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摩擦的感覺是不是在觸球之後“抖”一下,旋轉球拍去包裹球?

橙子乒乓球


乒乓球摩擦的感覺並不是能三言兩語說的清楚的,也並不是說在觸球之後“抖”一下,旋轉球拍包裹球,這種說法太抽象了,而且也並不是這樣。

首先要知道乒乓球的摩擦跟撞擊是完全分不開的,要體會摩擦的感覺得先體會撞擊的感覺,可為撞擊,舉個例子,用球拍顛球,球拍跟球正面碰撞就是撞擊的一種方法,用力顛球就能在球拍上感覺到球跟底板撞擊的感覺,這種球拍微微震手的感覺就是撞擊的感覺。首先要體會這種微微的震手感覺,才能更好體會摩擦。

當掌握這種撞擊的感覺的時候,再去體會什麼是摩擦。不過在體會摩擦之前要先知道摩擦是怎樣產生的,摩擦的產生就是套膠跟乒乓球之間有一個接觸過程,舉個簡單的例子,發下旋球,這種方法不需要球檯,直接找一個有一定空間的地方(最好是有地膠的球館),然後拋球直接用球拍往下劈,用力劈,讓套膠和球充分撞擊,增加撞擊的比例,你能感覺到球能在套膠上停滯或者感覺套膠一直帶著球走的時候,這個感覺正是摩擦的感覺,不過前提就是得先體會撞擊,只有撞擊充分才能夠產生摩擦。

能夠體會這種動作幅度大的摩擦感覺的時候,就要想辦法把動作框架減小,讓發力更集中,動作更短促,更緊湊,然後把發力盡量集中在手腕手指,這時候再去結合撞擊去體會摩擦感覺,能夠在地膠場上發下旋球能往回走的時候才叫體會到了摩擦。

當然這是其中一個方法,還是體會下旋發球的摩擦感覺的一個方法,如果是拉球的時候怎樣體會摩擦感覺,這個也不難,同樣,得先體會撞擊的感覺,才能更進一步體會摩擦。那麼拉球的時候怎樣體會摩擦呢?

舉個例子:上旋發球,這種上旋發球的動作也非常簡單,把球拋起來,等球下落的時候瞬間快收小臂,就像正常拉球的動作一樣,當然這個方法也是不需要球檯的,當球掉地上的時候能夠產生一個往前的加速的時候,這就說明上旋的摩擦感覺體會到了。然後下一步也是儘量把動作框架縮小,力量集中在前臂手腕手指三個地方,把動作練緊湊,這樣就能體會出拉球摩擦的感覺。

這個感覺僅僅是在觸球的時候完成的,在觸球前得先移動步伐到位,蹬轉發力,發力方向往前與來球產生合力,觸球時快收小臂,手腕手指同時發力往前轉動同時壓拍製造弧線,做完一個動作才叫拉球完成,然後還原準備下一板。

如果是搓球的時候也差不多原理,體會撞擊是前提,面對來球為下旋短球的時候,我們一般採取搓球來應對,這裡舉個正手搓球為例,首先步伐移動到位(右手持拍為例,左腳先墊一步,右腳往前邁確定來球的具體位置),然後前臂進臺,在球彈起到最高點的時候,往斜下方用力摩擦,動作要迅速,出手要快,緊湊,這樣才能體會出搓球的摩擦感覺。

因此不管是什麼技術,不管什麼旋轉,要體會摩擦感覺首先要學會撞擊,不會撞擊是不可能體會摩擦的。


狂魔話乒乓


乒乓球旋轉的種類很多,常用的旋轉主要有:上旋、下旋、左側旋、右側旋、左側上旋、左側下旋、右側上旋、右側下旋。 要接好旋轉球,首先得明白各種旋轉的製造方法: 上旋球:拍面前傾,觸球中上部,向前同時向上方磨擦。如攻球、拉弧圈球。 下旋球:拍面向後仰,觸球中下部,向前同時向下方磨擦。如削球、搓球。 左側旋:拍面垂直,觸球中部偏右側,向前用力的同時由右向左磨擦。如發球和搓球。 右側旋:拍面垂直,觸球中部偏左側,向前用力的同時由左向右磨擦。 左側上旋:拍面垂直,觸球中右側偏下部,向前用力的同時向左上方磨擦。 左側下旋:拍面略後仰,觸球中右側偏上部,向左下方磨擦。 右側上旋:拍面垂直,觸球中左側偏下部,向右上方磨擦。 右側下旋:拍面略後仰,觸球中左側偏上部,向右下方磨擦。 瞭解了各種旋轉的製造方法,根據對手的揮拍方向你就可判斷出旋轉方向。 下面是對付各種旋轉的方法: 上旋球:拍面稍前傾,上旋愈強,前傾愈甚。

要注意發力的大小、方向。 下旋球:拍面稍後仰,用攻、拉轉成上旋球。 對手發左側旋球,你的拍面偏向左(直拍)。 對手發右側旋球,你的拍面偏向右(直拍),橫拍用反手或側身用正手。 左側上、下旋、右側上、下旋,用你的拍面對著對手發球觸球時的拍面。以上只是對初學接髮旋轉球者的建議。 你說的是不是乒乓球啊?左手託球發球時拋起,右手的拍子帶點轉,這樣發出去的球就能旋!乒乓球的旋轉有很多,下旋,上旋,右側旋,左側旋等,雖然打法不同,但磨擦球的方法相同,就是在球拍觸球的瞬間快速抖動手腕,使球旋轉加速便可

1、握拍:

教科書上說發球應該用大陸式握拍或者東方式反手握拍,而我在發球的時候採用的是比

東方式反手握拍角度更大的方式。簡單的說,基本上是在東方式反手和西方式正手之間

的地方——就是如果從拍把跟部向前看,拍面在6—12點方向,那麼虎口大概是對著10點

方向。這樣的握拍可以很容易的發出上旋和側旋球。

擊球時手腕向後仰,與單手反手比較接近,手背與前臂約呈110度。這樣一來可以讓手腕

放鬆,因為放鬆是發力的前提;二來靠關節“鎖”住手腕,避免或減輕運動傷害;另外

還可以為下一步發球時加力做準備,因為練習發球到一定程度後,為了加快球速勢必會

通過手腕的旋轉來加快拍頭的速度(但請注意,剛開始練習的時候手腕一定不能“甩”

,否則力量不可能傳到球上,還會阻礙以後的進步)。

2、拋球:

正面面對球網,手持拍在面前畫一個圓,球應該拋在12點到2點鐘位置。一般發側上旋球

的時候拋在1點到2點,發上旋的時候球的時候拋在12點到1點。而右手執拍在左區發外角

球的時候球可能會拋在頭頂甚至更靠左的位置。拋球不宜太靠前,為了增加旋轉甚至可

以拋在頭頂後面一些。

拋球其他環節大致相同:身體側對發球方向,用手指輕輕拿住球,手臂自然伸直向上託

起球,在高點將手指放開,球直線上升且不帶旋轉,拋球高度比舉起的球拍頂略高。

3、引拍:

發球前身體側對前方,兩腳尖連線方向為發球方向。兩手分別從身體前後同時展開,左

手從體前將球拋起,右手向後引拍做“撓背”動作——引拍時注意肘關節應高於肩。

引拍同時開始屈膝,身體下沉,後仰,成“反弓”狀——這些非常重要,都是為了進一

步的發力以及讓球產生旋轉。

4、擊球:

腿蹬地,身體向上拔起,用小臂揮拍,球拍擊到球正後面,手腕外旋讓球拍向前運動,

並繼續“包”住球到球的兩點鐘位置。最後將球拍收到身體左側完成發球。

上旋發球練習方法:1、 擲球:

方法:找個空曠的地方,用力仍三種球:很高但是不遠的球;很遠很平的球;45度又高

有遠的球。

練習目的:發球時腿、肩和手臂的協調。

2、 跪地發球練習:

方法:在發球線(不是底線)後,側向球網,右膝單腿跪地發球。要求感覺球拍從球上

面“包”過去,讓球產生上旋,並且球過網落在發球區裡。

練習目的:拋球的穩定性;讓球產生上旋的擊球方法。

3、 重扣練習:

方法:站在底線後,身體側對發球方向,兩腿完全直立。將球拋起,手做小幅度引拍,

用肩的小幅度轉動帶動手臂做“鞭抽”動作,手腕內旋,將球用力扣在本方場地後跳過

網。

練習目的:拋球的穩定性;旋腕的動作;“鞭抽”的感覺。

上旋發球注意事項:

1、“上旋”不是靠拍子的摩擦產生的,而是靠整個大的動作產生的。一方面揮臂給球向

前的力,另一方面蹬腿給了球向上的力,而為了不讓球飛太遠,拍面相對其它發球扣得

更低一些。扣得低並不表示是把球向下拍,相反,我發出的球離開球拍時往往是向前並

略向上飛行的。

2、 手腕的內旋的目的是加快拍頭的速度,讓球速更快,所以剛開始並不一定要做到這

樣。

3、 發球前,自己眼睛看的目標不是球網,而是對面的發球線。也就是說發球的目的不

是為了把球發過網,而是為了把球發在發球區內——或者說寧願出界也不寧願下網。球

過網的高度應該在0.5到1米左右,而發球和擊球一樣,球越深,威脅越大。

4、 蹬腿非常重要!我發球要是球不過網就會立刻提醒自己蹬腿動作沒有做好。

向下壓球,力度自己掌握,多練習。

打旋轉球,是乒乓球中最難的。首先判斷來球旋轉強弱,如上旋或側上則要壓拍向中間輕輕推出,讓對方也借不上力,如下旋少壓拍輕調就OK了。






競技體育互動圈


哈哈😄!乒乓球的最大魅力就在其旋轉!

向上轉,向下轉,向左轉,向右轉;還亂七八糟的轉,讓人摸不清頭腦的轉,總之千奇百怪的轉!

這些讓人不知所措的轉,均來源於:摩擦!

沒錯,乒乓球的旋轉一定來自於球拍對球的摩擦。

而乒乓球的反膠,最有效和最大化地產生了摩擦,從而讓乒乓球演變出了令人眩目且應接不暇的旋轉。

那麼這位球友問了:乒乓球摩擦的感覺是觸球時抖一下,還是包球的動作?

是,但不全是。

簡單的講,對乒乓球的摩擦有輕摩擦和重摩擦。

所謂輕摩擦可以包括:快點,快帶,快撕,快搓,慢搓,小上旋,輕拉以及各種側切。還有在當今非常盛行的反手擰拉。

這些動作都可以造成乒乓球的旋轉。同時也可以理解為觸球時"抖一下"。至於怎麼"抖”?本文就不詳述了。

重摩擦:包括各種弧圈球。高吊,前衝,側拐,暴衝。

這種重摩擦的技術動作,會造成乒乓球的強烈旋轉。

而造成強烈旋轉的動因,可不僅僅是抖一下,或把球包住那麼簡單。

自然包住球是必須的。但還不夠。還必須讓球儘可能"長時間“的留在球拍之上。最後還要集全身之力將球送出。

那麼這種重摩擦是個什麼感覺呢?

最形象的感覺莫過於擲鐵餅了。

實際上擲鐵餅的一個"擲"字並不形象,應該是"掄甩"。

當鐵餅被掄甩之力擲出時,首先可以看到鐵餅飛行時的一道優美的拋物線,同時通過慢鏡頭還能看到鐵餅在飛速的旋轉。

此時鐵餅的旋轉正與弧圈球的旋轉如出一轍。

當你用盡蠻荒之力將鐵餅擲出之時,也就對乒乓球的側拐弧圈有了切膚之戀!

總之乒乓球摩擦的感覺是千變萬化的,但萬變不離其宗。

即:正確的握拍手型和正確的手感。






江城老水775


打乒乓球有四大要素,力量、速度,旋轉和落點。不管你是專業的也好,業餘的也罷,基本都在這個範疇之內。既然是摩擦感覺那就是旋轉要素的問題,標題講的是摩擦的感覺是不是在觸球之後“抖”一下,有這種感覺這肯定是輕拉加轉弧圈球或稱小高吊,之所以有“抖”一下,那是因為球拍與球之間沒有產生撞擊力,而是完全通過摩擦才產生的。

若是右手握拍,在做這個動作時,將球拍往右後下方引,右腿下彎使身體重心下沉,揮拍擊球時,右手將拍型保持直立,向左前上方發力,右腿向上用力蹬地,在來球高點期後段擊球,在球拍觸球的

同時轉胯。是用轉動胯部使球拍吃住球,再通過向上用力去摩擦球。並不是通過旋轉球拍去包裹球。


懷德35


“抖"一下只能產生一點點摩擦,旋轉弱更談不上包裹,發球是典型的“抖”摩擦。強旋轉那就要包裹乒乓球了,需要撞擊才能吃住球,當然海綿厚就更大面積的包裹,加上灌膠也就更厲害了,最後是速度的保證,強摩擦就產生了。


乒乓小辮子



當真40


只有在真正理解並能把球摩擦住的前提下,再加上抖手腕的動作,才可以使球更轉更暴


王永強713713


手指手碗的末端發力,加摩擦的感覺,加重心的壓球,多練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