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不多說,只看史實。歷史資料來源於《資治通鑑》《史記》《漢書》。
一、秦末農民起義時期
秦二世元年(公元前 209 年)
七月,陳勝、吳廣起兵。陳勝任命武臣為將軍,邵騷為護軍,張耳、陳餘為左、右校尉,攻取故趙國的土地。
武臣等人從白馬津渡過黃河,分赴各縣,勸說當地有聲望的人士,這些地方人士都紛紛響應。武臣等便沿途收取兵眾,得數萬人,武臣號稱為“武信君”。武臣大軍攻下燕、趙舊地。
白馬津位於今河南省安陽市滑縣縣城西北五公里處。秦漢時期,黃河由此向東北方向流淌。白馬津是當時以及以後相當長時期內連接黃河南北的重要通道。
八月,武臣在邯鄲自立為趙王,任命陳餘為大將軍,張耳為右丞相,邵騷為左丞相。陳勝封張耳的兒子張敖為成都君,催促他趕快發兵向西入函谷關。
武臣稱趙王的時間,距秦滅趙僅僅過了20年。邯鄲城作為趙國後期的都城,城防設施比較完備。當時許多河北貴族豪強以及普通軍民對趙國還保有濃厚的感情,且在秦滅趙的過程中,趙國軍民死傷慘重,趙地軍民對秦有著刻骨銘心的仇恨。
武臣稱趙王是在張耳、陳餘等人的鼓動下的自立行為,沒有經過當時的農民起義領袖或者說共主、“張楚”政權的王、陳勝的認可。但以當時的軍事形勢,陳勝雖然對武臣自立為王的行為極為不滿,但因實力所限,也無可奈何,只得默認。但陳勝軟禁了包括張耳的兒子後來的漢高祖劉邦的女婿趙王張傲在內的河北將領的家屬,並以此為人質,要挾武臣、張耳等人率領河北部隊向秦國腹地函谷關進軍,阻擋秦國精銳的反撲。
張耳、陳餘勸趙王武臣不向西進軍,而是派韓廣領兵奪取燕國故土,李良攻取常山,張黶奪取上黨。趙國將領韓廣帶兵往北攻掠故燕國的土地。自立為燕王。
張耳、陳餘等對陳勝並不尊重、佩服和忠誠。他們拒不執行陳勝的指示,而是趁機鞏固和擴大趙國的實力。擴充地盤的戰略方向是原屬趙地的上黨和常山地區,並進一步向戰國時期就是競爭對手的燕國地區。這一戰略是成功的。他們的軍事行動有力牽制和打擊了秦的軍事力量。李良、張黶、韓廣等均是當時河北地區的地主貴族,也是戰國時期趙國貴族的後裔,在當地很有影響力。
秦二世二年(公元前 208 年)
十一月,趙國的將領李良平定常山後,秦將偽造二世的書信,用以招降李良。李良反叛趙國,率軍襲擊邯鄲,殺掉了趙王和左丞相邵騷。張耳、陳餘收集逃散的士卒,得數萬人,隨即攻打李良。李良兵敗而逃,歸降了章邯。
李良的叛趙歸秦,大大打擊了趙國以及整個秦末農民起義武裝的勢力,給了秦軍以喘息和反攻的機會。
秦二世三年(公元前 207 年)正月,張耳、陳餘立趙歇為趙王,駐居信都。
趙歇是原戰國時期趙國君主後裔,張耳陳餘擁立趙歇的原因就是利用趙歇的在當地的社會影響力。都城信都即現在的河北邢臺縣。此時,陳勝已死。
閏九月,章邯渡過黃河,向北攻打趙,大敗趙軍,而後率軍抵達邯鄲。張耳與趙王歇逃入鉅鹿城,秦將王離領兵將鉅鹿團團圍住。陳餘向北收集常山的兵士,獲得幾萬人,駐紮在鉅鹿北面,章邯駐軍鉅鹿南、棘原。趙於是幾次向楚請求救援。
十二月,章邯修築甬道連接黃河,為王離供應軍糧。王離軍中糧食充足,即加緊攻打鉅鹿。鉅鹿城內糧盡兵少,張耳便幾次派人去叫陳餘前來營救。陳餘估計自己兵力不足,打不過秦軍,故不敢到鉅鹿來。張敖也向北收聚代地的兵力一萬多人趕來,
李良之叛使章邯率領的秦軍主力幾乎兵不血刃佔領上黨地區。在今河南地區重挫項羽、劉邦的起義軍後,為穩固東進方向的後方軍需供應,全軍北渡黃河攻趙。鉅鹿今河北省邢臺市平鄉縣,
此時,如果趙被攻破,則起義軍將前功盡棄。對此,項羽在救援趙國,發動鉅鹿之戰前有過清楚論述。
項羽講:憑秦朝的強盛,攻打新建立的趙國,勢必破趙。趙國破滅,秦更強大,還有什麼秦兵疲憊的機會可乘?
項羽率軍渡過黃河,與秦軍接戰,大敗秦軍。章邯領兵退卻。趙王趙歇、張耳才得以出鉅鹿城拜謝各國將領。張耳與陳餘相見,責備陳餘不肯營救趙王。張耳接收了陳餘的軍隊。趙王趙歇返回信都。
在鉅鹿之戰前,秦軍總體處於戰略攻勢,一直掌握著戰爭的主動權,而章邯在鉅鹿城下的潰敗,是整個秦末戰爭的轉折點。此後,秦軍失去了進攻能力,轉入了戰略防禦,而項羽在鉅鹿城下成功逆襲之後,諸侯軍則全面開始了戰略反攻。一直徘徊在碭郡東南部的劉邦軍也得以借勢殺出,開始向西進軍。秦王朝滅亡的大勢已是不可逆轉了,歷史就要掀開新的篇章了。
二、楚漢戰爭時期
秦二世三年(公元前207年)項羽殺了已投降的秦二世子嬰,秦朝滅亡。
漢高祖元年(公元前 206 年)二月,項羽自立為西楚霸王,立劉邦為漢王,統轄巴、蜀兩地和漢中郡,建都南鄭;徙封趙王歇為代王;趙國的相國張耳為常山王,統領趙地,建都襄國;徙封燕王韓廣作遼東王,立臧荼為燕王,建都薊地。項羽聽說陳餘正在南皮,就把南皮周圍的三個縣封給了他,號成安君。
此時開始,西漢紀年開始。但直至漢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項羽在劉邦的攻擊下,自刎烏江後,劉邦才基本上統一了各個地方諸侯,正式稱皇帝。歷史上,把這段時間成為楚漢戰爭時期。
張耳的常山國國都為襄國,就是原來趙國的都城信都,也即現在的河北邢臺縣。這樣,在今河北省行政區域內存在著三個王國:今張家口一帶的代國,今保定北部、廊坊、唐山、秦皇島、成德一帶的燕國,今石家莊、邢臺、邯鄲一帶的常山國,以及今滄州西南部的成安。
四月,各路諸侯都離開項羽,回各自的封國去。項羽即派三萬士兵隨從漢王劉邦前往他的封國漢中。八月,漢王領兵從漢中故道出來,襲擊項羽所立的雍王——秦降將章邯。
由此,楚漢戰爭開始。
四月,張耳去到封國。十月,陳餘聯合齊王田榮合力襲擊常山。常山王張耳兵敗逃奔到漢。陳餘到代地迎回了原來的趙王趙歇,恢復了他的王位。趙王因此對陳餘感恩戴德,立他為代王。陳餘考慮到趙王的力量尚弱小,國中局勢又剛剛穩定,便不去自己的封國,留下來輔助趙王,而派夏說以相國的身分去鎮守代國。
漢王派使者向各路諸侯通報,合兵攻楚。漢王的使者到了趙國,陳餘說:“漢王如果能把張耳殺了,我就跟隨漢王。”漢王於是就尋找到一個與張耳很相像的人,殺掉了他,拿他的頭送給陳餘,陳餘便派兵援助漢軍。
漢高祖三年(公元前 204 年)九月,韓信平定了魏地,設置了河東、上黨、太原等郡。陳餘察覺到張耳並沒有死,便背叛了漢王。韓信已經平定了魏地,就派人向劉邦請求增兵三萬人,願用這些兵力北進去攻克燕、趙的領地,向東去攻打齊國,往南斷絕楚軍的糧道。漢王准許了他的請求,並派張耳與他一起領兵東進,往北去攻打趙國和代國。
閏九月,韓信擊垮代軍,在閼與抓獲了代國的相國夏說。當韓信攻破魏、代兩國後,漢王即派人調他的精銳部隊去滎陽抵禦楚軍。
十月,韓信和張耳率領幾萬名士兵向東攻打趙。趙王趙歇和成安君陳餘聞訊,即在井陘口集結部隊,號稱二十萬大軍。韓信背水之戰,滅趙,殺趙歇、陳餘。
韓信派使者出使燕國,燕國歸降。韓信請求封張耳為趙王,劉邦應允了。這時楚國屢次派遣突擊隊渡過黃河襲擊趙國,張耳、韓信往來奔波,救援趙國,乘勢奪取所經過的趙國的城邑,隨即又調兵遣將赴漢王處增援。
漢五年,張耳逝世,諡號叫景王。張耳的兒子張敖接續他父親做了趙王,漢高祖的大女兒魯元公主嫁給趙王敖做王后。
井陘之戰的結局,對楚漢戰爭的整個進程具有重大的意義,可以說是整個楚漢戰爭的轉折點。
劉邦起於秦地,項羽起於楚地,魏、趙都是戰國時期與秦楚並列的強國,此二國歸屬哪一方,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楚漢雙方的實力,漢軍滅趙,楚國爭奪趙國失敗,使得漢軍在戰略全局上漸獲優勢,即消滅了北方戰場上最強勁的敵手,為下一步“不戰而屈人之兵”、兵不血刃平定燕地創造了聲勢和前提,也為東進擊齊鋪平了道路,從而造就了孤立項羽的有利態勢,同時又獲得了河北這一重要的兵員、物資供應地。
漢高祖四年(公元前 203 年)
楚國多次派出奇兵渡過黃河攻擊趙國。趙國張耳和韓信往來救援,在行軍中安定趙國的城邑,調兵支援漢王。楚軍正把漢王緊緊地圍困在滎陽,漢王從南面突圍。六月間,漢王逃出成皋,向東渡過黃河,去張耳軍隊在修武的駐地。漢王奪取了他二人統率的軍隊,命令張耳防守趙地,任命韓信為國相,讓他收集趙國還沒有發往滎陽的部隊,去攻打齊國。
三、漢初穩定河北的戰事
漢高祖五年(公元前 202 年)
十二月,垓下之戰,項羽自刎,楚漢戰爭結束,西漢基本上完成了國家統一。不久,漢王改稱皇帝,建都洛陽,兩年後遷都長安。
漢高祖五年(公元前 202 年)
十月,燕王臧荼造反,攻下了代地。高祖親自率軍前去討伐,禽獲了燕王臧荼。當即封太尉盧綰為燕王。派丞相樊噲領兵去攻打代地。
漢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
春天,漢高祖下詔命韓王韓信遷移到太原以北地區,以防備抵抗匈奴,建都晉陽(今太原市晉源區)。韓信建都馬邑。這年秋天,匈奴冒頓單于重重包圍了韓信,韓信叛漢和匈奴起兵造反。
高祖七年(前200)冬天,皇帝親自率軍前往攻打,在銅鞮(山西沁縣)、廣武(山西山陰縣)、離石(今山西省呂梁市離石區)等地把他們打敗。韓王信逃歸匈奴。
高祖率領漢軍追擊敗兵到達平城(山西省大同)白登山,被匈奴騎兵團團圍住,過了七天,匈奴騎兵逐漸撤去。漢朝也收兵而歸。高祖讓樊噲留下平定代地。封哥哥劉仲為代王。
此處的韓王信並不是淮陰侯韓信,而是戰國時期韓國的後裔。姓韓名信。
此後,漢採取和親政策,漢與匈奴之間出現短暫的和平時期。但在此次返回長安的路途之上,卻發生了一件影響河北地區安定形勢的事件。
高祖回師向南經過曲逆縣(今河北省保定市順平縣),十二月,途經趙國。
趙王張敖對高祖行作為女婿的禮節,十分謙卑,高祖卻叉開兩腿坐著,態度輕慢地責罵張敖。趙國相國貫高、趙午等人都怒火中燒,說道:“我們的大王,真是個懦弱的王啊!”隨即勸趙王說:“天下豪強並起,賢能的人先稱王。現在您侍奉皇帝非常恭謹,而皇帝卻如此無禮,請讓我們替您把他殺了!”張敖咬破自己的手指流出血來,說道:“你們怎麼說這種大錯特錯的話呀!先父亡國後,依賴皇帝才得以復國,德崐澤能流傳給子孫,一絲一毫都是皇帝的力量啊。望你們不要再這麼說了!”貫高、趙午等人都相互說道:“這是我們的不是了。我們的大王是忠厚的長者,不會背棄恩德。況且我們的原則是不受人侮辱,而今皇帝侮辱了我王,所以想要殺掉他,又何必連累我王呢!事情幹成了,則功歸我王,事情失敗了,則我們獨自承擔罪責罷了。”
漢高祖八年(公元前 199 年)冬季,漢高祖劉邦在東垣攻打韓王信的餘黨,經過趙國的柏人城。趙相貫高派人藏在廁所的夾牆中,準備行刺高祖。高祖正想留宿城中,忽然心動不安,問:“這個縣叫什麼?”回答說:“柏人。”高祖說:“柏人,就是受迫於人呀!”於是不住宿而離開。十二月,高祖從東垣城回長安。
漢高祖八年(公元前 199 年)冬季,漢高祖劉邦在東垣攻打韓王信的餘黨。這說明韓王信的反叛影響頗深,河北中南部地區深受牽連,雖然韓王信逃歸匈奴,但餘黨還在這一地區活動,以致需要皇帝親征。
漢高祖九年(公元前 198 年)十二月,趙國相國貫高的陰謀被他的仇家探知,向高祖舉報這樁不尋常的大事。高祖下令逮捕趙王及各謀反者。趙王屬下趙午等十幾人都爭相表示要自殺,只有貫高怒罵道:“誰讓你們這樣做的?如今趙王確實沒有參與謀反,而被一併逮捕。你們都死了,誰來申明趙王不曾謀反的真情?”於是被關進膠封的木欄囚車,與趙王一起押往長安。貫高對審訊官員說:“只是我們自己乾的,趙王的確不知道。”獄吏動刑,拷打鞭笞幾千下,又用刀刺,直至體無完膚,貫高始終不再說別的話。
廷尉把審訊情況和貫高的話報告高祖,高祖感慨地說:“真是個壯士,誰平時和他要好,用私情去探聽一下。”中大夫洩公說:“我和他同邑,平常很瞭解他,他在趙國原本就是個以義自立、不受侵辱、信守諾言的人。”高祖便派洩公持節去貫高的竹床前探問。洩公慰問他的傷情,見仍像平日一樣歡洽,便套問:“趙王張敖真的有謀反計劃嗎?”貫高回答說:“以人之常情,難道不各愛自己的父母、妻子兒女嗎?現在我的三族都被定成死罪,難道我愛趙王勝過我的親人嗎?因為實在是趙王不曾謀反,只是我們自己這樣乾的。”又詳細述說當初的謀反原因及趙王不曾知道的情況。於是洩公入朝一一報告了高帝。
春季,正月,高祖下令赦免趙王張敖,廢黜為宣平侯,另調代王劉如意為趙王。
高祖十年(公元前 197 年)起初,高祖任命陽夏侯陳豨為相國,監管趙國、代國邊境部隊。韓王信派王黃、曼丘臣等人來勸誘他聯成一夥。九月,他便與王黃等人公開反叛,自封為代王,率軍劫掠趙國、代國。高祖領兵從東面進擊,到達邯鄲,下令多用黃金去收買陳部將,果然有大部分來降。
上述史料表明,陳豨之叛波及今天的山西北部,河北大部以及山東西部地區,在曲逆(今保定順平)、聊城、太原、代郡(張家口蔚縣)、襄國(邢臺縣)、柏人(邢臺市隆堯縣西)、盧奴(河北定州市)、上曲陽(保定市曲陽縣)、安國、安平等地都發生過戰役,影響很大。從高祖親征,周勃、樊噲、灌嬰等名將隨行出征的情況看,戰役規模很大。高祖親自帥兵攻打東垣也是經過反覆爭奪才攻下來,說明當時東垣叛軍實力很強。
此次平叛以後,漢朝統治基本安定。東垣改為真定,也是實至名歸。
閱讀更多 甜水岸邊的垂柳 的文章