面臨被蝗蟲吞噬的危險,所以失去了後勤保障;第二,克什米爾地區的老百姓普遍傾向於巴基斯坦,而當地的武裝組織也多次與印度駐軍發生衝突,現在後方的70萬大軍撤走,失去了對克什米爾地區的威懾力,如果此時印巴發生衝突,印度討不了好。

當然,印度之所以願意停火,也是因為巴基斯坦同樣受到蝗災的衝擊,而且形勢比印度更嚴峻,如果蝗災繼續肆虐,巴基斯坦可能面臨顆粒無收的風險,目前巴基斯坦已經宣佈全國進入緊急狀態,所以也不願意繼續把心思放在和印度叫板上。現在雙方都把焦點聚集在了抵抗蝗災上,所以雙方都不想發生衝突。現在印巴兩國的飛機都在邊境頻繁活動,不過不是戰鬥力,而是噴灑強力殺蟲劑的農用飛機。


國際視角淺說


天天就是有一些自媒體,為了騙流量,將一些不同的新聞素材強行拼湊到一塊,整出一些烏七八糟的文章來噁心人。

最近侵襲印巴、阿拉伯半島以及東非的蝗蟲災害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因為這次蝗災的規模和範圍非常大,所侵襲的地區都是一些人口相對較多,經濟條件不好的欠發達地區。這些地區本身本身自然條件欠佳又高度依賴農業,蝗災可能會導致,區域範圍內的農作物絕收,進而引發大規模的饑荒和人道主義危機,甚至國家的之間的衝突。

(巴總理伊姆蘭·汗呼籲民眾吃“蝗蟲”這一傳統美食)

印巴兩國的蝗災引人關注的原因,不僅僅是因為規模很大(估計大約這3600億隻),而且還在於雙方之間在共同應對這次蝗災過程中所進行的合作,要知道去年的今天印巴之間關係因為“2.14克什米爾普爾瓦馬恐怖襲擊案”而異常緊張,這次巴基斯坦支持的克什米爾分離主義者製造的恐怖襲擊造成印度中央預備警察部隊42人死亡。雙方後來爆發了自1999年卡吉爾衝突以來最大規模的武裝衝突,相互派出空軍和地面活力。在去年八月莫迪政府推動憲法變更,取消了克什米爾自治地位,兩國關係進一步惡化,互相降低外交關係,撤回了各自的高級專員(大使)。

(印巴對峙)

雖然雙方劍拔弩張,但是自去年6月開始出現蝗災到現在已經舉行了五次會議來交流信息,協商應對措施,聯合治蝗。其實這種低政治問題方面的合作並沒有什麼令人感到意外的。對於這種涉及全球治理的跨國災害不是單一一個國家就能夠解決的。巴基斯坦治不好,印度治好了也沒用,反之亦然。人有國籍,蝗蟲可沒有國籍,而且入境不也需要護照。現在巴基斯坦所面臨的壓力非常大,因為每年乾燥的春季季風就要到來,其將波及東非,阿拉伯半島南端以及伊朗,乾燥的環境這意味著蟲卵的大規模孵化。所以巴基斯坦在二月初便宣佈國家進入緊急狀態,來滅蝗。相對而言印度情況要輕一些,但是其非常關心巴基斯坦情況,如果控制不好,那麼意味著6月大規模侵襲。

(蝗蟲軌跡)

治蝗歸治蝗,主權紛爭歸主權紛爭,兩者聯繫不是很大。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在上週五訪問了巴基斯坦,在與巴總理伊姆蘭·汗會晤時,間接表達了對巴基斯坦的支持,對印度對印控克什米爾的管理提出了“溫和批評”,稱導致地區局勢不斷惡化。不僅如此在雙方會晤後所發表的聯合聲明中還著重提到了克什米爾問題。這讓印度十分不滿,印度外交部發言人拉韋什·庫馬爾隨即發表聲明,呼籲土耳其認清是巴基斯坦支持的恐怖主義對印度構成威脅現實情況,而克什米爾是印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切勿干涉印度內政。

(埃爾多安與伊姆蘭汗會談)

目前印巴之間並無大規模武裝衝突,這並非是因為鬧蝗蟲,而是因為“暴風雨後的平靜恢復期”。因為雙方都清楚在經歷去年的一系列變故之下,任何一方的不明智的舉動都可能會引發大規模武裝衝突,而這對誰都沒有任何好處。

(印巴)

本文圖片來自谷歌圖片,感謝提供,歡迎大家批評指正留言點贊!


古姿


兔哥回答:沒想到一個小小的蝗蟲竟讓世界第四大軍事強國印度“投降”,目前,起源非洲地區的蝗蟲已經高達數千億只,小小的蝗蟲集中一起就是一個強大的力量,所到之處凡是能吃的東西眨眼之間就被它們肯得精光光,其中農作物是它們的最愛。歷史上蝗災的出現都造成了大饑荒,蝗災可以說是讓人談之色變的惡魔。它們太能吃了,據說這群蝗蟲大軍每天就可以吃掉約4~6萬人的口糧,並且速度也快,把非洲的農作物吃光了它們又漂洋過海來到了亞洲。



目前,巴基斯坦蝗災氾濫到無法應對的程度,印度也開始快速爆發式蔓延。蝗災到達巴基斯坦肆虐時,印度趁機對巴基斯坦邊境進行襲擊,以便讓貧窮的巴基斯坦無法應對,削弱巴基斯坦的實力。印度借蝗蟲之力,乘人之危對巴基斯坦邊境目標進行打擊的手法無疑是不道德的,當然,現在的印度受到美俄的追捧,自信息爆棚,那裡還有什麼道德可言。然而,蝗蟲大軍可不慣著印度,在蝗蟲眼裡,印度的農作物同樣是口糧,於是蝗蟲大軍開始進入印度,轉息之間印度十多個糧食主產區蝗災氾濫,大片農作物被啃食光光。印度一個農業大國,人口眾多,糧食在印度非常重要,關係國計民生,可是印度面對蝗蟲大軍也無能為力,為了擔心蝗蟲對印度糧食產量造成危害,印度需要拿出全部精力來消滅蝗災,於是印度主要提出和巴基斯坦實現邊境停火。巴基斯坦目前正在受蝗災肆虐,所以表示出了誠意。




按理說蝗災是印巴兩國共同的災難,印巴兩國本身就是鄰國,邊境線漫長,蝗蟲大軍肯定會在印度洋地區大吃大喝一陣子,不會輕易離開,印巴又都是農業大國,對於糧食依賴都很重,所以,本應該是聯手應對自然災害,這樣印巴兩國才能把蝗災損失減少到最小。巴基斯坦對於印度主動提出的停火協議非常支持。不過,有媒體報道,印度停火協議剛剛簽署,就又趁巴方鬆懈之際發動突然襲擊,炮擊巴方目標,給巴方造成了損失。如果真是這樣,那麼,這個印度真的是太無恥了。做為一個大國,信譽是立身之本,印度明顯不打算這麼做,如果用好人和壞人來定義,印度無疑選擇了做一個壞人。



印度最近兩年變了,變得越來越強勢,變得越來越不講規矩,甚至是不講理,印度只所以這樣,就是看巴基斯坦弱小,印度有以大欺小的傳統。印度的強勢來自於自信心,六十年代印度就曾經有過一次自信心爆棚的舉動,現在,印度的舉動同樣是自信心爆棚的前兆。印度在領土爭議問題上始終是採取不講理和強勢的做法,印度這次違反停火協議,出爾反爾,表面看似想佔點便宜,但對印度的誠信必然會產生負面影響。印度雖然實力強於巴基斯坦,但印度要想實現它的野心最好掂量掂量,別太過自信,別看眼前的巴基斯坦弱小,眼睛最好往遠處看看,看清楚點……。奉勸別太張狂,沒好處,安心和巴基斯坦共同對抗下面的蝗蟲大軍才是正道。




兔哥42928


今年巴基斯坦由於遭遇嚴重的蝗災,在2月2日巴基斯坦總統宣佈進入緊急狀態,巴議會也通過了《抗擊蝗蟲國家行動計劃》。作為巴基斯坦的領國印度,同樣遭受蝗災的襲擊,印度西部多個邦的農業遭受重大損失。

這次蝗災由非洲沙漠蝗造成的,沙漠蝗是一種遷徙蝗蟲,2019年2月份從非洲之角沿著也門、阿曼等地區,遷徙到巴基斯坦、印度等地,然後在該地區經過大量的繁殖,才引爆了印巴兩國大規模的蝗災。

一個蝗蟲每天可以吃與自己體重相當的食物,根據科學公佈的數據顯示,一平方公里的蝗蟲在巴基斯坦每天就能吃掉3.5萬人的口糧。如果蝗災得不到有效的控制,那麼巴基斯坦糧食產量將會大幅減產,這對於經濟落後的巴基斯坦來說,更是雪上加霜。

與巴基斯坦相鄰的印度西部地區也是印度重要的產量區,這裡同樣遭受了沙漠蝗的襲擊。印度官方數據指出,有4000億隻蝗蟲給拉賈斯坦邦超過20萬公頃的農田造成嚴重損失,而且超過40萬畝良田受到嚴重影響,該地區的糧食減產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

印度由於軍事對峙,印度在拉賈斯坦邦部署了70萬人的軍隊,這些軍隊的軍糧此前都是由拉賈斯坦邦來供應。現在該地區的農作物因為遭受蝗災而減產,這使印度軍隊的軍糧失去了保障。所以印度尋求同巴基斯坦停火,以共同對付這場蝗災,將農業損失降到最低。所以,這場大規模的蝗災給了印度和巴基斯坦緩和局勢的機會,兩國可以共同合作來對付蝗災。


銘蘇先生


大家好,我是國際領域的優質作者,如果大家有關於國際方面的問題,歡迎和我交流。

最近國際上出現的蝗蟲災害消息,大家應該已經聽說了吧?本來蝗蟲災害是發生在非洲的肯尼亞等地,但是由於非洲今年太過於乾旱,所以這些蝗蟲不斷的遷移,到目前已經飛來亞洲了,到現在巴基斯坦和印度飽受蝗蟲的折磨。

在蝗蟲還沒有到印度的時候,印度因為巴基斯坦正在遭受蝗蟲的的侵害,而對巴基斯坦邊境開火。蝗蟲的繁殖速度是非常快的,可以說是邊吃邊產卵,最愛吃的就是農作物。同樣印度是農業大國,農作物那麼多,蝗蟲又怎麼可能會放過印度呢?所以它們在吃巴基斯坦的同時也去吃印度的農作物了。

印度在巴基斯坦遭受蝗蟲災害的時候,卻發動戰爭攻打巴基斯坦邊境,這本來就是趁人之危。目的不就是為了讓現在比較虛弱的巴基斯坦遭受到更沉重的打擊,然後削弱巴基斯坦的實力。可是印度卻算錯了一點,同樣是農作物,同樣有食物,為什麼蝗蟲吃巴基斯坦而不吃印度呢?他們太自信了,所以蝗蟲可不慣著他們,直接給了印度重重一擊,現在印度的情況也不是很好。目前已經有十多個糧食主產區受到了蝗蟲的襲擊,農作物都被啃食成了“光桿司令”。

印度對於蝗蟲大軍也是無計可施,糧食對於每個國家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關係國計民生,更何況像印度這樣人口非常多的這種農業大國呢。正因如此,印度向巴基斯坦表示友好意思,主動提出取消戰爭,全力以赴對抗蝗蟲大軍。而巴基斯坦目前也是正在全力以赴的對抗蝗蟲大軍,所以對印度的此種做法表示非常的支持。

印度的此次趁人之危行為,表面上是自己獲得了很大的好處,實際上只是對自己國家的信用問題造成了非常重大的損傷。現在印度最應該做的就是和巴基斯坦聯手一起消滅這些蝗蟲,避免對農作物造成更加嚴重的傷害。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大家是否不同的看法,歡迎評論區留下自己的觀點。


大演國際


最近印度和巴基斯坦交界地區發生了嚴重的防洪災害,但是就是這小小的蝗蟲擊敗了莫蒂的70萬大軍,由於這些蝗蟲的數量實在太多了,在印度地區已經多達4000億隻,可以說變成了一隻非常了不起的軍隊。莫蒂前段時間修改了公民身份法案,同時改變了喀什米爾地區的地位,導致印度和巴基斯坦衝突不斷。

就在上個月還發生了炮戰,印度總理莫迪揚言在7~10天內能打敗巴基斯坦。但是現在印度已經被打敗了,打敗印度的居然是蝗蟲,因為這麼多的軍隊肯定是要吃飯的,王重已經把這個地區破壞殆盡,印度農業部警告,如果印度中央政府不控制,那麼印度的糧食將會減產50%。到時候亂的不僅僅是這70萬大軍,所以現在印度總理莫迪已經主動向巴基斯坦求和。

同樣的在巴基斯坦也面臨著很嚴重的狀況,巴基斯坦在上個月已經宣佈進入了警戒狀態,巴基斯坦主要是糧食和經濟作物,受到的災害比印度還要嚴重,因此長達兩年的衝突,現在可能要畫上休止符,聯合國呼籲共同對抗蝗蟲。因為現在如果不解決這個問題,到4月份第2波蝗蟲來的時候,很可能會擴大500倍,這樣將會導致30多個國家受到災害,整個世界糧食價格上升,這是印度和巴基斯坦都承受不了的。

這些所謂的蝗蟲大軍,是從非洲之角遷徙過來的,這些蝗蟲在氣流的影響之下越過了紅海,在伊朗,沙特以及印度巴基斯坦地區氾濫成災。因為這些蝗蟲在這裡可以得到更多的食物,非洲地區太過於乾旱讓這些蝗蟲被迫遷徙,在這樣的情況下印度方面非常的被動。因為印度有著13億人口,如此龐大的人口,如果糧食減產50%,不用任何國家打印度印度就自行潰敗。莫迪現在已經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了,所以現在印度和巴基斯坦應該利用自己的戰機去滅蝗蟲了。巴基斯坦先期出動了4架飛機,不幸的是墜毀了一架。可是印度到目前為止都沒有拿出確切的解決方案,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問題就是缺乏農藥。因為這兩個國家都是用天然肥料,黃蟲吃了植物之後沒有任何副作用。印度的牛糞是印度農民最依賴的肥料,不像發達國家和我國都使用農藥和化肥。

由此可以看出現在印度和巴基斯坦共同面對的敵人是自然災害,在這次印巴對抗中,哪個國家能夠頂得住蝗蟲的壓力,哪個國家可能是最後的勝利者,因為現在要防止的是內部出現動亂,以及出現糧食危機。


四十五度歷史


只要出現大事,無論是災難還是困難,總伴隨著謠言的傳播。

印巴遭遇蝗蟲災害,說兩國因此而停火,這就是謠言。

木叔問了印度的朋友,也找遍了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媒體,根本沒有類似的說法和報道。

因此,所謂印度人要求停火而抗擊蝗蟲的消息是假的。

甚至還有人說,70萬印度軍隊由於被蝗蟲吃掉了口糧而撤軍了。這更是可笑!

難道還以為印巴打仗是2000年前的戰爭要囤積穀物呢嗎?

印度軍隊難道等著收割莊稼直接吃穀子?而不吃加工食品?

蝗蟲能把加工食品也給吃了嗎?

所以,那些依靠大事特別是災難而傳播謠言的,很讓人無語,所思所想完全不合邏輯。

事實是——

印巴遭遇蝗災的地方,只是宣佈了緊急狀態,也就是在農業上需要高度戒備和救援的局面,而不是軍事上的緊急狀態。

另外蝗災爆發地是印度西部和巴基斯坦東部,這裡並不是印巴軍事對峙的集中區域,巴基斯坦一方還有沙漠呢!

印巴對峙的區域是北部靠近喜馬拉雅山麓,高寒溼冷。

蝗蟲根本不喜歡這樣的環境,也不會有陽光充足的乾燥谷地不去,非要冒著生命危險爬雪山。

因而印巴真正軍事對峙的地區沒有蝗蟲災害;有蝗蟲災害的地區本來就沒有印巴軍隊對峙。

所以,談不到什麼印度士兵糧食被蝗蟲吃了而撤軍或者看到蝗蟲來了,印度人要停火。

本來都沒打仗,何談停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