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後感:《最美的青春》描述中國第一批植樹造林的偉大曆程

《最美的青春》以第一批塞罕壩造林人的熱血青春為原型,匠心呈現一幅綠色畫卷。

觀後感:《最美的青春》描述中國第一批植樹造林的偉大曆程

為遏止沙漠逼近北京、涵養京津地區水源,國家決定在河北北部建立大型機械林場。緊急集結起來的這支平均年齡不到24歲的隊伍,在1962年的深秋,鑿開了塞罕壩的第一個樹坑,開啟了三代人55年的造林傳奇。

1964年4月20日,王尚海、劉文仕精心挑選了120名員工,調集了最精良的裝備,挺進位於總場東北部10公里處的馬蹄坑。早春的塞罕壩,白天氣溫在零下2攝氏度。每個人的雨衣外面都濺滿了泥漿,凍成了冰甲,走起路來,咣咣直響。大幹3天,馬蹄坑坡上全部栽上了落葉松。

天后,放葉率達96.6%。面對一片稚嫩的綠色,王尚海等人號啕大哭,淚如雨下。

一位老職工回憶說:“大雪被風一刮,屋內就是一層冰,即使抱著火爐子也不會有熱的感覺。晚上睡覺要戴上皮帽子,早上起來,眉毛、帽子和被子上會落下一層霜,鋪的氈子全凍在了炕上,想捲起來得用鐵鍬慢慢地鏟。”缺少糧食,就吃全麩黑莜麵加野菜;缺少副食,多數時間只能吃鹹菜,有時能吃上點鹽水泡黃豆,就是難得的美味了。

塞罕壩偏遠閉塞,道路不通,人們除了吃飯、睡覺、工作外,沒有電,沒有任何娛樂活動,孤獨和寂寞無時無刻不在挑戰他們的心理極限。

《最美的青春》以塞罕壩造林人的真實事蹟為原型,講述了上個世紀六十年代初,以馮程(劉智揚飾)、覃雪梅(何雨虹飾)為代表的來自全國18個省市林業大中專的畢業生,與承德圍場林業幹部職工為骨幹的369人組成開荒隊伍,積極響應祖國號召,與當地幹部群眾一起與自然抗爭的故事。

林業大中專畢業的學生,畢業之後響應國家的號召去了河北省塞罕壩上工作,和覃雪梅等人成為第一代荒漠種樹人,在惡劣的環境下始終不忘堅持的夢想,靠著勤勞的雙手和大家共同創造了荒原變臨海的偉大壯舉。

歷史沿革

皇家狩獵場

歷史上的塞罕壩是一處水草豐沛、森林茂密、禽獸繁集的天然名苑,在遼、金時期稱作“千里松林”, 曾作為皇帝狩獵之所。

公元1681年,清朝康熙帝在平定了“三藩之亂”之後,巡幸塞外,看中了這塊“南拱京師,北控漠北,山川險峻,里程適中”的漠南蒙古遊牧地。

觀後感:《最美的青春》描述中國第一批植樹造林的偉大曆程

康熙帝借皇帝“春搜、夏苗、秋獮、冬狩”四季狩獵的古代禮儀,同時錘練滿族八旗的戰鬥力,實行懷柔政策綏服蒙古,遏制沙俄侵略北疆,維護多民族國家的團結統一等鞏固國家政權的多種政治因素,以喀喇沁、敖漢、翁牛特等部 “敬獻牧場,肇開靈圃,歲行秋獮”的名義,設置了“木蘭圍場”,將“木蘭秋獮”定為祖制。史學家稱之為“肄武綏藩”。

退化為荒丘

隨著清王朝歷史的推移,因吏治腐敗和財政頹廢,內憂外患的清政府在同治二年(1863年)開圍放墾,隨之森林植被被破壞,後來遭遇日本侵略者的掠奪採伐和連年山火,到解放初期,原始森林已蕩然無存,當年“山川秀美、林壑幽深”的太古聖境和“獵士五更行”“千騎列雲涯”的壯觀場面已不復存在。

觀後感:《最美的青春》描述中國第一批植樹造林的偉大曆程

塞罕壩地區退化為高原荒丘,呈現“飛鳥無棲樹,黃沙遮天日”的荒涼景象。[2]

開發建設

基礎建設

1962年林業部在塞罕壩機械林場、大喚起林場、陰河林場的基礎上組建塞罕壩機械林場總場(1968年歸河北省管理,成為省林業局直屬單位),自此塞罕壩定名。

觀後感:《最美的青春》描述中國第一批植樹造林的偉大曆程

塞罕壩在各級領導的大力支持和關懷下,用兩代人的青春和汗水,營造起萬頃林海,加上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濃郁的滿蒙民族風情,形成了國家一級旅遊資源。


喜歡的朋友點個關注或評論,小編會繼續努力發表更多作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